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rrior (原始积累中(日灌夜观)), 信区: Green
标 题: 第二十九章 太平洋战争中的潜艇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pr 13 11:13:50 2004), 站内信件
第二十九章 太平洋战争中的潜艇
E·B·波特 [美国]
[出自《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海战是从一次反潜作战开始的。大约在南云中将的飞机出现
在瓦胡岛上空1小时之前,美国驱逐舰“伍德”号就在靠近珍珠港入口处侦测到一艘日本袖
珍潜艇,“伍德”号攻击了这艘袖珍潜艇,将其击沉,同时报告了这次遭遇战。但是,报
告电文没能传递到海军上将金梅尔手中。这艘袖珍潜艇是由日本大型潜艇携带进入这一海
域,用以增援他们的航母舰载机攻击的5艘袖珍潜艇之一,这5艘艇没有一艘返回其母艇。
珍珠港遭袭击之后,美国仅剩潜艇能立即用于对日战争。华盛顿一接到被攻击的消息
,海军作战部长随即坚决地打破了美国的惯例,下令对这个岛屿帝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
。这支“海豚式的海军”使用破旧落后的装备,在数月中进行了鲜为人知的、旷日持久的
消耗战。但到最后,它们切断了日军的后勤补给线,迫使日军在饥饿中投降。对于美国在
太平洋上所取得的胜利来说,潜艇建立了较大的功勋。
战争爆发时,美国在太平洋战区的潜艇划分为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驻守在珍珠港)和
亚洲舰队潜艇部队(以马尼拉湾的甲米地为基地)两部分。它们包括:小型的“S”级潜艇,
其巡航半径较小;还有一些用鱼类和其它海洋生物命名的战斗力较强的潜艇;以及几艘更
新式的“小鲨鱼”级大型潜艇样艇,这种潜艇长312英尺,巡航半径12000海里,它可携带
24枚鱼雷,有10个发射管,艇艏6个,艇艉4个,艇上还有一门3英寸炮和一些轻型自动武器
。对日战争中使用的主要就是这种型号的潜艇。当更多的大型潜艇投入使用时,“S”级潜
艇就退出了战斗序列。战争爆发时,太平洋舰队拥有21艘大型潜艇,但却有超过一半的艇
正在进行修理、现代化改装或者试航。亚洲舰队有23艘大型潜艇和6艘“S”级艇。此时,
在远东还有13艘荷兰潜艇。
日军最初有60艘潜艇:46艘“I”级艇和14艘“RO”级艇。“I”级艇是一种大型潜艇
;“RO”级艇是中型潜艇,战争后期发展起来的“HA”级艇是一种小型潜艇。另外,值得
提到的是日本使用了一些袖珍潜艇。起先,日本人的鱼雷比美国的可靠,速度高,航程远
,弹头威力更大。这种适合于水面舰艇运载的“长矛”鱼雷,将其直径由24英寸缩小为21
英寸,以符合日本潜艇发射管的要求。日本人还有低噪音齿轮传动装置,但日军的潜艇直
到战争后期一直缺乏雷达。
日军的潜艇没有象大多数的潜艇那样,主要充当劫掠商船的角色。它们的艇长们的武
士道精神促使它们主要以军舰为目标。然而,美国潜艇通过不间断地攻击日本货船,削弱
日军的战争潜力。日本人忽视了盟军所依赖的且易受攻击的油船和货船,这些油船和货船
通常跟随在有良好防护能力的战斗舰艇后面航行。
一、早期美国潜艇的行动
太平洋舰队第一艘进行战斗巡航的潜艇是“鲍(鱼勾)鱼”号,它于1941年12月11日离
开珍珠港,“绿鳕”号和“潜水者”号几天后随之出发,并于1月初到达日本附近海域。“
绿鳕”号击沉两艘敌军货船,“潜水者”号击沉一艘。“鲍(鱼勾)鱼”号在巡航时没能击
沉敌船,但在返航途中运气还不错,因为,象德国人一样,日本人的潜艇有打破无线电静
默的冒险习惯。
日本人唠唠叨叨的毛病,使得驻珍珠港的罗奇福特战斗情报分队利用无线电测向仪跟
踪敌潜艇成为可能。美军的预警报告有利于盟军货船及时驶离敌潜艇的航线。1月底,美军
情报分队正在跟踪日军“I-173”号艇,该艇自我暴露帮助了跟踪者侦察到它的位置。战斗
情报分队记录了“I-173”号艇的航线几乎与正在返航的“鲍(鱼勾)鱼”号潜艇在一条相遇
的航线上,即向这艘美国潜艇传递了情报,“鲍(鱼勾)鱼”号下潜等待。不久,在预计的
时间里,“I-173”号呈水面航行状态驶来,舱盖开着,人员在甲板上吸烟和晒阳光浴。“
鲍(鱼勾)鱼”号发射了3枚鱼雷击中了它,“I-173”号迅速下沉。这是美国潜艇击沉的第
一艘战斗舰船。
1941年12月10日,当日本轰炸机攻击马尼拉湾的甲米地海军基地的时候,亚洲舰队的
多数潜艇都采用下潜来拯救自己。但是“海狮”号停泊在码头,被两枚炸弹直接击中而退
出战斗。当时在菲律宾的大多数水面舰船已撤退到爪哇,但是,潜艇和老式的补给舰“卡
诺帕斯”号仍留在甲米地,接受海军上校约翰·威尔克斯的指挥。
威尔克斯在环绕吕宋岛防御警戒线部署了留下的28艘潜艇,这对抵抗日本人向菲律宾
的入侵毫无作用。这些潜艇对敌战舰、运输船和运送敌人登陆兵的货船进行了31次攻击,
发射了66枚鱼雷,但是仅击沉了3艘货船。
1941年圣诞节,当麦克阿瑟决定放弃马尼拉时,被留下来的潜艇失去了基地而且很快
就断了燃料。到12月底,它们全部撤退到爪哇岛的主要港口苏腊巴亚(泗水)。同时撤退的
有威尔克斯、亚洲舰队总司令托马斯·C·哈特上将和他们的参谋人员。
此后,当美军潜艇继续进行巡逻时,它们开始担负向巴丹和科雷希多岛提供补给的任
务,为那里的守军运去食品、医药品和弹药,并带出潜艇零部件、鱼雷、贵重物品及重要
人员。“鳟鱼”号申请带回25吨物资,其中有2吨金条,18吨袋装银币和5吨美国邮件及其
债券票据。在“鳟鱼”号返回基地途中,用鱼雷攻击了敌军一艘货船和一艘猎潜艇。在撤
退的人员当中还有菲律宾总统曼纽尔·奎松、副总统瑟吉奥·奥斯蒙纳和陆军、海军的飞
行员,以及不可轻视的密码破译人员。这些秘密情报分析人员如果落在后面而被俘,可能
会被迫泄露他们的重要机密。最后一艘停靠科雷希多港的潜艇是“旗鱼”号,该艇在5月3
日晚带走了12名军官,12名军队护士、1名军人妻子和装满17大箱的财务报表及其它档案。
大约48小时之后,麦克阿瑟在菲律宾的代表乔纳森·温赖特少将被迫缴械投降。
委派给亚洲舰队潜艇的第二个军事任务,是防护从苏门答腊经过爪哇一直延伸到帝汶
岛的岛屿连线上的“马来屏障”。这项任务的执行没能比他们在防护吕宋岛时取得更大的
成功。1942年1月至3月底之间,他们击沉了8艘舰船,其中包括一艘驱逐舰。但是没能减慢
日本人的进攻。在这一时期里美军损失了3艘潜艇。
随着盟军的联合攻击舰队在爪哇海战斗中的失利,苏腊巴亚港已经岌岌可危。威尔克
斯上校将他的总部迁移至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为基地。5月份,他按期轮换回国,被授予
功勋奖章。他的接班人是海军少将查尔斯·A·洛克伍德。洛克伍德将亚洲舰队潜艇编入西
南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并以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为附属基地。
6月初,正在筹划中途岛战役的尼米兹上将派遣了19艘潜艇控制中途岛的所有航道,
以支援保卫中途岛的航母编队。这些潜艇几乎没能完成上述任务。“舡鱼”号用鱼雷攻击
了“加贺”号航母,但鱼雷没有爆炸却穿过该舰击沉了“苍龙”号 [ 注 ] 。那天夜里,
重型巡洋舰“最上”号和“三隈”号在机动规避美国潜艇“红石鱼”号时发生碰撞,“三
隈”号受损后速度减慢,后来成为美国航母舰载机的牺牲品。
美国潜艇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所取得的战果远比所预期的要少,其主要原因不仅仅是因
为鱼雷不够可靠,而且还因为战术理论的缺陷。美军和平时期的战术理论认为,先敌进攻
仅限于水面舰艇,而夸大了潜艇易受攻击的弱点,过份强调小心谨慎。因而更加使得战争
初期一些潜艇艇长过于小心翼翼。这些人不久被替换下来,代之以一些生性机敏、果敢而
又乐于冒风险的那些从事潜艇战所必需具备的素质的人。战争初期利用声纳制导攻击的尝
试徒劳无功,使用潜望镜在白天通过短促的观察后下潜攻击的效果也一样。更新的攻击战
术发展以后,利用可靠的鱼雷射击自动计算机和雷达快速获取情报系统这些美军已经拥有
的技术,取得了有效的战果。
1942年8月中旬,两个连的美海军陆战队员袭击了位于吉尔伯特群岛的马金岛,希望
由此转移开日军对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挣扎的同胞们的补给。美国两艘最大和最慢的潜艇
“鹦鹉螺”号和“舡鱼”号担负运送和撤出陆战队员的任务。这一作战行动提高了美国的
士气,但是从战略角度看,这次行动是一个失败。日军没有从瓜岛转移开,反而开始在吉
尔伯特群岛,尤其是塔拉瓦岛建起坚固的防御工事,在一年多后,使美军付出了许多生命
。
洛克伍德将军对远在布里斯班的附属基地只有行政上的指挥权,而该基地的11艘老式
的“S”级潜艇的作战控制权则由拉尔夫·W·克里斯蒂上校行使。在美国进攻瓜达尔卡纳
尔岛时,克里斯蒂派遣他的潜艇去封锁日军在俾斯麦群岛和所罗门群岛北部的基地。他的
指挥当即见成效。1942年8月10日上午,几艘两天前在萨沃岛战役中夜间对盟军进攻部队实
施了毁灭性打击的巡洋舰,在胜利狂欢中向卡维恩返航。正在这一防区内巡逻的美军“S-
44”号潜艇,发射了4枚鱼雷,击中了其中的1艘——重型巡洋舰“加古”号,该舰的锅炉
爆炸,在5分钟内就沉没了。这艘落后的、已有17年舰龄的美国“S”级潜艇,捕获到如此
庞大的猎物并将其击沉。
美国潜艇尽力保持不进入自己的水面舰艇作战区域,以此最大限度地减少美国潜艇可
能被自己的水面部队攻击的危险 [ 注 ] 。这种习惯有一次例外,即1942年10月,在瓜岛
战斗最激烈的日子里,“琥珀鱼”号向图拉吉岛运送了一次航空油,这是战争期间美国潜
艇仅有的一次充当油船的事例。
这个时期最著名的战例是有关“黑鲈”号潜艇的。1943年2月的一个漆黑的夜晚,“黑
鲈”号在俾斯麦群岛附近巡逻,它选中了日军900吨供应船作为攻击目标,该船却向它猛冲
过来,艇长立即下令“左满舵”,但要规避日本供应船的冲撞已为时太晚,日船以17节速
度撞进该艇舰桥,并用机枪扫射,一些艇员被打死,艇长霍华德·W·吉尔摩中校受重伤。
然而吉尔摩大叫道:“撤离舰桥!”有4个活着的艇员爬过舱口。吉尔摩中校已经不能爬动
了,他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将艇凿沉” [ 注 ] 。为表彰他的英勇豪迈,他被追授荣誉
勋章。
1943年1月,尼米兹的下属、太平洋舰队潜艇指挥官海军少将罗伯特·英格利希在一
次飞行事故中丧生。洛克伍德将军被调到珍珠港去接替英格利希的指挥。同时,拉尔夫·
克里斯蒂晋升为海军少将,接管了弗里曼特尔的部队。詹姆斯·法伊夫上校接替了克里斯
蒂在布里斯班的职务。
洛克伍德马上着手建立一个比珍珠港离潜艇巡逻区更近的潜艇基地。他选中了中途岛
,并在岛上配备了补给船和最低限度的设施。这一变动引起潜艇人员的强烈反对,他们抱
怨中途岛上什么也没有,是个“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洛克伍德同意潜艇人员有一个疗
养地。他安排了一个计划,用船定期往返接送休息和休养人员去珍珠港,并在檀香山接管
了“皇家夏威夷旅馆”,专供这些人员休息住宿使用。
二、日军潜艇对抗美国军舰
1941年12月9日,一艘在新加坡北部巡逻的日军潜艇报告了英国军舰“威尔士亲王”
号和“反击”号的位置,于是,日军在西贡基地的海军飞机前去摧毁了这两艘军舰。一个
月以后,日潜艇“I-6”号发射的鱼雷击中了美国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使它5个月不
能参战,正好没赶上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中,日军用潜艇支援舰队作战是很好的范例。潜艇被派出单独或在警戒线
的适当位置上侦察和截击美国舰队。在珍珠港与中途岛之间警戒线上的2艘潜艇到达得太晚
,以至没能观察或截击美军航空母舰。在中途岛战役中取得了明显战果的日军潜艇只有“
I-168”号,它击沉了航空母舰“约克敦”号并摧毁了一艘驱逐舰。
瓜岛战役期间,日军潜艇对美国海军部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942年8月底,美国航空
母舰“萨拉托加”号在靠近瓜岛西南巡逻时,再次遭到鱼雷攻击,这次发射鱼雷的是日本
“I-26”号潜艇,使“萨拉托加”号又一次在战斗的紧张关头退出战斗3个月。9月中旬,
在同一个海域,日本潜艇“I-15”号和“I-19”号截击了由6艘运输船和良好的护航力量组
成的美国护航队,该护航队是从圣埃斯皮里图岛开来的增援部队。显然,日军潜艇并不看
重运输舰船,而是追踪护航舰艇。“I-19”号艇发射了3枚鱼雷击中“黄蜂”号航空母舰,
该舰毁灭性地燃烧起来,人员被迫弃舰,“黄蜂”号沉没。“I-15”号向“大黄蜂”号航
空母舰发射的鱼雷未击中该舰,却有1枚鱼雷击中了“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而另1枚鱼
雷击中了驱逐舰“奥布雷恩”号,战列舰虽然遭到严重损伤,然而幸存下来了。但“奥布
雷恩”号却在到达干船坞之前沉没了。在所罗门群岛战役的后续战斗中,日军仅仅击沉了
2艘美国军舰:1942年10月下旬,在圣克鲁斯群岛战斗中被击沉的是驱逐舰“波特”号;在
11月里进行的巡洋舰夜战中被击沉的轻巡洋舰“朱诺”号。从另一方来说,日军在1942年
损失了23艘潜艇,其中2艘是被美国潜艇击沉的。
1943年,日军潜艇击沉了3艘重要的美国海军舰船,它们是:驱逐舰“亨利”号,潜
艇“石首鱼”号,护航航空母舰“里斯康布湾”号。“里斯康布湾”号是11月24日在吉尔
伯特群岛被击沉的,这是直到1945年7月被日军潜艇击沉的最后一艘军舰。到战争结束前大
约两个星期,日军潜艇“I-58”号击沉了美国重型巡洋舰“印第安纳波里斯”号。
1943年底,美国潜艇最终得到一种可靠的鱼雷,并开始用于对付敌人的军舰。
三、美军潜艇鱼雷的改进
因为各国海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曾预言,在未来战争中他们将派遣潜艇独立与水面
舰艇对抗。加之,自从主力舰都加装了舷侧重型装甲以后,人们就设想用一枚鱼雷在船体
下面引爆,将远比打击一条船的舷侧更加有效得多。从此之后,英国、德国和美国发展了
磁性引信,并希望将其用以在敌舰下面引爆鱼雷。在实际研制中,他们经常失败。而此时
美国鱼雷使用的触发引信也是经常失效。
如果有足够资金用于试验的话,美国触发引信的缺点在战争开始前很久就能暴露出来
。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当每枚鱼雷价值大约10000美元的时候,纽波特鱼雷试验所只能
在预算十分紧缩的情况下进行试验。所以,试验用的弹头都是不能引爆的。如此进行的试
验除了陀螺驾驶仪和蒸气推进装置以外,没有取得别的进展。
美国的马克6型磁性引信是靠钢制船体附近的磁场明显地不同于地球的磁场而引爆的。
这种引信应该在鱼雷距舰船下部10英尺或少于10英尺的地方引爆,但是,许多鱼雷在给定
适当深度或在靠近目标下方处通过时都没有引爆。例如“棘鬣鱼”号潜艇发射了13枚鱼雷
,但是一发也没有爆炸,因此受罚。为此,仍在西南太平洋舰队潜艇司令部任职的洛克伍
德将军实施了一连串的试验,使发射的鱼雷穿过一张设在水中的鱼网,根据网上的窟窿测
定,鱼雷航行的深度比给定的深度平均要深11英尺。军械局最终承认实战弹头比试验用的
弹头要重,因此配用实战弹头的鱼雷航行的深度要比给定的深度要深。
上述的缺点被纠正以后,鱼雷便可在接近水面的深度航行,但磁性引信往往一进入目
标水平磁场就引爆,结果是引爆过早。潜艇艇长们通过他们的潜望镜观察到这些爆炸,常
常误以为是鱼雷命中了目标。但越来越多的试验数据证明,“马克-6”型引信在任何深度
都是失败的。曾经为改进这种鱼雷作出贡献的克里斯蒂将军则不承认这些试验数据。他的
西南太平洋舰队潜艇在一段时间里还照旧使用“马克-6”型引信。但是,此时任太平洋舰
队潜艇指挥官的洛克伍德将军,终于在1943年6月底,下令撤消装配磁性引信。此后,他的
潜艇艇员们仍依靠较简单的触发引信。
这个决定恰到时机。此时美国已经进行了一年半的战争,英国和德国也确认他们在战
争初期研制的磁性引信尚有一些缺陷,于是果断地停止使用它们。
停止使用磁性引信的美国潜艇艇员们,此时对他们的攻击目标发射需要直接命中的鱼
雷,并依靠触发引爆。提前引爆的数字降了下来,但不引爆的数字却升了上去。军械局把
责任推给潜艇指挥官们,是这些指挥官操纵着潜望镜并大声下达射击诸元将鱼雷瞄准目标
。全体艇员们失去了对于他们的艇长的信任,以至一些艇长在难堪和沮丧中提出申请调动
到另外的岗位上。“黑鲹”号艇长,海军少校劳伦斯·达斯皮特却没有这样。他在远距离
上,从一个不利的角度用两枚鱼雷击中了1艘大型的捕鲸加工船。然后他操纵“黑鲹”号在
该船的正横占领了一个理想的射击位置,紧接着,他不紧不慢地进行了单雷发射攻击。发
射的9枚鱼雷都经过了细心的检查和瞄准,结果9发9中,但都未引爆。愤怒的达斯皮特将他
剩余的一枚鱼雷带回了珍珠港,要求对该雷进行全面的检查。
洛克伍德再次下令进行试验。试验人员终于找到了一颗哑弹。它从水下击中了夏威夷
岛的一座峭壁,人们发现问题是出在撞针的装配上。洛克伍德写道:“我们将起爆装置从
弹头中取出时,看到撞击部件已顶到了前端,可是撞针撞到火帽后,却被撞弯了;未引爆
的原因在于撞针硬度不够。”尽管总得来看撞针基本起作用,但是这次发现解开了“黑鲹
”号出问题的谜底。于是这类问题随着撞针部件的强化得到了解决。美军潜艇在参战后的
中期,终于获得了一种有效的武器。
不久,汽动鱼雷达到了完善阶段,同时又有一种电动鱼雷问世了,这就是“马克-18”
型电动鱼雷。这种鱼雷也有自身的问题,如在1944年“刺尾鱼”号被自己发射的“马克-1
8”型鱼雷,绕了一圈后击中沉没。但是潜艇人员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大多都能有效地使
用这种鱼雷。由于18型鱼雷不留尾迹,这一点弥补了速度的不足。最终,大部分美国潜艇
装上了这种鱼雷。
四、跨越太平洋
1943年11月,美军攻击吉尔伯特群岛时,以为日本所有的海上抵抗力量都来自特鲁克
岛,而且他们还要在马绍尔群岛进行加油。于是,洛克伍德把潜艇布置到敌人可能出现的
水域。然而我们已看到,日本联合舰队已无力反击了。他们一直躲在特鲁克岛港内,使得
潜伏的美军潜艇只击沉了一只供给船和一艘油轮。
美军在战斗中,损失了两艘潜艇。一艘是“石首鱼”号,我们已提到过了;另一艘是
“大头鱼”号。11月19日,“大头鱼”号在特鲁克岛与马绍尔群岛之间的海面上,在接近
敌人的一支护航船队时被发现,护航舰艇向其投放深水炸弹,美潜艇严重受损不得不浮上
水面,水兵用甲板机枪抵挡了一阵后逃离该艇,艇内其余13名官兵随艇下沉。他们中有一
位在这应当提一下,他就是洛克伍德派来担任“狼群”指挥官的约翰·P·克伦威尔上校。
他掌握着有关战争计划的重要情报。为了不让日本人对自己使用酷刑或诱供麻醉药逼取情
报,他决定随潜艇一同沉入海底。他的决定使他死后获得了荣誉勋章。
“大头鱼”号上逃生的艇员被日军带到特鲁克岛。在那儿他们又被押到“云鹰”号和
“冲鹰”号护航航母上,准备送往日本。12月3日,海面刮着台风,美国“东方旗鱼”号潜
艇熟练地靠近到“冲鹰”号舰旁,将其炸沉,舰上20名“大头鱼”号幸存者也一同沉没。
由于日本联合舰队对美军的推进行动一直按兵不动,美国潜艇在配合舰队活动中只做
出了有限的贡献。因此,在1944年上半年,大部分被击沉的日舰都是单独活动的美军潜艇
的战绩。然而,到了6月份,日军开始反攻了。这时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和菲律宾海的战斗
中,美军潜艇成了真正的主角。在进攻塞班岛以前,按照斯普鲁恩斯将军的要求,洛克伍
德将军和克里斯蒂将军重新部署了潜艇部队。当日本舰队在塔威塔威群岛集结时,美军的
3艘潜艇就开始在这一海域进行侦察了。其余的潜艇在菲律宾的主要海峡附近活动,因为通
过这些海峡可以驶往塞班岛,还有4艘潜艇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菲律宾海巡逻。每艘潜艇
分别以一个假想的60平方海里水域的4个角为中心进行独立活动。其它潜艇有的从基地前来
替换巡逻,有的被替换下来后行驶在返回基地的途中。在战斗发展过程中,这两种短暂的
活动起了主要作用。还有一个“狼群”潜艇大队进行定期巡逻,大队的指挥是布莱尔上校
,为此,人们把这个“狼群”潜艇大队称为“布莱尔爆破队”。在塔威塔威群岛附近和海
峡间,是由克里斯蒂手下的弗里曼托指挥的潜艇,其余的是洛克伍德从珍珠港派去的。
1944年5月31日,“银鱼”号潜艇向正在附近巡逻的“布莱尔爆破队”发出通告,有
一支护航船队朝这面驶来,很明显它是从日本开往塞班岛的,当“银鱼”号潜艇与“狼群
”会合在一起时,有另外两支护航队也同时出现了。6月1日凌晨,“布莱尔爆破队”中的
“大青花鱼”号击中了第一支护航队中的一艘货船。“狼群”中的另一艘潜艇“鲨鱼”号
,也分别在6月2日晚间和6月4日上午各击沉了一艘货船,5日傍晚。它又击中了2艘舰,其
中一艘为7000吨的运输舰。同一天夜里,“大青花鱼”号又击沉了2艘敌舰。这些打击使前
来增援的日军损失过半。许多士兵到达马里亚纳群岛后,既无武器又无装具,塞班岛的指
挥官只得定量分发弹药。“布莱尔爆破队”这些打击极大地削弱了美国进攻部队在随后的
攻击中将受到的抗击。
在6月初的3天里,中校塞缪尔·D·迪雷指挥的“鲻鱼”号,创造了一项非凡的纪录。
他在塔威塔威群岛附近的海面上,击沉3艘驱逐舰,至少还有2艘以上遭到重创。6月10日上
午,在塔威塔威群岛外苏禄海上巡逻的“鲻鱼”号,又发现了日军宇垣将军的战列舰编队
的舰艇出港去比阿克岛换防,“鲻鱼”号用无线电把敌舰队的情况及时报告了盟军指挥部
。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大将停止了在比阿克岛的活动,他下令调出机动舰队的部
分舰只,分两路赶赴菲律宾海,并在那里会合。这时,克里斯蒂和洛克伍德精心部署的潜
艇部队开始惩罚敌人了。6月13日,“小银鱼”号潜艇发现小泽冶三郎将军的一支航母编队
从塔威塔威群岛出航,它马上发出了警报。15日黄昏,“飞鱼”号和“海马”号潜艇在菲
律宾海也发现了机动舰队的两路编队。此时两路舰队仍相距300海里。17日清晨,“棘鳍”
号与一支油轮护航队相遇,洛克伍德将军命令它尾随其后,希望油轮能把它带到作战舰队
所在地。虽然“棘鳍”号没有跟住油轮,可是在傍晚,它却发现了机动舰队。此时,两路
舰队已汇合,正驶往马里亚纳群岛。不幸的是,海面能见度很差,“棘鳍”号在向斯普鲁
恩斯将军报告时,不能肯定它看到的是否是整个机动舰队。
根据发现的各种情况,斯普鲁恩斯决定推迟进攻关岛的计划,准备在菲律宾海打一场
大仗。洛克伍德把4艘潜艇巡逻的“正方形”区域(他把它称作“看不见的陷阱”)向西南方
向移动了250海里。既然日本舰队的大致位置已经清楚了,洛克伍德于是允许各潜艇可以先
向敌舰攻击后再向他报告。在“正方形”区域西南角的“大青花鱼”号,在最有利的时机
和地点发现日本的“大凤”号航空母舰,随即将它击沉。“大凤”号倾覆3小时后,神出鬼
没的“棘鳍”号又发射3枚鱼雷全都命中了“翔鹤”号,把它送入了海底。
在马里亚纳群岛的战役中,克里斯蒂和洛克伍德把潜艇部署得如此得当,而日军则刚
好相反,他们的潜艇都部署失当。麦克阿瑟的部队在比亚克登陆后,使日军产生了错觉。
他们以为第5舰队下一步行动一定是帕劳群岛,而不是马里亚纳群岛,因为斯普鲁恩斯攻打
帕劳群岛就是为了支援麦克阿瑟进攻荷兰迪亚(查亚普拉)的。于是,日军将潜艇派到了阿
德默勒尔蒂群岛的北面,设下一个他们认为是看不见的陷阱。结果他们不但选错了地方,
而且也未发觉美国在潜艇战中已有了许多改进。大西洋盟军对德国的反潜战,到1944年年
中已取得了胜利。护航船只正逐渐把反潜武器以及大西洋反潜战的经验传送到太平洋战区
。日军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动用了大约25艘“I”型潜艇和“RO”型潜艇,其中17艘被
美军驱逐舰、反潜护卫舰和飞机击沉。美国反潜护卫舰“英格兰”号,在 5月最后的两周
内,创造了单舰击毁敌6艘潜艇的战绩。
日军潜艇部队的指挥部,看到自己越来越无所作为。便效仿空军的作法,开始采用主
动自杀式的攻击。这是一种小型单人潜艇,或者说是一枚“活人鱼雷”,它们由常规潜艇
运载到作战区域,进入攻击位置后,操作手进入小型潜艇,驾驶着它冲向目标。撞到目标
后,操作手引爆弹药舱,将小潜艇和他自己,当然他也希望与目标一起,同归于尽。这种
小潜艇装有足够的炸药。最后定型的小型艇有54英尺长,弹药舱装有3000磅烈性炸药,为
美国14型鱼雷装药重量的6倍。日本潜艇部队在执行“神风”作战中,并不乏勇于献身的年
轻人,在这种自杀行动中,近900名士兵失去了生命。可是,经过核实,只有一艘装载着4
0万加仑航空汽油的油轮,在1944年11月,在乌利西环礁湖锚地被他们炸沉了。
美国的推进计划进展顺利,他们绕过所罗门群岛、俾斯麦群岛、吉尔伯特群岛、马绍
尔群岛和加罗林群岛等几十个日军占领的小岛,横穿太平洋。日军为了给被孤立的守备军
提供给养,海军在陆军的一再要求下,开始使用潜艇运送各种物品。一些新制造的“HA”
级潜艇专门设计成运货潜艇,取消了鱼雷发射管。海军虽然做了些努力,但陆军仍不满意
,他们开始自己生产运货潜艇,并培训陆军士兵驾驶。随着盟军部队活动范围日益扩大,
日军潜艇的作用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终于走了下坡。在海战史上,象这样一种重要武器
没有发挥其威力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五、美军潜艇与日军战舰的较量
我们已经看到了,“棘鳍”号和“大青花鱼”号潜艇在菲律宾海海战中,是如何击沉
大型航母“翔鹤”号和“大凤”号的,它们无疑为美军的胜利起了巨大的作用。我们下章
将要详细描述在莱特湾海战中(1944年10月24-25日),潜艇首先发现了日本舰队,并在大战
的开始和结束时,都狠狠打击了日军,击沉2艘重型巡洋舰,1艘轻型巡洋舰,并使2艘重型
巡洋舰失去战斗力。
仅1944年一年中,美军潜艇就击沉了1艘战列舰、7艘航空母舰、2艘重型巡洋舰、8艘
轻型巡洋舰、31艘驱逐舰和7艘潜艇。它们还重创了1艘航空母舰和4艘重型巡洋舰。辉煌的
战绩,特别是击沉那些大型战舰,都是由单独活动的潜艇创造的,而与水面舰队无关。值
得一提的是“金刚”号战列舰和“信浓”号航母就是被潜艇击沉的。
1944年11月,3.1万吨的“金刚”号在海上沉没,这是唯一的一艘被美军潜艇击沉的
战列舰。21日,埃利·T·赖克艇长指挥的“海狮”号潜艇在台湾以北40海里处发现了目标
。当时午夜刚过,天空浓云密布,但能见度很好。赖克认出一支日本舰队正驶往日本。这
支舰队至少有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几艘驱逐舰。赖克决定浮出水面,依靠雷达向敌人
接近。待他到达理想的攻击位置后,用目力就可以看见敌舰。海上刮起了大风,风抽打着
海水,掀起层层大浪。02:56,赖克瞄准领头的一艘战列舰,从艇艏发射管发射了6枚鱼雷
,这时双方相距只有3000码。然后,他迅速向右转舵,将艉部发射管瞄准第二艘战列舰。
02:59“海狮”号又从艇艉发射3枚鱼雷,然后全速撤离。使他失望的是,敌舰队仍以18节
的速度继续前进,显然未受任何影响。“海狮”号于半潜状态追击敌舰队。04:50,被前发
射管鱼雷击中的战列舰速度减到了12节,落到舰队后面,有2艘驱逐舰为之护航。不久这艘
舰队的老牌战舰“金刚”号便停在大海上。当“海狮”号进入攻击位置时,一团闪电般的
火光照亮了夜空,接着便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很明显,是“金刚”号的弹药舱爆炸了
,它急速沉入了海底。
“海狮”号在漆黑的夜幕中,再次追赶另一艘战列舰,但是,海上的巨浪使“海狮”
号未能追上敌舰。在战争结束后,“海狮”号的水兵才知道,他们在02:59,从艇艉发射的
鱼雷并未击中他们瞄准的战列舰,而是击沉了一艘驱逐舰。
“海狮”号取得的辉煌胜利,仅一周时间便失去了光辉。“射水鱼”号潜艇击沉了“
信浓”号航母,约瑟夫·F·恩赖特中校创造了这一项纪录。排水量为6.2万吨的“信浓”
号是世界上最大的战舰之一,它曾是“大和”号及“武藏”号的姐妹舰,以后改装成了航
空母舰,于1944年11月18日开始服役,它在海上仅仅漂浮了10天。当“射水鱼”号在东京
以南150海里处发现它时,它正驶离东京湾赶往濑户内海去寻找比较安全的港口,因为此时
美国的B-29轰炸机已开始对日本城市进行空袭。
“射水鱼”号于20:48在雷达屏幕上发现了“信浓”号和另外4艘护航舰只。随之而来
的是一场追逐战,如果目标不是采取“Z”字形航线的话,“射水鱼”号就可能早已丢失目
标。到03:00时,“信浓”号航母在主航向上的一个关键的转向使“射水鱼”号赶到了它的
前面。03:16,“射水鱼”号走了个大“Z”字,进入最佳阵位。03:17,距敌1400码,恩赖
特分别从前后发射管共发射了6枚鱼雷,很可能全部击中目标 [ 注 ] 。
如果“信浓”号上的水兵经验丰富,航母做好充分准备的话,也许“信浓”号不致遭
到倾覆的命运。舰上本应关闭的水密门却由于没安密封垫圈,海水从门缝和没封闭的水管
中涌入舱内。舰上的汽动水泵还没安装,排水管也没有配齐,而手动水泵又太少。等到水
手失去斗志时,也就无纪律可言了,该舰的命运已无可挽回。10:18,舰长下令弃舰。半个
小时后,“信浓”号在舰长及500名水兵的陪葬下,沉入了大海。
六、救生团
在美军潜艇舰队大量杀伤敌人时,他们同时也担负着一项救生任务。当进攻吉尔伯特
群岛计划付诸实施时,洛克伍德将军采纳了一个建议:救援被击落的飞行员的任务可以由
潜艇来完成。因此,救生团诞生了。到战争结束前,它已营救了504名飞行员。
潜艇一般停在一些适当的水域,飞行员升空前也都大体了解相应的情况,简单了解一
些逃生的方法。每当飞机被击中后,飞行员们尽可能地把飞机飞到潜艇所在地,在那里飞
行员和机组人员将受到潜艇的接应。救生团也为陆军飞行员提供支援,特别是被击落的B-
29机组人员。当时B-29正对马里亚纳群岛的日本基地执行轰炸任务。
救援工作并不总是很容易或没有危险的,例如,“鲻鱼”号在加罗林群岛的一个小岛
上,极其艰难地救出了一名飞行员。当时,潜艇的指挥官,迪雷艇长冒着危险将潜艇尽量
开向浅滩,直到他不能前进为止,3名船员划着橡皮筏冒着敌人的狙击火力,将飞行员带了
出来。最有戏剧性的要算塞缪尔·鲁密斯少校指挥“虹(鱼工)鱼”号营救飞行员的历险了
。1944年6月,“虹(鱼工)鱼”号潜艇接到报告,关岛海滩附近有一名飞行员跳伞。当“虹
(鱼工)鱼”号赶到指定地点时,它发现飞行员正躺在橡皮筏中,无可奈何地充当日本海岸
炮兵的活靶子。鲁密斯藏在水中不敢露身,只得升起两部潜望镜,一部观察情况,另一部
让飞行员拴橡皮筏,以便把他拽出去。可是,飞行员并没有抓住这个时机。“虹(鱼工)鱼
”号在一个个炸起的水柱中,三次接近那个飞行员都未成功。最后,在第四次努力时,鲁
密斯将潜望镜撞上了他,他才把身体挂在了上面。“虹(鱼工)鱼”号拖着他逃出炮火射程
后,才浮出水面,把他领进了舱内。鲁密斯写道:“我们只是泛泛之交,可是当我第三次
从他身边滑过后,我真想让他来当艇长试试。”
七、攻击日本商船
日军潜艇越来越无所作为的时候,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美军潜艇却不断地击沉日本舰
船。但是更加重大的战果是美潜艇攻击日本货船时创造的。日军赖以生存的血液全是靠这
些货船提供的。在大战中,美潜艇击沉了1113艘500吨以上的商船。另外,有65艘很可能也
被击沉了,总吨位达到5,320,094吨。
当美国发布了日本进攻珍珠港消息后仅几个小时,美军便下令潜艇可无限制地攻击敌
军的任何舰船。这道命令打破了美军潜艇的惯例。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毕竟是坚决主张
反对德国使用无限制潜艇战的。
然而,华盛顿下达的命令是很现实的。在现代的全面战争中,哪些是军用物资,哪些
不是,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一个国家所有的舰船都由国家统一管辖,为战争服务。日本的
油轮及货船为日本运送必不可少的石油、大米、锡、橡胶、铁和煤,可以说它们如同战列
舰和航空母舰一样,是日本战争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日本的运输问题是很复杂的,因为
在它的资源地区没有工业,而有工业的地区又缺乏资源,所以它只能将原材料运到日本,
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再将加工完的部件送到战场的部队手中。因此,日本很大程度上依赖
海洋运输业。这样一来,在无限制的潜艇战中,日本的运输线就显得极为脆弱。
在1942年春季以前,日本的船只都是单独航行不需要护航。由于日本损失的船只不断
增加,才迫使日本建立起小型护航队,一般是4至5艘船只由一艘老式驱逐舰护航,或者小
一点的舰艇护航。1943年末,日本将护航队进一步扩大了。美军这时在作战活动中也开始
用“狼群”对付敌人。与北大西洋的护航船队相比,日本的船队仍是太小了。北大西洋的
船队在战舰的保护下,一般都有70艘船只。因此对日本的船队,美军“狼群”很少超过3艘
潜艇,这样也提高了相互配合的能力,美潜艇的艇长经过一阵锻炼后,都成了海底战的好
手。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深度和角度杀伤敌人。被击沉的日本舰船直线上升。
美国的破译人员破译了代号为“玛鲁”的密码,这种密码是专供日本商船使用的。日
本航运指挥官用这种密码指挥船队,指示前进路线、目的地和每日中午的位置。这种无比
重要的情报来源经过太平洋潜艇司令部分别传到了潜艇指挥官手中,极大地提高了发现和
击沉敌船队的准确性。
1944年11月,进一步向前推进的洛克伍德此时推进到关岛,他在“霍兰”号潜艇上建
立了一个新的指挥部。他的潜艇在关岛加油后,巡逻范围扩展到了吕宋海峡和中国的东海
。日本损失的油轮不断增加以致附近海面上都被黑色的石油覆盖了。这种情景使人想到19
42年初,在美国东海岸油污堆积的情景。在美潜艇的打击下,日本与南方资源地区的联系
终于完全被切断了。
1945年6月,美国潜艇进入日本海,打击日本与大陆相联的其它主要运输线。在此之
前,由于日本人在入海口部置了大量水雷,使美舰还不能进入日本海。但随着一种新的电
子装置——短程调频声纳的出现,这类问题得到了解决。这种声纳在四分之一海里远的地
方便可发现水雷的位置。在巴尼作战行动中,9艘美潜艇渗透进入了日本海,它们击沉了日
军的“I-122”号潜艇和28艘商船,总吨位5.5万吨,其中8艘潜艇安全地撤回了基地。
--
To injure no man, but to bless all mankind.
http://yepp.myrice.com/little.jp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0.46.77.17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1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