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rrior (原始积累中(日灌夜观)), 信区: Green
标  题: 第二十八章 两线出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pr 13 11:13:18 2004), 站内信件

第二十八章 两线出击  
E·B·波特 [美国]  
[出自《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  
 
  回忆起救援或收复菲律宾的几个橙色计划,它们都展示出一个横跨中太平洋的强大攻
势。因预料到最终要展开这样一个攻势,恰恰在宣战前后,美国海军命令建造22艘新航空
母舰。但是,由于日本对澳大利亚以及美澳之间的交通的威胁,所以盟军部队当时调到所
罗门群岛和巴布亚岛,以直接攻击在拉包尔的日军堡垒。  
  南太平洋地区在6个月内进行了一系列作战才占领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布纳并到达所罗门
群岛,花了更长的时间才完成对巴布亚岛的占领,此时还未攻下拉包尔。金将军对他们这
种缓慢的行动显得越来越不耐烦,照这样的速度,盟军要用许多年才能打到日本。金开始
考虑到,盟军应该绕过拉包尔,这样可腾出兵力来展开横渡大洋中部的攻势。  
  麦克阿瑟将军则主张跨越南太平洋的单线进攻。他提出,一旦拉包尔被占领或将它孤
立起来,由他指挥的部队将沿着新几内亚和菲律宾海岸线进攻日本。这一强大攻势,沿着
他所说的新几内亚-棉兰老岛攻击路线,将以陆军进攻为主,以一系列两栖作战向前推进,
绕过敌军的密集地带,并不断地由陆基航空兵进行支援。为支援这次行动,海军除了运输
和护航外,还将进行对海岸的炮击和保护陆军登陆进攻的侧翼。  
  新几内亚-棉兰老进攻路线的反对者则强调,这是绕道进攻日本,需要一条很长的而且
易受攻击的交通线,是一种缓慢进攻方式。在连续进攻的每一个环节中,战斗机和由其护
航的轰炸机的攻击半径都受到限制。这一计划没能充分利用就要进入太平洋海域的航空母
舰的优势。  
  另一种意见是以航空母舰为前导跨过中太平洋的强大攻势,将能向西跨出惊人的步伐
,威胁整个日本岛国,并迫使其分散部队实力,以加强各个要地的防御。远距离分散开的
岛屿通常是不能相互支援的,一旦被美国日益强大的航空母舰的空中力量所孤立,他们将
得不到增援。横跨太平洋中部的进攻,可以切断日本与西南太平洋的联系,同时也使盟军
通向该区域的较短的交通线得到保护。它将迅速地把战争推进到日本海域,迫使敌人舰队
出来决战,照此推测,部队将能长驱直入进攻日本本土。  
  参谋长联席会议和他们的下属委员会,在仔细权衡这两个方案后,决定把中太平洋的
攻势作为攻击的主线,但仍允许麦克阿瑟在西南太平洋的部队沿着新几内亚-棉兰老一线前
进,西南太平洋战区的部队将负保护澳大利亚的任务。与此同时牵制他们所遇到的日军,
使他们不能阻碍中太平洋的攻势。在1943年5月的华盛顿会议上,英军参谋长们对盟军参谋
长联席会议的计划,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因为大会向他们保证给太平洋战区增加下列装备
:航空母舰、快速战列舰、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用以执行该项新的进攻任务。这些
武器都是欧洲战场上用不着的。人们彼此心照不宣,把它理解为英国为敦促美国进攻意大
利必须付出的代价。从此以后,美国将在太平洋独自进行战争。  
  因为两线出击需要密切协同,一些军官认为,目前最紧要的是任命一位太平洋战场的
最高指挥官。但是很明显,陆军以致可能也包括美国民众都反对由尼米兹或其他海军将领
来领导麦克阿瑟,而金将军又不想把太平洋舰队的指挥权交给麦克阿瑟。因此,对于太平
洋战争来说,在华盛顿没有比参谋长联席会议更直接的最高指挥官了。战争开始后,及时
的全球范围的无线电通信,克服了分散指挥的弱点,至少在两线进攻进入实施前是这样的
。  
  展开中太平洋强大攻势的最初计划,要求攻占马绍尔群岛,但是讨论到占领该群岛的
方法时,遇到这样一个事实,即盟军陆基飞机不能到达那里,而且没人知道在没有辅以陆
基飞机支援的情况下,是否有足够的航空母舰和有经验的航母舰载机飞行员来配合这一行
动。还有空中照像侦察的问题,在1943年,人们普遍认为只有陆基飞机才能遂行所需要的
广大区域的侦照任务,来发现防御设施,显示海滩坡度、岛礁和水深。  
  然而,以日本控制的吉尔伯特群岛为基地的飞机能到达马绍尔群岛,而在坎顿岛、贝
克岛和埃利斯岛上的盟军现有和将设的空军基地上的飞机能到达吉尔伯特群岛。所以决定
,美军首先攻占吉尔伯特群岛,然后从该岛起飞的飞机支援下一步占领马绍尔群岛的行动
。  
  一开始,人们便清楚吉尔伯特群岛中的主要目标是在塔拉瓦环礁的贝提奥岛,在那里
,日军有一个机场。但当尼米兹上将于7月20日从参谋长联席会议那儿接到命令时,他吃惊
地发现,他们还需要攻占距塔拉瓦岛将近400海里的瑙鲁岛。这两个岛相距如此遥远,而在
攻占它们的作战时进行支援将有分散舰队力量的危险,而且,一旦攻下瑙鲁,从其地理位
置来看对美军毫无用处。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尼米兹的上司几个主要军官的支持,他说服
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从原计划中取消了攻占瑙鲁的计划,改为占领距塔拉瓦100海里的马金岛
。在马金岛环礁的布塔里塔里岛上,有地方建造一个简易轰炸机场。它距马绍尔群岛由少
量敌军控制的南端还不足200海里。修改后的计划还包括占领阿贝马马岛,准备在那儿再建
一个机场。对塔拉瓦和马金发起进攻的时间定为1943年11月20日。  

 
一、新攻势的实力  
  中太平洋攻势在战争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武装部队要迅速地越过密布敌军空军基地的
岛屿洋面,这在过去的战例中找不出任何可资借鉴之处。实现这一进攻方案需要采取新的
训练手段、新的战斗技术,提供新型的支援、供给和保障手段,以及拿出军火库中所有的
新式武器。但是,这个方案在1943年秋天开始时,即距珍珠港事件还不到2年的时候,一切
已万事俱备了。这也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显著的成就。  
  中太平洋的主要作战部队是美国第5舰队,它是一支为在远距离发挥作战威力,由官兵
们、军舰和飞机组合而成的综合武装力量 [ 注 ] 。到了秋天,这支部队已拥有6艘巨型航
空母舰,其中主要是新建造的2.7万吨、32节航速的“埃塞克斯”级航母,5艘轻型的1.1万
吨“独立”级航母;8艘护航航空母舰;5艘新型和7艘老式战列舰;9艘重型和5艘轻型巡洋
舰;56艘驱逐舰;29艘运输船和大量登陆船只。  
  这支规模可观并继续增长的舰队由海军中将雷蒙德·A·斯普鲁恩斯指挥,他智力超人
,是位严肃而又谨慎的军官。他曾在海军军事学院执教,当时他被人誉为战略家,中途岛
海战充分显示了他具有一个军事家的才能。以后,他担任尼米兹上将的参谋长,在制定他
要指挥的这次行动的计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5舰队的先锋是第58特混舰队,这是一支快速航空母舰编队,通常以4个特混大队成
环形队形行动。每个大队通常包括2艘大型和2艘轻型航空母舰,由1-2艘快速战列舰,3-4
艘巡洋舰和12或15艘驱逐舰为它们护航。由于他们行动高度灵活,这些特混大队既能联合
行动也能独立作战。这便是率先横渡太平洋、直抵日本海岸的海上浮动机场。不过,在19
43年由海军少将查理斯·A·波纳尔率领的快速航空母舰编队,只是后来消灭日本空军和把
日本联合舰队打得东逃西窜的舰队的缩影。  
  第5舰队的两栖部队由海军少将里士满·凯利·特纳指挥的第5两栖部队组成。在此次
攻击作战中,这支部队由运输舰、补给船、登陆和抢滩舰船,还有负责近接火力支援的驱
逐舰、护航航空母舰、巡洋舰和老式战列舰组成。  
  编入第5两栖部队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被定为“V”两栖部队。该部队的指挥官是美国
海军陆战队少将霍兰·M·史密斯,由于他对那些军容不整或衣着不适的官兵总是嚎叫,所
以,有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疯狂的嚎叫匠”。虽然“嚎叫的疯子”和“吓人的旋风” [
 注 ] 都是那样固执和直言不讳,两人经常发生矛盾,但是他们都是两栖作战的专家,彼
此协同工作很有成效。  
  此外,第5舰队有其自己的陆基航空兵,由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飞行部队组成,
由海军少将约翰·H·胡佛指挥。  
  为使第5舰队能尽快地从后方基地部署到横跨太平洋的前进基地,以控制其沿途所到海
域,太平洋舰队后勤补给部队向其提供了海上机动补给及其它的机动辅助勤务部队。前者
由油船组成,在海上为舰船补充燃料;后者则由供应船、修理船、浮动船坞、军火运输船
和其它的辅助船只组成,能在任何濒海浅水区或其它有保护的锚地抛锚,迅速形成机动前
进基地。  
  第5舰队的所有高级军官均由尼米兹上将提名,他选人的标准就是看被选人的能力。在
珍珠港或在华盛顿,军官们并不都喜欢他这样的选择。担任航空母舰编队最高指挥官的波
纳尔是位飞行员,但批评家们问为什么要由不是飞行员出身的斯普鲁恩斯来指挥航空母舰
先头部队。因没有一个陆军军官担负要职,陆军官兵失望了,虽然至少两栖部队的一半以
及大约一半飞行员均来自陆军。批评性的眼光在注视着这些尼米兹所推荐的军官们的一举
一动。  
  随着新型战舰驶入珍珠港,部队划分成几个特混大队,开始进行战前实弹训练。9月初
,一支由3艘航空母舰组成的编队,袭击了马库斯岛,摧毁了岛上的军事设施,炸毁几架日
军轰炸机。9月18日、19日两天,另一支由3艘航空母舰组成的编队与从坎顿岛和富纳富提
群岛起飞的轰炸机一起行动,袭击了吉尔伯特群岛。这次袭击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在埃利斯
岛的美空军基地的压力。埃利斯岛曾遭到从塔拉瓦岛和马金岛起飞的日机的轰炸。这一仗
的收获超过了人们所预料的目的——日本人除了只留下4架两栖飞机在马金岛用于侦察外,
撤走了驻守在塔拉瓦岛和马金岛的全部空军部队。与此同等重要的是,该地域的日军防御
部队发射了大量的弹药,却得不到补充;而进攻的美军还成功地取得了一些有关塔拉瓦和
马金岛的很好的照片。18天以后,一支拥有6艘航空母舰的编队——这是到目前为止所能组
成的最大规模的编队——对威克岛进行了大规模的攻击,摧毁了那里的空军基地,使日军
不得不从马绍尔群岛派出飞机援助。最后,在11月初,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由舍曼将
军和蒙哥马利将军分别指挥的两支航空母舰编队袭击了拉包尔,从而支援了哈尔西指挥的
布干维尔战役。  
  美军航空母舰实力大大增加的一个重要结果,是美军决定放弃过去那种单艘航空母舰
行动的模式。几艘航空母舰同在一个护航编队内实施机动是困难的,并且丧失了航母的一
些机动性能。但是,这些均被集中空中战斗巡逻和配用无线电引信的高炮实施密集射击所
达成的防御优势所弥补。  
  由于美军不知道敌舰队因丧失舰载机已处于瘫痪,因而仍小心翼翼准备实施出其不意
的袭击,以便在古贺大将能够攻击之前获得立足之地。由于未探明目标,胡佛的B-24轰炸
机的攻击推迟到11月中旬,此时,第5舰队早已踏上了进攻的征程。  

 
二、收复吉尔伯特群岛  
  攻占吉尔伯特群岛,比美国在太平洋战场进行的任何一次战斗都要复杂得多,规模也
大得多。第58特混舰队的4个特混大队已出发前往指定的支援阵位和掩护阵位。其中2个大
队来自珍珠港;另2个大队来自南太平洋,在那里,他们刚刚完成对拉包尔的攻击。  
  北路攻击部队把第27步兵师调去攻击马金环礁,指挥这支部队的有特纳将军和霍兰·
史密斯将军。他们原计划是要进攻瑙鲁,因为美军认为在诸目标中,瑙鲁的防御力量最强
。当他们不去攻打瑙鲁,而改为进攻马金岛时,只是攻击目标改变了,部队的指挥结构则
没有改变。  
  第5两栖部队的其余部队被指定为南路攻击部队。在新西兰的惠灵顿,他们收编了曾在
那里受过训练的第2海军陆战师。南路攻击部队的舰艇和官兵在新赫布里底群岛进行了登陆
作战训练,随后,便驶向塔拉瓦岛。  
   “舡鱼”号潜艇运载着海军陆战队的一个连去侦察敌军控制薄弱的阿贝马马岛,该岛
在马金岛和塔拉瓦岛陷落后也被日军占领了。  
  
图59 横渡太平洋  
  由于马金岛靠近马绍尔群岛,容易遭到该岛日军的袭击,因而,美军认为必须在一天
之内就占领它,以便支援舰队能迅速撤退。为配合此任务,一支6500人的部队被派去占领
布塔里塔里岛,该小岛是马金岛环礁的主要岛屿及指挥部所在地,美军认为那里的工事不
坚,防御不强。事实上,布塔里塔里岛上的守军总共不足800人,其中包括由新毕业的海军
中尉指挥的284名海军陆勤人员和一部分非战斗人员。不过,令霍兰·史密斯作呕的是,进
攻的美军因没有占据主动而行动受阻,他们花了4天时间才消灭岛上的守军而不是1天。尽
管在兵力数量上美军比日军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其伤亡率也是很高的,64人死亡,152人受
伤。11月24日,当舰队几乎全部要从马金海域撤出时,1艘刚刚到达的日军潜艇向护航航空
母舰“里斯康布湾”号发射了1枚鱼雷,命中了航空炸弹舱引起爆炸,只1枚鱼雷便把这艘
航空母舰炸得四分五裂。舰上大约900名官兵中有650人因爆炸或因破损船体处燃起的大火
而丧生。因为海军在两栖攻击作战中强调速度的正确理论没有充分地得到维护,于是陆战
队将军霍兰·史密斯对陆军的两栖作战部队丧失了信心,尤其是对步兵第27师的那些官兵
们。  
  与此同时,“舡鱼”号已把其陆战队侦察连送上了阿贝马马岛,进行战前敌情侦察。
当陆战队发现敌军只有25名防御人员时,他们便要求潜艇用火力掩护,直接占领了该岛。
  
  攻占吉尔伯特群岛行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攻占塔拉瓦岛战斗。在那里,美军以重大
的伤亡为代价,取得了作战经验。对塔拉瓦岛的攻击,为美军横跨重兵把守的中太平洋各
岛礁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练兵场,它使美军完成了对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作战以及海
军和舰队陆战队战前演习的训练课程。  
  海军少将哈里·希尔率领的南路攻击部队的主要目标贝提奥岛,是一个狭窄的、只有
2英里长的小岛,它是塔拉瓦环礁中唯一设防的岛屿。日军在那里只有3000名守军,要对付
由朱利安·C·史密斯少将指挥的第2陆战师的16000名增援部队。防守的日军与进攻的美军
一样都是精锐部队,但是日军主要布防在美军前进路线上的艰难地段和永久性防御工事内
,该岛由一宽大的珊瑚环礁围绕着,只在退潮时才露出水面。在礁盘上,日军用铁丝网把
混凝土、珊瑚以及金属障碍物固定在一起,迫使进攻部队船艇沿着岸炮控制的航道前进。
在高潮时的水线处,有一道由青椰子树干组成的4英尺高的障碍堤,除大口径火炮外,任何
武器都很难摧毁它。在障碍堤后有许多炮位,这些炮位部分处于地下掩体里,由钢筋混凝
土构筑而成,大部分都覆盖着很厚的沙土和贝壳。  
  美军的决策者们,通过对以上不利因素的讨论,以及研究了从空中和潜艇上拍摄的照
片,对贝提奥岛作了尽可能全面的了解,结论是,岛上没有便利的登陆滩头,到处都布设
了令人望而生畏的防御工事。面对这样的条件,他们选择了北岸位于环礁湖中的一条1500
英尺长的滩头。但他们却忽略了或根本不相信这一条至关重要的情报,而这一情报实际上
已写在特纳将军的行动计划中了。该情报是:“低潮时的最高水位,大约有1至2英尺深的
海水淹没着贝提奥岛北面的礁盘”——这对标准的登陆舰船来说不够深,而“D”日,即1
1月20日(美军登陆日)这一天正是低潮。  
  为避免损失过大,并保持下一步的进攻态势,在登陆前,攻击部队必须摧毁贝提奥岛
上大部分的敌军工事。有经验的军官对于“D”日前一周由胡佛的B-24轰炸机或第58特混舰
队的飞机进行的空袭预先火力准备并不在意,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希尔的3艘老式战列舰和5
艘巡洋舰在攻击发起前进行的近距离的火力准备上。11月20日上午,炮击持续了2个半小时
,这些战舰向贝提奥岛倾泻了3000吨炮弹,整个岛似乎变成一片火海,巨大的烟柱和灰尘
升上高空。木制的营房被烧毁,一个军火库被炸毁,一些火炮被摧毁,但是,大多数日军
却仍有秩序地坐在他们的掩体里。  
  登陆舰船顶着大风从波涛汹涌的海面驶入泻湖,进入攻击阵位,但迟到了。08:45第一
次冲击由3个波次组成,新型履带驱动的两栖运兵车(两栖牵引车)载着登陆兵以4分钟的间
隔向6000英尺以外的滩头冲去。第4、5和6攻击波由标准的登陆艇“LCM”(机械化装备登陆
艇)和“LCVP”(车辆及人员登陆艇)组成,装载着部队、坦克和轻型火炮跟随其后。08:45
,希尔将军命令他的舰艇停止炮击,因为浓烟已使他看不到登陆舰船,他怕误伤他们。当
时,第1波距滩头还有15分钟的距离,背靠沙滩面向大海的日本守军,利用这段火力间隙时
间,协同泻湖滩头的守军,用步、机枪向正在逼近的登陆艇队猛烈射击。  
  两栖运兵车从它们离开换乘点起,便受到敌军零零碎碎地火力袭击,当他们逼近海滩
时,火力变得更为猛烈。正象特纳的参谋人员所预料的那样,礁盘上面的水深只有2到3英
尺,但履带式运兵车能够在礁盘上移动并通过。与此同时,敌人的步机枪和抗击登陆舰船
的火力也逐渐增强,迫使攻击波有些混乱,打死或打伤一些两栖运兵车上的士兵。第4、5
、6攻击波所遭到的牺牲更为惨重,他们的标准登陆艇在礁盘边搁浅。一些陆战队员跳入深
深的水中,由于他们身上的装具较重而沉入水底被淹死。其他人被从第1波返回的运兵车运
上滩头,许多人跳入浅水里,在步机枪交织成的火力网中跋涉600英尺才登上海滩。一些谢
尔曼坦克由机械化装备登陆艇运上礁盘开始登陆,但车辆及人员登陆艇运载的37和75毫米
火炮则别无选择,只好等待涨潮时再登岸。  
  水位低有一个好处:岸边现出了一条狭长的沙滩,陆战队员可以利用其上岸并以那道
障碍堤作掩护。不过,当时部队的伤亡特别大,甚至站立起来,就会成为几个方向的射击
目标。尽管如此,在第一次攻击后,陆战队员开始爬上防波堤,并用TNT炸药炸毁火炮掩体
和散兵壕。  
  指挥这次攻击的戴维·M·舒普上校还未上岸,就命令他的团预备队立即投入战斗,然
后,他用无线电向在“马里兰”号战列舰上的朱利安·史密斯将军报告,要求立即实施炮
火和空中支援。这位师指挥官不仅使舒普得到了他所需的支援,而且还将师预备队的一半
兵力投入战斗。当滩头上战况紧急的进一步报告传来时,朱利安·史密斯用无线电报告了
当时在马金岛附近的霍兰·史密斯将军,请求使用陆战队预备队,他的请求被批准了。  

   11月20日天黑前,登上滩头的5000名美军中已有近三分之一人员伤亡。但是西岸已有
一半在美军手中,而且在这个滩头堡的基础上,美军已建立了一个300英尺纵深的滩头阵地
。夜幕降临时,进攻部队全部实行了火力管制,几乎没有一支枪进行射击。大多数日军在
天亮前爬到树上或占据其它位置准备狙击。  
   21日天一亮,战斗又打响了,而且很快就达到白热化。根据呼唤,舰载机的轰炸和舰
炮火力的命中率在不断提高。这种支援使得陆战队在贝提奥西岸得以全线向前推进。在此
基础上,陆战队预备队全部投入了战斗。此后,进攻部队的基本任务是清除碉堡及掩体内
的敌军,虽然坦克和火炮在完成这项危险任务时很有用,但是目前这项任务不得不几乎全
部由步兵利用火焰喷射器和手投炸药包来完成。  
   23日下午,朱利安·史密斯宣布敌军有组织的反抗已停止,事实上,守军已被消灭了
。100多名朝鲜劳工被俘,但是只有1名日军军官和19名士兵投降,其余的不是战死就是自
杀了。在登上贝提奥岛的1.83万名美军中,有3000人伤亡,其中有1000多人战死或受伤后
病死。  
  美国民众和高级司令部深受震动。做为一个主要战役的基本突破口,塔拉瓦岛与瓜达
尔卡纳尔岛和巴布亚均占有重要位置,后两者也是用很多生命换来的,但是这些损失是在
夺取这些要地的持续6个月的战斗中造成的,而攻占塔拉瓦仅需时3天,就牺牲了上千人。
  
  美国中太平洋战区陆军司令罗伯特·C·理查森中将指责占领马金岛的行动迟缓和由于
指挥不当而导致攻占塔拉瓦岛代价太高。他对尼米兹上将建议,由一支陆军部队来代替第
5两栖部队,这种取代将使指挥两栖部队及海军陆战队的权力由霍兰·史密斯转交给他自己
。尼米兹对这个建议毫不理会。  
  尼米兹对就要攻占马绍尔群岛的行动忧心忡忡,但是又必须拿下这些小岛中的关键岛
屿免得驻扎在上面的轰炸机对附近的吉尔伯特群岛进行报复。他更担心的是由第5舰队来承
担下一步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的提议。马里亚纳群岛的目标——塞班岛、提尼安岛和关岛,
哪一个都要比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的岛屿要大得多。日军的陆基航空兵可以对他们
提供支援,然而,任何一架盟军陆基飞机都飞不到那儿。占领一块平坦的2英里长的贝提奥
岛况且要用上千人的生命作为代价,而要攻占25英里长的且多山的关岛得花多大代价呢?
  
  第一次制定中太平洋攻势计划时,麦克阿瑟将军就曾反对过,他指出,夺取有坚实防
御的岛屿代价太大,并以美军在中途岛的防御做为例子说明他的观点。可是,他对日军占
领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将能取道埃利斯群岛而向萨摩亚群岛进发,从而切断他与
美国的联系却没感到不安。他坚决反对美军沿中太平洋路线继续前进。他认为,如此向西
进军而缺乏陆基航空兵的空中支援,也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太大,舰船、飞机损失惨重。此
外,在中线增加部队必将使他自己的部队得不到补给,从而延缓他跨越南部的行动速度,
而快速横越太平洋中部的行动使得他取道新几内亚和菲律宾迂回前进的路线显得多余了。
  
  塔拉瓦岛血战使得麦克阿瑟有了发挥他的观点所需的借口。他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指
示尼米兹,在夺取马绍尔群岛之后,取消在中太平洋的继续行动,让第5舰队调头南下,支
援他攻击棉兰老岛的行动。当他的建议遭到拒绝后,麦克阿瑟不顾决定,越过参谋长联席
会议,给战时陆军部长亨利·L·斯蒂文森写了一封信,并希望他将信转交总统。他要求“
把中线指挥权让给我”。“我将在10个月内到达菲律宾,……不要让海军的骄傲和无知再
给我们国家带来巨大悲剧。”  
  这次请求与上次相比,并没产生更多效果。但是不久,麦克阿瑟将军又得到一个新的
预想不到的良机。尼米兹上将邀请太平洋战场上的高级军官在珍珠港开会讨论战略问题,
麦克阿瑟派了2名将军和1名舰队司令到会,并要求他们力争取道新几内亚-棉兰老岛一线进
行单线进攻。在1944年1月28至29日举行的这次会议上,麦克阿瑟的代表轻而易举地就说服
了太平洋行动委员会总部的官员们,他们都反对占领马里亚纳群岛。这样,尼米兹接受了
到会军官们的建议,表示将很好地保证这些建议的实施。他派出他的军官带着这次会议记
录的副本前往华盛顿,利用他的影响来说服参谋长联席会议。洋洋自得的麦克阿瑟为了同
样的目的,也把他的参谋长派往华盛顿。  

 
三、攻击马绍尔群岛  
  进攻马绍尔群岛的计划在进攻吉尔伯特群岛以前就已紧锣密鼓地进行了。这个计划最
初要求对马绍尔群礁中两个离珍珠港最近的马洛埃拉普岛和沃杰岛环礁,以及日军在该群
礁中部的夸贾林岛总部同时进行攻击。霍兰·史密斯因在塔拉瓦一战中损失惨重,变得谨
小慎微。他对斯普鲁恩斯和特纳说,没有足够的部队及支援可以用来同时攻占3个岛礁,并
说服他们向尼米兹提出了一个分成两步进行的建议:首先攻占马洛埃拉普岛和沃杰岛,然
后再占领夸贾林岛。尼米兹则作出了相反的决定——绕过这两个外围环礁,直接攻占夸贾
林岛。第5舰队的将官及普通军官都认为这个方案很危险。在1943年12月14日的一次会议上
,尼米兹对这一决定进行了民意测验。军官们都建议首先占领马洛埃拉普岛和沃杰岛。测
验结束时,尼米兹很平静地宣布道:“好啦,各位先生,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将是夸贾林岛
。”他仅允许修改的是占领没有设防的,在马绍尔群岛东面的马朱罗环礁,以提供一个有
安全保障的舰队锚地,直到夸贾林岛变得安全为止。  
  事实证明,直捣马绍尔群岛腹地的大胆决定是很正确的。日军事先在人员物资上已加
强了对外围两个环礁的防守。夸贾林岛的防守相对比较薄弱。当然,没有任何象陆战队在
贝提奥所遇到的那些麻烦事。尽管夸贾林岛的守军有大约8000人,可其中有2200人未受过
作战训练。不过,这8000人都已武装起来,而且都是些亡命徒。  
  指挥第5舰队主力参加吉尔伯特群岛作战的军官们仍将指挥这些部队参加对马绍尔群岛
的进攻,只有一人除外,即舰队司令波纳尔。人们对他的任免虽没有提出什么批评意见,
可不得不解除他的指挥权,是因为由他指挥的第58特混舰队的两个编队在战前空袭了夸贾
林岛,他原计划连续进行两次攻击,但当进行首次攻击的飞行员回来后向他报告说,许多
未损坏的敌机仍在机场上时,他却取消了对该岛进行的第二次攻击。那天晚上,被他放过
的那些日军飞机追上了正在后撤的舰队,在月光下,对舰队实施了攻击,向新型航空母舰
“列克星敦”号的舰尾投放了一枚鱼雷命中该舰。尼米兹对这种缺乏战略头脑和良好判断
力的行为很不满意,于是解除了波纳尔的指挥权,但做法很特殊,尼米兹顾及了波纳尔的
脸面,把他调到新近空缺的太平洋空军司令的位置上,并安排他只负责行政管理和后勤工
作。尼米兹获准任命老练的海军飞行员马克·A·米彻尔少将接替波纳尔的职位。不过这一
职位仅仅是一个高级的航空母舰分舰队司令,如果他在未来对马绍尔群岛的战斗中仍不称
职的话,他将不需任何正式手续而被悄然解职。  
  在这场太平洋战争中的一个引入注目的事实是,在塔拉瓦岛和马绍尔群岛战斗中,两
栖进攻的战术和武器已变得完全成熟,美军所得到的重要教训和波特上将在大约80年前所
得到的如出一辙,对费希尔要塞攻击失败的教训是,要摧毁强大的守敌只能从容不迫地延
长准确射击的时间。同样的准则也适用于空中轰炸。  
  在马金岛、阿贝马马岛和塔拉瓦岛的机场刚可以使用后,胡佛将军的轰炸机便开始了
对马绍尔群岛的攻击。不久后,又加强了袭击,按计划每天攻击一次,在6个星期里共投下
了2000多吨炸弹,拍摄了几百张侦察照片。1944年1月29日,扩编了的第58特混舰队带着7
50架飞机到达马绍尔群岛配合攻击。胡佛和米彻尔的飞机与第58特混舰队的战舰协同作战
,攻击沿海防御设施,炸毁机场并摧毁在群岛上的所有日军飞机。  
  随着第5两栖部队——拥有300艘舰船,装载着8.4万部队——逼近马绍尔群岛,希尔将
军派出他的特别攻击大队占领了马朱罗岛,紧接着,一支机动的辅助船编队驶入马朱罗锚
地,以确保海军部队的需要。就这样,他们建立起一系列临时的前进基地,这使舰队不再
依靠珍珠港,一步步向前跨越太平洋。  
   1月30日,海军少将理查德·L·康诺利指挥的北路攻击部队和特纳将军直接指挥的南
路部队到达夸贾林环礁,补充了他们的火炮和护航航空母舰的飞机,加紧做最后的周密准
备。主要的攻击目标是罗伊、那慕尔和夸贾林3个岛。罗伊和那慕尔在环礁湖北端,是一对
相连的岛屿,夸贾林岛在它们的南边相距44海里。美军向这3个岛倾泻了4倍于贝提奥岛的
弹药。飞机捕捉到目标后,命中率很高。炮舰改变着射程和弹道,并视情选用爆破弹或穿
甲弹。  
   1月31日,美军占领了接近罗伊-那慕尔和夸贾林岛的小岛,并在岛上部署了炮兵,把
主要的登陆海滩控制在其射程之内。当天白天和晚上,新组建的水下爆破队,对通向海滩
的道路进行了侦察。第二天凌晨,即2月1日,登陆部队在对目标岛屿进行最后的轰炸之后
,向指定的海滩前进。水陆两用装甲车与步兵登陆艇和两栖坦克一起冲向海滩,乘坐在两
栖指挥舰上的康诺利和特纳协调这次行动。  
  并非每一行动都是顺利的,由于组织混乱,选时不当,攻击罗伊-那慕尔的行动不尽人
意。攻击部队是哈里·史密斯少将的新组建的陆战队第4师。他们没有打过仗,直接从美国
调来,没有适当的机会进行登陆演习。可是陆战队一上岸便很快地占领了两个岛,2月2日
下午便宣告两个岛全部占领。他们有196人阵亡,550人受伤。  
  在夸贾林岛登陆的是查理斯·H·科利特少将的第7步兵师,他们几乎无懈可击。这支
部队有良好训练,并在收复阿图岛的战斗中经过锻炼。前进的速度很慢,他们面对的是一
支相当强大的守军,而且由于已选定在该岛狭窄的西端作为登陆点,因此他们不得不在狭
窄的正面上向前推进,推进的距离等于该岛的全长。但是,他们前进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
,似乎是继承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场情况变化不大的条件下的步兵战术。当他们在2月4
日下午全部占领该岛时,有177人阵亡,约1000人受伤。这与陆战队在北面快速攻占两个岛
所造成的伤亡程度相比人数并不算少。  
  因为战斗进行的比较顺利,斯普鲁恩斯没有将1万人的陆战队预备队投入使用,所以他
可以不失时机地加紧占领埃尼威托克环礁,但是埃尼威托克环礁处于一个暴露的位置,距
马里亚纳群岛只有1000海里,距波纳佩岛还不足600海里,距特鲁克岛不到700海里。由于
特鲁克岛有着坚固难以攻破的名声,人们把它比作“太平洋中的直布罗陀”。为避免影响
埃尼威托克的作战行动,米彻尔从塔拉瓦起飞的陆基飞机封锁了波纳佩岛。米彻尔从第58
特混舰队中抽出3个大队向西南去攻打特鲁克岛。古贺大将此时谨慎地把日军联合舰队的大
部分兵力撤向西加罗林群岛的贝劳群岛,但是,他留下一小支部队保护在特鲁克的运输船
。米彻尔以损失25架飞机和1艘航空母舰受重创的代价,用他的舰船和飞机击毁了大约200
架敌机,击沉15艘军舰(其中包括2艘巡洋舰)以及19艘运输船和5艘油船。接下来,米彻尔
便率领2个特混大队奔向马里亚纳群岛。他们在很远的距离上被敌军发现,但是他们的防空
火炮配用炮瞄雷达和无线电引信,使敌机无法攻击美国军舰。在随后美军对塞班岛、提尼
安岛和关岛发起的攻击中,至少击落150架敌轰炸机。空中侦察所得到的照片,对于挑选适
合登陆的滩头和应攻击的机场有很高的价值。  
  与此同时,哈里·希尔的部队已经占领了埃尼威托克环礁的3个主要岛屿。这些部队的
陆军和陆战队最初是作为预备队的,都没有作战经验,所以在登陆时有些混乱。可是一旦
登上岸,这些受过良好训练的陆战队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占领了2个岛。但是,从步兵第27师
抽调来的士兵,曾在马金岛作战中证明是行动拖沓的,这次在对指定的岛礁发起攻击时,
一开始就行动缓慢,以致于一个陆战队的登陆分队不得不急忙冲过去,接替他们担任攻击
的主力。  
  由于他们夺取马绍尔群岛所取得的战绩以及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在扩编的舰队中责任的
增加,米彻尔、霍兰·史密斯、特纳和斯普鲁恩斯每人都晋升一级,以示奖励。米彻尔还
被任命为太平洋快速航空母舰编队司令。  
  攻占马绍尔群岛和协同作战的成功,使尼米兹上将疑虑顿消,由于重大伤亡而产生的
畏惧心理,一下被抛到九霄云外。他现在确信,第5舰队不仅可以占领马里亚纳群岛,还可
以支援麦克阿瑟。所以金上将于1944年2月8日写给他的那封训斥信便显得多余了。金首先
祝贺尼米兹马绍尔一仗所取得的胜利。接着,他笔锋一转,写出的话使尼米兹十分不快—
—他提到尼米兹1月28日谈到绕过马里亚纳群岛的建议时所作出的保证,金在信中写道,“
我怀着极大兴趣阅读了你的会议记录,不过我得补充一句,我对此事既惊讶又愤慨。”日
军控制的马里亚纳群岛阻碍着横越太平洋的全部交通线。因为日军从日本向南通过海上和
空中输送的人员和物资主要由驻守在马里亚纳群岛上的飞机保护,所以占领马里亚纳群岛
就会切断日军对加罗林群岛的供给。金继续写道,“我相信,即使主张在西南太平洋采取
行动的人也会承认,有朝一日我们会砍掉这个在我们向西横渡太平洋交通线上碍手碍脚的
芒刺。”  
  阿诺德将军坚决支持金再三要求占领马里亚纳群岛的主张。阿诺德计划在这些岛上修
建机场,新型B-29远程轰炸机从那里起飞,就可以飞到日本。  

 
四、从新几内亚到棉兰老岛的攻击路线  
  尼米兹上将很快便有了一个支援麦克阿瑟将军沿着新几内亚海岸进行蛙跳式攻击的机
会。到1944年3月底,他派第58特混舰队把敌联合舰队引诱出来决一死战,或袭击在帕劳岛
的敌军新锚地,扫除麦克阿瑟进军路线侧翼的障碍。日军侦察机发现了正步步逼近的美军
航空母舰,由于未做好战斗准备,并缺少补充的飞行员,于是,古贺大将迅速将其主力撤
出了该地区。当30、31日这两天第58特混舰队的飞机轰炸帕劳岛时,击沉1艘驱逐舰,击沉
或重创了35艘其它舰船——大多是辅助舰船和运输船。古贺本人乘飞机从帕劳岛飞向在菲
律宾的总部时,途中遇上风暴,飞机坠毁,联合舰队又失去一位司令长官。  
   4月中旬,第58特混舰队再一次在海上直接支援麦克阿瑟将发动的进攻。这次进攻是
从阿德默勒尔蒂群岛横跨400海里海面进行的长距离大胆跳越,以便越过日陆军第18集团军
在威瓦克的防御据点,然后在荷兰迪亚(查亚普拉)登陆。一支助攻部队在艾塔佩登陆封锁
了沿岸公路。于是,西南太平洋地区一次规模最大的两栖作战开始了,有113艘舰船和8.4
万名官兵参战。第5航空队和第7舰队(包括尼米兹派出的护航航空母舰)彻底摧毁了敌人的
防御,以致没有必要再让第58特混舰队前来支援了。  
  麦克阿瑟将军发动的向西攻势,想夺取日军的简易机场为美军所用,使有战斗机护航
的轰炸机能前进一步,直到能覆盖他要轰炸的棉兰老岛,该岛位于菲律宾群岛的最南端。
5月中旬,他的两栖部队在荷兰迪亚西北,距新几内亚海岸只有130海里的瓦克德岛(越他岛
)登陆。古贺的继任人,丰田大将是个热心于进攻的人,由于断定盟军准备经新几内亚实施
进攻,便为舰队在加罗林群岛西部的行动制定了一个代号为“A-GO”的行动计划。他向在
菲律宾和婆罗洲之间的塔威塔威群岛派去了机动舰队 [ 注 ] ,这实际上是联合舰队的主
力。该舰队效仿第58特混舰队的编组方式,以航空母舰为中心。指挥这支机动舰队的是小
泽冶三郎中将,他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高级军官。一旦遇到有利的机会,小泽冶三郎就准
备出击与第58特混舰队交战。日军在海尔芬克湾(伊里安湾)口子上的比阿克岛建有3个机场
,日军想利用从这里起飞的飞机来弥补舰队的劣势。当5月27日麦克阿瑟的快速行动部队在
比阿克岛登陆时,日军反应强烈,唯恐岛上的空军基地对米彻尔的支援比对小泽冶三郎更
大。首先,日军要把他们在太平洋中部地区的大部分空军力量调到新几内亚;其次,小泽
冶三郎竭力利用增援部队让地面部队抢先进入比阿克岛。当这两个企图一个是被空军,另一个是被第7舰队的巡洋舰-驱逐舰部队打破时,小泽冶三郎派谋(木
某)垣中将去指挥一支真正令人望而生畏的护航舰队,其中包括“大和”号和“武藏”号 
2艘超级战列舰,以及6艘巡洋舰。他们将不惜一切代价打开前往比阿克岛的通道,让自己
的部队登陆,并且轰击已经登上该岛的美军。  
   6月11日,这支舰队向比阿克岛进发时,战略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美军第5舰队袭击
了马里亚纳群岛,为进攻塞班岛作好准备。显然,他们将不在新几内亚附近海域,而是在
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菲律宾海与日军决一死战。一接到丰田用无线电传来的命令,小泽冶
三郎就从塔威塔威出击;谋(木某)垣丢下他的运输船,北上与小泽会合,而机动舰队的余
部,向菲律宾以东海域进发。  
  小泽冶三郎在菲律宾海海战中吃了败仗,减去了麦克阿瑟身上的压力。他现在可不受
外界干扰,一心一意地继续执行自己的作战方案。在未攻取比阿克岛之前,他已占领了该
岛西面50海里的努姆佛岛。7月底,他的部队登上了新几内亚西端附近的桑萨波角。在3个
多月的时间里,美军前进了近1000海里,途中占领了5个敌军据点。此时,棉兰老岛在西北
距麦克阿瑟只有500海里了,但在攻打该岛之前,还得先打北面摩鹿加(马鲁古)群岛和塔劳
群岛。  

 
五、菲律宾海海战中双方舰队的接敌运动  
  丰田把塔威塔威岛作为机动舰队的基地,因为这里近靠婆罗洲的燃油供应地。由于美
国潜艇对日军油船的袭击,大部分的燃油都不能运到日本。美军很快知道了该舰队的方位
,他们在该区域集结了大量潜艇,使小泽冶三郎不敢出港进行演习。他的那些飞行员几乎
没有受过什么基本训练就被派往航空母舰,在舰上,飞行员全部停止了训练,整日虚度时
光,丧失了战斗力。  
  当丰田命令部队在菲律宾海集结时,他们没有足够的精炼过的燃油用于舰队远距离行
动。随机动舰队一起行动的油轮装载着婆罗洲的原油,将其提纯后直接加到油柜里,但是
油的挥发很危险。小泽冶三郎穿过菲律海峡,6月17日的下午在菲律宾海与谋(木某)垣的部
队会合。他们重新填加了危险的原油,第二天便继续向马里亚纳群岛进发。  
  由于小泽冶三郎正确地估计了第58特混舰队的力量比机动舰队要强两倍,而且美军的
飞行员要比他的部属受过更好的训练。因而他把希望寄托在某种优势——或假设的优势上
。东向的信风给他以下风的优势,使他可以一面接敌一面起飞和接收飞机。根据斯普鲁恩
斯在中途岛的战术,他认为斯普鲁恩斯是一个谨慎的人,他估计第58特混舰队将在近离滩
头的海面采用严密的掩护队形。他自己的飞机不受重型装甲和自封式油箱的阻碍,有着超
过300海里的最佳作战半径,而美军舰载机只有200海里或更小的作战半径。小泽冶三郎希
望日军在罗塔岛和关岛的飞机首先攻击美军,在机动舰队进入攻击前大大消弱第58特混舰
队的优势,然后,他打算后撤到美军飞机的作战半径以外,使用关岛机场为他的轰炸机加
油和补充炸弹,轮番轰炸美军航空母舰,最后把他们消灭掉。  
   6月18日下午,日军舰载机发现了第58特混舰队在塞班岛以西200海里的地方。于是小
泽开始部署第二天早晨的攻击。他把包括全部大型航空母舰在内的主力后撤到美军飞机的
作战半径以外,并派出由3艘轻型航空母舰和全部重型舰船组成的先头部队部署在距第58特
混舰队100海里以内的地方,以形成纵深防空火力网。这样一来,美军飞机便无法攻击他的
主力舰队,如果他们企图攻击的话,就会被先头部队所击落。  
   6月6日,第58特混舰队离开马朱罗岛驶向马里亚纳群岛。斯普鲁恩斯司令和米彻尔少
将分别乘坐“印第安纳波里斯”号和“列克星敦”号随舰队出发。第5两栖部队远远地跟在
后面。该部队当时包括535艘舰船,载有12.7万部队,其中三分之二是海军陆战队。与此同
时,在地球的另一边,美军正在进攻诺曼底。这些军事行动是历史上由一个国家在同一时
期所能采取的最大的军事努力。  
  虽然可能没有陆基航空兵支援对马里亚纳群岛的进攻,但是在攻占马绍尔群岛的战斗
后,没有人会过分怀疑第5舰队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能够独自完成任何可预见到的两栖攻击
。6月11日,米彻尔在关岛以东200海里处,命令他的舰载机起飞升空,去攻击马里亚纳群
岛南部地区。因为,正如本书前面所述,日军太平洋中部的大部分空军已经南撤去防守比
阿克岛。突然的转场,使许多飞行员死于疟疾和丛林热病。  
   6月14日,米彻尔派两个航母大队北上袭击硫璜岛和父岛上的机场,这样便切断了马
里亚纳群岛与日本本土的空中联系,使其完全陷于孤立。与此同时,其它两个航母大队也
开足马力,在塞班岛西部的一个掩护点附近游弋。6月15日那天,第5两栖部队的第2和第4
陆战师已在那里登陆了。  
  如此分散舰队的行动,使人们记起了两年前日本海军在他们逼近中途岛时被分散的情
景。但是这次日军没有机会突然袭击美军。因为菲律宾的海岸警卫队和美国潜艇不断将日
军机动舰队逼近的消息报告斯普鲁恩斯。他知道战斗就要打响了,于是推迟了对关岛的进
攻,把8艘巡洋舰和21艘驱逐舰从第5两栖部队调到第58特混舰队,并命令这两个航母大队
在16日完成他们的攻击行动,然后,与另外两个大队会合,他把第58特混舰队的战术作战
指挥权交给了米彻尔,明确地说他希望米彻尔能随时把行动意图报告他本人。  
  当两支航母大队于18日重新返回第58特混舰队时,米彻尔组织了由7艘快速战列舰组成
的水面舰艇第5大队,并令其在敌军的来路上锚泊,组成一个防空火力网,而且如果有机会
的话,再用于与敌水面舰队交战。第58特混舰队向西行驶,直到黄昏时分,它的侦察机没
发现什么目标。此时,它便改变航线,折回塞班岛的滩头阵地。2小时以后,珍珠港向米彻
尔发来无线电测向仪提供的报告,说机动舰队在位于他们以西稍偏南355海里处。这对米彻
尔来说是很紧迫的,他掉转方向,朝机动舰队急驶而去。以便于在天亮前他的飞机能对其
实施攻击,他还希望远远地离开关岛机场,避开可能遭受的轮番轰炸。斯普鲁恩斯通过无
线电命令第58特混舰队在01:30向西航行,05:00开始攻击敌人。  
  斯普鲁恩斯受领的命令只提到了一个目标:“夺取、占领并守住塞班岛、提尼安岛和
关岛。”他于是考虑不顾第58特混舰队的使命,去保护美军的滩头阵地和两栖舰船。由于
斯普鲁恩斯意识到在过去的主要战斗中,日军将其海军部队分散开来,斯普鲁恩斯选择了
一个位置,在其附近敌军无法耍花招——到其背后袭击其进攻部队。他拒绝了米彻尔的建
议,第58特混舰队继续向东前进。  

 
六、菲律宾海海战(1944.6.19-20)  
   6月19日拂晓,在晴朗的天空下,第58特混舰队和米彻尔的旗舰“列克星敦”号已在
塞班岛西南110海里的位置上。到06:19,部队终于开始改变航向,但已不能接近敌机动舰
队了。因为它得不断转向向东迎风,以便让飞机起飞和降落。在07:20到09:00之间,“泼
妇”式战斗机至少击落35架前来轰炸的敌机,使日军想勉强用陆基飞机攻击美军航空母舰
的企图没能得逞。  
  快到10:00时,第58特混舰队的雷达发现有飞机从西面150海里处向他们飞来,很明显
,它们来自日本机动舰队。美军十分神速地出动了450架“泼妇”式战斗机在高空进行分层
盘旋飞行,并从那儿向日军没有很好训练,可数量众多的飞机进行了突击。少数日军飞机
渗透到美军战列舰大队上空,他们被美军配用无线电引信的炮弹击毁。当从美国航空母舰
上起飞的轰炸机轰炸了关岛机场,使日军无法对他们进行轮番轰炸时,日军机动舰队又发
动了3次更强大的攻击,但他们得到了与第一次攻击同样的下场。美军飞行员看着一架架敌
机拖着烟火,秋叶般跌落大海,这对他们来说,就如同是“马里亚纳火鸡大捕杀”。当太
阳下山时,日军舰队丧失了346架飞机,这样,他们又一次完全陷于瘫痪。  
  在歼灭日本海军航空兵的8个小时中,其它灾难也突然降临在日本机动舰队头上。2艘
美军潜艇冲过日军主力的警戒幕,向2艘日军航空母舰发射鱼雷。这2艘航空母舰是小泽冶
三郎的旗舰、新的“大凤”号和袭击珍珠港的老牌战舰“翔鹤”号。两舰上弥漫着从断裂
的油管中喷发出来的婆罗洲原油挥发出的易燃气体,下午15:00左右,这2艘战舰象巨大的
爆竹一样爆炸,炸死了许多人,小泽冶三郎中将是幸存者之一,他在旗舰爆炸前就转移到
“瑞鹤”号航空母舰上去了。傍晚,机动舰队向西北撤退。  
  既然敌人的两翼已被剪断,斯普鲁恩斯已做好进击的准备。留下一个航空母舰大队用
以保护塞班岛滩头不受日陆基航空兵的攻击。其余的大队向西稍偏南方向航行,估计日机
动舰队正顺着他们的来路撤退。美国侦察机在这个方向上没有发现任何目标,于是,米彻
尔在6月20日中午改变了航向,向西北驶去。最后,快到16:00时,一架“企业”号上的侦
察机报告说,敌军距他们有275海里。对于美军的舰载机来说,这是一个远距离的攻击,但
是米彻尔还是决定起飞216架飞机,尽管他们得在茫茫夜色中返航。  
  太阳快落山前,第58特混舰队的飞行员发现了散开成扇面形状的日军航空母舰群向西
北方向驶去,美军立即攻击,击沉2艘日军油船和“飞鹰”号航空母舰,击伤另外2艘航空
母舰。小泽冶三郎设法让75架飞机起飞,他们协同防空火炮,击落20架美军飞机。日军损
失更大,当太阳在这简短的战斗结束后落山时,日机动舰队只剩下35架飞机了。  
  海天逐渐变黑,很快便伸手不见五指。此时,美军飞机返回他们的航空母舰甲板,驾
驶受伤飞机的飞行员开始被迫向海面降落,很快,那些忽视燃油表压力的飞行员们也随之
迫降。  
  为努力缩短幸存飞机的返航距离,第58特混舰队全速迎向他们。然后,航空母舰转向
迎风,以便飞机着舰。米彻尔冒着受到潜艇攻击的危险,命令全部舰船打开灯光。不过,
由于新赶到的飞机都想用他们的最后一滴燃油进行着舰前的绕圈飞行,这样造成了很大的
混乱。为避免碰撞,着舰信号军官被迫发出禁止着舰复飞的信号,令他们远离起落航线。
当飞机耗尽燃油落进水中后,驱逐舰在舰队中忙乱地奔来奔去寻找幸存者。  
  完成救援、接收飞机后,第58特混舰队向天黑前发生空战的海域驶去,以16节航速航
行了一夜,第二天沿着飞行员返航的航线航行。这样,驱逐舰和水上飞机救起了全部49名
参加6月20日战斗的飞行员。在这两天的战斗中,美军全部加起来损失了130架飞机,牺牲
了76名飞行员。  
  
  米彻尔将军在关于菲律宾海海战的正式报告结尾时,语调沉痛地说:“敌人逃跑了,
敌军一进入我攻击范围内时,便遭到英勇善战的舰载机从空中给予的沉重打击,损失惨重
。然而没有击沉敌军的舰队。”这使珍珠港的飞行员坚信不移地认为斯普鲁恩斯对这最好
的战机毫不理会。他们说:“这就是外行指挥飞行员的结果。”他们嘲笑说,在滩头和第
58特混舰队之间没有发现日军部分舰队的可能性,即使那儿发现日军,但是那里美军有7艘
老式战列舰,3艘航空母舰和5艘驱逐舰在担任警戒。飞行员们说:这些战舰应该击败那部
分日军,或至少最大限度地击伤他们,以便第58特混舰队战胜并摧毁它们。  
  另一方面,如果米彻尔与敌军短兵相接,他不得不将他的飞机分组——一部分用于攻
击,一部分用于防御——这使得他的航空母舰更易受攻击,并使他的攻击飞机在日军先头
部队上空遭受更大损失。斯普鲁恩斯强加的限制,可能使得米彻尔的飞行员没能击沉更多
的日军航空母舰,但却使他们能击毙更多的日军飞行员,最重要的是,日军由于缺少训练
有素的飞行员,严重地影响即将进行的各次战役。金和尼米兹总坚持说,斯普鲁恩斯的做
法是正确的。  

 
七、攻占南马里亚纳群岛  
  长14英里的塞班岛山地崎岖不平,不能象平坦的夸贾林环礁小岛那样,把岛上敌军炸
得落花流水。尽管登陆前海军进行了2天的火力准备,在6月15日登陆的2万名陆战队员,到
了傍晚,仅向前推进到“D”日目标的一半路程,而且已有10%的人员伤亡。第二天,特纳
司令命令他的预备队第27步兵师登陆,到了6月17日,美军攻击部队击溃了凶猛的日军,开
始涌进该岛。  
  不幸的但也可能是不可避免的是,曾在马金岛及埃尼威托克岛行动拖沓和训练极差的
步兵第27师本该被派去与陆战队协同作战,但6月19日,当两个陆战师交错向北推进时,霍
兰·史密斯命令第27师转向新前线的中部——该岛崎岖不平的脊梁上,那里的地形极为不
利。可以预料到,步兵开始落后,暴露了两翼的陆战队的内侧。于是,霍兰·史密斯在得
到斯普鲁恩斯和特纳的许可后立即解除了第27师的指挥官拉尔夫·C·史密斯少将的职务。
  
  理查森将军对陆战队指挥步兵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极为模糊。他怒气冲冲地来到塞班岛
,在那里他检阅了第27师并给他们授勋。然后他开始责骂霍兰·史密斯和特纳,“嚎叫的
疯子”出乎意料地使他收住了口,但“吓人的旋风”特纳却又使他怒气复发。当理查森对
斯普鲁恩斯急躁地发牢骚时,后者想把此事化小。他劝慰理查森说,“凯利·特纳就是这
样脾气,没人和他认真。”尼米兹上将对这件事想不闻不问,但是知道的人太多。使尼米
兹和其他高级军官最为忧伤的是,新闻界知道此事,报道时偏袒一方,并在公众中引起了
争论。  
  攻占塞班岛的战斗中,美军伤亡1.65万人,其中有3400人阵亡,攻占提尼安岛和关岛
代价要小得多。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岛与塞班岛相比守军要少,更主要的是因为日军遭受了
更持久的更密集的轰炸。关岛面积最大,海军火炮对该岛连续轰击了13天,这里的登陆部
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罗伊·S·盖格少将指挥的新建第3两栖作战军。它包括第3陆战师和第
77步兵师。在他们收复关岛的战斗中,证明了步兵和陆战队能在陆战队指挥下有效地并肩
作战。  
  进攻南马里亚纳群岛,美军损失5000人,日军损失近5万人,其中还包括塞班岛上的几
千名日本居民,他们为不落在“野蛮的美国人”手中宁愿自杀。日本丢失了他们直接通向
加罗林群岛的补给线,美国获得了可资进一步向西向北进攻的前进基地,进一步攻击日本
与南部资源地区联系的潜艇基地和空军基地。B-29型轰炸机能够从该基地上起飞轰炸东京
及其附近的工业集中地区。  
  失去南马里亚纳群岛是日本末日的开始,消息灵通的日本军官认识到这一点。东条政
府下台了,天皇对继任的内阁表示了早日实现和谈的愿望。然而,日本军纪的约束力很强
,加上东方人死要面子的性格,以致整整一年都没有一个日本官方人士为结束这种敌对局
面迈出第一步。  

 
八、指挥权易手  
  当斯普鲁恩斯-特纳-史密斯-米彻尔的部队忙于攻占马里亚纳群岛时,尼米兹命令哈尔
西从南太平洋北上,制定支援麦克阿瑟进攻菲律宾的计划。麦克阿瑟的行动定于1944年11
月15日开始。在这个新的行动中,哈尔西和他的下属将接替斯普鲁恩斯的班子。于是第5舰
队将被改为第3舰队,快速航母编队的第58特混舰队的番号也将改为第38特混舰队。米彻尔
司令将留下继续指挥快速航母编队,至少要等进攻菲律宾的初始战斗结束后。原因很简单
,除他以外,尼米兹上将不相信其他人可以完成这个事关重大的使命,特别是因为这可能
会导致另一场海战。斯普鲁恩斯的部队在被替换下来后,将开始计划攻击硫璜岛和冲绳岛
,这将在占领菲律宾之后付诸实施。这种在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双梯次进攻,是指望能加
快战争步伐。它之所以能行得通,是因为太平洋战场拥有数量过剩的善于指挥的军官。  



--
                   
                   To injure no man, but to bless all mankind.
        
                                http://yepp.myrice.com/little.jp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0.46.77.17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0.7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