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Green
标  题: 特战讲座(1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r 12 13:57:33 2004), 站内信件

第四篇:高级篇(5)
特种技艺之反恐怖作战部份(上)  发展与沿革
    现代的特种部队(OPS),其编制、配备、训练以及主要成员出处虽然都是来自军中,

但由现代社会的组成愈来愈复杂,现有的治安维持人员显然已不足应付所有的状况,特

别是高强度武力犯案,虽然警察中也开始有了经过特殊训练的特警小组,但他们的装备

、训练及组织与正规的特种部队仍然有着一段差距,而最主要的则是企图心,特种部队

的一般生活比起清教徒来可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身于一个五光十色的社会中,在各项

训练后还得支援一般相关警察勤务的特警而言,不被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繁琐的一

般勤务与家居生活也会使临敌之时的警戒心随之降低,而若是那群暴徒竟还是受过军事

训练的狂热份子,那种愿意以身贡献的决心加上扎实的训练,若是配合强大的火力(以现

有的环境,那实在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那肯定不是普通的特警可以搞定的,这时,请求

军方支援是各国当局的正当决定,也就因此,军规的特种部队接受反恐怖训练便是可以

理解的了。
    而另外一个理由是,所谓的反恐怖训练,其实在军事任务中是另一种渗透训练,一

般的反恐怖大都以突击、抢救人质与解除危机等三大类,而其中除了抢救人质一类是非

正规的军事行动外,其余两类都是正常的军规行动,因此这也是本讲所要为各位讲解的

进度。
突击
    最典型、最知名与最早被定位的恐怖行动,当推1970年代的劫机潮,而为了有效抑

制这股歪风,一批被精挑细选的军方菁英份子,成为各国现有特种部队的开山始祖师,

而反劫机则是他们的第一个任务要求与训练科目,而之后的公车、地铁、教室/办公大楼

/立体建筑、特殊建筑与各种新式的恐怖行动纷纷出现,而特种部队的训练课程也相对增

添了相关的训练项目与进度,而且由于长年累月的以恐怖份子的思维与作业模式进行反

制训练,许多反恐怖小组的队长或指导教官本身反而成了极度危险的恐怖专家,他们更

进而设计出了许多连恐怖份子都想不到或作不到的项目来训练手下的特种部队成员,而

若是这些特种小组成员一旦成为恐怖份子,那更是非得老长官出马不可了,但那往往是

牵扯到政策、历史与种种复杂而非单一成员可改变因素所累积而成的,不在本讲范围内

,我们只讲到与实际行动有关的部份。
反劫机
    依美国三角洲部队在1980年代初期所颁发的反恐怖作业准则中所提到的阿尔发行动

(AP,Alpha Plan的简称,亦可译为A计划或一号方案,另一说法是AP为应用方案Applic

ation的缩写),标准作业流程(SOP ,Stand Operation Procedure)是当劫机的恐怖份子

在机场上降落后,由地勤人员给予电源、食物、饮水与相关支援,但以拖延战术不给予

油料,并在此时间内进行政治作业,以期以和平方式解决,若无法解决则一般建议在落

地后72小时至96小时间进行AP,选择此时段的理由是若时间太短,则恐怖份子的体力与

注意力仍处于集中的状况,强行攻入则可能会对机上人质与进攻的队员造成不必要的伤

害,而若是时间太长,则恐怖份子可能因暴燥或精神无法集中而开始作出非理性行为(例

如屠杀人质),而正确的攻击时间则由特种部队指挥官决定,一般在与劫机者谈判的过程

中,指挥官与心理专家都会依交谈内容来判定机上恐怖份子的精神状态,特别是有许多

恐怖份为了维持行动时其手下成员的精神维持在亢奋状态,经常会发给兴奋剂供服用,

以维持其情绪的亢奋以撑过劫机期间连续数日的庞大压力,但服用兴奋剂(不论是那一种

)有一个后遗症与大问题,那就是当药效过了之后,精神会变得相当的差,注意力与判断

力都会随之降低,而且就算及时再服用双倍的兴奋剂通常也不会产生作用,而药效的开

始与退却时间都可由其语气、用字遣词与音调高低而判定出来,若是判定其药效开始退

却,而政治手段仍无法解决,而当局高层亦授权指挥官便宜行事时,指挥官便需决定是

否下令AP了,因为最佳的时机便是此刻。
    由于反恐怖作业所需单位繁多、协调作业与行动沟动代号亦相当的复杂,甚至连攻

击行动的序列也是分毫错不得,我们将尽可能简化作业内容,并依国际作业标准,以英

文缩写代码说明各个单位、任务分派及相关位置,而在本讲中所提到的图解、后文及相

关说明中都将沿用,首先我们先说明一些相关的代码缩写(请见表一),而本文所附图解

之说明也将以相同缩写注明,所以呢,如果您有心于反恐怖行动中插上一脚,请先学好

英文吧!另外,除了一般的作战图文件说明外,连一般的无线电通讯也与航管对话一样

,是采用国际标准的英文进行的,学好英文的另一个最大好处是即使进行多国联合作战

时,语言的的沟通可以省略不少问题,顺带一提,大部份的反恐怖作战都是跨国合作的

,即使是无邦交国也将藉由国际刑警(INTERPOL)的协助进行打击恐怖子的合作,最后一

点,一般早期的无线电通讯频率是以150~174MHz的VHF超高频波段进行通话,但由于此

波段易受干扰、窃听,且常遭地形地物所影响(例如高楼建筑),自80年代中期以后,西

方各国皆改采800MHz的UHF极高频通讯波段,此种原先仅有军方采用的频率保密性高、可

克服地形障碍,最好的是可进行同步双向对话,方便行动期间进行热线交谈(同战斗机飞

行习惯,接战期间无线电保持于开的位置称之热线,平时则以脚踏开关进行无线电通话

器的开关,称之为冷线),而通话习惯则与潜舰相同,先报呼叫方台号,续报本身台号,

接着报告通话内容,受话方则于收到后回答ROGER或是连按两下哆咪表示收到,这是于平

常冷线时的谈话方式,若是接战中则保持热线全开的状况,先报本身台号,所处方位或

座标、责任区(AOR,Area Of Responsibility)或作业任务区(AO,Area of Operations

),再说明现场情况与所需支援或通知友军注意/反应,若是收话者所处方位接近发话者

,并可立即提供支援,则表明身份,说明所处方位,表明前往支援之人数与装备,并提

报预计抵达时间(ETA,Evaluate Time Arrive),若则一律保持无线电静默,由总指挥官

决定何人或何组前往支援,而若是情况特殊时,指挥官会采取无限制呼叫(Unlimited C

alling,即无特定对象,所有通讯网路上的电台都是受话者,则各行动/作业小组则由编

号大小(由零到九,由A到Z),由小向大的顺序回报),而在一般状况下,组长级以下队员

不会发话,统一由小组长或队长发话,若特别情况下,队员需发话则亦先表明自己身份

(例如A组的尖兵,编号就为A1,呼号则为Alpha One,副座则为Alpha Two,队长则为Al

pha Six,惯例为此,少有例外) 。而为了方备头上的头盔、帽子、面罩、防毒面具等物

品妨碍通讯器的使用,头戴式耳机加麦克风的组合己少见到,现大都采用喉结式麦克风

与耳机,或是耳膜震动式麦克风,而哆咪的位置也由话机本身沿延到前胸或是指尖,也

有些队员将其连接到冲锋的护木上,笔者个人则是偏好指尖式,因为其他两种模式都必

需分心使用哆咪或持续握住冲锋枪,但在反恐怖/人质抢救行动中,经常必需被迫改用手

枪,而最大的优点则是使用指尖式哆咪时,可在任何状况下进行发话,而不会影响警戒

或行动,而且一但习惯后,也不会影响双手的动作,一般情况下,笔者会建议将指尖哆

咪固定在左手中指第一节,以一般的右手射手使用习惯,这是最恰当的位置,各位可以

自行实验看看。
    而目前的反劫机作业有多种的侵入方式,为了保密起见,文中将不会一一介绍,仅

提供一个著名的案例来作为说明;1977年10月13号发生于德航波音737型客机遭劫,并于

摩加迪休机场与西德反恐怖精锐部队GSG-9发生接战,结果是4 名恐怖份子(两男两女)3

死1重伤,三名人质受伤,行动过程中无人质死亡,特战队员无人重伤或阵亡,这是反恐

怖作战史上的一大成功,也是一着完美的示范案例,更将GSG-9的威名提到了全球的最高

峰,而最重要的,此役证明了尤里斯.华格纳(Ulrich Wehener)上校的远见与训练方针

是正确且可行的,但影响最深远的,则是跨国反恐怖作业成功的开始。
    我们先简介事件的源由,1977年3月13号,两男两女的阿拉伯恐怖份子登上并挟持了

飞机要求释放被囚禁于西德联邦监狱的恐怖份子首领Baader-Meinhof,而在经过了中东

地区各国数天的驱离后,德航班机最后降落在索马亚的的摩加迪休(Mogadishu),但由于

恐怖份子不满西德政府迟迟不给予回覆,而部份记者报导于尔根.舒曼试图用无线电通

报外界有关恐怖份子的情报,而使得恐怖份机枪杀了机长,而此举也令西德的波昂当局

下定了决心,决定不与恐怖份子妥协,并派出了GSG-9前往索马利亚,同时与索马利亚政

府达成协议,索马利亚当局同意由GSG-9主导并全权处理此一事件,并无条件给予所有能

提供的支援,而GSG-9在德航通报飞机遭挟持后立即进入最高警戒状态,并在1977年10月

17号17:30,搭乘德航支援的波音707专机抵达摩加迪休,而华格纳立即进行观察,在着

陆一个小时后华格纳便己经拟定作战计划,并立即召集他手下的十二名队员说明计划,

华格纳先派出两组狙击手(注一),每组两人分别以毛瑟66以及H&K G3狙击步枪进行掩护

队友、观察并通报敌情,剩下的八人则分为两个四人攻坚小组分别由机身后段与机头部

份进入,由机身后段进入的小组负责肃清机身中后段,并解救人质,由机头进入的小组

人则负责前段机身与驾驶舱,而华格纳队长亲身带领机首的那一组,并将攻击发起时定

于10月18号00:00。因为那时恐怖份子的注意力与精神集中力都将降低,反应也会变慢,

而队员与人质受伤害的可能也将大幅降低。
注一:狙击小组在无线电通话术语上通常以S的代表字Sierra来代表狙击小组(Sniper T

eam),通常指含狙击手与观测手的两人小组,而以S1或S2表示无观测员的单一狙击手小

组,而另外在位置的标示上,POSITION通常用于表示狙击手/组本身位置,而LOCATE或L

OCATING则表示目标的位置,而搜寻自然用的是SEARCH这个字,而目标的的确认则用的是

CHECK,瞄准的字眼较多样化,一般用的是ON MARK,但AIMING与ON CROSS与LOCKING也都

有人使用。
    GSG-9的摩加迪休作业过程是这样的:10月17号23:50,GSG-9队员先在跑道的一头离

飞机100m处点燃大火,吸引机上恐怖份子的注意顺便将他们都集中到驾驶舱,并藉以掩

护由两侧机翼下方侵入的GSG-9队员,然后包着橡胶的铝合金梯被架设于机门的紧急出口

,由两名英国SAS队员负责架设与支撑,而这两名SAS队员同时也需负责向机内投掷闪光

震撼弹(Flash-band),此时华格纳通过无线电网路下达攻击指令的密语‘Zauber-Feuer

(德文,神秘之火之意,同英文Magic Fire)’,时间为10月17号00:05,而GSG-9的队员

则以最快的速度分两路强行攻入机内,并在第一时间内击毙了一名正迎向机身后段紧急

出口的女性恐怖份子,而另一名女性恐怖份子则躲入机上的洗手间,并由其内向外射击

,虽然击伤了一名GSG-9队员,但也因狭小空间内的跳弹造成了自身的伤害而失去了战斗

行为能力;但另一方面,恐怖份子头头‘玛姆船长(Captain Mahmud)’虽然遭GSG-9的队

员以警用特制点三八左轮手枪击中两发,但由于杀伤力不足,玛姆船长仍在中弹后掷出

两枚手榴弹,所幸手榴弹在座椅下爆炸,坐椅吸收并抵挡了大部份威力,并无人受伤,

而同时原射击玛姆船长的GSG-9队员也放弃了自己的左轮手枪,而改用后援队员的MP-5冲

锋枪终结了玛姆船长,而剩下的最后一名恐怖份子则由GSG-9队长华格纳(Wegener)以主

官专用的史密斯威森(S&W)左轮枪击中头部当场死亡,摩加迪休行动至此告一段落,任务

圆满达成,时间是10月18号00:16。
    在摩加迪休行动,证明了许多正确的观念与行动作业程序,但也多现了许多的问题

征节所在,我们先讲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武器的选择,若当初攻坚小组使用的手枪是威

力较大的子弹或是较大口径的枪枝是否就不会发生玛姆船长的还击,又或者全体队员都

配发MP-5冲锋枪是否就可以造成足够的吓阻与杀伤力呢?但我们先说明华格纳的的攻击

配置,每个攻坚小队四个人,分成主攻与助攻小组,每组两人,主攻组在前,为求速度

、机动与避免伤及人质,这两人都持手枪,助攻组两人的主要任务是在遭遇强大火力对

抗时前往支援,并发扬火力,因此这两人持冲锋枪,此战术观念至今仍是对的,问题是

出在手枪上,事实上警用特制点三八的手枪的威力不足是大家都知道的事,除了那些让

坏人活下去的所谓人权份子之外,而此次行动不但正确的说明了左轮枪的威力不足外,

6发装弹的问题亦同时浮出台面,也是从此之后,各国的反恐怖小组大都改用了高容量自

动手枪与特制弹药,但高装药的特制弹药却使得美国特战司令部直属的红细胞小组在射

击数以万发计的高装药特种弹药后,贝瑞塔M92FS手枪的上节套出现了裂痕,这则是未曾

意料到的事,不过特种弹药的发展由此开始却是可以肯定的。但许多的特战小组中是准

许并建议队员除了制式配枪外,可依个人喜好加带第二、甚或第三第四把手枪,而且是

随身携带,不论是否在执勤或待命,甚至是休假期间,而有趣的是,许多队员的备用配

枪却经常是左轮枪,而且是口径与威力都可以打死一头牛的点三五七,这倒是一个可以

解决许多问题的最佳选择,另一个常见的选择则是改良过的点四五手枪,例如柯特的特

制四号或特制五号(MARK Ⅳ or MARKⅤ)与战斗大师型(Combat Master)这一类的紧致改

良型,这把曾祖父级的老枪在改良过后,并在受过训射手的手上,其表现实在是优异的

不像话,而这两把手枪的特色是弹头的质量与动能都极大,在有效射程内都具备极大的

威力,而且都非常的难以驾御(就是会认主人啦),而且备弹量都不高,但由于威力强,

且是备用枪,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大,重点是选它们的理由。
    另一个问题,小组人员的数量与本身的本职学能则是另一个被凸显的问题,两个问

题点是:人员的数量在各种状况下以何种比例最恰当?其次,反恐怖小组的专业训练要

到何种层次?而事实上这两个问题至今仍没有真正的标准答案,不过开启了跨国合作更

深一层的意义,因为这两位英国支援的SAS队员,阿里斯泰.莫里斯少校与贝利.戴维斯

中士(Major Alastair Morrison & Sergeant Barry Davies),虽然在任务中只是负责架

设攻坚梯、投闪光震撼弹与接手被救出的人质,可是装备的细部考量上则有着相当的考

究,例如包覆橡胶的合金梯,不但质轻而坚固,且橡胶还同时具备消音与止滑效果,而

之所以要请SAS支援投掷闪光震撼弹,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是英国皇家兵工厂首先量产的

,而SAS自然是最了解与熟悉,闪光震撼弹的爆炸时间与队员进入的时间必须掌握的恰到

好处,否则极有可能功亏一篑,因此这两名SAS队的工作量并不是很大,因但在整个任务

的成功评量上却都是相当的重要,可以说是这两人任务成败的环节与跨国合作的新里程

碑。
    但这次的行动并非偶然,GSG-9小组在出击前经过了完整的训练,所有的队员都了解

包括737在内的大部份客机结构、紧急出口位置与路线(反之,亦即进入机内的攻击路线

),而何处可以躲藏、掩蔽;何会发出声响、那里容易滑倒,都己相当的了解,而扎实的

射击与小组的搭配行动更是成功的关键,但最重要的,这行动为反恐怖行动立下了成功

的新典范,在此之前的反恐怖行动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人质伤亡,但在此役中,仅三名

人质受到轻伤,而除了舒曼机长与三名恐怖份子外,整个行动过程中无人质死亡,这是

相当可贵的,而反劫机训也从此成为各国反恐怖小组的必修科目了。
    为了在反劫机的作业中能表现的正常与良好,大部份的特战人员也必需学习机务与

地勤人员的相关技术与知识,方便在恐怖子要求饮食、航空燃油与发电机车、登机梯车

等地面支援时能完美的假扮工作人员直接了解机上情况与伺机反应,而这些知识则能更

进一步的帮助特战队员了解整个现场的运作情势,并回报实际情势供指挥官作出最佳的

评估与判断;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各国所发生的各种理由与状况的劫机,虽然我们并不

愿这样说,但这些劫机事件确实让各国的反劫机部队多了许多案例与经验,但这些经验

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值得安慰的是这些经验让大多数的反劫机标准作业流程(SOP)更加的

完善,事实上,顶尖的特战队员或许会谦虚的否认,但他们大都有能力可以搞定八成以

上的武装劫机事件,而将整个事件的冲突与伤亡降到最低,保护人质的性命永远是反劫

机小组的第一任务,然后才是制服劫机者,控制情况,然后在承平的日子里继续无止的

训练,并希望永远不需要正式出击,但同时作好所有的准备,随随时准备给予劫机者致

命的一击。
公车/火车/地铁
    恐怖主义与恐怖行动的定义是:在不合宜的地方,以不适当的手段或方法作不应该

的运作,诉求(或宣扬)不合时宜或潮流的观念、理想与目的(注二)。因此在以人群密集

的大众运输工具或人群集结点,进行以无辜群众作为谈判条件的各种人质挟持、炸弹威

胁、化学炸弹攻击等恐怖手段,以人道威胁要求政府妥协的事件时有所闻,而大众运输

工具由于其人员集中性、普遍性、开放性与高伤亡等特性更是成为最受恐怖份子喜爱的

攻击目标,而身为‘最佳探戈伴侣(注三)’的特战小组成员,自然也将大众运输工具的

反恐怖训练列为必修学分了,而除了前面所讲的飞机外,最常用的大众输工具便是巴士

、火车、地铁、捷运等交通工具了,这是这一节所要讲的内容。
注二:此处系引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对恐怖行

动所下之定义:‘恐怖行动(主义)泛指所有使用不正当武力、暴力施之于人、威赫其所

有权;或胁迫政府、平民或任何有关部份,以达成其政治或社会目的之行为(Terrorism

 is the unlawful use of force or violence against persons or property to int

imidate or coerce a government , the civilian population , or any segment th

ereof , in furtherance of political or social objectives.)’而来,并包含所有

国家、团体、宗教派别、组织与信仰所组成之特定份子团体所规划、策动、支持与执行

之非法、非世俗所能容忍之一切反社会行为,不论是否直接对其他人生命、财产与行为

自主权造成伤害或构成威胁者皆属之。
注三:本句的原文是‘Best Tango Partner’在无线电通话中,恐怖份子(Terrorist)通

常以第一个英文字母T来代替,而在无线电话语中通常以T的代表字探戈(Tango)来表示恐

怖份子,而由于探戈亦是一种双人舞步,只有一个人(指恐怖份子)是跳不起来的,必须

要有一个伴(指反恐怖特战人员)才行,而Partner这个字通常又被译为搭档,这则是另一

层意义,指若是没有恐怖份子,就不会有反恐怖特战人员存在的必要,因此恐怖份子与

反恐怖特战人员的关系其实就像拍档一样的,这句话由于一语道破两者间暧味而讽刺的

相互关系,又表现了反恐怖特战人员独有的幽默感,在特战界中一直被当成标准笑话在

讲;而在无线电通话中,恐怖份子又经常被称为‘T们(T-MAN,Terrorist MAN)’,但若

是恐怖份子一旦被称为T们,大概就得准备为所信奉的真理献身了,因为T们指的也是‘

被当成枪靶的人(Target Man,亦缩写为T-Man)’。
    在讲到大众运输工具的劫持与救援事件时,一个不可不提的案例发行在荷兰,时间

是1977年5月23日,当时一列荷兰火车被九名年轻的男性南摩鹿加(South Moluccan )恐

怖份子所劫持,他们全都配备着冲锋枪与手榴弹,当时车上共有94名人质,同时,另外

四名南摩鹿加恐怖份子则侵入了波文斯迈德(Bovensmilde)的一所小学,并将学校内的1

05名学童及4位教师集中看管,并与荷兰政府展谈判,他们原以为荷兰政府与1972~197

7年间弥漫欧洲的姑息主义同一路,会以人质安全为考量而答应其政治条件,他们错了。

在经过三个礼拜漫长的谈判过程,其间许多人质己因健康理由被释放,并告知了许多的

内部情势,6月11日荷兰政府决定行动,并派出BBE(荷兰文Bijzondere Bijstands Eenh

eid缩写,即英文Special Intervention Force,此单位为荷兰海军陆战队下属一支专责

救援之特种‘调停’部队)小队执行任务,而在过去的三周里,荷兰人己经利用各种方法

正确的了解并掌握火车内人员位置与恐怖份子所在方位及作息习惯,并订出了佳的进攻

计划(AP),完成了一切准备,只等待命令的下达。
    终于,命令下达了,一对荷兰皇家空军的F-104S星式战斗机以超低空高速飞掠火车

上方,巨大的音爆在一瞬间震破了所有的车窗玻璃,非攻坚小组的队员在车外以全自动

火力扫射列车的上方并以探照灯照射列车,压制车内人员无法抬头与起身并看不清情势

藉以造成恐慌与混乱,而同时,利用地形与色潜行到火车附近的BBE攻坚小组队员在045

3时以定向炸药破门而入,并结束了九名恐怖份子的其中六名,战斗时间是以秒计算的,

结束了整个情况,而在突击过程中,两名人质因为恐慌而站起身导致被流弹击中死亡,

是这整个行动最遗憾的地方。但大体而言,这是相当成功的一次行动,相信三名悻存的

恐怖份会同意这一点,因为他们永远不会相信BBE竟然以这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进行攻坚,

而同时也为这个空前行动的直接见证人。
    而就在对火车进行攻坚的同时,学校方面则只剩四名教师仍被四名恐怖份子作为人

质拘留,而小学生全部被释放了,BBE派出了装甲车直接撞破校舍,强攻进入,兵不血刃

的完成救援任务,人质全部获救,四名恐怖份子甚至还来不及反抗就被制服了,BBE漂亮

的演出了一次教材范本,而这次的行动也对荷兰日后的国内情势与反恐怖行动造成了相

当广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反恐怖行动的执行上面。
    首先是这个案子的执行方式,虽然SAS同样的提供了闪光震撼弹,但由于车厢内隔间

多,且座椅也会使闪光震撼弹的威力大为降低(还记得上一个GSG-9的案例吗?)而最重要

的,执行攻坚与掩护的小组并没有足够的人手在同一时间对全列车进行投掷闪光震撼弹

的动作,但使用F-104便可以在同一时间将全部的威力(Power Force)攻进全部的车体内

,最重要的,F-104 的音爆并不是只有一声,而是可延续数十秒之久的连续冲击波(事实

上,所有超音速飞机所造成的音爆原理都一样,相关的物理原理本刊之前皆有详细的解

释,此处不重复),而在这数十秒内便可以执行整个行动过程,另外,在第一声音爆后,

掩护组的火力直接射向车厢的上半部,让所有想站起身的人都放弃这想法,也使恐怖份

子无法起身还击,使攻坚小组可能遇到的抵抗降到最低,相对的提高了成功率;但另一

个角度而言,这次的任务表达了荷兰政府的决心,也表达了荷兰政府对恐怖主义的看法

,在此之前,一直没有人相信荷兰政府会有足够的决心与气魄来执行反恐怖任务,而在

姑息气息漫延,恐怖气焰嚣张的70年代,荷兰人的决心与行动为反恐怖行动史上写下了

重要的一章。
    在执行车箱型反恐怖作战的注意事项上,大致可分为车外与车内两项,以车外而言

,如何安全且快速的进入车内是第一个问题,而进入车箱后,如何迅速而彻底的执行肃

清动作,并同时需兼顾人质与本身的安全,这是车箱型反恐怖作战的注意事项,而不论

是如一般市区巴士的单一车箱或是列车的多节式车箱,其操作要领都是相同的,只不过

是数量的不同罢了,我们先来谈车箱外注意事项。
    大部份的大众运输工具在设计建造时都会考虑紧急逃生的设计,而通常又可分为车

内自救与车外救援两个方向,换句话说,除了车内可自行开启的紧急逃生门外,主要车

门通常也都可由车外以半强制性手法开启,以进行救援任务,以公车为例,现在的公车

车门大都是由驾驶座以气压或液压的方式进行开关的控制,因此车门一定有一个气压泵

或是液压泵在控制着,只要找到这个压力泵与泄压阀将其泄压后,车门就会只剩基本的

弹簧在控制着,这时要打开车门只需伸手一推就行了,至于较旧式以推杆控制的老式巴

士(例如常见的学校巴士),那更不是问题,大部份只要强推便可开启车门,而即使推杆

上有安全扣的设计,也可以由车外轻易的找到安全扣的闭锁机构而加以解除,而火车、

电联车、单轨车等多节式车的设计也差不多,只要找到制阀再减压就搞定了,而第二个

问题是安全了,在车箱外进行安全警戒可分为中长近三种,长程自然就是由狙击手的掩

护来进行,但一来由于此类恐怖事件的发大都在人口密集处发生,少有安全有效的长程

监控距离,二来由于现代的车体玻璃大都采用强化与偏光的安全玻璃,对于要求第一发

命中的长射程狙击枪与光学瞄准镜而言都是一项令人讨厌的设计,因为那会使第一发命

求的要求大打折扣,或者是虽命中且却不是要害,仍拥有反击能力而对攻坚队员作出不

利行为,因此长程掩护少用于此类型任务;再讲中程,中程一般都以支援组的队员以高

强力的枪械进行一般掩护用,所用的枪械除了一般的冲锋枪(9mm)、突击步枪(5.56mm)'

、步/机枪(7.62mm)外,还有加装枪口套件的12mm霰弹枪投射特种弹药、榴弹发射器可发

射的非致命弹药(避免伤及人质)以及镇暴瓦斯枪,虽然中程掩护的火力、安全系数都足

够应付所有可能的状况,但由于距离较远,当攻坚组进入车体后,为免友军炮火误击的

事件,中程掩护与攻坚作业是分段进行的,也就是说当攻坚组进入车体后,掩护就没了

,对攻坚组而言并不是件好事,因此近距离掩护似乎是较佳的选择。
    近距离掩护的作法是在攻坚组进入车箱的同时,掩护组在车箱外,由车窗或车体开

口同步进行掩护,通常一名掩护队员负责3-5排的座椅,最多六排,而由于一般车体的高

度与窗口位置都高于正常人的持枪位置,因此掩护组的动作也有些不同,比较简单的方

式是以小型梯或是椅子作为垫脚,但由于会发出声响与可能会不稳,使用的次数并不多

,而两人组的人肉脚踏的方法较常用,作法是这样的,作为脚踏的队员先以背靠着车体

,两膝半蹲,而掩护队员则以双脚踏在前者的大腿上,而同时脚踏队员以一只手抓着掩

护队员的腰带,另一只手则环抱掩护队员的大腿,以稳定掩护队员的下半身,而掩护队

员则可利用本身的腰力自行转动或左摇右摆,以找寻最佳射界,但有一件绝对要记得的

注意事项,个人的防护措施一般都会采用最高防卫等级,因为薄得纸一样的合金车体是

不会有任何防护可言的,防弹背心都会建议以三A级的外穿式防弹背心(可与战术心整合

)加个人的内衣型防弹背心,而最好也别忘了凯夫勒头盔,至于防弹面罩则依个人习惯(

笔者至今仍未认识任何人‘习惯’这个东东),但最起码的防破片防护眼镜是不能省的,

而若是有投掷CS瓦斯的话,还得加上抗CS的防毒面具,这是车箱外的应注意事项。
    至于车内的注意事项,是小组协调行动的最佳表现,任何的车箱内行动几乎都无以

单一的个人完成,最少是两个人,但三或四人则是较佳的组合与选择,主要原因是为求

责任区单一化,由于车箱内的座椅等物不但容易阻碍闪光撼弹的威力,也是恐怖份子埋

伏的好地方,而绝大部份的座位走向与走道都呈垂直状,也就是说,藏在座椅下是一个

非得走到旁边,否则不会发现的死角,但发现时,往往也太晚了,因此队形的安排上第

一人负责正面的突发状况,第二人则负责两侧的座椅,这是两人组的配置,三人组的第

二、三人则分别负责左、右侧,四人组的话则第四人断后,而时间的搭配则是另一件要

注意的事,小组之间的整体行进速度与个人搜索方位皆需良好配合,而选用的武器则建

议是手枪,.45手枪是笔者个人的建议,不过笔者的许多美国‘同学’则偏好大口径的转

轮手枪,可能与他们平时执勤用顺了有关系,而大部份的欧洲特战部队则喜爱9mm自动手

枪,但一般都会改用平头弹、中空次音速弹头或PT弹,以增强第一发撞击力,而且也可

避免过强的穿透力误伤车外的掩护组队友;使用手枪的另一个理由则是为了行动的敏捷

性,虽说有许多紧致型冲锋枪也有相同的敏捷性,而且也可切换至半自动射击与手枪有

着完全相同的使用条件,但不知为何,大部份的训练中,此时都会要求或建议队员改用

手枪(每组至少一人),可能是为了让队员熟悉使用手枪吧,不过笔者个人在杀人屋的多

次测试结果,使用手枪时,在时间相同时,命中率与分数都会比较高,但其他人则有不

同的结果,笔者一个身高5呎(152cm)的美国原住民同学,使用MP5K的成绩则硬是比手枪

高出近一倍,但他手枪的射击成绩在静态与各级运动射击也都有85%以上的命中率,所以

这倒不是固定的使用手枪或冲锋枪就一定比较好;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公车反恐怖作业都

能顺利完成使命,本文写作同时(1999年6月1日)希腊便传出公车遭挟持事件,而结果是

人质一人死亡,多人受伤与惊吓,歹徒当场死亡,虽然这并不算一起定义的恐怖事件,

但却使人们不愿面对的不幸事件再添一椿。
    在此处有一点要与各位提醒的,前面所提的使用枪械包含了多种不同规格与口径的

弹药,对后勤与平行流动支援上(指队员间的弹药互换或支援,笔者注)是很不方便的,

而FN的新产品,使用5.7X28mm的SS90弹药的P90冲锋枪与57(FIVE SEVEN)手枪,据称则

能有效的解决弹药统一的问题,其尖锐细长的弹头能完成大部份突击步枪要求的任务性

能需求,而短小的弹筒则提供不至于过强的动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穿透力,而P90超紧

致的短小体积与50发装的高备弹量,也给这给前卫设计的武器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除了FN与GIAT的各种宣传展览外,FN的美国公司还与多个美国警方单位提供免费

枪械弹药与训练的的促销手法,而FN训练营的教官们(多为退役特勤人员、警官或情治人

员)也正想尽各种可以将P90的性能应用于各种特勤务需求与战术,而美国的FN训练营也

己经有针对P90与57手枪而设计的课程推出,就如同美国的HK公司也开始将G36步枪列入

美国的HK训练营课一般,或许这些枪厂的作法只是单纯的为了促销其商品,但也得产品

争气才行,否则备弹量以百发起跳的凯立克(CALICO)滚筒冲锋枪为何就没如此的声势呢




--
╔═══════════════════╗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16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2.5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