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奔涌的星空), 信区: Green
标 题: 艰难的抉择—— 下个世纪中国的军事战略(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22日10:46:28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中国现代军事战略发展轨迹
中国现代军事历史,实际上主要是由国共两军争雄和中国对外自卫战争两个大块组成,
当然其中还杂有新军阀混战争霸的背景。当我研究从1921年到1949年之间在中国发生的
一系列战争时,对于共产党最终获胜的结果,我最初的念头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好象
除了运气特别好之外,很难理解国民党军在占有那么大的优势的情况下居然输掉了一场
全世界都认为他们一定会赢的战争,如果非要在历史上找出相似的例子,那么可能只有
明末的李自成可有一比,不过李自成的运气比共产党要好得多——因为那时清兵尚在关
外,对明朝政府施以重压;而到了1945年时,因为日本人已经投降,国民党可以集中全
力对付共产党,所以共产党军队的胜利就更显得了不起。
因为我不太喜欢政治经济的东西,主要是那些数字实在过于枯躁无味,所以一直在军事
领域里面打转,而且沉缅于各次会战中,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想到要将两军的军事传统
进行一番比较,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根本原因就是国民党和共产党起家的本钱不同。当
年孙中山和黄兴虽然搞了很多次起义都以失败告终,可是他们的经费一直比较充裕(相
比较共产党而言),武器装备实际上不差,所以喜欢硬上,这一传统保持下来,到了蒋
中正的时代,他在历次军阀混战中,凭借的也主要是金钱而非大炮,唯一不用金钱收买
就获得的胜利,是东北张学良的易帜入关;反过来说,当他对共产党用兵的时候,因为
把他们视为土匪,就过于掉以轻心,不太重视政治手段,所以居然搞了五次围剿,到最
后据说动用了百万大军,还是让红军跑掉了。这样看来,有时钱太多了也并非好事,因
为这会让人不思进取,而共产党就不一样,起家的时候基本上没什么本钱,没枪没炮,
弹药补给也很成问题,所以就只好靠钻研更符合他们实际的战略和战术来对付强大的敌
人,而且共产党在政治手段的运用上,也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对手,他们后来说服张学良
兵变西安的结果,如果靠军事手段,可能一百万军队都难以凑效。正是因为一直很“穷
”,所以共产党军队在作战时就没什么特别需要加以防守的东西,他们可以随时放弃一
切,扭头就走,不过他们也可以随时展开反击作战,只要他们认为适合进行反击的时机
已经成熟,他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还可以随时随地地建立根据地或者说是武装割据政
权。
事实上共产党也并非一开始就擅长机动作战,他们搞了很多次起义,失败的多,成功的
少,不过正是因为失败得多,才使他们得以从自己的失败中总结教训,特别是第五次反
围剿失利,从根本上扭转了红军的战略战术思想,使他们从此坚定地走向机动之路。而
蒋中正呢?似乎什么也没学到,一直到了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他的学生们怀揣的,还
是他在二三十年代制定的《剿匪手册》。
***
抗日战争是一个比三十年代群雄混战的大时代更为残酷的时期。无论是过去的胜利者、
失败者还是坐山观虎斗者,几乎都投身到这场民族战争中,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因
为战争空前惨烈,日本人继承甚至发扬了中国历史上那些野蛮民族的特点,凭借当时在
亚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一度侵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中国领土,而且主要是经济发达
地区。虽然在早期,国民政府的军事战略是“焦土抗战”,说明他们对敌我之间的差距
是有一定认识的,可是到了执行时,就全然不对头了,他们还是想坚守一些大城市,结
果无一例外都遭到失败,如北平、上海和南京的保卫战,都是得不偿失的,如果不是靠
了国 亮 阔,以空间换取时间,很有可能一败涂地。
利德尔-哈特在总结波兰战役时对波军的战略部署作评论说,除非说波兰的战略意图就是
想要掩护一切它想要掩护的东西,否则就无法理解他们的作战意图。中国在战争之初实
际上也是这种心理在作怪,想要保住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没有坚决地以机动战略对
付敌人,而是凭借单纯防御逐次抵抗,再寻找战机,一看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军
队的翻版,可是国民军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凡尔登来让日本人把血流光,因为与欧洲的情
况不同,日本人在兵器装备方面占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结果是自己的血差不多要先流
光了,这才开始研究新的战术方法,一个比较突出的成就是“逐次抵抗,保持两翼”,
这当然要比单纯的逐次抵抗要先进一些,特别是注意到两翼齐飞的战术意义(注:此处
指明是战术意义,因为国民军在战略上实在没有什么创新),抗战八年,国民军正规部
队几次主要的战术胜利基本上都是靠这种战术获得的。
相比较而言,如果说共产党的军队此时还不能算是成熟的话,那么他们的军事将领却已
经渐臻一流境界了。当然并不是说,共产党的将领就不犯错误,只不过比起他们的成就
来,这些错误要小得多。比方说忻口会战,当时由于卫立煌的坚守,日军第五师团已经
再衰三竭,仅靠马料维生,这时只要在他们的后方轻轻一击,这个号称日本陆军现代化
楷模的师团只怕就此消失,可是这时在他们后方的偏偏是第十八集团军的三个师,他们
早已化整为零,分散开来大打游击,收复了好些个刚被日本人放弃的县城,并且伏击敌
人的辎重车队,截断敌人的交通线,打得的确有声有色,可是就是没有集中起来,对准
第五师团的后背猛劈一刀,以至于娘子关一失守,反被日本人两翼齐飞,卫立煌只好先
弃忻口,再丢太原,一路跑进中条山。但在这一时期,第十八集团军却成了国内唯一专
打胜仗的部队,平型关、七亘村等地的伏击战,鲜明地说明了机动作战至少在大战术方
面的所具有的优势。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有先见之明,我个人的看法是,与其说这本书
预言了中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倒不如说是因为毛泽东看透了国民政府必然采取的军事战
略。实际上,开战之初中国军队并非没有战胜敌人的机会,只不过自己没有把握好而已
,比如前面提到的第五师团,好几次都可以形容为死里逃生,除了忻口会战,他们在长
城南口也有被歼灭的机会,结果一方面因为卫立煌的第14集团军跚跚来迟,另一方面因
为察哈尔省主席刘汝明单独与日本人签署了一个互不侵犯协议,然后被敌人偷袭得手,
以致东条英机带着关东军两个旅团长驱直入,汤恩伯孤掌难鸣,只好一撤了之。再比如
台儿庄一战得手,只不过歼灭了两万日军,却滋长了国民军部分将领的自满情绪,竟然
在敌人两北两路夹攻的情形下还坚持要再进行一次徐州会战,数十万大军险些被敌人合
围,要不是靠花园口决堤挡了一下,结果肯定很惨。可是,很多人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
结果,就认为国民军根本没有取胜的机会,不过他们有一点没有弄清楚,就是国民军的
失利不是因为他们要进行会战,而是因为会战的地点选错了。事实上国民军当时拥有内
线作战的一切优势,他们错就错在选择徐州作为主要战场,这是一个过于明显的目标,
好比一个天然的磁石,吸引着敌人从四面八方向这里进攻。相反,如果他们集中全力先
向下扑击日军第十三师团,而在徐州仅以少量兵力牵制敌人,是大有可能获得一次比台
儿庄之战更漂亮的胜利的,主要原因就是,南路日军相对较弱,而且背后有淮河为砧板
,成了一道天然的封锁线,如果三面围攻,将敌人压迫于淮河岸边,以四十万人对敌人
不到两个师团,获胜的机会极大,而且西面就是山地,利于退却和防守,一击不胜还可
全身而退——后来内战中的淮海会战,虽然方向不同,但国民军犯的实际上是同样的错
误,就是没有利用自己所处的战略地位采取相应的作战原则,而是十分勉强地去追逐虚
幻的胜利,最终当然就无法避免失败的结果了。
1939年以后,中日两军呈现相持状态,在其后的两年间,中国军队基本算是成功地进行
了几次防御作战,并且展开了一些很成功的反击作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共产党
根据地的崛起和国民军在山地防御战方面逐渐占了上风,日本军队由于在火力和制空两
方面的明显优势,因此善于野战和攻击坚城,但山地战却并非所长,从他们当初在山西
的作战和武汉会战中就看得出来,后来在昆仑关战役和滇缅会战中,他们的这一缺点更
是暴露无疑。在三次长沙会战和上高等战役中,之所以日军最后不得不放弃最初的战略
企图,一个很显著的原因就是他们在山地攻击中消耗过大,人力和火力均显不足,顶多
只是将国民军迫退,却无法将他们围歼。共产党根据地的崛起,实际上与国民军在南方
的防御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国民政府被消灭了,则共产党的根据地能否继续存在下去,
就不得而知了,而共产党根据地的存在,又打击了日本人在华北的交通线和补给线,迫
使他们不得不在华北保持一支与当地共产党军队的实力很不相称的规模庞大的兵力,因
为在这里,日本人成了防御者,而且他们必须守住“一切”,包括城镇、道路、桥梁、
厂矿、机场、军用设施等等,这样一来,对军队数量的需求就大大增加了,然而,共产
党在这时也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搞了一个“百团大战”,把本来日本人眼中的小股“土
匪”的真面目暴露出来了。结果日军把中国战场上60%以上的兵力都调到华北,一下子就
将根据地势力压了下去。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军将大批军队调往太平洋和东南亚,本来战事对中国军队有利
,然而国民军不思进取,偏安一隅,而根据地部队则将主要精力置于根据的恢复和开拓
,这样就将打败日本人的主要担子交到美军手里,除了在滇缅地区继续保持着进取精神
之外,其它就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了,特别是1944年在抵御日本人打通“大陆交通线
”的两个战役中,更是一败涂地,除了国民军不思进取的偏安思想之外,另外一个很重
要的因素就在于当时的国民党军,实际上已经非常腐败,战斗力大打折扣,在许多地区
甚至一触即溃,在战争初期那种视死如归的战斗意志,只是在方先觉坚守衡阳之时才如
昙花一现,稍纵即逝。
***
接下来的第二次国共战争,无论其规模或激烈程度,也许除了蒙古人的战争之外,在整
个中国战争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而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国民党政权只支持了不到三年时
间,就突然象长堤决口一般,一下子就垮掉了,一个更惊人的事实就是,国民军的装备
之优良,即使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相提并论,而且由于共产党军
队基本上就没有飞机,所以他们还拥有制空权。比实际情形看起来还要糟糕的是,共产
党基本上把这支装备精良的军队的武器都缴获过来,反过来更新了自己的装备,这也是
一个历史奇迹。
蒋中正及其军事将领在一开始就犯了几个重大错误,第一是在重庆谈判时没有将毛泽东
和周恩来这两位共产党的首脑加以扣押,因为既然蒋中正打心眼里就是要干掉共产党,
那么不如一开始就狠下心来翻脸;他们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当他们已经在东北获得了
决定性的优势之后,没有一鼓作气把林彪赶过中苏边境,而是认为共产党在东北已经难
成气候,于是放任林彪在黑吉两省发展,终于酿成大患;他们所犯的第三个也是最要命
的错误,就是忽略了集中兵力的原则,又象当初日本人一样,既想守住“一切”,又想
一口将共产党军队吞掉,结果是两个想法都没有实现。
不过在内战开始阶段,共产党军队也不是一味退避三舍,以林彪为例,他虽然以指导游
击战著称,骨子里却是一个热衷于正规会战的人,这从他当年在江西根据地和红军长征
中指挥的各次作战中都有鲜明的表现,特别是他在苏联将养了几年,据说苏军在斯大林
格勒的胜利还是由于他在幕后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他就在东北初期的作战中很给国民军
的几个主力师吃了很多苦头,若非实力太过悬殊,想来他也不愿意担上“逃跑将军”的
臭名,因为在此之前,他被认为是常胜将军,斯诺就说他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但是接下
来他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重新操起了机动作战这把利刃,并最终将东北全境的敌军都
肃清了。
林彪在东北作战的过程,与拿破仑远征意大利十分相似,都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
作战,与最高军事领袖的联系基本上没有,而且都是以要塞(曼图亚)或城市(长春、
沈阳)作为诱饵,依次打败独自行动的敌军,逐渐积累出惊人的战果。只不过,林彪在
东北的作战地域和作战规模,都要比拿破仑大得多。
国民军在中日战场上没有学到什么新东西,尤其是对比自己弱小但更精明的对手,更是
似乎一筹莫展,如果说林彪在东北还打了几次硬仗的话,那么在华东、华中和西北等地
的共产党军队,在开始阶段则无一例外首先进行的就是撤退。在连续扑空并占领了一些
原来由共产党控制的地域以后,他们马上沾沾自满,这也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通病,
似乎真正的胜利是以军队攻占了多少地域而不是以消灭多少敌军来衡量的。不过说起来
,城池的丢失(当然不包括战略要地),与其说在军事上有什么意义,倒不如说是对民
众心理的影响更深远一些,而政治领导人在这方面的担心,可能远远超出了他对军事形
势的估计,结果以攻城掠地为主要指导思想的战略,显然就成了以机动战略为前提的野
地运动战略的俘虏。事实上,战争初期国民军虽然气势很惊人,可是他们没有获得一次
有意义的或者说是决定性的胜利,如果他们在一开始就能够把林彪打得翻不过身来,那
才可以称得上是有价值的胜利,因为只有那样,他们才能达到两个目的,第一就是“真
正”围住了共产党的根据地(而东北是一个大缺口),第二是截断了中苏共产党政权之
间的一个主要通道,那么要想在后面的战事中获得外部援助,共产党就只有通过穿越差
不多整个西北直到新疆的那条困难的道路了。
***
三大战役其实只有两个具有决定意义,平津战役打不打,结果都差不多,主要是让东北
和华中的两大根据地连成一片,因为当时傅作义实际上已被压迫在海岸边上,三面遭到
包围,除非来一次敦刻尔克似的撤退(而当时似乎还没有这样大的能力),早晚都是会
被歼灭的。
东北会战进行得最早,其战役核心就是攻占锦州,然后在沈阳-长春和锦州-沈阳之间歼
灭分批来源的国民军部队,正是因为攻占了锦州,东北野战军就完全拥有了内线优势,
可以随时将部队向南北两个方向机动,不过国民军在塔山、黑山、大虎山等地的攻坚战
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而高级将领所犯下的低级错误,简直让人不
敢相信。一个最明显的事实就是,如果南北两线国民军倾巢而出,对中央地域的东北野
战军形成夹击之势,林彪即使攻下了锦州,也未见得就必操胜券,而国民军或者说是蒋
中正的战略,既不象全攻,也不是全守,不伦不类,又想守住长春和沈阳,又想干掉林
彪,结果又是一个想法都没实现。如果兵行险着,置之死地,弃守长春和沈阳,全军向
南夹击,虽然林彪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国民军却有装备和空中优势,在南线甚至有海
军舰炮助威,即使不胜,至少也可以打个平手,退守南线,而如果能够再从华北调入一
到两个军,则局面有可能大大扭转。当然战争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很多,以国民军当时的
状态,即使想在东北立足,恐怕也非易事。最主要的原因,是国民军不擅机动作战,战
术过于单调,而许多高级将领又太死板,虽有机械化的装备,却没有机械化战争的概念
,不敢进行大纵深的穿插攻击,一句话,太中庸、太保守了。
至于淮海会战的结果,直到今天还是有人不敢相信,因为当时好运气似乎全部在国民军
一边,他们不仅装备占优,而且在兵力上也占有优势,他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占住了
“内线”,可以按照集中兵力的原则,全力向东或向西先行打垮华中或中原两支野战军
中的一支,再回过头来对付另一支。可是,他们没有汲取过去的教训,依然奉行中庸之
道,还是兵分数路,而且徐州又是一个过于明显的目标,当共产党的两个野战军集中于
徐州周围寻找战机时,国民军却不能协调前进,而是逐次地将兵力投入进来,结果因为
华东野战军的主要指挥者粟裕的判断,一开始就围住并歼灭了黄伯韬的兵团,接下来又
以同样的手法歼灭了黄维的兵团,而这时,国民军的战略依然很软弱,他们又陷入矛盾
之中,不知道是去解救友军,还是去消灭共产党军队的主力,或者是守住徐州,结果是
对这三个目标都进行了努力,不过最后还是一个目标都实现不了,非但如此,而且还被
共产党军队趁机腾出手来,把整个徐州周围的国民军都歼灭了。
在这两个战役中,国民军都拥有空中支援和装甲兵部队,而很多号称精锐或主力的部队
基本上是机械化的,然而,他们显然不明白机械化战争的内涵,以淮海战役来说,国民
军如果不将徐州作为防御重点,而是倾力向南攻击,他们可能不会击败华东野战军,但
因为淮河的阻隔作用,他们又可以此作为砧板,华东野战军要避免被优势敌军合围,唯
一出路就是西退,虽然这样他们有可能与中原野战军会合到一起,不过对于国民军来说
,迎面对决可能比两面作战更适合于他们,而后,即使他们不能战胜对方或者被击败,
还可以有秩序地退过长江,因为基本上抱成一团,使共产党军队失去了各个击破的机会
,那么即使打败仗,也会象抗日战争时那样,只是被击退,而不会被围歼。过于注重一
城一地的丢失,可说是国民军在中日战争和国内战争中老是打败仗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反,共产党军队则是该丢就丢,连他们原来的临时首都延安都丢了,甚至没有认真地
打一个保卫战。也许,这就是我们开始所说的“穷”党和“富”党之间的一个重大差别
吧。
***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新中国延缓了对台湾的攻击,而是投身到一场原来没有准备的现代
化战争中,在那里,中国人才真正领教了空中攻击和机械化装备的威力,不过说老实话
,美国人也并非机械化战争的高手,他们太过重视武器装备,直到今天,从美国人进行
的多次战争中都可以看出,他们对现代战争的理解似乎应该这样归纳:高技术兵器+强大
火力+多兵种合同作战,如此而已。美国人值得一提的胜利都是在海上取得的,唯一一个
例外是仁川登陆战,不过这也主要是由海军及其陆战队(陆战一师)来实施的。在机械
化战争的造诣方面,他们既不如以色列人,也比不上前苏联,而在历次战争中,美国人
都是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的军火工业作为其胜利基础,他们所面对的基本上都是
较弱的对手。美国人更多地将精力放在新式武器的开发方面,对于陆军军事战略的发展
,美国人事实上是在阻挠其发展而不是相反。但是由于他们在火力上占有的优势实在太
大,以至于其它国家不得不亦步亦趋紧跟其后发展武器装备。
正是面对这样一支武器至上的军队,中国军队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这也说明中
国军队在山地战方面其实要更胜一筹。不过,中国人为了对抗敌人的强大火力,也付出
了惨重的代价。但与当年的国民军相比,这支军队才真正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代表
。而且朝鲜战争也给中国军队走向现代化开了绿灯,新中国军队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空
军和装甲兵部队并付诸实战,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而且,这次战争也说明,在山地同一个火力不占优势的对手作战时,火力可能无法成为
决定因素。这在中越边境战争中也得到了体现。在科索沃,美国人之所以迟迟不愿派遣
地面部队,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在朝鲜战场的教训。
但是,朝鲜战争给中国军事战略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为中国人突然觉得世界上没有
哪个国家是值得自己畏惧的了,这或多或少滋生了一种自满的情绪,导致了不久以后中
国在军事装备发展方面,特别是常规兵器发展方面的迟滞不前。
至于中印战争和中越战争,中国军队保持了机动作战的优良传统,都获得了预期的胜利
,但是,由于装备发展的滞后,相应的军事学术也没有能够得到长足发展。而真正使中
国军队猛醒和对自己的能力进行重新评估的事件,是海湾战争带来的影响。
最初,由于对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并非正确的研究,在中国军界似乎形成了一种观点,就
是反坦克导弹在未来战争中将使防御者获得决定性的优势,而坦克则过时了。这就是有
一段时间,中国军工企业大力发展防御性导弹的原因,这也是在很长时期内,中国的主
战坦克一直是59式中型坦克的主要原因。而在空军方面,防御性的战斗机也成了主流,
虽然很努力,但在开发方面收效甚微,加上与前苏联的关系恶化,得不到技术支持,而
且,战术或战略轰炸机的发展也被迟滞了。
火力·机动·制空
1973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给世界军事理论界带来一缕新空气,但却并非新鲜空气
。最为奇特的是,人们是从失败者而不是从胜利者身上学习经验。因为在战争初期,阿
拉伯国家装备的“萨姆”曾经成功地阻止了以色列空军的攻击,并为地面进攻提供了“
制空权”,所以很多国家因此开始大力发展防空导弹;同时,由于反坦克导弹的出色表
现,也赢得了一片赞誉声,中国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对这两类导弹的研制行列中,从而
忽略了在主战坦克和主力战机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然而,人们并非没有注意到,决定性的战果还是由坦克和飞机取得的,防御能力的增强
的程度还没有达到彻底瓦解进攻力量的水平,没有达到象机关枪出现时对进攻一方呈现
的毁灭性的打击力度。也就是说,步兵不可能抱着一堆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就能获得
胜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军在装备方面的差距是明显的,以色列陆军的主战坦克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百人队长”式坦克,而对方装备的是号称当时最先进坦克之一
的“T-62”,而空军方面正相反,以色列装备的F-15和F-16要比对方进口型的“米格-2
1”要先进。然而首先在反坦克导弹方面,阿拉伯军队至少可以说是不善使用,所取得的
战果也不大,只是在以色列军队正面强攻“中国农场”时才遭到一些杀伤;其次,对于
地空导弹的运用,虽然取得了一些战绩,可是一旦以色列人重新获得地面优势并相继击
毁了敌人的地空导弹发射营后,制空权就又属于他们了。
下一个被人们学习的失败者是阿根廷空军。他们在英阿马岛之战中用“超级军旗”攻击
机发射的“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国人的多艘战舰,使英国遭到了严重损失。因此人们议
论的话题就是,如果阿根廷空军的“飞鱼”导弹存货比较充足的话(据说当时该型导弹
已所剩无已,而法国人又不肯供货),那么战争的胜负实在很难说。是的,如果战争仅
限于马岛的话,那么情形确实对英国人不利,因为他们奉命不得攻击阿根廷本土,如此
一来,阿根廷空军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从本土机场起飞去攻击英国舰队,而英国人的预警
时间却不足以使他们的战斗机或防空系统作出反应,而一旦情况相反,则英国人有足够
的打击力量可以压制阿根廷空军,攻击包括机场在内的空军设施,可以预料得到的是,
战争局面肯定会呈现一面倒的情形。
最坏的例子是由美国人提供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们亲身参加了多次局部战争
,而且自以为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忙着将这些经验变成理论出版发行,让他们的追随
者们学习和领悟。
很少有人能够正确归纳美国民族的特点,实际上美国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种族,如果非
要找出这些民族的共通之处的话,那就是物质生活的充足。正是由于这样,美国人几乎
没有不会开车的,把玩机械对于他们来说有如家常便饭,当他们参加战争时,这一特点
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非常重视个人生命却不愿意节省弹药的原因,
他们真正是靠“钱”而不是“人”进行战争。所以在外界或他们自己承认失败的时候,
多半是他们无法承受某种程度上的损失,而这种程度的损失对于其他国家的军队来说,
很多时候简直就不值一提。
美国人损失最严重的战争是在越南的冒险,而对他们后来军事理论影响最大的也正是这
场战争。他们第一次面对捉摸不定的游击战对手,虽然装备了当时非常先进的武器,可
是对于看不见的敌人却空有一身力气没处使,然而美国人得出的结论与其说是有趣,不
如说是可怕,他们一个最主要的论点就是,美国人没有在一开始就把后来陆陆续续丢进
去的部队作一次性的投入,火力不是太强了,而是远远不够。可是,很多人忽视了一个
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只要是正规战,美军在越南几乎没有输过,前苏联在阿富汗的经
验也是相同的——火力并非不够,主要是因为他们都犯了用拳头打蚂蚁的错误。
--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
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伊曼努尔·康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20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3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