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海洋战略布局浅析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9月04日07:52:33 星期一), 站内信件

中国海洋战略布局浅析
作者: 精卫
海洋的战略布局,即指一国海军由战略使命决定在特定空间内进行的兵力部署。中国海
军的战略部署起步于19世纪80年代,其初始形态为:北洋、南洋、福建、广东4支地方区
域型海军,分北、东、南三个方向警戒海上。
4支海军、3个方向的布局形态的形成不是偶然,它深刻反映出近代中国在海洋方向面临
严峻形势的历史背景。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屡遭列强从海上入侵。清政府被迫将军事战略部署重点从传统
的防止北方入侵转移至建立海上防御体系上来。1867年,大清官员丁日昌提出建立现代
海军的计划。他提出以新式舰船为标志的未来中国海军应分为三路:一为北洋水师,驻
扎大沽,禁卫京门,防御北方海上,范围是直隶(河北)、盛京(辽宁)、山东沿海,
涵盖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视渤海为海上门禁;二为中洋水师,驻扎吴淞江口,防御东
海洋面,范围为苏、浙沿海;三为南洋水师,驻扎厦门,主要防御福建与广东沿海。丁
日昌提出三个方向海军平时各守一方,战时“则一路为正兵,两路为奇兵,飞驰援应。
”这种海上战略布局利用中国海区一水相通的特点,相互呼应支援,使中国沿海七省海
上防御联为一体,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实际上中国海军的后来战略布局的形成
基本上就是照此思路进行的)。
但是“三洋并重”的海军发展模式并没有按照预想的进行实施。由于来自日本的威胁日
益加重,清政府被迫将海防重心逐渐北移,利用有限的财力优先发展北洋水师,建立了
大沽、旅顺、威海三个海军基地为支撑点的海上三角防御体系,从而形成了内卫京师,
扼守海湾的环渤海防御带。但同时,中国海军在南线方面的建设却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船小量少,基本上不具备长距离支援作战的能力。
中日甲午一战,令整个中华民族蒙羞百年。中国海军虽拥有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
师及“定远”、“镇远”两艘巨舰,但战争的结局至今仍令中国人耿耿于怀。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对中国海洋战略布
局影响最大的就是台湾的割让。台湾的失去,令中国海洋战略中渤海、东海和南海一水
相通的特点被破坏,南北海军不能相互呼应支援作战,削弱了海上战略布局的完整性。
同时,与台湾相对的苏浙沿海地区,历来为中国的农业经济作物的出产地和财政收入的
主要来源。台湾本为这些地区天然的防御屏障,但从此以后,这些地区完全暴露在敌对
势力的火力之下。这一弱点在抗日战争前期的淞沪会战中暴露无疑,当时日军依据台湾
作为基地,控制了整个长江口的防务。中国军队失去了御敌于海上的机会后,只能在陆
上执行工事防御,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日军则依据海上优势,灵活调动,击破了整个
防御布局。这使甲午战争中。威海卫一战的情景再现。国民党在金山抗击日军海军陆战
队登陆失败后,就逐渐走上了溃退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了三大舰队的模式。60-70年代中苏关系交恶,为应付来自北方苏
联海军的威胁,采取了北重南轻的布局和建设投入,主要装备都划归北海舰队,东海舰
队和南海舰队主要以鱼雷艇为主,战略思想仍停留在近海防御、拱卫京畿的被动防守的
水平上。
80年代以来,中国的海洋战略中原本重北轻南的海军建设和布局得到逐步扭转,并迈向
均衡发展。东海舰队、南海舰队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80年代末之后,由于中国
的“北部威胁”解除,中国海军的注意力开始向东部和南部转移。1993年,中国中央军
委扩大会议对安全环境进行评估,确认全面战争的威胁大幅减低,但「台湾问题及周边
领土争议问题」仍然潜存着局部战争的危机。据此评估, 中国调整其军事战略布局,由
「三北」(东北、华北、西北转向「四海」北海、渤海、东海、南海),并把针对台湾
的东南沿海列为未来军事斗争的重点方向。同时,“海权论”的抬头和对南海战略地位
的重视也促进了这一变化的发展。中国海军的建设思路已经由早期的建设近海防御型海
军转变为维护海上权益、具备海上打击能力和两栖攻击能力的积极防御型海军,即由“
黄水”海军向“蓝水”海军方向发展,最终目标就是跨出1000海里的第一岛链,成为一
支远洋型海军。依据这个战略思想,近年来,大型制海船舰、远程战斗飞机、联合作战
系统纷纷进入海军的战列编制,并首先装备东海、南海舰队,显示出这种攻势防御的战
略思想的作用。
现在中国的海洋态势:台海危机当头,南海局势未靖。谈论战略布局,自然应明确战略
重点。比较中国海洋北、东 、南三个方向的形势,北方局势较为平静,南海虽有领土争
议,但目前阶段仅止步于摩擦纠纷的层面。但在台湾海峡,却纠集着亚太地区最重要的
几个国家:中国、日本、美国之间的战略利益和恩怨冲突。可以说,台湾问题如何解决
,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关系到亚洲21世纪的政治格局,事关重大。显然
,本世纪中国的战略重点在东面的台湾海峡。中国必须采取一切手段,排除日美等强权
对台湾问题的干预和插手,尽快解决台湾问题。控制台湾海峡。
待台湾问题解决后,可将东海舰队与北海舰队合并,成立负责北纬25° 以北西太平洋海
域的“北洋舰队”,专门对付日本,继承当年北洋水师的未竟之志,遏制日本的海上扩
张企图,收回钓鱼岛等被日本占领的中国领土;南海舰队则更名为“南洋舰队”,负责
北纬25°以南的西太平洋海域, 收回南中国海被他国占据的岛屿,维护中国海上通商航
道的安全。同时,发挥两支舰队联合作战的优势,以台湾为基地对抗美国部署在西太平
洋的第七舰队,并最终胁迫美国淡出亚太政治舞台,恢复中国在汉唐时所拥有的荣耀,
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24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3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