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rrior (没事也晕头转向), 信区: Green
标  题: 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70清平定准噶尔叛乱之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pr 13 09:31:06 2004), 站内信件

 70 清平定准噶尔叛乱之战

------------------------------------------------------------------------------
--


剿抚并用,为国家统一而战
    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之战,是一次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正义战争。

这次战争,起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迄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迭经三

朝,历时70年,最终弭叛息乱,取得了完全胜利。
    明末清初,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在今内蒙古地区的是漠南蒙古,在原外

蒙古一带的是漠北喀尔喀蒙古,游牧于天山以北一带的是漠西厄鲁特蒙古。厄鲁特又称

卫拉特,又分为四部,即和硕特(游牧于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准噶尔(游牧于今伊

犁河流域)、土尔扈特(游牧于今新疆塔城地区)、杜尔伯特(游牧于今额尔齐斯河流

域)。四部中,准噶尔部势力最强,先后兼并了土尔扈特部及和硕部的牧地,迫使土尔

扈特人转牧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和硕特人迁居青海。到噶尔丹执政时,在

吞并了新疆境内的杜尔伯特和原隶属于土尔扈特的辉特部后,进占青海的和硕特部,又

攻占了南疆维吾尔族聚居的诸城。随着准噶尔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噶尔丹分裂割据的

野心愈益膨胀。此时,正是沙皇俄国疯狂向外扩张的时期,为达到侵略中国西北边疆的

罪恶目的,对噶尔丹进行拉拢利诱。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底,沙俄参加中俄边界谈

判的全权代表戈洛文,在伊尔库茨克专门接见了噶尔丹的代表,阴谋策动噶尔丹叛乱,

支持他进攻喀尔喀蒙古。在沙皇俄国的唆使下,噶尔丹终于率兵进攻喀尔喀蒙古,发动

了一场旨在分裂祖国的叛乱。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亲率骑兵3万自伊犁东进,越过杭爱山,进攻喀
尔喀,占领整个喀尔喀地区。喀尔喀三部首领仓皇率众数十万分路东奔,逃往漠南乌珠

穆沁(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旗)一带,向清廷告急,请求保护。康熙一面把他们安置在科

尔沁(今内蒙古科尔沁旗)放牧,一面责令噶尔丹罢兵西归。但噶尔丹气焰嚣张,置之

不理,反而率兵乘势南下,深入乌珠穆沁境内。对于噶尔丹的猖狂南犯,康熙一面下令

就地征集兵马,严行防堵,一面调兵遣将,准备北上迎击。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

月,康熙决定亲征,其部署是分兵两路出击:左路军出古北口(今河北滦平南),右路

军出喜峰口(今河北宽城西南),从左右两翼迂回北进,消灭噶尔丹军于乌珠穆沁地区。

康熙亲临博洛和屯(今内蒙古正蓝旗南)指挥。同时令盛京将军(治所今辽宁沈阳)、

吉林将军(治所今吉林市)各率所部兵力,西出西辽河、洮儿河,与科尔沁蒙古兵会合,

协同清军主力作战。右路军北进至乌珠穆沁境遇噶尔丹军,交战不利南退。噶尔丹乘势

长驱南进,渡过沙拉木伦河,进抵乌兰布通。清左路军也进至乌兰布通南,康熙急令右

路军停止南撤,与左路军会合,合击噶尔丹于乌兰布通,并派兵一部进驻归化城(今内

蒙古呼和浩特),伺机侧击噶尔丹归路。
    马兰布通位于克什克腾旗(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西南)之西。该地北面靠山,南有高

凉河(沙拉木伦河上游的支流),地势险要。噶尔丹背山面水布阵,将万余骆驼缚蹄卧

地,背负木箱,蒙以湿毡,摆成一条如同城栅的防线,谓之“驼城”,令士兵于驼城之

内,依托箱垛放枪射箭。清军以火器部队在前,步骑兵在后,隔河布阵。八月初一中午,

交战开始。
    清军首先集中火铳火炮,猛烈轰击驼阵,自午后至日落,将驼阵轰断为二,然后挥

军渡河进攻,以步兵从正面发起冲击,又以骑兵从左翼迂回侧击,噶尔丹大败,仓皇率

全部撤往山上。次日,遣使向清军乞和,乘机率残部夜渡沙拉木伦河,狼狈逃窜,逃回

科布多(今蒙古吉尔噶朗图)时只剩下数千人。
    噶尔丹自乌兰布通失败后,公裂叛乱之心未死,他以科布多为基地,招集散亡人员,

企图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为防御噶尔丹再次进攻,康熙采取了以下措施:调整部署,

加强边境守备;巡视漠北诸部,稳定喀尔喀蒙古上层,将逃居漠南的喀尔喀蒙古分为左

中右三路,编为37旗;设立驿站和火器营,沟通内地与漠北地区的联络,专门训练使用

火铳火炮。康熙三十三年,清廷诏噶尔丹前来会盟,噶尔丹抗命不至,反而遣兵侵入喀

尔喀,康熙遂决定诱其南下一战歼之。为使此次作战顺利进行,清军在战前做了充分准

备:调集兵马,征调大批熟悉情况的蒙古人为向导,随军携带5个月口粮,按每名士兵
配备一名民伕四匹马的标准,组成庞大的运输队,备有运粮大车6000辆,随军运送粮食、

器材;筹备大量防寒防雨器具,准备大批木材、树枝,以备在越过沙漠和沼泽地时铺路。

康熙三十四年九月,噶尔丹果然率3万骑兵自科布多东进,沿克鲁伦河东下,扬言借得
俄罗斯鸟枪兵6万,将大举内犯。
    在此形势下,康熙决定再次亲征,次年二月,调集9万军队,分东中西三路进击:
东路9000余人,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越兴安岭西进,出克鲁伦河实行牵制性侧击;

西路4.6万人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为主将,分别出归化、宁夏(今宁夏银川),越过沙

漠,会师于翁金河(今蒙古德勒格尔盖西)后北上,切断噶尔丹军西逃科布多之路;康

熙自率中路3.4万人出独石口(今河北沽源南)北上,直指克鲁伦河上游,与其他两路

约期夹攻,企图歼灭噶尔丹军于克鲁伦河一带。三月,康熙率中路军出塞。五月初,经

科图(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北)继续渡漠北进,逐渐逼近敌军。噶尔丹见康熙亲率精锐

前来,又闻西路清军已过土剌河,有遭夹击的危险,便连夜率部西逃。五月十三日,清

西路军进抵土剌河上游的昭莫多(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南),距噶尔丹军15公里扎营。昭

莫多,蒙语为大森林,位于肯特山之南,土剌河之北,汗山之东。费扬古鉴于清军长途

跋涉,饥疲不堪,决定采取以逸待劳、设伏截击的方针,以一部依山列阵于东,一部沿

土剌河布防于西,将骑兵主力隐蔽于树林之中;振武将军孙思克率步兵居中,扼守山顶。

战斗开始后,清军先以400骑兵挑战,诱使噶尔丹军入伏。噶尔丹果然率兵进击,企图
攻占清军控制的山头。孙思克率兵据险防守,双方激战一天,不分胜负。此时费扬古指

挥沿河伏骑分兵一部迂回敌阵,另一部袭击其阵后家属、辎重,据守山头的孙思克部也

奋呼出击。噶尔丹军大乱,夺路北逃,清军乘夜追击15公里以外,俘歼数千人,收降
3000人,击毙噶尔丹之妻阿奴。噶尔丹仅率数十骑西逃。
    在噶尔丹率军东侵喀尔喀之际,其后方基地伊犁地区被其侄策妄阿拉布坦所袭占。

加之连年战争,噶尔丹“精锐丧亡,牲畜皆尽”,噶尔丹兵败穷蹙,无所归处,所率残

部不过千人,旦羸弱不堪,内部异常混乱。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康熙鉴于噶尔丹拒不投

降,再次下诏亲征。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服毒自杀而死,至此康熙时期平定噶

尔丹叛乱之战始告结束,喀尔喀地区重新统一于清朝。
    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便成为准噶尔部的统治者。随着他的统治地位的巩固和

地盘的不断扩大,又滋长了分裂割据的野心,沙皇俄国也积极支持其叛乱。策妄阿拉布

坦在沙俄支持下,不断袭击清军据守的科布多、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哈密等军事

重镇,并派兵侵入西藏,进行分裂叛乱活动。由于康熙及时派兵进藏协同藏军进行围剿,

才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势力赶出西藏。康熙逝世后,雍正继续坚持平定准噶尔贵族割据

势力的斗争。雍正五年(1727年)冬,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后,在沙

俄支持下,继续进行叛乱活动。从雍正六年以后,清朝多次出兵平定噶尔丹策零叛军。

十年七月,噶尔丹策零率军袭击驻扎于塔半尔河的清军。八月初,清军以精骑3万夜袭
其营,准噶尔军溃逃。
    清军乘胜追击,将其大部歼灭于光显寺(今蒙古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噶尔丹策

零被迫降附。
    乾隆十年(1745年)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部内乱,达瓦齐夺得汗位。清乾隆二

十年(1755年)二月发兵5万直捣伊犁,达瓦齐猝不及防,兵败被俘。不久,归降清廷
的阿睦尔撒纳,因统治厄鲁特蒙古四部的野心未能得逞,聚众叛乱。
    二十二年春,清廷遣军从巴里坤等地分路进击,叛军溃败,阿睦尔撒纳叛逃沙俄后

病死。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的战争,至此取得了胜利。
    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战争的胜利,不仅维护、巩固了西北边陲,消灭了准

噶尔贵族分裂势力,而且也打击了沙皇俄国侵略中国准噶尔的野心,对于以后挫败帝国

主义勾结利用民族败类分裂祖国的阴谋,捍卫西北边疆的斗争,产生了良好影响。清军

之所以取胜,首先,清军进行的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准部贵族分裂叛乱的正义战争,

因而得到各族人民也包括准噶尔人民的支持。其次,清廷剿抚并用的策略运用的比较成

功。第三,清廷此时内部稳定,国力强盛,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较强。第四,在战争

指导上,能依据客观情况,制定出切合时宜的作战方针;针对作战地区地理条件的特点,

认真作好战争准备,注意发挥骑兵快速机动作战的能力和发挥火器部队的作用。
    当然,清军平定叛乱的战争所以延续70年之久,除了沙俄极力插手和支持叛乱者以

及民族关系等原因,增加了战争的复杂性外,清军在作战指导上的一些失误也是重要原

因。而准部贵族在沙俄支持下掀起的民族分裂叛乱战争,是违背各族人民利益的不义之

战,必然遭到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政治上的不得人心,及其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

和军事上存在许多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决定了其失败是必不可免的。

 


--
         
            http://yepp.myrice.com/bush.jpg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0.46.77.17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