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dpsd (rdpsd), 信区: Green
标  题: 国防建设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0月30日15:56:10 星期二), 站内信件

 
新军事变革中的国防建设 (阅览50次)
  ●武君 德鸿 冰岩
  本文要点
  ●“军事安全”作为国家安全问题的核心,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改变,军事力量建设
还是影响未来世界战略格局的支柱性工程。
  ●跨越式发展是通过一个个军事改革实现的。世界各国军队的改革实践证明,战争
的阻力来自敌方,改革的阻力则主要出于自我。
  ●未来国防建设呈现共同特征:重弹性,增强全方位适应力;重设计,让新创意成
为照亮未来的灯塔;重兼容,国防也可以成为经济、科技发展的“推进器 ”。
  展望21世纪,国防仍然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仍然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
地位的重要砝码。
  (一)
  尽管人们对于“安全”问题的认识已突破了传统的军事范畴,随之扩大到“ 经济安
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生态安全”,但“军事安全”作为国家安全问
题的核心,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改变。可以说,军事力量建设还是影响未来世界战略格局
的支柱性工程。
  冷战期间,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安全状态。相对于政治
、经济、文化要素,军事要素备受重视,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 国民经济军事
化”的倾向。“冷战”结束后,军事要素在国家战略中那种“异常重要性”受到了普遍
的质疑和否定,裁减军备、分享“和平红利”成为普遍的呼声。应该说,这些情况对于
人类文明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战略家们很快发现,创造文明的力量是伴随着毁灭文明的
野蛮前进的。当今世界,不平等的竞争造成了更大的不平等。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南
北差距、种族冲突和新干涉主义相参合,播撒下新的战争种子。对军事要素在国家战略
中地位的认识,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以致带来全民的国防意识淡薄,尚武精神泯灭,
从而忽视军事力量建设,造成国际间军事力量的更大失衡,就可能成为世界不安宁的一
个新因素。20世纪 90年代后期,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影响下,改革军事,重塑国防,又
成了带有世界性的风潮。人们的认识终于在反复中升华到了符合客观实际的位置。
  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实质是战略主动权的竞争。当一些国家或集团不断把自己
的“战略边疆”向外扩展时,国防力量的活动半径也在延长。力量的失衡,需要用力量
的平衡来调整。
  为构筑一个正义、合理、民主、和平的全球秩序,人类必须学会在平等协商中处理
国际事务,学会在相互合作中求得共同发展。然而,合作总是有条件的。在国际间军事
力量反差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只有增加自己的实力,才有利于争取平等的国
际地位和合作的形成。如果没有相适应的国防力量,国家处在一种潜在的危机之中,何
谈国际地位!何谈在合作中求发展!所以,新世纪许多国家将普遍重视综合国力的平衡
发展问题,重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加强军事斗争准备的针对性,以参与未来
世界新格局、新秩序的构建。
  (二)
  在新的世纪里,一个国家的战略主动权,更多的不是来自于“战”,而是来自于“
建”。
  百舸争流,谁为先者?取决于勇气、胆略和发展道路的选择。
  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在造成国家间经济“代沟”时,也造成了国防建设上的 “代差
”:当有的国家已经开始信息时代的建军时,有的还在完善着工业时代的军队建设。不
过,新军事变革表现出的“非线性”,使相互间存在有“代差”的军队,可以站在“同
一条起跑线”上。发展中国家的国防建设,要搭乘上这班时代列车,也有个战略选择问
题。这个时期,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在兴起,只要看得准,措施得当,实际工作抓得很紧
,就可能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较大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大大缩短与世界先进
水平的差距。我军将士应该站在时代前列,深刻而明晰地认识我国国防的发展道路,通
过不断的军事创新,来增强国防实力。
  知识经济的出现,推动着经济发展核心能力的变迁。军事上也是如此,由体能军队
、技能军队发展到智能军队,各自所含的军事核心能力是不一样的。历史上一次次军事
变革,都是军事核心能力的改变。航空母舰出现后,赢得海战的军事核心能力便由舰炮
转向了海军航空兵;飞机出现后,陆战的核心能力也由平面转向了立体。新军事变革中
提出的制天权、制信息权、制网络权,说到底是军事核心能力不断变迁的表现。
  不停顿的军事变革,在给国防建设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实施跨越式发展提供
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比如:新军事变革是依托社会、依托市场进行的,这就有利于打破
技术封锁;新军事变革呈现的发展趋势,可为正确选择发展目标提供参照;新军事变革
孕育着未来作战的多样性,为我们在统筹权衡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开辟出广阔的思维空
间,等等。总之,要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重在抓住机遇,乘着变革的大潮跨越,把握
着变革的走势跨越。
  跨越式发展是通过一个个军事改革实现的,而改革就包含着各方面的利益调整。克
劳塞维茨常常把战场上的各种不确定性对军事行动的影响称之为战争阻力。其实,军事
改革也有个阻力问题。实践证明:战争的阻力主要来自敌方,改革的阻力则主要出于自
我。纵观世界军事史,每一场军事变革都是对新思想的弘扬,而旧观念所形成的强大惯
性,则自觉不自觉地排斥对新思想的接受;由思维定势所衍生的安于故习,沉溺于所闻
,或对变革漠然置之,或囿于成规定法,都会影响前进的步伐。因此,实行跨越式发展
,至关重要的是尽力减少改革的阻力和阵痛。
  实行跨越式发展,有一个对时间的利用问题。以往,人们搞改革,搞建设,遵循的
是历时性原则。历时性,在时序上是线性的,今天———明天———后天,只能顺时跟
进去筹划,一步步去做。跨越式发展,需要把眼光投向更远的未来,把人们活动的历时
性推进到共时性。共时性,是非线性的,即把今天、明天和后天的事,在同一时段上筹
划。共时性的国防建设,需要争取超前利用时间—— —干着今天,规划明天,想到后天
。军事变革中的美军,表现出三个形态——— 现实的美军,规划中的美军(2020年前后
),观念形态的美军(2020年到2030年前后)。三种形态,都有人去想、去做,并由此
推进军队的不断改革与创新。现在的技术能力创造出的“预实践法”,可以对规划形态
和观念形态的军事力量进行实验和预演,把未来的“戏”拿到今天来唱。于是,人们可
以在今天设计未来,预演未来。只有做到对时间的超前利用,才有对国防建设的跨越式
发展。那种走一步看一步的经验叠加法,只能尾随变革潮流之后,实行跟进式发展。
  (三)
  21世纪,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纪。各国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在竞相发展中,呈现出许
多共同特长。
  重弹性。日益剧烈的变革浪潮,使军事领域里的各种不确定性增多。于是,要求国
防力量必须具有很强的弹性,很高的灵活性。按照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任何系统
在发展过程中,当它处于稳定的量变阶段时,必然性居于支配地位;当系统达到质变的
临界点附近时,偶然性常常居于支配地位。军事变革愈向前发展,偶发因素会愈多,国
防建设一旦失去灵活性,可能会适应一场战争,但不会适应这个时代的战争。新世纪,
国防所面对的可能是多元的、多维的、多样性的斗争任务,用过去那种一个方向、一个
对象、一个标准的统一性方法,解决不好多样性的矛盾,弹性和灵活性,是一种全方位
的适应力。
  重设计。人类的未来,似乎不再是自然演化,而是主动选择和设计的过程。成功的
改革与建设,源于成功的设计。变革洪流中的军事创新,实际是设计思想的创新;在知
识经济时代,新创意才是照亮未来的灯塔。随着战争的日趋工程化,国防建设愈来愈系
统化,系统设计特别是顶层设计,更显得日益重要。尤其是那些在机械化建设道路上还
没有走完的军队,如何避开别人走过的弯路,不重复已有的老路,选择一条适应自己的
新路,减少可以越过的发展环节,争取在不对称的科研和不对称的建设中创造自己的优
势等,都取决于设计。
  重兼容。平战结合、军民兼容型国防,是20世纪后期提出的一个概念。21世纪,国
防的兼容性会更加突出。其中包括:全民国防观的铸造,国防威力的综合,安全防卫手
段的拓展,国防建设的整体协调,国防事业的社会化等。兼容性国防取决于“双向性设
计”。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兼容性。专家分析后指出,在美国防部列
出的关键技术与商务部列出的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中,约有80%是重叠的。如果
说美军的新军事变革“无非是把成熟的市场技术运用于军事而已”,那么正在全球蔓延
的互联网则是从国防领域引出的。当人们放眼世界,看到许多国家已把军事创新的根须
深植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之中时,不仅可以体会到国防力量的源泉在哪里,而且还能感
悟到:国防的发展,也可以成为经济、科技发展的推进器。于是提出,军队的跨越式发
展,国防的跨越式发展,应该强调它的开放性。不要以为只有穿军装的人才是保卫国家
的勇士,打人民战争需要人民国防。国防力量之深厚根源存在于社会之中,把国防发展
战略真正融入国家大战略,才能获得“跨越”的坚实基础。
  军事力量的强弱,不能单纯用技术指标来衡量,重要的是看它的可使用性。如同医
生治病,不在于药品的名贵,关键在对症下药。军事变革浪潮滚滚,重在研究自己的实
际,研究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军事领域里日益增多的可选择性,最为重要的是保持主
体意识。处于这个天天都在变化的时代,应变不如先变,创新观念胜于转变观念。
  我们的国防要实行跨越式发展,需要把握共性,研究个性,让“世界型”融入“中
国式”。
  21世纪,是个注定要大发展的世纪。在国防建设激烈竞争的长跑赛中,只要我们沿
着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前进,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解放军报
 

--
小楼昨夜又东风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7.6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