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xas (百无禁忌), 信区: Green
标  题: 恶魔导演的战争-6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Nov  6 21:08:11 1999), 转信

                贝卡大空战

    叙利亚人此时在哪儿呢?
    战争的第一天,叙利亚就向贝卡谷地增兵,萨姆—6
导弹的数量也增加了。那里虽然是黎巴嫩的土地,却是叙
利亚的屏障。他们表示:叙利亚绝不从贝卡谷地撤退半
步。
    他们是充满信心说出这话的。他们有先进的萨姆6。
他们不怕以色列人。但他们没有认真做准备;
    以色列人怕萨姆—6导弹。他们做了充分准备。他们准
备了近一年:从叙利亚人把萨姆—6部署在贝卡的时候起,
他们就开始这项工作了。他们的飞行员无数次在内格夫沙
漠里模拟的“贝卡谷地”演练投掷炸弹。
    沙龙早就决定在这次战争中摧毁贝卡的叙利亚导弹
群,虽然他的对叙作战计划是在最近才得到内阁批准的。
    手段自然是闪电战。
    闪电战往往与欺骗联系在一起,这已成为一条历史的
规律。以色列人也是如此。
    六月四日,即以色列决定出兵黎巴嫩的当天,叙利亚
总统阿萨德就约见苏联大使,要求苏联在驻黎叙军遭到攻
击时援因叙苏友好条约,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苏方表示:
叙苏友好条约只对叙利亚本土安全承担义务,黎巴嫩发生
天大的事,不属于条约范围内处理的问题。
    以色列迅速掌握了这一情况,多次向叙利亚传话:只
要叙利亚不参战,以色列绝不会主动攻击叙军。
    美国也应以色列的要求通知叙利亚,不要干涉以色列
在黎巴嫩的事情。以军不会动叙军一根毫毛。
    叙利亚政府陷入了犹豫。参战吧,怕惹火烧身;不参
战吧,以军侵黎,着实威胁了叙利亚的安全。况且,那样
多的叙利亚正规军驻在黎巴嫩仅仅是摆样子的吗?
    现在的战争,战机瞬息万变。最宝贵的东西——时间,
在犹豫中失掉了。
    六月九日,以色列突然对贝卡谷地发动了袭击。
    以色列埃齐翁空军基地的美制F—15、F—16战斗机整
齐地排列着,停放在被太阳晒得冒烟的跑道上。
    这两种战斗机是七十年代美国为了争夺新的空中优势
而研制出来的,其速度和火力都超过阿拉伯各国使用的苏
制米格—21、米格—23战斗机。它们的优越性已在一九八一
年六月震惊世界的炸毁伊拉克巴格达核反应堆的行动中充
分显示出来。
    肤色黧黑的以色列飞行员们在跑道上列队,象一根根
笔直的电线杆。他们在聆听指挥官的战前提示。他们号称
是以色列军队的“天之骄子”,一次又一次地在中东和地
中海的天空上创造着奇迹。今天他们是否能再创造一个奇
迹呢?
    他们的素质是人所共知的。这一点也在一年前的那次
行动中显示出来。美国一位高级官员说:
    “以色列飞行员简直是他们国家的航天员。甄选标准
之严格令人难以置信,淘汰率比美国空军高得多。更可贵
 的是,他们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
    指挥官指示完毕,举起手来。
    “对表!现在是下午……”
    突袭时间选择在下午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按一般惯
例,突袭都在凌晨进行,而那时对方的戒备也最严密。到
了下午,警惕便会逐渐萎顿。
    指挥部的命令传来:“第一攻击波,起飞!”
    战斗警报响彻整个基地。飞行员们快步奔向自己的飞
机。指挥官对他们的最后一句话是:“重现一年前巴格达
的胜利!”
    几乎在一年前的同一时刻里,八架F—16和六架F—15
也正是从埃齐翁空军基地起飞,去执行轰炸巴格达核反应
堆的任务的。
    这个被称作“巴比伦行动”的作战任务在一般人看来
是无法完成的。以色列与伊拉克并不接壤,中间隔着约旦、
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全部是敌对国家。要穿越这些国家
的领空,在雷达和防空设施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实在是场
梦。
    但这显示了以色列飞行员的军事素质。
    飞机刚离开埃齐翁基地,就开始密集编队,超低空飞
行。飞得是那样低。当它们从树林上空掠过时,强大的冲
击波几乎把树枝摇断。
    指挥部给他们的命令是,全部飞行过程都要保持超低
空,只有在接近目标时才可以上升至六百米进入轰炸航
路。
    有经验的人知道,对于超音速飞机,超低空已是极难,
同时保持密集编队,便难上加难。偶一不慎,就有相撞的
危险。特别是,以色列距巴格达有数千里之遥。
    但是以色列飞行员做到了这一点,成功地躲避了那些
国家的雷达探测。
    不过,在装备有美国最新雷达设备的沙特阿拉伯,他
们还是被发现了。由于他们的飞行队形是那样密集,几乎
机翼擦着机翼,以致了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的是一架大型
民用航空班机那样大的反射脉冲。
    沙特阿拉伯的对空控制官向以色列的机群呼叫:“请你
们说明国籍。”
    一个以色列飞行员用商业航空公司惯用的英语回答:
“你在雷达上所看到的是一架民用喷气它机。”
    对空控制官相信了,关掉机器。
    伊拉克时间下午六点三十分,以色列机群飞临巴格达
上空。他们就是要在这个时间到达这里。分秒不差!
    这时正是落日时分,太阳象个燃烧的火球一样悬在西
方天睡线上。以色列飞机由西而来,背着太阳进行攻击,
视野清晰,便于观察和投弹。而伊拉克防空部队则因阳光
耀眼,难以发现目标。
    飞机有架一架地俯冲,各自飞过目标一次,共投下十
六吨炸弹,全部命中目标,实现了一次攻击成功。
    伊拉克价值四亿美元的核反应堆被彻底炸毁。
    巴格达防空部队被这个夹如其来的攻击打懵了,完全
不知所措。当以机已全部消失在落日的余晖里,防空火箭
还在茫然地转动着细长的脖子,不知该向哪里发射。
    现在已经是六月了,贝卡谷地的群山上依然覆盖着一
层皑皑白雪。
    “到黎巴嫩来吧,一天之内你可以上山滑雪,又可以
下海游泳。”一本旅游小册子这样生动地写道。
    自从叙利亚驻军贝卡以来,旅游者消失了,甚至连老
百姓也很难见到,只有“绿色的大兵”随处可见。
    这天下午,萨姆—6导弹阵地上静悄悄的,象一切都死
过去一样。这种寂静在大战前并不奇怪,它本身就蕴含着
杀机。所有的导弹都威严地对着以色列飞机可能来袭的方
向。各种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严阵以待,一双双眼睛盯
住天空。叙利亚军队虽未接到正式参战的命令,但已做好
准备。官兵们明白,或迟或早,贝卡地区总要爆发一场恶
战。
    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嗡嗡的声音,由小变大,由远
而近。
    凄厉的战斗警报在山谷里回荡。
    叙利亚在这里一共部署了二十个导弹连,指令中心位
于谷地中央的一座小山上。现在,指令中心的指挥官密切
注视着天空。
    近了,更近了。终于看清了。那是飞机,以色列的飞
机。
    指挥官下令:“雷达开机!”
    雷达是萨姆—6的眼睛。只要“眼睛”捕捉到目标,敌
机就休想跑掉。
    指挥官事后对别人说,当时他“并不特别激动”,因
为他认为萨姆—6有把握使敌机有来无回。这场战斗的结果
将是一边倒的。
    他万万没想到他犯了一个错误,犯了一个任何人在这
种情况下都可能要犯的错误。看见飞机就应打开雷达,这
是导弹兵的基本常识。然而他恰恰错在这一点上。从这个
角度说,这个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以色列人太狡猾了。
    现在叙利亚人看到的飞机实际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
的、无人驾驶的“诱饵”飞机。以色列用它们来引诱敌人
发射导弹。
    叙利亚军队果然中了圈套。导弹相继发射。山谷里红
光闪闪。
    在距离贝卡相当遥远的地中海上,有几架以色列的
E—2C型“鹰眼”预警与战斗控制飞机在盘旋。这种飞机
的模样十分奇特,背部用支柱支撑着一个二十四英尺的圆
盘状整流罩,里面有雷达和敌我识别器。雷达信号由一套
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找到敌方静止的或游动的空中目
标。
    叙利亚的雷达一开机,其无线电电波频率和导弹指令
发射频率就源源不断地被“鹰眼”飞机接收了,并迅速运
算出来,通知已在空中的以色列战斗机。
    以色列空军的空对地导弹和高爆炸弹需要这几种频
率。它们拥有能沿着萨姆—6导弹的雷达波束准确攻击目标
的激光制导装置。
    以色列飞行员在心里欢呼。
    叙利亚人也在欢呼。那些“诱饵”飞机接二连三地被
击中,坠地。
    萨姆—5啊,你果然名不虚传!
    当叙军阵地上一片欢腾,以色列空军的第一攻击波
已悄悄来到贝卡空域。
    有几个叙利亚士兵发现坠落的飞机竞是用塑胶制作
的,而且既见不到飞行员跳伞,也见不到他们的尸体,连
忙将这个怪异现象报告指令中心。
    指挥官马上明白中了诡计,叫苦不迭。
    “雷达关机!”他下命令。
    晚了,一切都晚了。以色列空军已经得到了他们需要
的东西。
    虽然真正的战斗还未开始,但主动权已无可争议地掌
握在以色列人手中:叙军关掉雷达,F—16可以从容地轰炸
导弹阵地;雷达开机,以机上的激光制导导弹和高爆炸弹
便能沿着萨姆—6的雷达频率准确地、主动地发射,将其摧
毁。
    这就是“电子战”。
    叙利亚空军也得知了以机突袭贝卡的消息,从国内各
机场紧急起飞,飞向贝卡。
    那些飞机刚刚滑入跑道,“鹰眼”就牢牢地将它们捕
捉到了。在几秒钟内,电子计算机已将飞机的航迹诸元计
算出来,并算出飞机的距离、高度、方位、速度和其它资
料,迅速通知自己的伙伴。
    F—15丢掉副油箱,开加力爬高,抢占有利位置,准备
空中格斗。
    “使人畏惧的能力正是来源于这种由一架预警和战斗
控制飞机和若干架高级战斗机组合成一体的系统。”这是
许多军事专家从这次空战中得到的经验。  
    在距离贝卡谷地四十公里的地方,一架F—16向导弹阵
地的指令中心发射了两枚“百舌鸟”导弹,命中了它。
    指令中心被摧毁后,萨姆—6导弹“失明”了,成了以军
可以轻取的目标。
    数十架F—16恶狼一般地向导弹阵地猛扑。以色列飞行
员重演放伎,顺着阳光做低空进入。喷气机大声吼叫着。
山谷的回声加强了隆隆的机声。爆炸声震荡着空气。一颗
炸弹下去,白色的山头上就出现一个污点。片刻工夫,贝
卡的群山变得伤痕累累。
    第一攻击波刚过,第二攻击波就紧接着来到。不待你
稍稍喘息,黑压压的机群又在天边出现,那是第三攻击波
……
    贝卡谷地变成了血与火的海洋。叙利亚的二十个萨姆
—6导弹连全部被淹没在这个海洋中。
    轰炸持续了六分钟。对于叙利亚人来讲,这真是灾难
性的六分钟。他们引为自豪的萨姆6一枚也不复存在了。
    轰炸结束了,空战在继续。
    叙利亚出动了六十架米格—21、米格—23战斗机,以色
列飞机有九十架。一百五十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在天空
中缠斗。这是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场空战。
    好壮观的场面!象蝗虫一船的飞机在空中穿梭往来,
以超音的速度相互追逐,恰似一场“车轮战”。飞机不时
发射着导弹。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导弹的呼啸声、飞机
爆炸声响彻天空。加上飞机和导弹施放的白烟,空中乱作
一团,无法辨认谁在攻击谁。叙利亚的高射炮兵不敢开火,
怕在混战中误伤己方的飞机。
    在现代化空战中取胜还要有两个重要条件,第一个也
是最重要的是飞行员的素质;第二是优良的武器。以色列
在这两个方面都占了上风。他们参加今天空战的飞行员都
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受过美式训练,在空中有灵活处置的
主动性。而叙利亚的飞行员则是按苏联的教范训练出来的,
他们多依赖地面指挥所的指挥,而在如此大规模的空战中,
地面指挥根本无法控制空中活动,再加上以色列针对叙空
军的作战特点,运用电子干扰的战术,使叙机得不到地面
的指令。
    美国飞机的性能的确要比苏联的优越一些,但以色列
并不满足,仍运用自己的技术力量加以改良,收效甚大。
    一架F—15迎着米格—23飞来。叙利亚飞行员猛拉机头,
企图绕到以机背后开火。因为空对空导弹是寻热导弹,需
要对着敌机的尾喷管发射。他才爬了一半,只见以机机翼
下嫣红色的火光一闪,他的飞机猛地一颤,随即燃烧起来。
他跳伞了。
    后来他才知道以色列的“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已改良为
可以迎头发射。
    一架F—16在完成轰炸任务后加快速度返航。突然,座
舱里的频闪灯不断发出强光。他明白,自己被敌机咬上了。
这是以色列新研制的一种传感系统,一旦飞机被敌人雷达
探测到,它就会自动报警。
    当传感系统发出急促的声音时,这便是告诉飞行员:
敌机发射导弹了。他在什么地方按了一下,一枚燃烧火箭
射了出去。
    这不是攻击火箭,而是引诱改方导弹的。敌方的导弹
一下就被它所发出的强大的热流吸引了过去。
    空战结果,以色列获得了胜利,连以色列人都对自己
的胜利感到吃惊。据统计,叙利亚有三十架飞机被击落,
而以色列没损失一架。
    六月十日,叙利亚再次越过边界运来了导弹,以色列
又去轰炸,第二次空战随之爆发。
    这一次,叙利亚出动了五十架战斗机。战斗结果令全
世界膛目结舌。五十架飞机竟全被击落,而以色列飞机又
无一损伤,安然返航。
    “这是中东历史上最不平衡的一次空战,”美国空军
的达德尼说,“也是近代战争史上最不平衡的一次空战。”
    惨烈的贝卡大空战结束了,贝卡谷地渐渐恢复了宁静。
飞机从空中消失了,萨姆导弹群从地面上消失了,雷达站
也消失了,唯有被击毁的飞机残骸冒出的缕缕黑烟在微风
中飘荡,似在向人们叙说一个悲惨故事的结局。


--
               寻找内心真实的自己
               还原生命本来的面目
               在每一个瞬间 扑捉灵感
               在每一个角落 遭遇美丽

※ 修改:.ywsy 于 Nov  6 21:04:35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来源:.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202.199.184.160]
--
※ 转寄:.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ywsy.bbs@bbs.ndc.ne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9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