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rrior (原始积累中), 信区: Green
标  题: 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 E·B·波特 [美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pr 13 10:45:09 2004), 站内信件

[出自《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  
 
主编 
E·B·波特 
 
副主编 
罗杰·弗雷德兰德 
亨利·H·亚当斯 
 
撰稿人 
亨利·H·亚当斯 
詹姆斯·A·阿诺德 
威廉·M·贝洛特 
詹姆斯·C·布拉德福德 
埃勒里·H·小克拉克 
罗杰·弗雷德兰德 
埃德温·M·霍尔 
内维尔·T·柯克 
温斯顿·B·刘易斯 
菲利普·K·伦德贝格 
E·B·波特 
威廉·H·拉塞尔 
克雷格·西蒙兹 
赫尔曼·O·维尔纳 
 
前言  
E·B·波特 [美国]  
[出自《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  
 
 
 
 
  这个版本的《海上力量——海军史》囊括了1960年版的基本内容,并进一步兼容了此
后20余年的历史。尽管如此,这个版本的篇幅仅为1960年版的一半。此次刊落是通过对次
要海战的删繁就简和省略战术细节来实现的。你会发现,这样的浓缩会使那些具有决定性
意义的海上行动更加醒目。  
  虽然扉页上排列了14位作者的名字,但这本书并不是一本论文集,而是一本叙述连贯
,风格、笔调一致的史书。因为所有作者都是美国海军学院的教官,他们始终进行着密切
的协作,其中大部分作者从为《美国及世界海上力量》一书撰稿起就参与了起草《海上力
量》大纲的工作。《美国及世界海上力量》作为本书的初期研究成果已在1955年由普伦蒂
斯会馆出版。尽管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有进有出,但由于作者的核心班子相互合作,
他们精选了《美国及世界海上力量》一书的主要材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1960年版的《海
上力量》(该书亦由普伦蒂斯会馆出版)的写作,并最终编写了这个缩略本。为了达到叙事
的准确和风格的统一,作者与编者曾对本书做了全面的增补与修改,以致无法确切地说清
每一章节应该归属于哪一位参与者。  
  作为一本参考书,同时又是一本教材,《海上力量》是一本普及性的书籍。为了便于
学生使用,在叙述每一次大海战的章节或其他篇章之后都有一段综述。《海上力量》是依
据海军学院的教学要求编撰的,而不是官方的出版物。作者是用业余时间写成的。本书所
阐明的观点都属于作者本人,他们对本书陈述的事实及解释的舛误均负完全的责任。  

  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著作对《海上力量》的纲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汉对从
帆船时代开始至20世纪初叶的海军历史的分析方法普遍为作者所遵循,而且在此后多次的
海战中凡能够运用马汉的分析方法的章节里,作者都运用了他的观点。已故的美国海军五
星上将切斯特·尼米兹的教诲与指导对本书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曾是1960年版《海
军历史》的副总编辑和顾问。正是得益于他的指点,才使那些文职作者避免了从非军事观
点进行分析的失误。尼米兹以他的经历和军事家的卓识扶掖作者,使他们敢于提出一些原
来不能果断表明的观点。  
  下面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这些名字,是对本书有所影响和帮助的人,其中许多人已经过
世了。那些冠以官阶的名字,除加注明外,均为美国海军的军官。名单中所提及的军官几
乎都审阅和修改了书中有关叙述他们亲历过的海战的章节。  
海军少将沃尔特·C·安塞尔; 
海军中将伯纳德·L·奥斯汀; 
英国皇家海军中校·F·巴利; 
帕特里克·比斯利; 
海军准将霍华德·H·J·本森; 
路易斯·H·博兰德; 
海军中将埃利奥特·H·布赖恩特; 
海军上将阿雷夫·A·伯克; 
海军上将罗伯特·B·卡尼; 
罗伯特·W·戴利; 
德国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 
菲利普·A·克劳尔; 
海军少将厄尼斯特·M·埃勒; 
小查尔斯·福克斯; 
威廉姆·M·弗兰克林; 
埃里克·格勒纳; 
威廉·哈德勒; 
海军五星上将威廉姆·F·哈尔西; 
海军少将布鲁克斯·J·哈拉尔; 
海军上将H·肯特·休伊特; 
美海军陆战队上将汤姆斯·霍尔库姆; 
海军上将詹姆斯·L·霍洛韦第三; 
约翰·杰弗里斯; 
英国皇家海军少校P·K·肯普; 
美海军陆战队少将R·W·凯泽; 
海军上将汤姆斯·C·金凯德; 
哈维·克拉斯; 
海军少将爱德温·T·莱顿; 
海军中将查尔斯·A·洛克伍德; 
亨利·H·伦普金; 
美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海军中将A·斯坦顿·梅里尔; 
格雷斯·B·波特; 
德国海军元帅埃里希·雷德尔; 
亚瑟·A·里奇蒙; 
海军上校约瑟夫·J·罗奇福特; 
于尔根·罗韦尔; 
德国海军中将弗里德里希·鲁格; 
海军上校劳伦斯·F·萨福德; 
英国皇家海军中校M·G·桑德斯; 
美海军陆战队中将朱利安·C·史密斯; 
海军上将雷蒙德·A·斯普鲁恩斯; 
弗农·D·塔特; 
詹姆斯·P·托马斯; 
G·A·蒂特顿; 
小弗兰克·乌利戈; 
戴维·范德堡; 
英国皇家海军少校D·W·沃特斯; 
理查德·S·韦斯特; 
海军中将拉尔夫·韦默思; 
迈凯亚·怀亚特。 
 
  本书作者借此向所有为这部著作的出版提供帮助的人们致以谢忱。 



第一章 桨帆军舰作战的时代  
 
  当人们不再把江河、溪流和海洋视为障碍,而是学会象使用公路一样去利用它们的时
候,人类就向文明大大地跨进了一步。世界上的水上航路,不仅增强了人类的能动性,给
他们的辛勤劳动与技术创造的成果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而且自始至终对人类思想的发展
提供了新的领域。  
  江河和海洋提供的方便,使它的使用者们得到了富裕和文明。江河沿岸和海洋沿岸的
人们能够与远近的其他人进行产品贸易,他们用最好的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去交换异地的
工农业特产。在这个相互交换的过程中,人们还带回了无形的思想和知识,而这种形式的
财富往往比他们船舱里的货物更加珍贵。  
  西方人最初是在地中海及其沿岸开始利用宽广的海洋的。众多航路的开发导致了亚、
欧、非三大洲之间发达文明的交流。我们西方文明基本结构的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商品贸易
与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而形成的。  
  
一、早期的海军  
  海洋贸易的出现,引起了贸易对手间的海上掠夺和冲突。由于靠职业船员驾驭的商船
对货物缺乏良好的保护手段,因此贸易界开始设计专门的船只用来保护海上的商船。这种
特殊作用使某些船只形成了特殊的形式。第一部记述地中海地区的历史书提及了这样两种
类型的船只:一种是宽体船,两舷间宽大的面积可以用来装载货物,主要动力是帆;另一
种是长体船,或叫桨帆战船,它是为作战而专门设计建造的,在战斗中主要用桨作动力。
于是,用来保护海上贸易的海军就产生了。海军的历史主要也是记录了由于贸易利益冲突
而产生的竞争。  
  无论冲突的原因何在,军舰的一个主要作用从来都是保护己方的海上交通的,即保护
己方的货运船只以及它们运载的人员和物品,或者封锁和切断敌人的交通线。要完成上述
两项任务就要求有制海权。拥有制海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就是海军要在战时行使某
些其他的使命,诸如为国家抵御从海上来的侵略,封锁敌人和对敌人实施跨海攻击。  

  公元前2500-1200年,克里特岛是地中海海上武装力量发展最早和最强大的地区之一。
随着人口数量和密度的增长,早期的克里特人为他们所居住的海岛上的山脉和恶劣的地理
环境所逼迫,使他们试图到海上去寻找新的生活,从而最先发展了海上武装力量。由于克
里特岛横亘于地中海东部的主要海路之上,那里的地理位置是非常有利的。它的战略意义
不仅仅在于商业运输,同时还在于可以打击和限制它的商业竞争者的海上贸易活动。  

  腓尼基 [ 注 ] (公元前2000-300年)是另一个较早在地中海具有海上武装力量的主要
国家。他们建立了繁荣的海上贸易。他们的船只可以到达腓尼基人世界所有的内海,甚至
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去寻找不列颠的锡,波罗的海的琥珀,还用西非的奴隶和象牙去换印度
的香料、黄金和宝石。在这个“东-西”贸易过程中,他们前往东方诸国的商船队,是以西
顿港(腓尼基首都,今黎巴嫩的赛达)和泰尔港(腓尼基南部海港,今黎巴嫩境内)作为起点
的。  
  腓尼基人寻找新主顾和原料新来源的活动使他们成为古代最大的殖民者。他们在地中
海的岛屿和沿岸的贸易站变成了新的文化中心。迦太基 [ 注 ] 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
个腓尼基的殖民地控制了地中海的西部,并建立了一个包括非洲西北部、撒丁岛、科西嘉
岛、半个西西里岛和西班牙的大部分在内的帝国。  
  我们要感谢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他们写下了希腊-波斯战争史和伯罗
奔尼撒战争史,使我们能够对早期的希腊海上军事力量有一个最清楚和最准确的了解。当
然,当这部历史书产生时希腊海军的传统已经很久远了,而且它的海上贸易也已相当发达
。我们有理由相信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是用诗对史前的希腊海上军事力量进行
了真实的描写——特洛伊围城战实际上是一场努力控制希腊海峡(即今位于欧亚之间的达达
尼尔海峡)和黑海贸易而进行的商业战。总而言之,希腊人在公元前五世纪把腓尼基人和迦
太基人从黑海和爱琴海驱逐了出去,垄断了地中海东海岸的航运业。从他们多山的、起伏
不平的半岛上,他们出口的农产品很少,但质量良好的橄榄油和葡萄酒则是大宗的紧俏出
口产品。此外,他们的手工业产品(陶器、地毯、兵剑、瓷器和冶炼金属等)和艺术品(宝石
、漆瓶和雕像等)使他们的对外贸易出现了很大的顺差。  
  当希腊人的贸易地点发展成了殖民地时,东至小亚细亚海岸,北到色雷斯西至西西里
和意大利南部的地区,实际上已变成了希腊扩展了的势力范围。除此以外,希腊人的殖民
地已远及黑海的北岸和靠近西班牙、高卢(法国)一面的地中海海岸。后来古希腊内部出现
了分裂,这个致命的弱点使其没有成为历史上最强大的海洋帝国。在希腊半岛内的希腊人
分裂成为很多小“城邦”:雅典、斯巴达、科林斯、底比斯等等,它们之间经常相互冲突
。希腊在海外的拓居地不是真正的殖民地,而是一些与希腊的母城有感情和传统上的联系
、有贸易往来的独立群居地。这种力量的分散,象任何别的事情一样,最终是以希腊自由
的消亡为代价的。  

 
二、希腊-波斯战争  
  有记载的海军历史的开端是与人类编年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相一致的。从后世的
观点来看,它可以被视为是亚洲对欧洲的一次进击。倘若中东的游牧民族成功地征服了希
腊半岛这个西方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和摇篮,那么,我们确信此后的世界历史就要大为改观
了。  
  这个侵略者是波斯。它是统治西南亚几个世纪的盛衰更迭的帝国中的一个。波斯帝国
从伊朗高原不断对外扩张,到公元前六世纪,它的控制范围达到了地中海和爱琴海的海域
。腓尼基人没有象一个国家那样团结,也没有指望能得到帮助,他们轻易地屈服了——就
象他们从前屈服于埃及人、亚述人和巴比伦人一样——并为他们的新主人向海外扩张提供
舰队。但是希腊人在小亚细亚集中居住的那些城市进行了反抗,甚至在被统治时期他们仍
然继续反抗。波斯人虽然重新夺回了这些叛乱的城邦,但是镇压这些地方的反抗却花费了
他们几年的时间,这样使希腊半岛上的城邦有时间来防备不可避免的进犯。  
  不断扩张的波斯帝国已经扩展到了希腊并且横扫色雷斯和马其顿。公元前492年,第一
支波斯远征军进攻了希腊,征服了这个地区的反抗。但是,伴随波斯陆军进攻的波斯大帆
船舰队在绕过爱琴海北岸时,遇到飓风,损失惨重。由于作战舰队退出了战斗,支援陆军
的货船就不能得到保护,因此,进一步的进攻就难以实施。不论从远离本国作战或是依靠
马车从陆上运输补给的角度来看,这支军队是过于庞大的。由于丧失了海上的交通运输,
第一次远征就这样在中途收兵了。  
  两年之后,波斯的第二次远征结局更不光彩。这是一次跨越爱琴海的两栖登陆作战。
当第一支大约1万人的波斯军队在马拉松平原登陆之后,8000名雅典人没有等待他们的斯巴
达盟友派出的行动迟缓的援军,急行军23英里到达敌登陆地点,与敌人展开激烈搏斗,终
于将敌人赶下大海。  
  从这以后,波斯人在10年里没有侵犯希腊,部分原因是因为新的统治者——国王薛西
斯煞费苦心地进行准备,以保证第三次远征的胜利。公元前480年,薛西斯选择了很不容易
被攻击的路线,在小亚细亚的萨迪斯集结了18万军队向希腊进军。他们用小船架起的舟桥
跨越了达达尼尔海峡。这支远征军象第一次远征一样,沿着希腊海岸前进,同时使用几百
艘运输船从小亚细亚的基地维持他们的供应。大约有1300艘战船,载着17.5万海军、桨手
和两栖作战部队,掩护进攻部队的侧翼,同时保护运送给养的运输船只的安全。  
  希腊人得知波斯人在进行准备后,希腊半岛曾一度联合过,成立了一个泛希腊联盟议
会指挥防卫。值得庆幸的是,此时雅典已经产生了一位卓越的领导人——泰米斯托克利斯
。他正确地看到,波斯陆军不如波斯海军舰队强大。这支舰队保持波斯人来往于基地的交
通。他劝说追随他的雅典人投资建立了一个扩大了的海军舰队,这支舰队跟其他城邦的帆
船汇同一起,使希腊有了一支近500艘战舰的海上武装力量。他希望这支力量至少能防止波
斯人的舰队迂回或穿插到希腊陆军防线的后面。如果有运气,这个计划还可以取得海上的
胜利,使波斯人的交通线面临遭受攻击的局面。  
  希腊陆军在德摩比利沿岸隘口未能阻止波斯人的进攻,败退到科林斯海峡时,希腊舰
队也在这时向南撤退到萨拉米斯岛和离雅典不远的大陆之间的狭窄水面。与此同时,薛西
斯指挥他的陆军强行攻入阿提卡半岛,到处烧杀抢劫,最后还洗劫了被放弃的雅典城。大
约有1400艘战舰的波斯海军舰队开进了离萨拉米斯海峡以东几海里的法来如姆湾。  
  伯罗奔尼撒人赞同把希腊的军舰撤到科林斯半岛,那里是希腊陆军刚刚占领的位置。
然而,泰米斯托克利斯却主张舰队保持原来的位置,而不是到大海上把舰队暴露给数倍于
自己的敌人。为了确实阻止希腊舰队不再继续撤退,他派出一个双重间谍给自己的敌人薛
西斯送去一个情报,说希腊舰队正在计划逃遁。波斯国王立即派出200艘战舰,团团围住了
萨拉米斯海峡的西口。他还派出主力舰队封锁了海峡东面的出口。当希腊人获悉这个情况
时,已是夜间了。他们因此中了泰米斯托克利斯的计策,已无逃走希望,只得应战。他们
派出一支分舰队去纠缠在西口的波斯舰队,而舰队的其他舰只则做好了与敌人舰队在海上
交战的准备。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从萨拉米斯东面就可以看到希腊舰只开始运动,好象是在撤退。
这是一个引诱波斯人进入海峡的计谋。在那里,在数量上占优势的波斯舰队无法展开雄伟
的阵势对希腊舰队实施打击。当波斯舰队的先头部队接近海峡窄口时,其他战舰队列也紧
紧地尾随其后。希腊人此时突然改变航向,掉头杀了个回马枪。撤退的希腊人从萨拉米斯
山、波斯国王薛西斯从对岸一起观望着这场战斗。只见希腊舰船桨橹齐动冲向敌舰,位于
舰艏的弓弩手万箭齐发,其中有燃烧着的火箭。  
  希腊军队里的士兵都不是被强征来作战的,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和亲人都具有赴
死拚搏的精神。不仅如此,事实证明他们还具有良好的战术、良好作战性能的舰船和非常
熟练的操船技巧,这一切保证了他们作战的胜利。他们的作战舰只是长而低矮的三层桨座
的桨帆战船,在甲板上载有大约40名陆战士兵。但是这些战船的最主要的武器是船艏水线
下用青铜包裹的撞角。战时,每艘战船上有150名桨手,分坐在三层甲板上划动长桨推动战
船前进,其速度可以超过7节。这个速度给予战船的撞角以巨大的冲撞力。  
  波斯人的桨帆战舰不够灵活,它们是按照跳帮作战的战术设计的。他们的陆战队员希
望船与船尽快绞缠在一起,敌我通过接舷在甲板上进行混战,使战船的甲板成为一个浮动
的战场。  
  双方的战船终于接近了,希腊舰队打头的舰船以飞快的速度冲在最前面,并用它们突
出的青铜撞角猛烈撞击行驶在最前面的那些敌舰。在希腊人的冲击下,波斯人的战船不是
被撞沉就是被逼回到后续舰队中去。这时,灵巧的希腊三层桨座战船,左突右撞,绕着敌
人的桨帆战船兜圈子,避免被波斯人的锚钩钩住。同时,用撞角一次又一次地攻击那些挤
作一团的敌人,直到最外面那一圈敌船变成一堆堆漂浮在海面上的破碎的木板为止。  

  当西风刮起来的时候,波斯人的舰船都忙着升起风帆逃跑。虽然在实力上波斯人仍然
胜过希腊人,但他们士气低落,无心恋战。薛西斯面对这种情况,不得不承认在希腊的要
塞是无法战胜希腊人的,而他自己的海上交通线也不再是安全的了。他还感到,海上的失
败使他的陆军在作战供应上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于是,他下令撤退,让他舰队的余部
退至小亚细亚,他自己也按原路返回。留在后面的约5万人的部队要在色萨利过冬。那里能
找到供给军队的谷物,但仅仅是能够维持罢了。第二年夏天,希腊联盟的陆上武装力量,
在距雅典西北40英里的帕拉提一举消灭了薛西斯这支 5万人的部队。在那年春天,希腊联
合舰队将波斯舰队一直追击到爱琴海的东部海岸,使其在此搁浅,击败了该舰队的护航力
量,并烧毁了薛西斯舰队的剩余战舰。  
  萨拉米斯战役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海军战略家和理论家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著
名论断:“交通线支配着战争。”历史也更清楚地证明了这个事实。陆军离开本国去作战
,如果没有坚强的补给线,那就是一支脆弱的陆军,它是不能生存的。那时补给就必须依
靠水上交通,而只有海上战斗的胜利才能为取得陆地上的胜利创造条件。  
  希腊人的胜利,开创了雅典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雅典人取得了海上实力和商业
方面的优势,他们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就为西方文明奠定了
基础。相反,萨拉米斯战役则是波斯帝国走向衰落的开始。从那以后,波斯人再也没能进
犯希腊。在萨拉米斯战役以后的一个世纪,希腊人和马其顿人在亚历山大大帝的领导下,
征服并占领了那个暮气沉沉的波斯帝国。  

 
三、罗马的振兴  
  在萨拉米斯战役过后的两个世纪里,迦太基和南意大利及西西里岛的希腊人始终互相
遏制着。迦太基控制着地中海西面的狭窄水道,希腊则始终如一地极力阻止他们实现向东
进击的企图。然而在公元前275年,罗马人从台伯河盆地向外扩张,并征服了意大利南部,
接着席卷希腊人占领的诸城镇。  
  迦太基人起初把罗马人征服在意大利的希腊人看成为自己提供了良机,果断地对西西
里岛上的希腊人施加压力。强壮而勇猛的罗马人,早期是以农牧业为主的,而现在则发展
成为一个具有管理能力和掌握战争艺术的民族。在公元前264年,当迦太基威胁要派出军队
进入墨西拿时,惊恐的罗马人派出他们的军队开到西西里岛,迅速把迦太基人围困在岛子
西部防御较强的城市里。接着,他们发动了第一次布匿战争 [ 注 ] ,迈出了征服海外的
第一步。  
  罗马在与迦太基长达一个世纪的冲突中,首要的问题是怎样去对付迦太基海军。这支
海军不仅能对罗马的海上攻击进行有效的防御,而且它还限制了罗马的海上贸易并开始掠
夺罗马人控制的海岸。问题的解决有两部分:怎样去获得一支自己的舰队;怎样去管理它
。解决第一个问题并不困难,罗马的臣民和联盟的希腊城邦会提供军舰,而且他们的工匠
也能制造更多的战舰。最使他们感到困难的是怎样去对付迦太基人的高超的海上战斗能力
,这包括撞击、擦撞、侧击和破坏对方的战斗队形等各类海上战术,目的是集中舰只去打
击敌人。罗马人唯一的希望就是重新使用在萨拉米斯战役以前的“老战术”,即集中力量
在甲板上进行面对面的格斗,因为罗马的步兵是极为善战的。当时罗马人的军团训练有素
,而且有自己的战术特点,较之迦太基雇佣军有着明显的优势。可问题的核心是在战斗中
如何接近敌舰,以便让士兵跃上敌人甲板与之近战肉搏,以发挥罗马人的步兵格斗特长。
  
  聪明的罗马人发明了一种叫“乌鸦吊”的登船工具。这是一块18英尺长的接舷跳板,
其外侧顶端带有一个尖头铁喙。使用时,以桅杆为支点,一头高高地向上举起,然后向前
放下“抓住”想要冲撞或攻击的敌舰没有设防的那一舷侧。通过这块接舷跳板,陆战士兵
越过舰舷在敌人甲板上厮杀,将海战变为陆战。在公元前260年的米拉战役中,这种“乌鸦
吊”在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时,由于迦太基人藐视那些笨重的罗马军舰,他们冲
近这些军舰时根本就未想到过失败,也没想到过采用编队形式。善战的罗马军团使用这些
新式武器,一下子将迦太基人的舰队吃掉了将近一半,其余的则在混战中狼狈逃窜。随后
,在埃克诺穆斯角附近海域进行的战斗中,罗马人不仅能灵巧地使用“乌鸦吊”,而且协
同动作和作战指挥都很出色,还学习吸收了迦太基人的包围战术,并取得了成效。但是遗
憾的是,富有创造性和联合作战传统的罗马人却没有充实或改善自己的海上操船技艺。终
于,惩罚降临了。在风暴的袭击下,几支操纵不良的罗马舰队遭到了巨大损失。但是,具
有顽强毅力的罗马人通过长期努力,终于成功地训练出了一批熟练的水手。这些水手在第
一次布匿战争的海上近战中通过接舷战战胜了敌人。  
  这样,罗马人赢得了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海上优势。然而,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却避开
罗马人的海上优势,选择了从西班牙越过阿尔卑斯山的路线,从陆地攻击了罗马人。虽然
汉尼拔管理统治了意大利长达15年之久,但他仅仅靠掠夺农田来维持自己的陆军以巩固其
统治而已。然而这种掠夺激怒了本来想得到他们支持的那些原先对罗马统治不满的臣民国
家。罗马人最终凭借它所获得的制海权将战争引入非洲。因迦太基本土受到威胁,汉尼拔
急忙赶回家乡去加强防御,结果在扎马战役中被打败。第三次布匿战争是以罗马通过海运
对非洲进行侵犯拉开序幕的,而以迦太基被夷为平地、其军事力量完全被摧毁而告终。  

  罗马帝国对迦太基的第一次战争,使它在西西里岛建立于一个省;第二次战争则得到
了西班牙;而第三次战争,则获得了北非。艰苦的奋斗和最终的胜利发展了作战经验,这
些战争财富使罗马陆军东进穿过希腊半岛和中东,直到黑海和波斯湾,同时北上穿过高卢
到达不列颠。  
  在罗马扩张时期,曾一度被忽视的罗马海军清除了地中海的海盗,给战无不胜的陆军
的海上运输提供掩护,并向任何敢于和罗马争夺制海权的敌舰挑战。在这个过程中,罗马
海军完善了自己的训练。它的陆军军团依然象在陆地上一样在海上使用他们驾轻就熟的陆
战武器,当然他们也学习机动灵活的海上战术,并不断提高海上作战能力。后来,他们还
学习投掷战术——使用弩炮和弩弓投射石块、标枪和易燃物。由于有了上述各项改进和提
高,聪明的罗马人还发展了战斗队形,使他们在海上就象他们的陆军在陆地上一样无坚不
摧。  
  最后,由于国内发生内战,扰乱了罗马征服海外的计划。与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结婚
的马可·安东尼与屋大维两派之间展开了争夺帝国统治权的斗争。屋大维是被暗杀了的罗
马大执政官凯撒的甥孙和义子。屋大维指控安东尼计划攻击罗马城,并打算在亚历山大港
建都,借此出兵消灭安东尼及埃及女王。公元前31年,双方进行了亚克兴海战,这次著名
的海战发生在希腊半岛的西海岸,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武力决斗,也是古代最后一场较为重
要的海上战役。  
  为与屋大维的260艘桨帆战舰进行较量,安东尼派出了大约200艘桨帆战舰。他的战舰
比屋大维的要大得多,这些军舰装载着军队和军需品,此外还有为在敌人败退时追击用的
船帆。屋大维和他的优秀的海军将领阿格里帕没有被这些海上“浮动巨兽”所吓倒。他们
清楚地知道敌手有着象他们一样装备精良的军队,因此,他们尽量避免与敌人打接舷战或
被敌人纠缠往。由于正确地估计到大舰行动很笨拙,屋大维他们决定采取机动的海军战术
对付安东尼的步兵和投射物。  
  战斗开始时,双方同时将自己的舰队面对面排列成3个分舰队队形,每一支分舰队都由
狭长的作战舰只组成单列横队。这样,战舰之间可以互相保护易受攻击的舰舷外侧。在外
侧排列的桨手是暴露的,同时作战中使用弓箭、操纵撞角、抛掷钩爪和投枪的人员也是暴
露的。安东尼的后续部队有60艘舰只组成,由克娄巴特拉指挥。  
  整整一个上午,对立双方的舰队在对峙中度过。中午时分,一阵微风使安东尼的左翼
舰队开始了行动,很快,双方舰队全部投入交战。屋大维的舰只避开密集的敌舰编队,而
去攻打那些孤立的敌舰,冲进去杀死敌方桨手,然后不等对方围攻过来就退出,再开始另
一次快攻。在战斗最艰苦的阶段,阿格里帕命令向敌舰抛掷燃烧着的火把和炭火罐,这比
对手用弩炮射出的石块威力要大得多。  
  看到安东尼陷入重围,克娄巴特拉命令她的分舰队升起船帆,乘着顺风插入交战双方
中间。屋大维的舰船闪开一条路让其通过,使她尽快离开安东尼的主力舰队。由于风力很
大不允许她调转船头实施她的作战计划,埃及女王冲出了战场,一直向南边的埃及方向遁
去。安东尼急忙登上一艘较小的舰船想去追赶他的妻子,但整个舰队却在阿格里帕的火箭
攻击下无法脱身,不能遂行撤退的计划。屋大维军队在战前发明的火箭、火罐在战斗中起
了决定性的作用,使他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夜幕降临之后,安东尼残余的部队都设法悄
悄地逃出了作战水域。但在一个星期以后,他所有幸存的部队和舰船都向屋大维投了降。
这个胜利使屋大维获得了对整个地中海的控制权,并为他后来征服埃及奠定了必不可少的
基础,也使他获得皇权成为凯撒·奥古斯都大帝。  
  亚克兴海战以后的5个世纪里,从黑海到大西洋的漫长的海洋上,仅仅有一些小型警察
舰只在海上进行巡逻,以防止海盗抢劫,保护来往商船。由于所有海岸和海军基地都为罗
马帝国所管辖,整个地中海和周围的附属水域变成了一个封闭的海洋。在这块陆地和海洋
之上,建立了罗马帝国,这是在历史上保持时间最长的一个和平时期。  

 
四、罗马的衰落与欧洲的兴起  
  当罗马人的征战达成顶峰时,奴隶们就不再大量涌入罗马了。几个世纪以来,这些众
多的奴隶们弥补了罗马因人口出生率急剧减少而减少的人口。北欧和东欧的日耳曼人起先
被邀请作为农夫和军士来到这个人力奇缺的国度。而后,日耳曼人为了逃避来自中亚细亚
的匈奴人的攻击,在征得罗马人许可后,大量涌了进来。最后他们征服了这个国家。在来
自各方面的压力下,罗马帝国分成了两部分:一是西罗马帝国,它的首都在罗马;另一个
叫东罗马,或称为拜占庭帝国,其首都在君士坦丁堡。这两部分分别拥有自己的帝王。  

  到公元五世纪末,西罗马帝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已经消失。在第六世纪,伊斯兰教的
兴起日益威胁着所有罗马人和从前的罗马疆域。游牧的阿拉伯人被能言善辩的穆罕默德说
服而虔诚地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大量地从阿拉伯沙漠向外涌流,袭击了相邻的帝国。伊斯
兰的军队东进到印度河、西进到埃及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波斯人和拜占庭人很快给他们让
开了道路。由于在整个中东地区已站稳脚跟,穆斯林们来到海上。他们越过塞浦路斯和罗
得岛,攻打了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同时,他们向西推进,越过北非,先用武力征服当
地人后,然后强迫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到了公元700年,他们的军队已打到直布罗陀海峡,
此时北非的柏柏尔人已皈依伊斯兰教,随后他们又征服了西班牙和高卢。此时,穆斯林大
有将整个基督教世界围而吞并之势。然而,东方的君士坦丁堡已逐渐巩固。公元717年,伊
斯兰的一支8万人的军队攻击君士坦丁堡,但是在它的城墙下遭到了失败。在这期间,拜占
庭人的狭长的战船用新型武器——实际上仍是过去曾使用过的无法扑灭的“希腊纵火剂”
——打散了包围他们的敌舰。在西方涌入高卢的穆斯林于732年被法兰克军队击退。  
  在查理曼领导下的法兰克人与罗马教皇相互联合协同,曾短暂地恢复了西欧的秩序。
但是,穆斯林在它的南部、斯拉夫人在它的东部、北欧海盗在它的北部发起了新的攻势,
法兰克帝国无法招架这些新的打击,终于崩溃了。这样,当伊斯兰和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与
思想启蒙都达到了自己的顶端时,西方则进入了一个混乱而无秩序的时期。  
  在法兰克帝国的废墟上“神圣罗马帝国”终于诞生了,它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大部
分领土。北欧海盗停止了他们在海上的抢掠,进入陆地与陆地上的人们融合在一起。斯拉
夫人在新帝国的东部定居了下来。只有穆斯林继续在骚扰基督徒们的边界,这时穆斯林的
军舰已控制了地中海地区。  
  公元十一世纪,基督教国家准备回击。基督教国家的军队驱逐了撒丁岛和西西里岛的
穆斯林,一直将他们赶到西班牙南部。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组织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到这个世纪结束的时候,基督教的军队已占领了耶路撒冷,并且在海上几乎全部清除了
阿拉伯人的势力。  
  十字军的兴起点燃西方人妄想的火焰,这种妄想一直持续了250年。它对意大利商业城
市的迅速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这些城市承担了东西方运输的绝大部分。他们的商船循着东
方船队的路线走到中东的终点,从东方诸国带来了香料和丝绸,然后将他们运送到西欧和
南欧的沿海城市。  
  威尼斯所在的地理位置正处中央,这对它来说是非常幸运的。它座落在亚得里亚海顶
端,威尼斯商人可以迅速地通过阿尔卑斯山的隘口,与北欧进行贸易获得厚利。第四次十
字军东征对君士坦丁堡的洗掠,部分原因是由于威尼斯商人煽动的结果。不久以后,威尼
斯人占领了地中海东部的克里特岛。接着,它又兼并了塞浦路斯,增强了海上航行的控制
权。大型的威尼斯造船工场采用流水作业建造桨帆舰船,并借此进行这方面的垄断。公元
1400年,威尼斯的力量和威严达到了最高峰。它拥有3000艘舰船、20万人口和3.8万名水手
。  
  但是,繁盛的基督教国家又面临着穆斯林一次新的重兵侵犯。阿拉伯人之间政治和宗
教上的世仇为土耳其人打开了外侵的道路,他们从亚洲中部的山岗上蜂拥而下,要想主宰
阿拉伯世界及其宗教。1400年,土耳其人已越过了达达尼尔海峡,并向多瑙河流域推进。
1453年君土坦丁堡在土耳其人火炮的猛烈轰击下陷落。  
  在罗马衰落以后,千年来一直成为欧洲的堡垒和远古文明保护者的拜占庭帝国,终于
消声匿迹了。从这以后土耳其人席卷了欧洲东部,直下维也纳,通过他们在北非和中东的
基地,加强了对地中海的控制。象阿拉伯人一样,他们喜欢充当欧洲和东方诸国之间经纪
人的角色而获取巨利。然而,他们丝毫没能阻止海盗抢掠基督教国家的商船、奴役他们的
水手,或攻击和抢劫西欧的地中海沿海地区。  

 
五、勒班陀战役  
  基督教国家再也没有象十字军东征期间那样齐心协力来对付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威
胁,那时,他们自发地联合起欧洲的军队,将陆军和海军运送到中东去加强和建立基督教
国家的力量。然而,1570年土耳其人对塞浦路斯的侵犯,终于形成了一个高压紧迫的气氛
,使地中海地区的基督教力量拧成一股绳。在罗马教皇庇护五世倡导下创立了一个反穆斯
林神圣同盟。葡萄牙和神圣罗马帝国都不愿为该同盟效力,但是西班牙和意大利城邦却响
应教皇的号召,并派遣自己的舰队在墨西拿海峡集中。因为很清楚,他们得在基督教陆军
在塞浦路斯登陆前,在海上击败土耳其人。  
  基督教的舰队约有200艘桨帆战舰,多半来自威尼斯和西班牙,少部分是教皇的和热亚
那、萨吾伊和马耳他的。海上人员共有4.4万,包括桨手和2.8万名士兵,三分之二的供应
由西班牙供给。舰队司令由奥地利的唐·胡安担任,他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异母兄弟
。他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因为大家都知道胡安在24岁时已是一个在陆地和海上有着丰富成
功经验的将领。奥斯曼帝国的舰队由阿里·帕夏指挥,大约有250艘桨帆战舰,5万名水手
和2.5万名士兵。  
  当时作战的大型桨帆战舰是狭长形的平底船只,与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的战舰差不多。
但在过去安装撞角的水线上方,安装了一个18英尺长的钉爪吊桥。许多基督教士兵装备有
火绳枪,这种枪是滑膛枪的前身,而土耳其人此时仍用弓箭。所有的桨帆战舰都装有火炮
。威尼斯人带来6艘重型军舰,这种船虽然行动迟缓但在甲板上和舷侧均装有火炮。  
   1571年9月中旬,神圣同盟的联合舰队从墨西拿海峡出发,渡海来到希腊海岸,在勒
班陀附近展开。他们已知道土耳其人已在那里调动了舰队准备战斗。10月7日早上,基督徒
的监视哨观察到阿里·帕夏的分舰队正在进入海湾。  
  勒班陀海战的伟大意义在于,这是自亚克兴海战之后的第一个用桨帆舰船作战的大型
海战,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次桨帆战舰的大型海战。这场海战比亚克兴海战晚16个世纪,其
地点在亚克兴古战场以北几海里。这次海战很象亚克兴海战:两军对垒,双方舰队分别并
列排成三个分舰队,每个分舰队的舰只又并列相排。土耳其和基督教舰队都另派一个分舰
队在后面做预备队。唐·胡安对古老的海战形式进行了改革,专门安排4艘准时到达的桨帆
战舰行进在分舰队的前面。当土耳其人的舰只向前推进时,他们必须绕过这些浮动堡垒。
这些在分舰队前面的先头舰则可以用舷炮猛击敌人。  
  双方的战阵靠近以后,火炮就开始射击。但每艘舰上的前炮仅发射两至三发,战斗就
变成了短兵相接的混战。特别是在中路,双方使用撞角撞击,钩爪钩住敌船,强行登上对
方的舰船,在甲板上进行厮杀。激战很快波及双方的旗舰和后援舰队。土耳其人两次登上
唐·胡安的座舰,但均被从邻舰赶来的基督教士兵所击退。在这个紧要关头,神圣同盟联
军的后备队西班牙指挥官桑塔·克鲁斯带领200多名援军赶到了。他带领一艘战舰在土耳其
军舰的翼侧来回游弋,并用火绳枪向敌甲板扫射。这时,联军里的意大利水兵和西班牙水
兵,包括唐·胡安自己,势不可挡地攻上敌人旗舰甲板,击毙阿里和残余敌军,占领了敌
舰。  
  在战线的北端。土耳其右翼分舰队的舰只在斯奇洛可的指挥下,试图冲击基督教联军
左边的封锁,利用他们良好的浅水航行技艺逃向海岸。但是,联军的分舰队指挥巴尔巴里
格及时推断那里的水道土耳其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舰队也可以通过。因此,他们也向海岸
靠近并命令自己的左翼军队牢牢地截住了敌军上岸的通道。同时,巴尔巴里格的右翼军舰
利用敌军向岸边蜂拥逃窜的有利形势,用“口袋阵”包围了斯奇洛可的左翼,土耳其人只
得驶离岸边。经过一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被包围的土耳其人终于全部被歼。  
  在战线的南端,土耳其军队企图包围联军,几乎取得成功。在这里作战的土耳其分舰
队司令乌鲁其·阿里对多里亚指挥的联军右翼实施佯攻,多里亚为避免受到包围,于是便
向南移动,结果在他的分舰队与联军中央舰队之间形成了一个较宽的缺口。乌鲁其·阿里
瞅准机会,立即率舰转向西北前进,冲向缺口,包围了唐·胡安中央舰队的右翼。联军舰
船在乌鲁其·阿里的突击下损失惨重,土耳其人利用这个机会对该地区的基督教舰船进行
了可怕的大屠杀。然而此时,唐·胡安的舰队已接近全胜,因此可以立即派出增援舰向缺
口处进行堵击。多里亚此时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准备重新返回战斗。桑塔·克鲁斯也带
领他的后备分舰队先于多里亚插入缺口与乌鲁其·阿里决战。乌鲁其·阿里招架不住,率
舰逃走。  
  当战斗在下午结束的时候,海湾被鲜血染成了红色。根据当时基督教的记载,也许有
些夸张,这场战争夺去了土耳其3万多人的生命,俘虏和摧毁舰船60艘。联军仅损失几艘舰
船和7700人。  
  正如大多数单纯的海战胜利一样,神圣同盟在勒班陀取得的胜利既是决定性的,也是
非决定性的。基督教徒们在精神上取得了优势,他们不再象过去那样惧怕土耳其人了。土
耳其人从此也使自己的入侵行动变得更加谨慎,他们以及北非的附属国再也没有威胁地中
海的统治。  
  另一方面,由于神圣同盟很快瓦解,基督教徒们没有乘着海战的胜利在陆战方面取得
联合作战的成功。土耳其人重新占领了塞浦路斯,穆斯林的武装船只继续在海上制造一些
令人不能容忍的麻烦。突袭基督教诸国的旅客,绑架他们并从中敲诈物品的所谓“巴巴尔
体系”持续了几个世纪。  

 
六、小结  
  被称为长形战船的桨式军舰的出现,主要用来控制海上交通,保护友方的货船并破坏
敌人货船的航行。如果能够主要依靠摧毁敌方舰船来达到这一双重目标,他们就可以被称
为取得了制海权。  
  长形战船控制交通线的典型战例是发生在公元前480年波斯远征希腊的战争。在萨拉米
斯海战中,波斯人的舰队被希腊人引诱到狭窄的海峡之中,无法发挥自己数量上的优势。
为避免波斯人的跳帮战术,希腊人在攻击和防卫中使用了安装在三层桨座大帆船上的青铜
撞角。由于波斯陆军的供应船队受到胜利了的希腊舰队的威胁,为避免饿死,他们不得不
撤退。仅用少数战役便可清楚地证明马汉关于“交通支配着战争”的论断是正确的。  

  公元三世纪,罗马人从台伯河盆地向外扩张,横扫了希腊人在意大利南部占领的诸城
镇,并和以非洲为根据地的迦太基人发生冲突。他们从迦太基人那里夺取了地中海西部的
控制权。罗马人最初是使用称作“乌鸦吊”的武器来攻击迦太基人的长形战船。这种武器
是一种横过舰与舰之间的舷侧吊桥,吊桥的一端装有旋轴,另一端装有铁喙,铁喙钩住敌
舰后,他们就可从吊桥上冲过去与敌人搏斗。而后,罗马人又通过使用得到改进的海军战
术,最后才取得西地中海的控制权。  
  从迦太基人手中夺得地中海控制权后,实力不断增长的罗马帝国派出了自己的军队去
征服别人。这支军队常常是以海军舰队为先锋,直打到欧洲、小亚细亚和埃及。罗马的远
征最终被内战所中断。内战的海上决斗是公元前31年的亚克兴海战。在亚克兴战役中,以
桨橹为动力的海战有了突破性的革命,开始战斗前双方的舰队都排成一列横队。屋大维的
长形战舰有着良好的机动性,击败了马可·安东尼的舰队。屋大维的胜利为统一罗马奠定
了基础,使屋大维象凯撒大帝那样成为罗马帝国的统治者。  
  四个世纪后,罗马帝国分成了两部分。西罗马遭受日耳曼人的侵略蹂躏。东罗马,或
称为拜占庭帝国则受到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的侵犯。公元八世纪,拜占庭海军的长形
战舰拯救了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 注 ] ,它们是使用不可扑灭的“希腊纵火剂”击
溃了不可一世的阿拉伯舰队的封锁。  
  十字军原本是组织起来去从穆斯林手中夺取“圣地”的,结果激发了意大利商业城市
的出现和发展兴盛,它们承担了东西方间的大部分海运。位于亚得里亚海顶端的威尼斯由
于它所在的中心位置而特别走运。它通过海路从中东和地中海运来货物,然后通过阿尔卑
斯山的隘口将这些货物运到北欧诸城市。到了1400年,威尼斯拥有一支3000艘船的船队负
责海上贸易,并且有一支由长形战船组成的舰队来护航。  
  在此期间,土耳其人侵袭了阿拉伯帝国,并皈依伊斯兰教。他们越过达达尼尔海峡,
直捣多瑙河地区。1453年围困和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此后,土耳其人横扫东欧,一直打到
维也纳,他们在北非和中东地区建立根据地,加强了对地中海的控制。  
   1571年基督教徒和穆斯林的军事力量在勒班陀海战中进行了最后的较量。西班牙和意
大利的联合舰队与土耳其人进行对抗。正如16个世纪以前在附近海域发生的亚克兴海战一
样,双方舰队列成单列横队形进行战斗。基督教联军痛快淋漓地击败了土耳其人,取得了
对地中海更大的控制权。但是武装的穆斯林抢劫船仍继续不断地在这些水面进行令人无法
忍受的骚扰活动,他们不断在海上袭击、敲诈勒索金钱和财物,进行抢劫,这种所谓“巴
巴尔体系”持续了几个世纪。  


--
                   
                   To injure no man, but to bless all mankind.
        
                                http://yepp.myrice.com/little.jp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0.46.77.17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2.3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