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inye (lingxue), 信区: Green
标  题: 【转贴】昨天的秘密——50-60年代中国地空导弹部队征战史4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Jun 23 18:26:49 2004)

【转贴】昨天的秘密——50-60年代中国地空导弹部队征战史4 

新军事论坛 



残骸中发现“新玩艺儿”电子对抗 
    上饶击落U-2,空军高炮指挥部处长文绶,参谋田在津喜不自胜,一刻也不停留,立即
坐上飞机赶往前线。 
    从“3·28”失利到“9·25 失利”,他们一直认为U-2装了“新玩意儿”,可那毕竟
是主观推测,没有证实。现在,要亲自去瞧瞧有没有“新玩意儿”。 
    U-2残骸坠落在二营阵地东北27公里处的广丰县东山人民公社万罗山。二人仔细审视残
骸的每一小部位与过去击落的U-2比较有何新的变化。站着看看,跪着看看,趴着看看重。
突然发现飞机肚皮底下多了一个天线,再沿着天线的导线“顺藤摸瓜”,果然,“瓜”藏
在机腹里。那是一部临时安装上去的小机器,大概有一条香烟那么大吧。从新装的导线、
新铆的螺丝钉可以看出,小机器不是U-2出厂就有,而是新安装上带有试验性质的。这很可
能就是那“新玩意儿”。 
    经过技术专家检验,证明那是12系统,美国人搞的预防飞弹的电子预警装置。 
    就是装了这么个一条香烟那么大的“新玩意儿”,使我导弹部队三次失去战机,4个营
空守渭河3个月,逼我地空导弹兵创造一整套近快战法! 
    12系统很快修复。在包头地区一架伊-12飞机载着12系统,经过我导弹阵地上空试验。
飞行员用无线电报告试验情况。 
    12 系统有视觉听觉两方面告警。 
    视觉告警,通过红绿灯和显示器实现。只要被我制导雷达照射,在飞机距我导弹阵地
60公里外,绿叮灯亮,告诉飞行员:你已被飞弹雷达跟踪;在飞机距我导弹阵地60公里以
内,红灯亮,告诉飞行员:危险,赶快机动脱离。显示器只有小圆镜那么大,中心辐射一
条亮线,亮线指的方向就是地空导弹阵地方向。 
    听觉告警,通过耳机实现。距离60公里外,是低频的钝响、距离60公里以内,是高频
的尖叫。12 系统有一个电子通道,只有我制导雷达射顿、脉冲重复频率、天线扫描频率3
个特征信号一起通过电子通道,才能确定是地空导弹制导雷达,它才发出告警信号。 
    弄清了它的机制,就有了电子对抗的办法。田在津想出一个点子: 
    敌人不是已经知道了我们的频率吗?现在搞一个重复频率,它可以跟踪敌机,但不能
制导导弹。跟踪敌机时,因为它是假的,12 系统对它没反应,发射导弹时再改用真频率制
导导弹,这时候,12系统有反应了,但导弹已经尾随而上,它想跑也跑不了啦。 
    我们姑且把这个点子称为“反电子预警1号”。 
    群策群力,你一个设想,我一个设想,又一个好“点子”凑成了,称为“反电子预警
2号”。 

一箭中的 ,“反电子预警1号”参战 
    1964 年5月8日,二营奉命撤出内蒙古土默特旗阵地宣风尘仆仆几干里,赶往福建漳州
伏击。 
    6月6日,二营大喜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二营“英雄营”的
称号。“命令”高度评价二营的功绩。 
    7月7日,国防部发布命令刚好1个月,英雄二营再次击落U—2,证明他们无愧于这一崇
高的荣誉称号。 
    这一天的8时19分,U-2一架自台湾往东北飞行,9时34分在上海入陆。为了可以后叙述
方便,我们称它为北U-2。 
    9时零3分,另一架U-2出现在广州东南,9时44分,从广州西南阳江入陆。我们称它南
U-2。 
10时53分,上级指挥所通报:有情报说敌R F -101可能于11时10分起飞入窜大陆。RF-101
和U-2正好相反,是低空高速侦察机,低空和垂直机动性能好,加速快,可在100至150米超
低空飞行,最大时速1900公里。 
    岳振华端坐指挥车。上饶之战后,他已经晋升为副主师长兼师参谋长,本来应该离开
营指挥员位置了,刘亚楼司令员决定让他打完这一仗再走。 
    现在,他碰到新的复杂情况:兵力,前一仗是集团部署,4 个营对一架U-2,这次是一
个营仅4发导弹对付3架敌机;敌情,过去是单批单架,这次是多批单架;过去是一种机型
,这次是U-2,RF -101两种;过去只对付高空,这次是高空低空一起来。 
    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次战斗。哪一次打仗不是新的复杂情况呢?唯其复杂多变,
才能显示指挥员的大智大勇,战斗员的训练有素。 
    比起上饶之战,二营战斗力又有新的提高,技术上,“反电子预警1号”已经装备在兵
器上,并能熟练操作;战术上,近快战法,练得更加纯熟,开天线距离缩短到33公里,从
打开天线到发射导弹操作时间巳比上次减少一半,仅4秒。 
    岳振华坚信自己部队的战斗力,更显得成竹在胸。 
    11时33分,南北U-2分别在新城、上饶上空,敌情预报RF-101将出动。 
    推算结果,RF-101将先于U-2到达二营阵地。 
    决心:RF-101 先来先打。用3发导弹喂它,剩1发,留着喂 U-2,4发导弹接电准备。
 
    7分钟后,RF-101没有来,两架U-2还远,解除导弹接电。 
    12时5分,北U-2离我阵地 110公里处,突然改航直飞二营,3发导弹第2次接电。可它
又侧着身子飞远了。 
    12时8分,目标指示雷达报告:“方位200度,距离108公里,发现RF-101!” 
    指挥员改变决心,拟首先消灭RF-101,导弹第3次接电准备。 
    它又在南澳、东山、古宁头一线擦着海边飞过。出海返航。 
    12时15分,北U-2从龙田出海返航,U -2距二营160公里,又接到情报,R F-101有重新
出动征候。推算南U-2有可能和RF-101同时飞临二营上空。 
    打谁?指挥员决心:舍低打高,专打 U-2,因为萨姆-2更葬善于打击高空目标。 
    敌机两高一低,3批入窜,南北夹进,主佯配合,让你目迷五彩,举棋难定。 
    我指挥员口令沉着,决心果断!射手熟练操作,临阵不乱。 
    两分钟后,南U-2也从汕头出海,RF-101也迟迟不来,天空宁静。 
    指挥员又在分析判断:福州、漳州重要目标,它还未来侦察,会不会回窜?部队仍然
严阵以待。 
    12时25 分,南U-2在汕头、南澳以南海上绕了半个弧,突然入陆,直飞漳州。 
    导弹第4次接电准备。 
    近点,再近点!12时36分,敌机距离32.5公里。 
    营长口令:“开天线!” 
    张宝林用A周假重复频率,突然打开制导雷达天线,敌机正好在屏幕中间。 
    32公里。“发射!”从开天线到发射,3秒! 
    张宝林按下按钮,第一发导弹升空3秒后,灵巧转动开关,改用B周真重复频率制导导
弹,第二发、 第三发升空。 
    12系统此时才告警,敌机也迅疾以30度的大坡度转弯脱离开。但是,晚了,完了。 

    残骸坠于漳州东南7公里的红板村,飞行员死于座舱内。 
    他怎么不跳伞? 
    后来查明,他的座椅弹射装置没有装炸药。我们知道,飞行员要靠座椅下面安装的炸
弹爆炸带座椅从、 座舱里弹射出来,然后才能开伞。 
    是美国工在没有装? 
    是装上了又被人拿出来了? 
    至今是个“谜”。这使人想起1960年5月1日,苏联击落一架U-2,飞行员带有一管毒针
,上司告诉他,一旦飞机被击中飞不可挽救,用毒针往身上轻轻一扎,立即致死,可那飞
行员舍不得住身上扎,被苏联活捉。 
    击毙在座舱内的飞行员,姓名也是个“谜”,他没有带任何证件。不过,他的手指上
有金戒一枚,刻着“叶秋英”。 
    问叶常棣。叶常棣忽地从床上跳下来 :“怎么?把李南屏打下来了?”叶秋英是李南
屏的妻子。 
    李南屏,国民党空军“头号王牌”。1957年驾驶RF-84F侦察上海,被我机击伤,侥幸
逃命。因此,由中尉提为上尉。后为国民党空军第六大队四中队少校分队长。1963年2月正
与叶常棣一起赴美接受U-2 训练,回台湾后,12次驾U-2侦察大陆,12次安然归巢。蒋介石
4次召见这位“克难英雄”“飞虎英雄”。 
    漳州之战,我地空导弹兵首次运用“反电子预警1号”助战成功,拉开电子对抗序幕。
 
    漳州之战,我地空导弹兵首次面对多批次敌机取胜。 
    漳州之战,也是岳振华在营指挥员位置上最后一仗。他当营长不足6年,指挥击落4架
高空侦察机。中国空军地空导弹兵的营长们,至今没有突破他创造的纪录。 

毛泽东:“这个部队在哪里?我要见见他们。” 
    漳州之战后,空军给中央军委写了份战斗报告。军委主席毛泽东同志在“报告”一侧
写下一行飘逸的大字:“此件看过,很好,向同志们致以祝贺!” 
    毛泽东主席想念这个连续4次击落敌高空侦察机的部队,他对周恩来总理说:“这个部
队在哪里?我要见见他们。” 
    1964年7月22日。二营接到通知:明天首长接见二营全体官兵,全体着新装,刮胡子,
擦皮鞋。 
    7月23日。 
    早晨,师部的大卡车、大轿车加上二营的车辆,载着二营全体官兵浩浩荡荡开到北京
东交民巷。 
    刘亚楼司令员和岳振华先坐车到这。周总理将他俩接到一个休息厅,毛泽东和朱德、
彭真、李先念等中来首长正在那里。总理向主席介绍:“这是岳振华同志。二营的同志们
已经来了。” 
    毛泽东伸出手:“认识,认识,岳振华同志嘛。” 
    毛泽东和中央领导一起走向接见大厅,边走边对刘亚楼司令员说:“为什么你不让别
的营也去打仗?都锻炼一下吗。美蒋就那么几架U-2飞机,你做个计划,不够我们打的嘛。
” 
“反电子预警 2 号”蒙冤 
    “反电子预警 2 号”由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王铮拍板试制。王部长原定3个月交货。
工厂的科技人员和工人为了作战需要,合力攻坚,夜以继日,只用 56 天就制出了样机,
第一部“反电子预警2号”于1964年1月加装在三营制导雷达上经试验,效果良好。 
    1964年,美国不断派遣驻南越边和机场的U-2高空侦察机对越南北方和中越边境、中老
边境进行侦察窜扰,1月至6月,入侵我边境达14次之多。空军地空导弹兵一营奉命设伏于
广西宁明地区。 
    一营第一次加装“反电子预警2号”进入阵地。 
    一营,中国主军成立的第一个营,最早接受苏军训练的一个营,几年来南北转战,吃
苦不比二营少,除了协同作战,自己还没有开过刀呢!眼看着“老弟”二营一架接一架揍
下敌机,心里那个滋味儿够受的。佩服、羡慕还带点不服气:我一营如果碰上机会,照样
也能揍下敌机! 
全营磨拳擦掌,士气高涨。 
    8月9日9时8分,敌机来临。 
    美国空军U-2型高空侦察机一架,高度18000米,时速700公里,沿中越边境由西向东,
向一营阵地侧飞临近。 
    此时,在首都天安门广场,正举行抗议美国扩大侵略越南战争的示威集会。 
    敌机距离阵地××公里,“反电子预警2号”开始工作。 
    一营政委李奎在营指挥所。他估计导弹即将升空,掀起帐篷门帘,向导弹发射架望去
。 
山坡上坐着炊事员。只听轰地一声,炊事员们鼓起掌来,大喊:“上去啦!上去啦!” 

李奎眼光跟踪导弹。第一发,先向左,后向右;第二发向后飞走,第三发…… 
    “不好!”他轻轻叫了声,急回头,标图员还在标圈,代表敌机航迹的蓝色线条仍旧
在延伸。 
    指挥所空气突然凝固。 
    营参谋长刘国栋轻声沉重地说:“坏了,政委。” 
    敌机越飞越远…... 
    李奎出营指挥所向营长所在的指挥车走去。全营阵地一片死寂,只有单调的突突响的
油机声。 
    他打开指挥车门,只见营长汪林神情木然,眼睛还盯着荧光屏,一位操作员正在擦眼
泪。 
    上级命令:人员下车,关机,等候空军工作组检查。 
    中午,饭堂里空空荡荡,人们无心吃饭。 
    10日,空军工作组由高炮指挥部杨文安哥司令员率领,坐着小型飞机赶来。 
    杨副司令员说:“刘亚楼司令员让我告诉大家,我们是来检查原因的,不是来指责同
志们的。” 
    工作组成员文绶处长、肖炳元、王笃敬参谋上车检查机器。 
    此时,传来刘亚楼司令员命令:全部地空导弹拆除“反电子预警 2 号”。 
    因为有人向刘亚楼司令员反映,这次作战失利,是加装了“反电子预警2号”的缘故。
 
肖炳元在指挥主检查的结果却是:天线收发车方位角发射装置内一个继电器弹簧压力不足
,导弹起飞受到震动,继电器接触点脱离,高压中断,导弹失去指令控制。这与“反电子
预警2号”无关。这个继电器后来送研究机构检验,证明工作组的结论是正确的。 
    一营挥阵地距离北部湾200公里,这里气温湿度大,电器易出故障。战前实兵合练时,
已发现天线收发主方位角发射机3次自动跳掉高压,虽然暂时恢复正常,但是没有根除隐患
,酿成大错。 
    一次令人遗憾的战斗:这次作战,上级对敌情判断和部署正确,部队求战情绪高,情
报保证良好,通讯联络畅通;天安门广场正举行反美侵越的抗议示威……就是因为一个继
电器的一个接触点,就使全套兵器瘫痪,号导致战斗失利。 
    一个令人遗憾的命令:刘亚楼司令员在没有接到工作组的检查报告之前,在没有经过
科学的分析论证之前,就判了“反电子预警2号”的死刑。 
    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工作组查明战斗失利的根本原因是继电器失灵而与“反电子预
警2号”无关,可没有任何人用科学的结论说服刘亚楼司令员收回成命。 
    于是各部队拆除“反电子预警2号”, 导致另一场战斗的失利。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西部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台湾国民党空军为了获取我核武
器发展情况,又频频出动U-2前来侦察。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第二天,地空导弹二营由北
京转移至甘肃兰州地区上中堡担任要地防空任务。 
    11月26日凌晨2时37分,国民党空军U-2型高空侦察机一架由福建连江入陆,直向兰州
方向入窜。 
    敌机飞进二营有效杀伤范围。二营采用1963年漳州战法——即近快战法加“反电子预
警1号”。 
    敌机距二营33.5公里,二营发射3发导弹,将假重复频率改为真重复频率制导导弹。 

     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出现在显示器上: 
    敌机信号在显示器上本来象一个小小的枣核,可是现在枣核的中间被挖走一块,变成
了带缺口的枣核。 
    导弹信号从缺口中间穿过。 
    敌机下降高度3000米,然后慢慢上升,沿原航线逃窜。 
    后来才知道:漳州之战后,U-2加装了13系统(即电子干扰系统),采用角度欺骗回答
式干扰,使我制导雷达追击它施放的假信号。它也是采用隐真示假的手法,我“反电子预
警1号“失去了作用。 
    战争奇谲多变,敌变我变,我先变于敌才能取胜。漳州作战后一年多,敌人已经变化
了,我仍采用原来的战术技术手法,难免失败。 

萨拉齐夜战,“反电子预警2号”立功 
    二营在兰州上中堡作战失利,空军副司令员成钧带领工作组前往检查,部队多数指战
员和技术专家们认为“反电子预警 2 号”可以对抗敌人回答式干扰,要求重新加装。 
   1964年11月17日,内蒙古萨拉齐一个叫二十四顷地的小村子,突然来了大批车辆。小孩
子们围着看热闹。那些蓝工作服上印着“地质勘探队”的叔叔们无心去逗弄孩子,一下车
立即搭起帐篷,机器呜呜吼叫,一片繁忙。 
    这支“地质勘探队”就是三个月前在广西宁明作战失利的地空导弹一营官兵。当时,
战士们要求不打胜仗不回营地。但是,他们的阵地已经暴露,敌人不会再往你阵地上闯了
。上级决定他们班师。 
   日历翻到1965 年1月。 
   10日13时,上级通报:台湾国民党空军U-2飞机一架,将于18时从桃园机场起飞入大陆
侦察。 
    18时,台北桃园机场已罩上夜色。 
   国民党空军第五联队35特遣中队少校飞行员张立义,操纵3521号U-2型飞机展开它那24
米长的黑色翅膀升入茫茫夜空。他在1964 年10月至12月,8次到大陆侦察,被评为本年国
军“克难英雄”,两次受到蒋介石接见。 
    自从陈怀死后,蒋介石一定要接见从美国训练回台的U-2飞行员,以示关心鼓励。196
4年7月张立义从美国训练归台,就受到蒋介石的接见。 
    那天,由国民党空军总司令陪同,来到台北西门町“总统府”,在侯客室静候。一会
儿蒋的办公室门打开,蒋的空军随从副宫唱名:“张立义进见!” 
    张立义起立,穿着毕挺的空军少校军服进屋,左手拿帽,向蒋介石鞠躬。上司交待过
,蒋介石更喜欢向他行鞠躬礼。 
    然后,笔直地站立一旁。蒋介石离座,反剪双手走过来,微笑着,问:“去美国受训
情况怎么样?” 
    “他们训练很认真”张立义简要回答,上司也交待过,蒋介石不喜欢在礼仪场所拖泥
带水,尤其是军人。 
    蒋介石满意的点头:“留个影吧。” 
    蒋介石坐在椅子当中,张立义侍立一旁。照相师进门,急走几步,向蒋鞠躬后退,举
起相机,“咔嚓”一声。 
    张立义觉得这是军人最大的荣誉。 
    天空苍苍、死寂,他只能听到发动机单调的发出蚊子般的“嗡嗡”声。他看看仪表,
确试U-2已从山东半岛进入大陆。 
    说来又是巧合。张立义从美国训练返台到35中队报道那一天,正漳州之战我地空导弹
兵击毙李南屏同一天。一个美国顾问将一杯盛满香槟酒的酒杯摔在地板上。张立义大吃一
惊,同事告诉他,1架U-2侦察大陆没有回来,顾问发怒了。 
    “谁出的任务?” 
    “李南屏。” 
    他的心抽紧了,眼前呈现李南屏的身影。 
    35中队的飞行员陆续到大陆报到,1962年是陈怀,1963年是叶常棣,1964年是李南屏
,1965 年呢? 
    他想不到轮到张立义了,上司在他起飞前告诉他:“这次是按照最新情报告定下的航
线,航线上决没有共军的飞弹部.队。” 
    飞机进入内蒙地区上空,他看了一下表,再有一刻钟就可以返航,只要完成到大陆侦
察10次的飞行任务,就可以带着一大笔奖金要求离开这令人心惊肉跳的35中队了。 
    现在是第 4 次。 
    U-2距离二营阵地××公里,“反电子预警2 号”开始工作。 
    21时15分,汪林喊声:“发射!” 
    一营官兵建营9年积压的那股气,统统被引导技师张富达压进发射按纽。“轰隆”一声
响,把二十四顷 地村子里的老百震了出来。以为是“打井队”(他们把伪装成地质勘探队
的一营叫做打井队)出了事故。 
    他们看到夜间导弹升空的奇妙景象。三发导弹喷射长长的火焰,象三颗小小的慧星,
拖着红色慧尾、排着整齐的纵队,一个接一个,钻入缀满珍珠的天际。 
    在20000米高空,张立义至今没有接到12系统电子预警器的报告。突然,电子预警器的
显示器有乱糟糟的小亮点。他有些疑惑,如果发现萨姆-2导弹,显元器上应该是一条稳定
的亮线。 
    他不知道,“反电子预警2 号”已经使他的12系统失灵了,他正在犹豫要不要打开13
系统电子干扰开关,一串火球突然窜到翼下。天空象雷击电闪,机身剧烈抖动,密封舱一
片漆黑。 
    一闪念:飞弹!拉动弹射装置。往后,他就不知道了。 
    11日,身着便装的一营政委李奎,在包头开会乘火车返回萨拉齐。火车上,坐在他对
面了位老太太正在大惊小怪,对她的熟人传播惊人的消息:“昨晚上打井队打下一架飞机
。” 
    “你别神叨叨,钻井队还能往天上钻?” 
    “真的!我亲眼见的呀!” 
    北京。周恩来总理向毛泽东主席汇报,空军地空导弹又打下一架U-2。 
    毛泽东:“是哪个营打的?还是二营?” 
    周恩来:“不是二营,是一营。” 


俘获张立义 
    冷。一阵阵刺骨的寒风将张立义吹醒。张立义发现自己躺在雪地上。 
    U-2密封舱里保持恒温20多摄氏度,张立义只穿单薄的高空飞行服。一瞬间,将他拥在
-26摄氏度的雪地里,温度一下子相差40度 。只觉的奇寒无法忍耐。他将身后的降落伞拉
来裹住身子,仍然象筛糠般颤抖。想起几个月前在美国进行的野外生存训练,准备站起来
跑步取暖。可一使劲,腰部和踝关节彻骨疼痛。才知道受伤了。 
    他听到远处有汽车声,人声;汽车灯光,手电筒灯光乱摇。看来是人们都跑去看飞机
残骸去了,没有人朝他这里奔来。 
    人声没有了,汽车灯光也没有了。“躺在这里,只能等死。”他想。不能跑就爬,一
定要活动。 
    在美国为期3周的野外生存训练没有白训。他整整爬了8个小时,从10日晚9时15分飞机
击中至11日天明。 
    他看到有几座土房冒着炊烟,一阵大喜,赶紧爬了过去。 
    村头第一家,门虚掩着,灶门冒出火光,一位农妇正在做饭。 
    “谁?你是谁?”农妇大惊。那怪里怪气的飞行头盔、高空飞行服,农村妇女哪里见
过。 
    “我冷……让我暖和一下。” 
    “不要烤,冻伤不能烤。”农妇拿出一件大衣给他穿上。哄他:“吃的东西在桌上,
你自己吃,我出去办点事。” 
    这里是内蒙古土默特旗沙海子公社西一间房生产大队。张立义恰好钻到大队长董吉召
家。那位农妇是董吉召的妻子。 
    据西一间房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王玉功说,头天晚上接到上级通知后,他带着民兵到
野地搜索,看到远处雪地上有人晃动手电筒,他哪里想到是飞行员发出的求救信号呢?还
以为是别村正在搜索的民兵呢。转了一个多小时没找着,回家关门睡觉了。 
    一会儿,董吉召的妻子“把事儿办成了”, 带了几个民兵进来,捉住张立义。然后,
用毛驴车拉到公社。 
    据台湾中央日报 1965年1月12日报道: 
    徐总司令赴东港慰问张烈士遗属 
    本报东港11日电    空军少校张立义不幸于10日夜驾U-2 侦察机到大陆执行任务时殉
难。空军总司令徐焕升上将特于11日午间专程前来向张少校夫人张家淇女士及其子女和岳
父母慰问。 
    张立义于1969年释放,当过农民、工人、南京航空学院工厂工程师。 
    1982年8月26日,我们公布了张立义、叶常棣的下落和批准他们回台建探亲的消息。1
982年11月10日,两位离境赴香港。 


--
   所谓极烈之枪,是超越诸圆的破圆之枪!  当你的枪极烈极快,那时候,你会觉得时
间甚至都停顿下来,你的枪会突破以上所有这些圆,在一刺之内结束战斗。时间停止的
时候,世界上没有圆,只有一条线,那就是你的枪!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78.24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6.90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