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gemouse (LION), 信区: Green
标  题: 安全形势:我们的现状如何?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30日22:06:50 星期天), 站内信件

我国目前的安全形势虽有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内外因素等的影响,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
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威胁和挑战
  新中国成立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防的强大及综
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安全形势已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然而不能不看到的是,由于霸
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阴魂不散,国际反华势力的不时作祟及“台独 ”逆流等的兴风作浪
,我国的安全形势仍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威胁和挑战。
身处大国战略角逐的漩涡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边缘地带和太平洋西岸,背依欧亚大陆,面向浩瀚的太平洋
,是连接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的核心枢纽,也是世界两大地缘战略区即欧亚大
陆地缘战略区和海洋地缘战略区的结合部和世界地缘政治中心欧亚大陆大棋盘的重要板
块之一。中国及周边是世界人口最密集、大国最集中的地区。世界人口逾亿的10个国家
有7个聚集在这里。这里也是世界热点和潜在热点最多的地区,朝鲜半岛、千叶群岛、台
湾海峡、南沙群岛、克什米尔等都位于这一地区。世界公认的五大力量中心,除欧洲外
,其它美、中、俄、日均交汇于此。世界核俱乐部的主要成员,事实上的有核国家和核
门槛国家在中国周边构成世界最密集的核分布圈。而中国作为世界海洋地缘战略区和欧
亚大陆地缘战略区的结合部,历来是各种战略力量的必争之地。边缘战略学派以这里为
夺取心脏地带的战略依托,海洋战略学派以这里为向陆地进军的桥头堡,大战略学派以
这里为雄踞欧亚的战略枢纽。冷战时期,这里曾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的“东方前哨”
,而冷战结束,特别是步入新世纪后,随着亚太地区战略地位的升高,世界主要战略力
量又开始在这里摆兵布阵,展开较量。中国在世界地缘战略结构中所处的这种独特位置
,使中国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各大战略力量在这一地区的战略意图和战略角逐的
态势与结局。
海洋方面的防卫压力增大
  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濒海大国。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陆地疆域和300
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辽阔的海陆空间虽为我国提供了战略上的巨大回旋余地,但另一
方面,也使我国的安全同时面临来自陆海两个方向的挑战,使我国负有了比其他陆海小
国更为繁重的陆海防卫任务。特别是随着现代海洋技术的发展,海洋开发和海上活动日
益频繁,我国海上防卫任务日益加重。我国虽然是濒海大国,但我国所在的海区却是一
个封闭与半封闭型的海区。海区外缘从阿留申群岛,经日本列岛到菲律宾群岛有世界上
最长的岛链环绕,通过朝鲜海峡、琉球诸水道、台湾海峡、巴士诸海峡、马六甲海峡及
巽地海峡与外部世界相沟通。这里既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对外联系的
交通线与生命线。这更增加了中国来自海上的战略压力,增加了中国海上防卫的艰巨性
与复杂性。
周边地区的不安因素增多
  我国陆地边界2.28万公里,有15个国家与我在陆上接壤。我大陆海岸线长1 .8万
公里,有6个国家与我海上为邻。我国是世界上除俄罗斯以外邻国最多的国家。尽管我与
周边国家有着长期的传统友谊,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有着维护和平与发展经济的共同
愿望,我与周边邻国总体上保持着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但是不容否认,在我周边地区民
族分布和构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各异,存在着区域内和区
域间的巨大差异和复杂矛盾。这些矛盾所导致的冲突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安全带来消
极影响。这种影响还由于下述因素而日益突出:一是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少民族和
宗教还有跨境联系。近年来,在国际战略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周边地区各种极端的
民族宗教势力日益蔓延,并向我境内渗透,这不能不对我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带来直
接的影响。与国际反华势力相勾结、相呼应的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
主义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是对我国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严重威胁。二是我陆地边界由
于历史的原因,迄今仍有部分地段尚未划定。在我15个邻国中,与我领土争议最大的是
印度,争议面积涉及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等约1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三是我东部诸
海,除渤海为我国内海以外,黄海、东海和南海都与其他海上邻国存在共同海域。由于
历史、地缘战略和资源争夺等原因,我海域被侵害、资源被掠夺、岛屿被侵占的问题十
分严重。其中尤其以南海为甚。无论是争议国数量还是争议面积都是世界上最多、最大
的。这些都是我国国家安全不能不关注和正视的问题。
“台独”逆流的威胁加大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为国
际社会所公认。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这是一个
国家内部不同政权的更迭,而不是不同国家的建立。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权更迭不影响国
家对其整个领土的主权,不影响国家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的地位并不因政权的更迭而改变。台湾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虽然有极其复杂的国际
背景和外部势力的干预,但它本质上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的继续。台湾
与中国大陆的完全统一不仅事关中国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事关民族尊严,事关中国在
政治上的完全独立,而且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在本世纪的伟大复
兴。
  台湾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居我国沿海岛屿中枢,扼西太平洋海上航道要冲,历来有
我国“东南之锁钥”“腹地七省之藩篱”之称,它是东海至南海、东北亚至东南亚、太
平洋西部至中东及欧亚诸海上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上海与香港、琉球与马尼拉、横
须贺与金兰湾、鄂霍次克海与马六甲海峡等咽喉点的枢纽,是我国跨越西太平洋第一岛
链走向太平洋的战略门户,是我国的战略要地和海防屏障。如果台湾从中国版图分裂出
去,不仅我海上固有的战略防御纵深顿失,海上门户洞开,而且大片海洋国土、海洋资
源将流入他人之手,我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命脉所系的对外贸易线、对外交通线将全程
处于分裂势力与外部敌对势力的监控与威胁之下,我将永远被封闭在西太平洋第一岛链
以西,成为一个半封闭型的内陆国家。这不仅将严重威胁国家的安全,也窒息和扼杀了
中华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战略空间。因此,在中华民族存亡、兴衰、荣辱所系的问题上
,中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没有妥协余地。台湾当局如果一意孤行,在“台独”的道路上继
续走下去,就意味着重新挑起战争,意味着不要两岸和平。尽管这是我们绝不愿意看到
的,但又是我们不能不准备面对的。这是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必须排除的一个最
大障碍,是21世纪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
地区军备竞赛的温度升高
  上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如何定位以及拿什么来进入新世纪的问题,在各
国对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难以预测的情况下,一些国家开始把目光投向军事,希望以军
事力量作为21世纪国际斗争的立国之本,加大了对军事力量的依赖程度,使军事因素在
国家战略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
  自去年开始,全球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抬头,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军费普遍增加,冷战
后几年来军费下降的趋势发生逆转。美国国防部制定了冷战后第一个军费增长预算,使
其2000至2005年的国防投入均高于预先计划;俄罗斯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把国防预算
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提高到3.5%。在近年来的军费支出和军火贸易中,东亚地
区仅次于中东,成为军备竞赛的热点地区。与我国有领土、领海纠纷的少数国家,也乘
机鼓噪“中国威胁论”,借机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使我国周边的军备竞赛可能形成恶
性循环。特别要指出的是,美国大力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更是打破了全球和地区战略平
衡,对全球和东亚地区的军备竞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些对我国的安全尤其是军
事安全所构成的压力势必增大。
  
(国防报 2001年09月14日 第3版)
安全形势:我们的现状如何?
我国目前的安全形势虽有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内外因素等的影响,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
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威胁和挑战
  □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 彭光谦 任向群
  新中国成立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防的强大及综
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安全形势已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然而不能不看到的是,由于霸
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阴魂不散,国际反华势力的不时作祟及“台独 ”逆流等的兴风作浪
,我国的安全形势仍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威胁和挑战。
身处大国战略角逐的漩涡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边缘地带和太平洋西岸,背依欧亚大陆,面向浩瀚的太平洋
,是连接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的核心枢纽,也是世界两大地缘战略区即欧亚大
陆地缘战略区和海洋地缘战略区的结合部和世界地缘政治中心欧亚大陆大棋盘的重要板
块之一。中国及周边是世界人口最密集、大国最集中的地区。世界人口逾亿的10个国家
有7个聚集在这里。这里也是世界热点和潜在热点最多的地区,朝鲜半岛、千叶群岛、台
湾海峡、南沙群岛、克什米尔等都位于这一地区。世界公认的五大力量中心,除欧洲外
,其它美、中、俄、日均交汇于此。世界核俱乐部的主要成员,事实上的有核国家和核
门槛国家在中国周边构成世界最密集的核分布圈。而中国作为世界海洋地缘战略区和欧
亚大陆地缘战略区的结合部,历来是各种战略力量的必争之地。边缘战略学派以这里为
夺取心脏地带的战略依托,海洋战略学派以这里为向陆地进军的桥头堡,大战略学派以
这里为雄踞欧亚的战略枢纽。冷战时期,这里曾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的“东方前哨”
,而冷战结束,特别是步入新世纪后,随着亚太地区战略地位的升高,世界主要战略力
量又开始在这里摆兵布阵,展开较量。中国在世界地缘战略结构中所处的这种独特位置
,使中国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各大战略力量在这一地区的战略意图和战略角逐的
态势与结局。
海洋方面的防卫压力增大
  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濒海大国。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陆地疆域和300
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辽阔的海陆空间虽为我国提供了战略上的巨大回旋余地,但另一
方面,也使我国的安全同时面临来自陆海两个方向的挑战,使我国负有了比其他陆海小
国更为繁重的陆海防卫任务。特别是随着现代海洋技术的发展,海洋开发和海上活动日
益频繁,我国海上防卫任务日益加重。我国虽然是濒海大国,但我国所在的海区却是一
个封闭与半封闭型的海区。海区外缘从阿留申群岛,经日本列岛到菲律宾群岛有世界上
最长的岛链环绕,通过朝鲜海峡、琉球诸水道、台湾海峡、巴士诸海峡、马六甲海峡及
巽地海峡与外部世界相沟通。这里既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对外联系的
交通线与生命线。这更增加了中国来自海上的战略压力,增加了中国海上防卫的艰巨性
与复杂性。
周边地区的不安因素增多
  我国陆地边界2.28万公里,有15个国家与我在陆上接壤。我大陆海岸线长1 .8万
公里,有6个国家与我海上为邻。我国是世界上除俄罗斯以外邻国最多的国家。尽管我与
周边国家有着长期的传统友谊,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有着维护和平与发展经济的共同
愿望,我与周边邻国总体上保持着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但是不容否认,在我周边地区民
族分布和构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各异,存在着区域内和区
域间的巨大差异和复杂矛盾。这些矛盾所导致的冲突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安全带来消
极影响。这种影响还由于下述因素而日益突出:一是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少民族和
宗教还有跨境联系。近年来,在国际战略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周边地区各种极端的
民族宗教势力日益蔓延,并向我境内渗透,这不能不对我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带来直
接的影响。与国际反华势力相勾结、相呼应的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
主义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是对我国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严重威胁。二是我陆地边界由
于历史的原因,迄今仍有部分地段尚未划定。在我15个邻国中,与我领土争议最大的是
印度,争议面积涉及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等约1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三是我东部诸
海,除渤海为我国内海以外,黄海、东海和南海都与其他海上邻国存在共同海域。由于
历史、地缘战略和资源争夺等原因,我海域被侵害、资源被掠夺、岛屿被侵占的问题十
分严重。其中尤其以南海为甚。无论是争议国数量还是争议面积都是世界上最多、最大
的。这些都是我国国家安全不能不关注和正视的问题。
“台独”逆流的威胁加大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为国
际社会所公认。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这是一个
国家内部不同政权的更迭,而不是不同国家的建立。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权更迭不影响国
家对其整个领土的主权,不影响国家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的地位并不因政权的更迭而改变。台湾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虽然有极其复杂的国际
背景和外部势力的干预,但它本质上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的继续。台湾
与中国大陆的完全统一不仅事关中国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事关民族尊严,事关中国在
政治上的完全独立,而且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在本世纪的伟大复
兴。
  台湾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居我国沿海岛屿中枢,扼西太平洋海上航道要冲,历来有
我国“东南之锁钥”“腹地七省之藩篱”之称,它是东海至南海、东北亚至东南亚、太
平洋西部至中东及欧亚诸海上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上海与香港、琉球与马尼拉、横
须贺与金兰湾、鄂霍次克海与马六甲海峡等咽喉点的枢纽,是我国跨越西太平洋第一岛
链走向太平洋的战略门户,是我国的战略要地和海防屏障。如果台湾从中国版图分裂出
去,不仅我海上固有的战略防御纵深顿失,海上门户洞开,而且大片海洋国土、海洋资
源将流入他人之手,我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命脉所系的对外贸易线、对外交通线将全程
处于分裂势力与外部敌对势力的监控与威胁之下,我将永远被封闭在西太平洋第一岛链
以西,成为一个半封闭型的内陆国家。这不仅将严重威胁国家的安全,也窒息和扼杀了
中华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战略空间。因此,在中华民族存亡、兴衰、荣辱所系的问题上
,中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没有妥协余地。台湾当局如果一意孤行,在“台独”的道路上继
续走下去,就意味着重新挑起战争,意味着不要两岸和平。尽管这是我们绝不愿意看到
的,但又是我们不能不准备面对的。这是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必须排除的一个最
大障碍,是21世纪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
地区军备竞赛的温度升高
  上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如何定位以及拿什么来进入新世纪的问题,在各
国对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难以预测的情况下,一些国家开始把目光投向军事,希望以军
事力量作为21世纪国际斗争的立国之本,加大了对军事力量的依赖程度,使军事因素在
国家战略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
  自去年开始,全球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抬头,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军费普遍增加,冷战
后几年来军费下降的趋势发生逆转。美国国防部制定了冷战后第一个军费增长预算,使
其2000至2005年的国防投入均高于预先计划;俄罗斯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把国防预算
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提高到3.5%。在近年来的军费支出和军火贸易中,东亚地
区仅次于中东,成为军备竞赛的热点地区。与我国有领土、领海纠纷的少数国家,也乘
机鼓噪“中国威胁论”,借机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使我国周边的军备竞赛可能形成恶
性循环。特别要指出的是,美国大力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更是打破了全球和地区战略平
衡,对全球和东亚地区的军备竞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些对我国的安全尤其是军
事安全所构成的压力势必增大。

--

                         故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我是一只大老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6.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