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imple (整个世界都在折腾), 信区: Green
标  题: 俄罗斯的间谍学校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30日11:04:36 星期二), 站内信件

-------摘自新华网
     克格勃在苏联时期是集情报、安全、保卫等职能于一身的超级安全机关,是与美国
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分庭抗礼、并驾齐驱的庞大机构。为了培训出一流特工,克格
勃组建了200多所间谍学校。如今,克格勃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俄联邦安全局、对
外情报总局和边防总局等。克格勃下属的庞大间谍学校网也削减了规模,但所保留下来
的各类间谍学校仍继承着克格勃时期的独特训练方法。
换了种生活方式
新学员来到间谍学校后,首先迎接他的是一番“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姓名、年龄、出
生地、爱好、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职业及姓名等都要“换新的”。因此,许多特工说,做
情报工作与其说是选择一个职业,不如说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下属的学校主要培训在国内活动的安全人员。目前,该局有1所情报侦
察学院和5所短期进修学校,分别位于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新西伯利亚、圣彼得堡、
叶卡捷林堡等地。情报侦察学院主要培训高级情报人员和管理干部,学院位于莫斯科的
科佩谢尔街上。该院主管教学和科研的副院长伊帕利托夫在接受《论据与事实》报采访
时说,这所学院设有侦察、反侦察、技术(密码破译和无线电通信)、军官进修轮训和
外语等5个系,如果招来的是中学生,则要在这里学习5年,如果是大学毕业生,则学习
2年。这里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学院的条件非常好,愿意报考的人非常多。每年招生时
,考生先向当地安全机关报名,由地方安全机关进行初步筛选,然后经过考试由学院决
定是否录取。
学校如同“间谍城”
俄对外情报总局所属的学校专门培训将来到国外从事间谍活动的特工人员,该局下属的
学校按将来要派往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设置。比如,地处梁赞市西南地区的“联盟学校”
,专门训练准备到东欧国家从事情报工作的人员;在哈巴罗夫斯克和贝加尔湖地区的两
所特工学校,是专门培养到亚洲国家从事间谍工作的情报人员。这些学校大都位于秘密
地区,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这些城市的标志,就连当地的老百姓在那里生活了多年也许
还不知道那里有一所间谍学校。没有特别通行
证,外人根本无法进入这些学校,因为学校的外围有安全部门的精锐部队驻守,整个间
谍学校都在严密保卫之下。
在苏联和今日的俄罗斯特工学校中,规模最大、设置的课程最多、最奇特、最神秘的当
属“卡兹纳”间谍学校。这所间谍学校位于古比雪夫城东南部约100公里的地方,面积4
2平方公里。因此,“卡兹纳”与其说是一所学校,不如说是一座“间谍城”。这所学校
专门培训将来派遣到英语国家的情报人员。整个“间谍城”划分成美国、英国、加拿大
、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区域,每个区域都按照该国的某个地区模拟设置环境。区内的
所有商店、储蓄所、建筑物、餐厅、电影院、宿舍楼等,全部按照模拟地区或城市的风
格设计和布置,与原地几乎毫无二致,可以说是那个城市的“微缩景观”。学员要在这
里学习和生活5—10年不等,毕业后就可直接派往那个国家,此时他们已经“不知道自己
是哪国人了”,毕业分配是秘密进行的,采取单独通知的方法。
在特工业务课程中学习时间最长、要求最严的是“电报术”和“摄影”,因为发报、解
除密码、加密、拍照等是一个特工最基本的技能。特工学校还特别注意训练“特色间谍
”,如“燕子”(女色情间谍)和“乌鸦”(男色情间谍)。一位克格勃退役中校在回
忆自己的间谍生活时说,派到国外的特工人员都是从高等学校的学生中选拔的,被选定
的情报人员的外表应该与对象国普通居民十分相像,有健康的体魄和敏锐的头脑,至少
精通3门以上外语,其中一门外语的会话水平应与母语一样娴
熟和地道。所有候选人的个人档案和家庭背景不能有一点污点。
昔日特工今日杀手
俄罗斯安全机关下属的特工学校汇集了国内擒拿、格斗、爆破、武器、犯罪心理学、侦
察和计算机等方面的顶级专家,他们在继承自己独特的培训方法的同时,还大胆借鉴美
英两个国家的间谍训练经验,培养出了大批技艺精湛的高级情报人员,为维护国家安全
以及获取外国重要情报,做出了特殊贡献。
然而,由于克格勃的改组和裁员,目前俄罗斯特工部门人才流失严重,大批原克格勃官
员成为社会上甚至国外安全机关炙手可热的“抢手货”。他们有的成了职业杀手,有的
下海经商,有的利用特长创办私人保安公司,还有的则被西方财团、公司、科研组织,
甚至情报部门聘用,公开搜集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里的情报。由于这些人原来长
期在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掌握侦查与反侦查的技术,个个都是窃听等领域的专家,所以
联邦安全局很难真正控制他们,这也给俄国家安全带来了隐患。目前,克格勃出身的普
京总统正致力于整合国家安全机构,加大对原克格勃官员的管理,使其为维护新时期国
家安全再立新功。


--
人生不能像作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饮食男女》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trol.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9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