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lx (baby),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苏核合作秘闻(3)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May 20 12:22:17 1998), 转信

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也就是核方案领导人之一的刘杰与苏联专家举行了第 
一次实质性会谈。他向苏联专家提出了三个问题:1、 怎样组建他们的像阿尔扎马 
斯—16一样的设计局?怎样协调工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2、怎样造原子弹?3、 怎 
样在试验场进行试验? 

就像在莫斯科说定的那样,每一个专家讲述自己负责的一部分内容。苏联方面 
还决定让中国人了解1951年试验的原子弹的制造过程。1949年根据美国的图纸造的 
第一颗原子弹在苏联人看来已经是过时了。但苏联领导人也不允许专家将更先进的 
制造原子弹的方案告诉中国人。 

中苏核合作的限制 

苏联专家向中国人介绍了阿尔扎马斯—16的结构体系和多个厂协同组装原子弹 
的程序。中国人说,他们可以搞出更大的协作体系。同时他们请求让他们亲自到苏 
联的工厂看看原子弹的制造过程。 

中国人还让苏联武器的设计人员了解中国工业的发展情况。 他们参观了制造 
各类气压仪器工厂、无线电厂和根据苏联图纸建造的造炮工厂及一些在建工厂。苏 
联专家们也看了将来可以造原子弹的大型装配车间的图纸。 

当中国专家对苏联专家所讲的内容有些概念后,他们就提问题。比如,他们问 
马斯洛夫,应需要多少机床。马斯洛夫回答说650台。 他们所提问题使苏联专家感 
到他们是真正有水平的人。中国并没有满足于这些。他们说,在他们做记录的时候, 
有可能会出错或者是理解得不对。苏联专家不得不再将有关原子弹的材料写给他们 
看。 

TO BE CONTINUE...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6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