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死亡”中复生——现代军事医疗技术奇观(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3月17日20:01:39 星期天),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Quick_Meal 讨论区 】
【 原文由 ken 所发表 】
  
 
现代高技术战争的残酷性、激烈性是以往任何战争所无法比拟的。由于高技术兵器、高爆
性能的杀伤武器大量使用,人员伤亡情况十分严重。据对以往战争中人员伤亡资料分析,
战场死亡人员中,有70%是由于抢救不及时(流血过多、伤口感染、呼吸功能障碍、窒息
、休克、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等原因)造成的“二次死亡”,只有30%是直接死亡的。这
个数字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战场上的医疗技术先进、抢救方法得当,对重症需手术
者及时进行有效手术、输血的话,将会有70%的“二次死亡”人员得以复生。
    目前世界各个国家都在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积极地加紧研制适用于现代战
场的医疗器械、设备和抢救药品,成效十分显著。许多科研成果已从试验阶段转为实际应
用。
    能救命的“子弹”
    子弹都是用来杀伤人的,还有救命的吗?有!在某国的一个军事医疗试验基地,数十
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在指挥官的指挥下,向一个高地上的“敌人”发起了进攻。当士兵们即
将攻上高地时,一名士兵突然腿部中弹倒地,当即昏死过去,“血流如注”。为了防止伤
员流血过多,战地抢救队试图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上去,救下这名受伤的士兵,但
是由于敌人的火力猛烈,无法靠近伤员。这时,奇迹出现了。一颗飞行速度较普通子弹慢
的白色子弹,直接对准受伤的士兵飞去。“子弹”像是长了眼睛一样正好击中受伤士兵的
伤口,但是并没有进到肉里去,而是紧紧地贴在伤口皮肤处。只几秒钟的工夫,伤者的伤
口止住了血。伤员立即苏醒过来,并自己拿出急救包开始了包扎。30分钟后,待战友们冲
上高地,把“敌人”全部消灭后,抢救人员迅速靠近了伤员,很快把伤员救了下来。如果
当时没有这颗“救命子弹”的话,30分种内伤者的失血量总合将大大超出人体所需血液的
极限,伤者最终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这颗“子弹”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这是该国军事医疗单位研制的一种特殊“救命子
弹”。该子弹的弹头与普通子弹大小一样,只是内部不会是金属铅,而是特制的药品。这
种子弹的弹体用一特殊的可溶性高营养物质压缩而成,能被人体迅速吸收,其内部含有一
定剂量的急救药品(快速止血药、高效抗感染药、兴奋中枢药、解毒药、营养药等)。这
种子弹需用一种特制的枪发射,有效射程大约为1000~1500米;由于枪上采用了激光定位
瞄准系统装置和微光夜视技术,所以击中目标部位的准确率在98%以上。作战时,由随队
医生、医学专家指挥使用,通常配置在冲击部队的后方1500米的较隐蔽的位置。在战场上
的伤员一时无法被抢救下来时,由医生和医学专家通过计算机确定出“子弹”命中的最佳
位置和“子弹”里配备的药品种类及剂量大小,然后由操作手发射。这种特制的枪能执行
全天候的发射任务,也可在直升机上发射。
    能救命的千米管道
    在西方某军事在国的一个演兵场上,两队士兵在歼灭“敌人”的战斗中,某中一队士
兵被迫进入了坑道里。突然。“敌人”的一颗发烟手榴弹投进了坑道。瞬时坑道内白烟四
起,士兵们各个感到呼吸困难、头昏脑胀,甚至连迈步的力气都没有了。一个士兵用极微
弱的声音冲微型通话器说:“氧、氧、氧……”1200米以外的医疗救护中心的专家们听到
士兵的呼救后,立即指挥一台特制的装甲救护车上的工作人员向坑道口发射。操作手在激
光测距、瞄准机的控制下,按下了发射按钮。火光一闪,一枚直径大约为30毫米的弹头,
拖着一根长长的淡绿色的细管子朝坑道口飞去。几秒钟过后,弹头带着管子,不偏不斜地
正好钻进了坑道口里。源源不断的氧气迅速从管子里喷出,刹那间坑道里的氧气含量达到
了一定的浓度,士兵们苏醒过来,迅速投入了战斗,很快与另一队士兵一起将“敌人”消
灭...后页-> 


--
在吃上花的时间越多,得的病就越复杂
在喝上花的金钱越多,人的寿命就越短
在抽烟上花的功夫越勤,死的就越惨
在权力上化的代价越大,受到的指责就越厉害
在女人身上花的精力越多,被女人骗去的得东西就越丰厚
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溺爱越多,得到的孝顺就越少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parkle.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2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