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上SCI、EI灌水), 信区: Green
标  题: 1955年授衔、授勋谜团浅释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Sep  6 09:16:32 2005)

新浪首页 > 论坛首页 > 新浪军事 > 军情观察室

作者:特种兵1106  发表日期:2005-09-05 17:39:45  [表状]
 
http://image2.sina.com.cn/jc/upload/71/4642/20050905/125/25176/25176.jpg
元帅授衔后的会场,图中只有六帅,罗荣桓在主席台上维持会场  
  
    今年9月27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颁授军衔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的那次军衔颁授至
今仍有许多内幕鲜为人知。且不说评衔过程中种种微妙的人事平衡关系,就是一些很简单
的事实,如参加人员、仪式过程和仪式地点等等,也都蒙着一层神秘面纱,让人颇费琢磨
。笔者曾多次查找资料并与有关方面朋友深入探讨,现将所得供朋友们分享。 

    1、 出席授衔典礼的元帅究竟有几个 

    根据1955年9月28日新华社新闻稿:在授衔仪式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
委员长兼秘书长彭真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以中华人民共和
国元帅军衔的命令。毛泽东主席接着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一一授予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从文
字上看,是十个元帅都在现场接收军衔。然而,实际上当时林彪、刘伯承都因病在青岛休
养(也有人说他们是有意避开典礼,以免出现某种尴尬场面),这两人都没出席元帅授衔
、授勋典礼。 

    近年来,很多记述授衔、授勋典礼的文章、书籍都采用了“八大元帅”出席授衔典礼
的说法。 

    然而,如果细心探究,就会发现,在所有记录当年授衔、授勋典礼的照片和记录片中
,只能看到7个元帅的身影,而叶剑英的面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这又是怎么回事? 

    根据叶剑英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当年授衔、授勋时,叶剑英确实不在北京。1955年
初,中央军委决定当年下半年要在辽宁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反登陆军事演习,演习的总指
挥就是叶剑英。演习日期是11月初,为搞好我军首次大规模反登陆演习,叶剑英从8月份起
就来到辽宁紧张筹备。由于演习工作脱不开身,叶剑英特地向中央写了报告,表示不能参
加授衔、授勋典礼。中央批准了叶剑英的报告。因而,叶剑英就没有出席授衔仪式。他的
元帅服是工作人员到北京给他取回大连的。因此,1955年的元帅授衔典礼上,实际出席的
只有7名元帅。 

    看到此处,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下面这段自称是当事人对当年现场情况的描述: 

    1955年9月27日。 

  下午4时一过,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驶进了中南海,停在了怀仁堂前的广场上。 
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等都身着海蓝色的元帅服,个个
精神抖擞地走下车来,就连一向严肃寡言的徐向前,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要是叶挺还在,你们新四军就会出两个元帅。”一向沉稳的叶剑英不知是有意还是
无意,给原来其乐融融的气氛点缀了一束冷色调的康乃馨,把老帅们又一次拉回到硝烟弥
漫的战场。 

    “叶挺要是还健在,能看到今天该多好啊!他要在,我一定要把元帅的桂冠奉送给叶
军长!” 

  陈毅的语调,充满了深情。 

  “如果新四军中有两个元帅的话,十大元帅中该是两个叶帅喽!” 

  诗人的机智不仅表现在诗中,而且是无处不在。陈毅的一句话,又将老帅们的思绪从
几十年前拉了回来。 

  只有彭德怀似乎仍然在沉思。他面带微笑,眼睛却望着窗外很远很远的地方…… 

  “哟,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祝贺大家!” 

  不知何时,周总理已走进了休息室。望着面前几位身穿海蓝色元帅服的老战友,多少
感慨系在他的眉宇间。 

  “我们的周副主席来了。”叶剑英拱手相迎。 

    “我们的周副主席也应该受衔嘛!”贺老总真诚地说。 

    类似的描写几乎出现在所有记述授衔、授勋典礼的出版物里。笔者就曾在《中南海备
忘录》、《授衔中南海》、《红墙档案》、《1955年授衔回眸》等大部头著作中屡次见到
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有照片和记录片为证,还真难分辨这里面的真伪啊。这些书籍的作者
都是军史界有来头的人物,竟然也会这样不顾身份以讹传讹,蒙哄我等草民,实在可让满
地布满碎眼镜。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听到叶剑英在现场讲话的。 

    2、 授衔时元帅们穿的是什么军服 

    按照上面引用的那段话来看,元帅们都是穿着海蓝色的元帅服来到授衔现场的。可是
,在正式授衔之前,他们还不能算作元帅,不是元帅,就不能正式穿着元帅服。因此,在
授衔时,各位元帅实际上身穿的都是老式军服。毛泽东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华人
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交到他们手中时,他们才正式成为元帅,这时他们才可以正式
穿着元帅服。这一点可以从当时留下的照片中清晰的看出来,照片上毛泽东给各元帅授衔
时,他们都身着老军装。如此简单的事实,各位大作家们都视而不见,可见对于那些所谓
的正版史料,我们必须带着审慎之心来阅读,不定在什么地方,一不小心,就会中招,被
这些“史学大家”们所误导。 

    待到授衔结束后,各位老帅这才换上元帅礼服,依次接受毛泽东颁发的一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这时是授勋典礼,与授衔是不同的概念。不少作家
混淆了授衔和授勋的区别,时而把授衔的照片说成是授勋;时而把授勋说成是授衔。如此
简单的事情都搞不清,还怎样来记录历史? 

    当天,毛泽东只给在京元帅、将军中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
章获得者颁发了勋章,其他人员和其他级别的勋章是在以后分批、分地点逐次颁发的。 


    3、 将军的军衔是何时、何地授予的 

    在报道元帅授衔、授勋的同时,新华社还发了一条约300字的短消息,报道了国务院总
理周恩来在同一天将“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一一颁发给粟裕等在京
将领”的消息。消息提到,授衔仪式是在下午2点30分举行的。 

    也就是说,将军的军衔是由周恩来在元帅授衔之前颁发的,当将军们来怀仁堂参加下
午5点元帅的授衔仪式时,他们就已经身着将军礼服了。 

    不过新华社消息里没有提到授衔的地点。然而从现场照片看来,将军们的授衔会场与
元帅的授衔会场是两个不同的场所。根据当年参加授衔的将军回忆,授衔仪式是在国务院
礼堂进行的。 

    国务院礼堂位于中南海紫光阁西邻,距离怀仁堂大约有将近一华里。由于在授衔之后
,将军们要参加元帅的授衔典礼,并且其中部分人还要接受一级勋章的颁授,因此他们就
必须赶往怀仁堂。将两次授衔,安排在两个会场,而不惜让数百将军(包括老帅们,因为
他们也参加了国务院礼堂的授衔典礼)承受赶场子的劳顿,目的何在?按常人观点,把这
两个仪式安排在同一会场举行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首先仪式参加人员是同一批人,二来仪
式是紧接在一起顺序举行的。如在同一会场举行,不但可以简化会场布置和安排,更重要
的是免去了这数百号人的来回折腾。要知道,这数百号人可是集中了全国数百万军队的最
高指挥人员! 

    然而凡事谨小慎微的周恩来对会场的安排再次体现了他行事缜密周到的特性。 

    将军们的军衔是由国务院颁发,而元帅的军衔是由国家主席颁发,在形式上周恩来就
注意到必须做到有所区别。因此,两个仪式就不能在同一地点举行。同时在参加人员上也
做到有所不同。根据笔者看到的资料,将军的授衔仪式就没有邀请观礼人众,而元帅授衔
不但邀请了代表外地军队来京参加授衔典礼的校级军官,还有“各部部长、副部长、各委
员会主任、副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
会常务委员,各民主党派、各军区、各军种兵种和军事学校的国庆节观礼代表,应邀参加
典礼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国庆节观礼代表团代表。参加典礼的共有一千三百多人。”当然,
新华社的新闻稿也十分到位地体现了两个仪式的区别,毛泽东授衔、授勋的报道用了约15
00字。 

    4、大将有几人出席授衔仪式 

    十员大将,九名参加了授衔仪式。只有徐海东缺席。 

    徐海东长期患有严重肺病,1940年就病重到吐血,差点去见马克思。多亏一个老中医
用秘方救了过来,从那时起就没能脱离病床。 

    徐大将1947年9月18日从山东经海路转往大连,用化名在苏军驻地治病,一直在大连文
化街75号住到1956年9月。 

    林、刘两位元帅打仗都打完了,还称病没去受衔,徐海东病了十多年了,这时候当然
就更不能去了。 

    5、外地军衔如何颁授 

    全军授予将官军衔和勋章的仪式,分别在北京(一级勋章已经颁发)、南京、兰州、
成都、广州、武汉、沈阳等七个地区举行。经军委第五十一次会议讨论,由各元帅分别参
加、主持上述各地之授衔、授勋仪式,并代表毛泽东主席授予勋章,代表周恩来总理授予
将军军衔:南京由刘伯承主持;成都、兰州由贺龙主持;北京由聂荣臻主持;沈阳由叶剑
英主持;广州由林彪主持;武汉由李先念主持(由总干部部征求李先念意见,获同意)。
 

    也就是说,全国的将官军衔都是以周恩来的名义颁授,而勋章则有毛泽东颁授。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7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