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xas (百无禁忌), 信区: Green
标  题: 恶魔战争战争战争-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Nov  6 21:07:03 1999), 转信

                小斯大林格勒

    在特拉维夫的以色列总参谋部作战指挥室十万分之一
的军用地图上,三支巨大的箭头缓缓向北移动着,一齐指
向贝鲁特。
    沙龙多年来对黎巴嫩的作战构想今天得以实现:兵分
三路,齐头并进,采用闪击战术,在最短的时间内包围贝
鲁特。
    左路军从西部进入黎巴嫩,侵占沿海港口城市,切断
巴解海上补给线;中路军从加利利地区向北直取黎巴嫩重
镇哈斯贝亚和列坦尼河北岸的贝特丁;右路军开辟东部战
线,目的是肃清黎巴嫩南部一个方圆一百四十里地区的巴
解游击队,以色列称这个地区为“法塔赫地带”,因为巴
解组织最活跃的战斗部队“法塔赫”常在该地出没。
    黎巴嫩南部,巴解游击队的据点和堡垒星罗棋布,有
些是永久式的,有些则是游击式的。前者坚守,后者见敌
人来时,马上撤走,阵地上不见一个人影。敌人走后,他
们复又出现。这是巴解从越南学来的经验。
    以军遭到巴解的顽强抵抗。
    沙龙向部队发出这样的命令:能攻克的据点,迅速攻
克;一时不能攻克的,只派少数精兵予以牵制、包围,大
队人马绝不纠缠,继续快速向最终目标前进。待整个作战
构想完成后,再腾出手来收拾这些孤立的据点。
    他需要时间。现代化战争最宝贵的就是时间。
    以色列人的军事原则是:兵贵精而不贵多。平时养兵
不过十几万,然而训练有素,打起仗来能以一当十。
    沙龙曾说,昔日战场的教条是依赖庞大的火力和兵力
粉碎敌人,这种教条现在已被机动性、声东击西和速度所
取代,目标是使一个可能人数较多、装备较重的敌人手足
无措。
    在政治上,以色列是臭不可闻的,然而它的军事原则,
却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注意。
    沙龙的这一着果然管用。试想,就是为了对付进攻而
建造的堡垒等来的却不是进攻,那它还有什么用处?随着
腹地的陷落、后方的丧失、补给的中断,巴解的军心受到
影响。
    那些堡垒和据点对付集团进攻是充满信心的,它会象
肉磨子一样发挥效用。可是面对一支速度极快、机动性特
强,并根本不与其纠缠的部队,充满信心的该是后者了。
    与此同时,沙龙却动用了较强的空、陆力量来保护后
勤补给线。
    军人有一句行话,称后勤补给线为“血线”,也就是
血管之意。
    为了保证作战计划顺利实施,沙龙集中了陆军常备兵
力的近半数和空军、海军的大部,共约十万人,以取得战
场上的绝对优势。
    以色列与黎巴嫩都在地中海东岸,战前,以色列海军
举行了一系列海上演习与两栖登陆演习。
    战局推进中,沙龙及时使用了他的海军。六月七日西
路以军逼进西顿时,以海军从海法港出发,在海上对西顿
实施登陆,完成了对这一地区的包围。七月二十七日以海军快
艇炮击贝市西区海滩,支援陆军。八月十一日,在贝市南区
以军在舰炮支援下,攻占了纳比亘齐。
    巴解在黎巴嫩南部的主要基地相继被占领:刚建立不
久的一支坦克部队遭到全歼;成千上万吨储备武器弹药落
到了以色列人手中;三千名战士英勇牺牲,六千名被俘。
大批战士转入地下。
    三天后,以色列军队到达贝鲁特,完成了对巴解总部
和剩余的巴解主力的最后包围。
    一位美国军事发言人在评价以军的这次进攻时说:“沙
龙所得到的,正是法国和美国先后在越南尝试而失败的。”
    以色列的军用皮靴踏在波福特古堡满是瓦砾和鲜血的
石梯上,发出橐橐的声响。
    这个曾经是巴解重要基地的古堡在浴血抵抗了三天之
后,终于陷落了。
    激战方殷,硝烟尚未散去,沙龙就赶来视察。他还派
人去请总理贝京。贝京自从开战以来就一直住在北方军司
令部的指挥中心里,离此地没有多远。
    沙龙站在由古代十字军建造的古堡的最顶部,昂首四
顾,仿佛周围一片旷野。
    这位五十四岁的犹太人过早地发胖了。每挪动一步,
下额上的肥肉都要剧烈抖动。也许是为了不致于使他那沉
甸甸的、圆鼓鼓的肚皮坠到地面上,他最喜欢用一条美国
南方警长所佩戴的那种宽腰带。他有一头银发,现在被微
风吹动,一根根地竖了起来,似乎在向人们隐示着他那残
忍的性格。
    蓝色的大卫星①在他身旁飘扬。他拿起旗帜的一角,
轻抚着,脸上露出征服者的微笑。
    对这样的时刻他已期盼好久了。
    他渴望征服,当然不止一个小小的黎巴嫩。
    八十年代的第一年,沙龙向内阁提出了一个野心勃勃
的“大以色列计划”,这个计划不仅把从约旦到地中海的
大片土地划入以色列版图,而且还想把以色列的影响扩大
-------
①以巴列国旗。
------
到东起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至土耳其,南达南非
的广大土地。
    狂妄到了极点!
    “这是以色列八十年代的伟大战略,”沙龙说,“今
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它服务的!”
    他有一盘棋。黎巴嫩不过是个卒子而已。
    一群记者拥上来为他拍照。所有的焦距都对准他。镁
光灯嚓嚓作响。
    一位记者向他发问:“沙龙将军,您为什么要发动这
场战争?”
    对这话,沙龙早已成竹在胸。“我们发动战争的目的
在于消灭战争。”真是天使般动听的声音。
    又一位记者问:“您的军队要走到哪儿才停呢?”
    “不会超过四十公里。”
    “将军阁下,听说你讲过:如果您不得不进入黎巴嫩
的话,您将想方设法避免进入贝鲁特。是这样的么?”
    “是的。”
    “有消息说,以色列今天已经兵临贝鲁特城下了。”
    “有这样的事?”沙龙笑着耸耸肩膀,“不可能吧?”
    “沙龙先生,说句不客气的话,我觉得你在欺骗我
们。”
    “哪里的话!”
    “我想起了前总理本·古里安关于您的一句著名的话:
‘假如沙龙能戒除不说真话的陋习,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模
范的军事领袖’。”
    沙龙脸红了。
    他在骗人。他常常骗人。
    贝京也骗人,达扬也骗人,但他们都高明得多,不象
沙龙,军队早已进入黎巴嫩八十公里了,他还说“不会超
过四十公里”。
    有一位军官来向沙龙报告:“我们已完成了对贝鲁特
的包围。巴解总部和他们的头目都在包围圈中,现已查明
的有阿拉法特、阿布·伊亚德、哈立德·哈桑、阿布·马
威……”
    沙龙兴奋地击拳:“干得漂亮!”
    几分钟前他还承认他曾说过将避免进入贝鲁特的话,
可他已经忘了。

--
               寻找内心真实的自己
               还原生命本来的面目
               在每一个瞬间 扑捉灵感
               在每一个角落 遭遇美丽

※ 修改:.ywsy 于 Nov  6 21:03:25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来源:.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202.199.184.1]
--
※ 转寄:.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ywsy.bbs@bbs.ndc.ne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0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