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xas (百无禁忌), 信区: Green
标  题: 恶魔导演战争-5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Nov  6 21:07:53 1999), 转信

    公元前五五二年,贝鲁特经历了它的第一次毁灭,起
因是海啸与大火。今天,公元一九八二年,它是不是面临
着第二次毁灭呢?
    炮弹与空气磨擦发出咝咝的怪叫声,从人们头顶掠过,
一颗,两颗,三颗……接着便数不清了,最后变成了弹雨,
不间歇地向贝鲁特西区倾泻。飞机在空中盘旋,扫射,投
弹。它们飞得很低,机翼上的大卫星清晰可见。有一架飞
机还差点撞到海滨旅馆“夏园”的大楼上。
    以色列向贝鲁特西区发动了进攻。
    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向他的战士们宣布,向全世
界宣布:“我们将战至最后一人!”
    巴解一位高级军事领导人严正驳斥了沙龙要他的部队
放下武器投降的无理要求,说:
    “你们或者看见我的尸体,或者看见我活着前进!”
    钢铁般的誓言。空前的血战。
    贝鲁特西区完全被硝烟和火光笼罩了。枪声、炮声、
坦克的隆隆声、飞机的尖啸声、大楼坍塌的轰鸣声,交织
成一支战争交响曲。
    最激烈的战斗是在烈士广场上展开的。硝烟蔽日。战
争把白天变成了黑夜。广场上为纪念一九一五年反抗奥斯
曼帝国统治而被杀害的十一名烈士而竖的雕像,被炸得身
断肢残,再次成为“烈士”。广场四周的建筑物已被夷为
平地。断壁残垣中随处可见鲜血和尸体。
    巴解战士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死战不迟。他们不仅
要与以色列人作战,还要应付以色列在黎巴嫩的盟友——
基督教长枪党的袭击。长枪党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但以
色列军队却是世界公认的最强大的军队之一。对巴解来讲,
这将是一次怎样严峻的考验!
    一个巴解战士在抱着燃烧弹扑向敌人坦克时向自己的
伙伴们大呼:“同志们,去死吧。光荣地去死吧!我们的
事业是正义的!”
    他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他们由一九六四年的十七条枪
发展到今天四万多人,获得了世界上一百二十多个国家承
认,并在八十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设立了办事处,不足以
说明这一点吗?
    为正义而战的巴解战士们战斗得格外英勇。每一条街
道,每一个据点,每一座房屋,都可以告诉你一个甚至几
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以色列的坦克隆隆驶进“苏克”区,准备向巴解总部
的侧后迂回。在一条大街的拐弯处,士兵们忽见左近一间
小屋门前火光一闪,又听得轰的一声,头一辆坦克熊熊燃
烧起来。
    后面的坦克不得不停止前进。恰在此时,,那间小屋门
前,火光又候地一闪。
    第二辆坦克猛地一颤,履带哗哗地滚了下来。
    有人高叫:“那里有榴弹发射器!”
    话音未落,第三辆坦克又中弹了。
    这些钢铁甲虫迅速四散爬开,但仍然有几只挨了榴
弹。
    以色列士兵们是怎样恼怒啊!他们先用机关枪猛扫那
间小屋,又使用了火焰喷射器和掷弹筒。终于,小屋沉寂
了。士兵们冲进去一看,不禁惊得倒吸一口凉气:屋中只
有一具孩子的尸体,充其量也不过十三、四岁。至死,手
中还紧握着一具榴弹发射器。
    以色列副总参谋长亚当亲自指挥坦克部队攻占了巴解
的一个据点后,心头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他呼唤随军记者:
“给我拍张照片!”
    亚当倚着一辆坦克,摆好姿势。他那副得意的神情就
象他得到了整个世界。
    记者刚要按动快门,忽听一声令人心悸的喊叫:“小
心!”
    亚当猛回头,顿时惊黄了脸。三个巴解战士正跳下一
堵矮墙,闪电般地向这里扑来。
    四周尽是以色列官兵,可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进攻弄乱
了方寸,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才奸。
    亚当的随从们倒还冷静,迅速举起冲锋枪来。
    可是已经太迟了。巴解战士向亚当投出了手榴弹。一
声巨响,亚当栽倒在血泊中。
    冲锋枪齐射。三个巴解战士的身体在弹雨中象触电般
地抽搐着,扭动着。
    他们本来也不想生还。他们的任务完成了:用自己的
生命换取了以军副总参谋长亚当的生命。
    亚当的死创造了一项纪录:自一九四八年以来以色列
所进行的所有的战争中,他是被击毙的军衔最高的军官。
    以色列部队在缓慢地前进。可是他们为这种前进而付
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每推进100米、50米、25米,都会有
一些以色列青年永远地躺在异国的土地上。
    这种损失是以色列最承受不起的。这个只有三百万人
口的小国对每个男子的使用都要精打细算。
    每一批阵亡者的尸体被运走时,以色列的广播车就要
这样对巴解阵地高喊:“我们将把你们的白天变成黑夜,
在中午时候我们要让你们看见星星。我们要把你们的头按
到粪坑里去。我们要打碎你们的骨头!”
    巴解战士的答复是这样的。“你们来吧!我们将使你
们脚下的土地非常烫脚!”
    以色列军队的进攻升级了。无情的炮火不仅落在巴解
的阵地和据点上,也落到了民房、旅馆、学校、大使馆上。
以色列飞机根本无视医院楼顶上那大大的红十字标记,照
样投弹、扫射。
    无辜的平民们遭到了浩劫。
    著名的意大利作家、女记者法拉茜当时就在贝鲁特。
目睹这种情景,她愤怒地说:
    “我见过一九四O年的英国考文垂①,也见过一九四
五年的柏林,可今天贝鲁特的情况,比那两座城市犹有过
之。”
    一天,当美国总统里根走进他的椭圆形办公室时,有
人在他桌子上放了一张摄于贝鲁特的照片:一个被截断手
臂的小女孩张着一双失神而可怜的大眼睛望着他。她全身
包扎得象一个木乃伊。
    里根说:“这就是这场战争的标志!”
    法拉茜采访沙龙时,把这张照片交给沙龙,并把里根
的话告诉他。他冷然道:“我有什么办法?这是战争。”
    她拿出许多照片,全是在以色列的炸弹下死去和受伤
的孩子的照片。
------
①考文垂于1940年11月遭法西斯德国空袭,全城毁灭。
-------
    “别拿这些来吓唬我,”沙龙说,“我不怕!”
    “你不怕世界舆论吗?全世界的人甚至包括许多以色
列人都骂你呢。”
    “我什么都不怕。”
    “你也不怕良心受谴责?你不觉得你这么做太过分了
吗?”
    “不过分。只要恐怖分子用平民作掩护,我就只能这
么做。”
    法拉茜冷笑了。
    “啊,我忘了,你从来就是最善于对平民进行战争的
人。你还记得吉贝亚村吗?”
    在历次中东战争中,沙龙多次指挥部队滥杀无辜的平
民。  
    他是著名的“吉贝亚村惨案”的罪魁祸首。
    吉贝亚是位于约旦河西岸的一个阿拉伯人居住的小村
庄。一次,沙龙率领一O一突击队袭击这个村子,遭到了
约旦部队的伏击,丢下十几具尸体,狼狈而逃。
    “你们等着,我会回来的!”他的牙齿咬得咯咯响。
    他率领大队人马回来了。约旦军队已经撤离,衬里只
剩下手无寸铁的居民,大多是妇女与孩子。
    沙龙的脸由于失望和痛苦而扭歪了。他用嘶哑的声音
大叫:“我要报复,一定要报复!”
    沙龙命令士兵把居民们统统赶到村前的广场上。广场
附近有一个地窖,他已经注意到了。
    “把他们的屋子全部烧掉!”沙龙说。
    村庄里燃起了大火。
    “天哪,”一个妇女喊道,“今后让我们住在哪里
呀!”
    沙龙嘟囔道:“住在天堂!”
    他又叫士兵们从人群中拉出一部分老百姓,驱赶到地
窖里去,其中有不少妇孺。
    村民们预感到要发生什么变故,母亲紧抱着婴儿恐怖
地大叫:“不!不!”
    沙龙不为所动,无言地伫立着。这个人有一副铁石心
肠。六十年代初期,他的前妻在车祸中罹难,不久,
他的九岁的儿子在玩弄手枪时走火丧生,他连一滴眼泪都
没有掉。当六十九个人被推进地窖以后,他命令土兵们点
燃了炸药包。
    地窖塌了,里面的人全被活埋而死。
    阿拉伯国家被这个残暴的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也被这
个事件震惊了。为此,以色列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谴责。
    总理本·古里安不得不公开出面道歉。
    沙龙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反而升了官。
    以色列正需要象他这样有着冷酷心肠和残忍手段的铁
血人物。


    巷战激烈进行着。贝鲁待每一寸土地都在燃烧。
    有人把此时的贝鲁特称为“小斯大林格勒”,的确,
巴解的战士们象一九四一年的苏联红军那样英勇战斗着,
所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后方,没有援助。
    和平时期,他们得到不少援助,可是现在,战争降临
了,在他们最需要援助的时候,援助却悄悄消失了。
    一位巴解领导人痛苦地说:
    “我们的朋友呢?他们究竟在哪儿?”

--
               寻找内心真实的自己
               还原生命本来的面目
               在每一个瞬间 扑捉灵感
               在每一个角落 遭遇美丽

※ 修改:.ywsy 于 Nov  6 21:04:17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来源:.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202.199.184.160]
--
※ 转寄:.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ywsy.bbs@bbs.ndc.ne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