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rrior (痛苦中醒来还是...), 信区: Green
标  题: 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10鄢陵之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Apr  8 17:00:34 2004), 站内信件

10 鄢陵之战

------------------------------------------------------------------------------
--


晋楚争霸的最后一幕
    鄢陵之战,发生于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六月鄢陵地区(今河南鄢陵西
南)。是役,晋军善察战机,巧妙指挥,击败同自己争霸中原的老对手——楚国,进一

步巩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后,晋、楚两国都逐渐失去以武力争霸

中原的强大势头,中原战场开始沉寂下来。
    从这层意义上说,鄢陵之战堪称为当时晋楚争霸的最后一幕。
    公元前578年,晋国取得对秦麻隧之战胜利后,已处于争霸的最有利的战略地位和
历史时期。这时,秦被打败,一时无力东顾;齐、晋同盟正处于巩固阶段;中原中小诸

侯国皆臣服于晋;南方的吴国和晋携手,与楚为敌。晋国只待有利时机出现,即可与楚

一战,以进一步巩固自己在中原地区的霸权。鄢陵之战就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周简王九年(公元前577年),郑国兴兵攻打许国,攻入许都外城,许被迫割地媾
和。许为楚国的附庸,郑国的行动自然要引起楚的干涉。于是,次年楚国便起兵攻打郑

国,迫使它屈服于己。郑国叛晋后,仗恃有楚国作后盾,兴师进攻宋国。郑国的所作所

为,直接违反了诸侯的盟约,且为楚国势力的北上提供了便利条件。对此晋国自然不能

坐视不管,于是下决心讨伐郑国:以栾书为中军帅,并联合齐、鲁、卫等国一道出兵杀

向郑国,时在公元前575年。
    楚共王听说晋国出兵,也不甘示弱,亲自统率楚军及郑军、夷兵,以司马子反为中

军帅,迅速北上援救郑国,两国军队于是便在郑地鄢陵相遭遇。
    当时晋国的盟军齐、鲁、卫军尚在开赴鄢陵的途中,针对这一情况,楚军统帅部作

出决策:乘齐鲁各国军队未到达战场之前,先集中优势兵力击破晋军,把握军事上的主

动权。
    为此,楚军于古代用兵所忌的晦日六月二十九日,趁晋军不备,利用晨雾作为掩护,

突然迫近晋军营垒布列,以期同晋军速决速胜。
    晋军此时未见盟军援兵抵达,加之营垒前方有泥沼,楚军逼近,兵车无法出营列阵,

处于不利的地位。鉴于这种形势,晋军主帅栾书主张固守待援,“楚军轻窕,固垒而待

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然而新军统帅郤至则认为,楚军有诸多弱点,

具体说来:①楚军中军帅子反和左军帅子重关系不好;②楚王的亲兵老旧不精良;③郑

军列阵不整;④随楚出征的蛮军不懂得阵法;⑤楚军布阵于无月光之夜,实不吉利;⑥

楚军布阵后,阵中士卒喧哗不静,秩序混乱。指出如此杂乱无章的军队一旦投入战斗,

必然是互相观望,没有斗志,我军若乘此机会发动进攻,一定能够把他们击败。因此主

张利用楚军的弱点,先发制人,主动进攻楚军。
    晋厉公认为郤至所言很在理,于是改变先前固守待援、后发制人的计划,决心趋利

避害,立即与楚军决战。随即便在营垒中填平井灶,扩大列阵的空间,调动上、中、下

军及新军布列阵势。
    双方在决战前夕都进行了战场侦察活动。楚军方面,楚共王在晋国叛臣伯州犁陪同

下,登上巢车,观察晋军在阵营内的动静。伯州犁向楚共王逐一解释晋军活动的性质和

目的,介绍晋军的临战准备情况。然而,楚军并未能由此而判明晋军的作战意图,并做

出相应的准备。另一边晋军方面,晋厉公也在楚旧臣苗贲皇的陪伴下,登高台观察楚军

的阵势。苗贲皇熟悉楚军内情,这时便向晋厉公提出建议道:楚军的精锐是在中军的王

族部队,晋军据此应该先以精锐部队分击楚的左右军,得手后,再合军集中攻击楚中军。

认为这样一定能大败楚军。
    晋厉公和栾书欣然采纳这一建议,及时改变原有阵势,即由中军将、佐各率精锐一

部加强左右两翼。确定了首先击破楚军中薄弱的左、右军,尔后围歼其中军的作战方案。

部署既定,晋军遂在营内开辟通道,迅速出营,绕营前泥沼两侧向楚军发起进攻。
    楚共王望见晋厉公所在的晋中军兵力薄弱,即率中军攻打,企图先击败晋中军,结

果遭到晋军的顽强抗击。晋将魏锜用箭射伤楚共王的眼睛,迫使楚中军后退,未及支援

两翼。
    楚共王中箭负伤的消息很快传遍楚军,造成人心浮动。晋军乘势猛攻楚左、右军,

楚军抵挡不住,被逼到不便通行的地形上,陷入被动,阵势大乱,纷纷向颍水北岸方向

败退。双方从清晨一直打到夜幕降临,楚军损失很大,公子茂也成了晋军的俘虏。楚共

王只得收兵,而晋军见天色已黑,也暂时中止了追击。
    当天夜里,楚中军帅子反检查救护伤兵,补充兵卒战车,修理甲胄兵器,整顿部队,

准备明日再战。晋军方面见楚还不服输,也积极行动起来,补充军队,秣马厉兵,准备

来日再一决雌雄。楚共王听到晋军备战的消息,心里不安,急忙召见子反商量对策。但

这时子反却因多饮了两盅,大醉卧帐,不能应召。楚共王见元帅如此,不禁心灰意懒,

自料再战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于是率军宵遁。撤退到瑕地时,楚中军帅子反引咎自杀身

死。
    次日,晋军胜利进占楚军营地,食用楚军留下的粮食,在那里休整3日后凯旋回师。

鄢陵之战,至此以晋军的胜利而结束了。
    鄢陵之战,是晋楚争霸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两国军队主力会战,在历史上具

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楚国对中原的争夺从此走向颓势;晋国方面虽然藉此得以重整

霸业(即所谓的晋悼公复霸),但其对中原诸侯的控制力也逐渐减弱了。
    楚军遭到这场会战失败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仓猝兴师,行军太急,“其行速,过险而不整”(《左传·成公十六年》),

造成军队疲劳;(二)一味强调赶在齐、鲁等国军队到达前与晋军会战,过于急躁;
(三)未能判明晋军作战意图,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四)会战中缺乏权宜机变能力,

以致被动挨打;(五)主帅子反不守军纪,醉酒误事,致使楚共王丧失再战信心。
    晋军在此战中表现出较高的作战指导能力:它出动军队及时,“先据战地以待敌”,

赢得一定的主动。在会战中,既能根据楚军的阵势和地形特点,又能当机立断,先发制

人。并及时改变部署,加强两翼,先弱后强,从而一举击败楚军。

 


--

                  To injure no man, but to bless all mankind.

                               http://yepp.myrice.com/little.jp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0.46.77.17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