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自走水下机器人研成 沈阳孕育中国第一“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Oct 26 13:46:30 2002) , 转信

  中新网10月25日电 在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用于海底光缆埋设的自走式水下机器
人“海星号”,目前研制工作已经完成。这又是沈阳孕育出的中国第一“人”。

  据沈阳日报报道,提起中国机器人,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沈阳,想到位于南塔地区的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此刻,记者来到这里,突然感到它像一个摇篮———中国机器
人的摇篮。

  10多年来,600个机器人在这里孕育、长大。如今,它们已遍布祖国四面八方,在汽车
、工程机械、飞机、电子等行业里勇挑重担,干人不愿干或难以干的重活儿、脏活儿和危
险活儿。沈阳自动化所王天然所长风趣地评价他们的“孩子”:“我们培养的‘人’,个
个都是吃苦在前,不讲享受,而且工作效率极高。”

  的确,现代大工业,例如汽车,必备的条件是大规模、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线,人适
应不了这样大的劳动强度。还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将研制机器人科技攻关任务交给沈
阳自动化所,并在南塔地区建立了当时沈阳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机器人研制中心。20
多年来,该所科研人员完成了200多项国家高技术跟踪计划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
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和几十项专利,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和发明奖
140余项。

  在自动化所的机器人中,工业机器人是个大家族,有喷漆、弧焊、点焊、装配、搬运
、切割、检测、物流和上下料等机器人,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有些达到世界
先进水平。记者曾目睹为长春“一汽”生产线制造的上下料机器人,高约四米,两臂又粗
又长,它将数吨重的钢板轻轻抬起,稳稳转身走动,准确地放下,不费吹灰之力。

  水下机器人是个光荣之家,这里有个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大英雄—“CR-01”600
0米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由于有了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制造此产品的国家,联
合国为此还在太平洋底为我国划出一块采矿勘察区域。目前,“CR-01”已多次成功地完成
了太平洋水域深海资源的调查,难得一见的海底被它看得一清二楚,还带回不少矿产样品
。1998年,“CR-01”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还有排险机器人,它们可以称之为“敢死队勇士”。核工业、军事、化工、铁路
、公安等部门的危险、恶劣、有害环境是它们的用武之地。危急关头,它们就代替人去冒
险。虽然是机器人,但记者看到它们还是要肃然起敬,甘为人类幸福献身,永远是令人感
动的。

  然而,更可敬的还是机器人的研究、制造者和支持者。1997年,沈阳自动化的机器人
产业在沈阳这片沃土上踏上一个新平台: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并在浑南新区的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园里修建大规模产业化基地。机器人的摇篮越摇越大,
“孩子”们越来越多,也更加精明能干。上海奇瑞汽车制造公司技术人员惊奇地发现,由
新松公司八台机器人焊接的产品,竟使奇瑞轿车噪声减少了四个分贝,该公司当即决定今
年再要19台。水下机器人也传喜讯,又一个“胖娃娃”出生———用于海底光缆埋设的自
走式水下机器人“海星号”,目前研制工作已经完成。这又是沈阳造的中国第一“人”。
(任洪伟)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24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