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rc (lovewei), 信区: WarofIRAQ
标  题: 巴格达,谁在怂恿抢掠?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14日09:22:57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巴格达,谁在怂恿抢掠?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13日23:14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评论员时寒冰

  从美军攻占巴格达至今短短的几天里,阿拉伯世界经历了一次最强烈的震撼。
巴格达如火如荼的抢劫场面经各国媒体的报道,使所有的阿拉伯人感到羞耻,伊拉
克人怎么了?不受任何限制的抢劫愈演愈烈,人们开始抢劫博物馆,这种抢劫带来
的严重后果与战争本身带来的严重后果一起,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两河文明给人
类留下来的许多珍贵财富正面临着 
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面对这种浩劫,美英联军表现出来的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甚
至故意纵容的态度令很多人感到失望和痛心。

  1.文明古城强盗横行

  “巴比伦啊,我视你如生命……,我愿尽我之力,使你成为空前绝后、无比繁
华、无比昌盛的伟大之城,你将接受万国的进贡,全人类的膜拜……”这是尼布甲
尼撒二世对古巴比伦的赞美。然而,这座文明古城正在成为强盗之城。当那些抢劫
者,拿着抢来的东西毫无羞耻之感兴冲冲地面对记者的摄影镜头时,你再也看不到
这个千年文明古城留下的荣耀。在强盗不受约束的“自由”之下,一个伟大古国残
留的梦想正在破灭……

  当地时间4月9日上午,联合国驻巴格达办事机构和伊拉克部分政府办公大楼遭
到抢劫,这次抢劫拉开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浩劫的序幕。抢劫很快蔓延到了总统官邸
、伊拉克政府官员住地、伊拉克军事、警察总署、伊拉克奥委会总部、研究中心等
建筑大楼,人们搬走电脑、家具甚至开走吉普车。在抢劫过程中,人们的“智慧”
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有人居然把冰箱放到溜冰鞋上给运走。抢劫从单纯的抢劫发展
到抢(能搬走的)、砸(搬不动、运不走的)、烧(搬不动、运不走也砸不坏的),伊拉
克交通部、教育部和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大楼在被洗劫一空之后,都燃起了大火
。然后,又从对伊拉克政府的抢劫发展到了对个体店主和外国驻巴格达机构的抢劫
。德国驻伊大使馆以及法国驻伊文化中心都被哄抢。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也未能幸
免于难,先后两次被洗劫。

  巴格达的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权力真空留下的空档,在大街小巷四处流窜,寻
找可以抢劫的目标,连那些为他们自己及其家人提供人道服务的医院也不能幸免。
当这些人在抢劫医院里一些他们或许根本用不着的医疗器械时,他们的一些同胞有
的正躺在病床上等待治疗,是什么让这些人理性丧失到如此地步?把自己同胞的生
死看得甚至没有一把椅子的价值高?这种良知泯灭肆无忌惮的的抢劫行为,给巴格
达市民带来了新的痛苦和煎熬。

  抢劫犹如一场“瘟疫”,迅速从巴格达蔓延到巴士拉、摩苏尔、基而库克等地
,甚至在战争正在继续的提克里特也出现了抢劫之风,最后,抢劫者竟然对人类祖
先遗留下来的千年文物下了毒手。

  从巴格达时间4月11日下午开始,一群人开始哄抢巴格达博物馆。洗劫行为一
直延续到12日,大约17万件文物已经被抢劫或破坏,古代陶器和雕像的碎片到处都
是……人类珍贵遗产遭到了一次空前的浩劫。

  2.文物被抢谁之罪?

  历史上,曾有一些著名的人物即便是在战争的时候,依然注意文物的保护。艾
森豪威尔元帅在诺曼底战役前夕曾对士兵们说:“我们的战斗很快将横扫欧洲大陆
,这是一次保护文明的战役。我们将不可避免地在前进途中遇见历史纪念物和文化
中心,它们是世界的标志,是我们奋力保护的对象。无论发生什么,每一位指挥官
都有责任去保护并且尊重这些标志。”但是,在现在,有多少人还有这样的责任感
呢?

  巴格达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曾经要求占领巴格达的美军保护博物馆,但被拒绝了
。一位工作人员说:“我认为美军应该对博物馆发生的一切负责。”美英联军的不
作为已经违反了《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海牙公约》。虽然美英政府
都不是签约国,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一个国家惨遭破坏的珍贵文物可以熟视无睹。


  4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致信美国政府,要求美英联军
立即采取行动,保护伊拉克文化遗产不遭哄抢。他强调,巴格达和摩苏尔两地的博
物馆应该受到军事保护。松浦晃一郎同时要求英军保护巴士拉地区的文化遗产。

  巴格达抢劫事件被美国媒体传播到了美国国内,《华盛顿邮报》不无嘲讽地说
,“解放伊拉克”现在已经变成了“哄抢巴格达”,“猖獗的哄抢使恢复巴格达正
常局势和重建伊拉克的工作变得更为复杂”。报道指出美军没有阻止这种混乱局面


  但美国高官对此满不在乎,居然把抢劫说成走向民主自由必须付出的代价。4
月11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说,目前伊拉克全国范围内出现的严重混乱和
大肆掠夺是伊拉克人民获得自由的迹象。他说:“自由正是毫无条理的……自由的
人们可以自由地犯错误、犯罪和做坏事。他们也能自由地生活和做好事。”拉姆斯
菲尔德还对媒体对巴格达抢劫的报道进行了批评。他说:“今天我拿起份报纸,可
根本无法相信看到的东西,我看到有8条大字标题都是谈什么混乱啊,什么暴力啊
,什么动荡啊。这完全是杞人忧天……”英国政府也是同样态度,布莱尔首相的发
言人宣称:“这些所谓的无政府状态和混乱是针对那些政权象征物的。”艾森豪威
尔元帅的远见卓识和博大胸怀,在现今的这些政客身上已经看不到任何踪影。

  3.谁在纵容抢劫?

  目前绝大多数人把这种抢劫的责任归结为美英联军的不作为方面。根据英国《
泰晤士报》4月12日的报道,抢劫、杀人、劫持汽车等事件在联军控制的巴格达、
基尔库克和摩苏尔都有发生,有的就发生在美英联军的面前,但美英两国就联军的
“不作为”行动进行辩解,称联军不是警察,这种无政府状态是对“多年受迫害的
短暂反映,将很快结束”。

  联军何止是“不作为”,一个名叫穆罕默德·阿尔·巴赫尼的店主,在用一支
冲锋枪向对他的商店实施抢劫的人开枪时,被美军士兵当场击毙,默罕默德的尸体
被置于商店货架上。正是这种故意纵容助长了人们的抢劫。

  无政府状态、抢掠肆虐,使巴格达居民痛苦不堪,一些居民忍无可忍,自发地
拿起武器,在街头设置路障,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担负起阻止抢劫的工作。4月
12日,7个伊拉克警察到巴格达巴勒斯坦饭店向那里的美军官员表示,他们愿意协
助美军恢复巴格达市内的秩序,但美英联军对他们缺少信任。美军中央司令部布鲁
克斯准将说,组建新的伊拉克警察队伍不能完全依靠原来的警察,因为他们中的许
多人都在向逃亡的伊拉克领导人通风报信。

  4.为何纵容抢劫?

  那么美英联军为什么纵容这种抢劫行为滋长呢?

  首先,国际上目前对于战后伊拉克政府的构成和伊拉克重建方面,争议很大。
美国强调由自己来主导,而其他大多数国家主张由联合国发挥核心作用。伊拉克大
乱,可以给国际社会造成很大的压力,听任或者认可美国自己主导尽快成立一个新
的伊拉克政府,恢复秩序。美国是一个非常民主的国家,伊拉克发生的骚乱与其主
张的“自由民主”绝对不是一个概念,如果不是出于上述原因,很难相信他们会听
任这种抢劫行为的发生而不管不问。

  其次,美国希望尽快主导伊拉克事务。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之下,他还不能放手
去做,还得有所顾忌,它就得找借口。伊拉克一片混乱,正好为美国掌管伊拉克事
务打开了第一个突破口。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说,美国计划派遣1,000名警
察顾问和司法专家前往伊拉克,协助在当地建立安全社会环境。美国一方面表示信
不过伊拉克过去的警察,一方面派遣自己国家的警察顾问,“帮助”伊拉克组建新
的警察队伍,可谓用心良苦。派遣1,000名警察顾问和司法专家,或许可以看作美
国操纵伊拉克事务的第一步。

  第三,美国在4月11日,已经宣布萨达姆政权垮台,种种迹象表明,提克里特
也没有伊军设防,最后一战已经没有任何悬念。接下来的问题是,美国在胜利之后
,就面临着撤兵的问题。英国已经宣布在战后撤出军队,美国假如继续在伊拉克驻
军,将引起周边国家的不安,恐怕除了科威特之外的整个阿拉伯世界恐怕都会有非
议。伊拉克秩序混乱,正好可以让美军以恢复秩序为名,多呆上一段日子。

  这种骚乱出现的另外一种可能是,萨达姆政权的一些人,暗中支持骚乱,使美
军被迫分出一部分兵力去维持秩序,为保存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但不管是何种原
因,抢劫这种为人类所不耻的卑劣行为,都应该及时得到制止,在民主到来的时候
,安宁与和平也应该随之降临,伊拉克民众,已经饱受了太多的痛苦和创伤……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4.21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