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atbear (小李飞熊), 信区: Green
标  题: 揭开世界“三大迷宫”神秘面纱(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Apr 10 18:37:34 2002) , 转信



揭开世界“三大迷宫”神秘面纱(2)
2002-04-10 10:32:21 


  

  为了保卫皇室成员的安全,彼得大帝的父亲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早在
1649就组建了克里姆林宫第一支卫队,此后,这里逐步制定了系统而完备的保安措施。十
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进住克里姆林宫,传统的保卫工作发生了变化。从红军中选拔了一批
政治上可靠的军人担任警卫,后来以此为基础发展成为斯大林时期的保卫总局。勃列日涅
夫执政期间,保卫总局被整编为独立团,隶属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人员不断增加,到19
91年时曾达到1万多人,甚至连海、陆、空三军也直接参加克里姆林宫的安全保卫工作。克
里姆林宫城墙及附近的所有高大建筑上安装了不计其数的监视器。这些设备每时每刻都监
视着克里姆林宫周围的情况。 安装了监视器和报警系统的克里姆林宫城墙应该说很安全,
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必要时保卫局还会在城墙上埋伏狙击手。克里姆林宫最隐蔽的安全
设施应该算电子设备。克里姆林宫的每一个入口处,除了安装有类似机场和海关的安检设
施外,还安装有数十个传感器。克里姆林宫地下纵横交错的暗道也在警卫队的监控之中,
迄今为止尚未发生过一起恐怖分子通过暗道潜入总统府的案件。在克里姆林宫负责摄像器
材安捡的工作人员都精通专业摄影器材的性能。如果摄像机处在正常的工作状态,则证明
其中没有藏匿任何附加装置。一般情况下,正常工作的摄像机里面是无法藏匿爆炸装置或
专门制作的狙击武器的。

  前年底某一天,莫斯科市中心遭到飓风袭击。几棵被拦腰折断的大树直接倒在了克里
姆林宫城墙上。这次风灾泄露了家元首官邸的又一个秘密。当时,警卫人员连续数小时在
城墙上冒雨值班。他们并不是象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为了防止有人沿着倒塌的树干爬进
城内,而是在紧急抢修平时外人根本发现不了的报警系统。

  三、伊位克萨达姆"白金汉宫"--全球战争的"避难所"

  近年来,伊拉克国家战事较多,几乎从未停止过战争。据美国官员说,在1991年的海
湾战争后,萨达姆建有43到50个总统官邱。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一次公共演讲中指出,如
果包括新旧总统府及贵宾府在内,萨达姆的总统府总数该是78个。

  事实上,萨达姆为保持其隐蔽行踪,保存性命,自从"沙漠之狐"行动之后,就习惯于
在10个左右的总统官邸轮流居住,其中包括在首都巴格达、规模如白金汉宫的主总统府、
距离巴格达机场不远的卡迪西亚鹰村的行宫,以及在其家乡提克里特省的一座官邸。在前
年年底,美英联军发射的一轮导弹袭击过后仅3天,位于底格里斯河边的塞朱德总统府的巨
大工程又重新开工了。该总统府在建筑设计上空前富丽堂皇,其宏伟的程度超过了巴比伦
王国以来的所有建筑物。不过除了这一点之外,巴格达人对这座未来的总统府一无所知。
特别卫队既不让他们靠近,也不许他们谈论这问题。就连所有参与这项工程的人都要对此
守口如瓶。萨达姆很喜欢躲在他的地下掩体里,因此国际上有人说他染上了"穴居独敌者综
合症"。


  据透露,巴格达有一个庞大的地下城。这座地下城仿佛是一家舒适豪华的大宾馆,它
能抵御任何攻击,包括美国的"智能导弹"甚至核武器的进攻。据说,萨达姆和他的家入及
顾问们可以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在这个地下掩体中生活数月。萨达姆地下宫殿的电子
设备和通讯系统是法国汤姆森公司设计的。据当时参观这一建筑物的一位巴勒斯坦领导人
回忆说:这一建筑物防守相当严密。在掩体的入口处,有30来名训练有素的保镖日夜值班
。这些保镖都来自北部塔克里特村,是萨达姆的贴身卫兵。所有想进入这一建筑物的人,
都必须接受检查。要想进人萨达姆的办公室,必须穿过好几个类似大型机场安全设施的安
全门,经过红外线检查、搜身和携带金属物品等检查后,才能进入。所有进入总统府的军
官必须放下一切武器,而萨达姆本人腰间却随时挂着一支手枪。萨达姆很害怕被人毒杀。
他不拜访任何人,即使是在和平时期也不例外。他很少与人握手,从不亲手接触邮件,看
文件时只看影印本,以确保安全。 

|首 页||上一页|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7.43.4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