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奔涌的星空), 信区: Green
标 题: 艰难的抉择—— 下个世纪中国的军事战略(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22日10:38:06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从台湾海峡到航空母舰
人类历史上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就是每过一个时期,就有几个新的世界强国崛
起,而经过文化、经济和军事征服之后,总是会出现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
19世纪下半叶,几乎在十年之间,就崛起了三个世界强国,就是美国、德国和日本,其
标志是南北战争的结束、普法战争和德国建立、明治维新,这三个国家取代了在此之前
传统的欧洲三强——大不列颠、法兰西和俄罗斯。目前还没有明显的症候显示这三个国
家衰落的趋势,然而中国的崛起却又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中国现在给西方的感觉似乎不
是经济上的日益强盛,而是军事上日益严重的威胁。这一点实际上是非常奇怪,因为中
国推行的对外政策,即使非常强硬,也是不具有侵略色彩的,对于中国对西方和周边的
“威胁”,据我看来,主要是政治体制而不是军事力量。这样就涉及到一个非常敏感的
问题,就是中国对台湾一旦采取武力而非和平的方式加以总解决的话,周边国家和西方
将会采取何种手段应对。
有一点是肯定的,美国人在传统上更加同情台湾的国民政府,而日本人一直亡我之心不
死,至于亚洲其他国家的想法,就比较次要了。从理论上讲,中国现在的盟友俄罗斯,
是希望中国在台海发动攻击的,这有几个方面的好处,一可以牵制美国的扩张势头,二
可以大卖军火,三可以以斡旋者的姿态捞取政治好处。而中国对台湾动手,美国会采取
何种政策,目前不得而知,据美国的民意调查显示,美国人中有70%将中国视为未来的假
想敌,其中同意武力支援台湾的,也占了40%的比例,这是一个危险的讯号,特别是美国
一些政要,在这个问题上始终采取强硬立场,包括正参选的小布什等人,非但无视中美
对抗的历史根源,还进一步要求武力保台,看来美国干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至少也有
50%以上的机率。
现在报刊媒体上连篇累牍地发表各种据说是军事专家或导弹专家的访谈,声称台湾不堪
一击,大陆的攻击力量能在五天之内解决台湾云云,或者说美国武力保台有贼心无贼胆
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是过于乐观了。台湾海峡宽达100多公里,就是在陆地上,一般
的汽车也要开上两三个小时,何况是舰艇呢?而仅在这段航行时间内,中国空军能否取
得制空权,又或者海军能否取得制海权,还有我军是否能够成功压制台湾军队的海岸防
御等,才是十分现实的问题。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废墟式的台湾,与其那样,还不如丢中
子弹来得省事。
以目前的情形看来,封锁是一个比较好的手段,而扶植代理人获得台湾的领导权才是上
上策,从五十年来的实践看来,我国并没有很好地培养这方面的势力,而总是以攻打台
湾相威胁,以致台独势力甚嚣尘上,这些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终于发展到了必须动武
的地步。而一旦武力解决成为现实,这将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悲剧——不仅台湾可能成
为废墟,而且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势将不能置身战火之外,无论胜负如何,都将是一个两
败俱伤的结果,这实际上是(除了那些汉奸以外)每个中国人都不愿看到的结局。而和
平带来的,却是一个足以与世界任何一个强国相抗衡的经济实力,不说别的好处,单是
包括台湾的数百架战机(包括鹰眼预警机、F16、幻影2000等),就将使中国空军一跃成
为亚洲最强大的空军力量。
但是,如果李登辉执迷不悟,其结果必然是动武,而动武的最好结果,就是速胜。下面
就这个问题谈谈军事上的可能性:
第一种:美国(和北约)隔岸观火。美国可能通过空运援助台湾一部分必须的军火,日
本有可能参与,特别是提供反潜类军火,在这方面,日本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当然美日
必须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军火可能被中国缴获,转而被用来提升中国的军
事科技。中国值得考虑的是,攻打金门和马祖没有什么意义,用潜艇和陆基炮兵封锁的
方式就可以困住这些岛屿上的守军(不在少数),使其无法回援,解决了台湾本岛,这
些岛屿自然不攻自破;虽然攻克这些岛屿可以提供前进基地,但与可能带来的损失相比
较,实际上是不划算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来看,最成功的是美国人,他们由于
在火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在登陆战上获得了一系列的成功,不过,这种火力第一
的思想也造成了麻痹轻敌,他们在塔拉瓦、硫磺岛、冲绳岛等一系列登陆战中,其损失
与火力其实是不成比例的,虽然日军的伤亡要大得多,可是他们的所拥有的火力却是十
分可怜的。诺曼底之战看起来很成功,不过他们主要是靠诡计而不是靠火力达成了突然
性。实际上,最成功的例子并没有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而是朝鲜战争中的仁川登
陆战,用利德尔-哈特的话来说,就是麦克阿瑟选择了一条“最意想不到的路线”,因而
获得了成功。
事实上,比较两军的军事装备的差距虽然很重要,但真正重要的却是两军在军事战略和
战术上的差别。有理由相信,国民党军队自从亡命台湾之后,除了金门岛一战,实际上
没有多少实战经验,而且饱暖思淫欲,其战斗意志和单兵战斗力肯定不及解放军,如果
纯属陆战,则必败无疑;相反,我军在登陆作战方面也是无作战经验的,在这种前提下
,选择一条具有决定意义的作战线就成了成功的关键,换句话说,就是选择一个最合适
的登陆地点——不一定是地理上的最佳登陆地点,而一定是作战线上的最佳地点,由于
INTERNET的国际性,包括台湾在内的许多地区都可浏览本网站,所以不拟在此作进一步
说明。这一点是存在的,而且不止一个地点。中国军队所要做的就是,以潜艇封锁整个
台湾海峡,空军获得局部制空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没有事先警告的前提下发动攻
击,首先是以地地导弹轰炸这些地点:前沿炮台、地空导弹发射场、军用和民用机场、
海港、军事基地、发电厂、变电站等,按精确地图发射,最好达到轰炸地区每平方米至
少着弹一枚以上,美军在科索沃投掷的石墨炸弹看来是其中一种不错的选择。与此同时
,空军升空寻弋台海上空,尽量消耗敌军的作战飞机,而这时,登陆部队就应该出发了
,其选择的航线也必须具有不确定性或出疑兵数路,令敌军找不着北,一旦到达登陆地
点附近,我军所有火力,包括地地导弹、空军、海军舰炮就突然投掷于该地域,迅速毁
灭这一地域的抗登陆能力,抢滩上岸,我认为这一阶段的作战不会很困难,对于我军而
言,最大的困难还在于扩大登陆区域的桥头阵地和第二波攻击部队的上陆,因为这时敌
军已然从晕头转向中明白过来,可以将其残存的打击力量集中起来对该地点进行反击。
最不好的方式是象美国人长期干的那样,先轰炸个十天半个月,慢慢地再开战局,这种
做法,对一个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的敌人是现实的,但不适合我军,也不符合速战速决的
原理。尽管这样做可能减少牺牲,不过台海之战拖得越久,对中国就越不利,最低限度
也要让台湾军队变成阿里山上的游击队,才符合作战原理。
第二种:美国参战。如果是全面开战,没办法,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吧。如果双方不约
而同地遵守局部战争的原则,将战事仅限于台湾岛内,那么,速胜就更显得迫切,如果
能够在一个月内(最迟三个月)结束战局,中国依然是赢家,否则就不好说了,美国虽
然有强大的空运能力和第七舰队的护卫,但在短期内要运送两个以上的师是困难的,而
且光是对台湾战事是否采取干涉政策,在其领导层内恐怕也不是一下子就决定得了的。
***
这样一来,就牵涉到了大战略方面的问题了,那就是,中国中央政府获得对台湾的控制
之后,对中国和世界将产生何种影响。我认为首先应该从地缘政治的观点进行分析。
传统的地缘政治显得有点滑稽,原因在于大多数按照地缘政治家们的预言行事的国家,
多半遭到了失败,相反,以海权论为主要指导思想的国家,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这并不是说海权论就一定比地缘政治论先进或实用,英国的衰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因为海权的维护不仅要靠海军的实力,说到底是经济能力的体现,在太平洋战争中,日
本人主要是因为经济而不是军事实力的衰落才被美国人搞掉的,因为即使在中途岛之战
以后,日本的海军实力还是要在美国之上,只是由于经济能力无法维持才渐渐走向失败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如果美国不从中插手,而希特勒也没有掉头去攻打苏联的
话,德国人是很可能征服英国的。
仔细分析一下从古代到今天的历史强国形成的原因,就可以发现地缘政治的原理是很有
一点道理的,但不是象地缘政治分析家们在地图上所画的框框那样。事实上,一般强国
在崛起之初,生存的环境是很险恶的,周边国家虎视眈眈,要征服敌国,首先就要立于
不败之地——而地理上的“不败之地”,也就是易守难攻的地理环境,才是真正意义上
的地缘政治中必须控制的地区。海上强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敌人
无论在大陆上获得何种优势,却无法逾越巨型的海洋这道屏障,美国、英国和日本都是
其代表。然而大陆国家也有其地缘优势,我们称之为地理上的绝对制高点,如高山、高
原等地形,某些大河也提供这种难以逾越的防御环境。从历史上的陆上强国崛起的例子
来看,无不如此,如古罗马占据着阿尔卑斯和亚平宁山脉、阿拉伯哈里发和奥斯曼土耳
其占据着阿拉伯高原、蒙古人控制了蒙古高原等等,在中国的内战史上,这种制高点的
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陕川以西(包括四川)的高(原)地,不仅帮助了刘邦、刘
备、李自成等人,也是抗日战争中日本人无法通过的一个屏障。在中原,黄土高原也因
做为一些王朝的兴起地而备受注目,这是因为,在这些地区防守,可以迫使攻击方付出
数倍的伤亡,另外,当他们实力增强后,向下冲杀起来更有高屋建瓴之便,可以达到势
如破竹的威力。
中国现在的地理之便,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值得眼红的,因为在中国,这种地理上的制
高点实在太多了,不象印度,一下青藏高原就是平原,无险可守。而台湾最不情愿的,
恐怕就是岛上可能提供防御的山地都在东边,而不在西岸,防守起来当然困难得多了。
对于这样一个利于防御的地理环境,中国实际上已立于不败之地,其前提就是军事实力
与世界强国的差距不是太远。中国历史上那些被灭亡的王朝,实际上不是被敌人打垮的
,主要是内部的分崩离析为外部势力所趁,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军事上的腐败。政治
上的腐败当然危害极大,但是在战争年代,军事上的腐败却是导致国家覆灭的一个最根
本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那些号称强盛的国家往往被蛮族所灭的教训。
***
于是就谈到了航空母舰。关于中国需不需要造航空母舰,这是一个争论了很多年的话题
,其焦点出现在美国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许多人终于坐不住了, 追卓?
慨解囊,发起了一个捐赠航空母舰的运动。至于造航空母舰的用途,我认为主要是用于
威慑南海周边诸国和日本,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造一艘中型航母是不够的,至少要造两
艘,按照航母的发展轨迹来看,这势必是核动力航母,加上舰载机和其它相应设施,每
艘价格估计要超过二十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差不多两百个亿,而如果要与至少是
美国的第7舰队相抗衡,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考虑到中国目前所能支持的军费能力,投入如此之大的经费,与其所能产生的效益相比
较是否合算,实在不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只要是对国防有利,并没有什么问题,关
键在于,是否有更好的方案。由于建造航空母舰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并非
驾轻就熟,在短期内不可能获得决定性的解决,而且由于现在空军的长足发展,是否有
必要建造航母,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事实上,现在空军的远程打击能力,要比航空母舰更有威力,打个比方说,以一艘中型
母舰载机30架来说,其全部的战略打击能力,甚至比不上一驾B-52,如果我们有能力发
展出具有隐身性能的如B-2类的战略轰炸机,则一架B-2的威胁,要远大于一艘航母,这
就是我们要说明的问题,发展出关键武器,可以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获得战略上的有利地
位,比如说冷战时期的苏联,虽然经济发展迟缓,但由于在核武器方面的庞大数量,搞
得美国人非常难受,就是一个明显例证。长期以来,美国之所以敢于四处干预别国内政
,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领土没有与任何一个有威胁的军事强国接壤,没什么后
顾之忧,而一旦它的国土处于敌对一方的战略打击范围之内(排除核武器的因素以外)
,它就必须冷静地考虑一下干预别国内政的后果。设想一下,假使碰上海湾战争时期的
萨达姆这样的领袖,如果他拥有B-2,难保不对美国本土进行打击。
同时,如果在战术战斗机方面能够发展出F-22这样的飞机,那么可以肯定的是,5到10架
F-22就可以控制整个台海上空,即使李登辉有700架战机,如果全部升空作战,相信不用
一天功夫,就会全部被击落,这是军事技术优势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所以,与其大力发展航空母舰,不如大力发展战略空中打击力量,还是以B-2为例,它从
美国本土起飞,飞行了数千公里,横跨大西洋轰炸了中国大使馆,这样长的打击距离,
对于中国来说,威慑亚太地区绰绰有余,也不象航母那样脆弱和目标过大,容易遭到来
自海面上下和空中各方面的打击,而且一旦航母被击沉,它上面所有的飞机也就一起同
归于尽了。
而且就未来海军的发展趋势来看,航空母舰也是一种即将过时的产品,它只能与相对势
力较弱的敌军作战,一旦与势均力敌甚至力量强于自己的敌军作战,就很难有胜算,中
途岛一战,美国人因为在情报战方面占了先机,可以预知日军未来的动向,所以才获得
了胜利,可是即使如此,美国人还是损失了一艘航母,要是情报方面没有那样大的优势
,这一战的胜负也是很难说的。而相反,到了莱特岛一役,美国人已在海军方面占尽优
势,所以一下子就把日本人解决了。
--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
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伊曼努尔·康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20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