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ryou (飞天), 信区: Green
标  题: 军备竞赛有助于中国强大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21日17:49:48 星期四), 站内信件

   2001-06-21 15:18:25  来源:新华网 



一、军备竞赛并不是导致前苏联垮台的原因 

一说到军备竞赛有人就想到冷战,一想到冷战有人就会说前苏联被美国的“星球大
战”计划拖垮了。中国的一些学者出于对战争的害怕或厌恶,也跟着渲染了这些说
法。 

其实,“星球大战”计划拖垮了前苏联只是美国人一厢情愿的解释,完全是美国炫
耀自己的能力,用来吓唬那些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国家的。“星球大战”计划正在
被美国人大吹大擂的时候,恰好前苏联由于自己内部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而垮台
了,属于历史现象的一种巧合。 

一九八四年美国里根政权时,为了挽救日益衰退的美国经济,不顾众多国家的反对
,一意孤行要实施“星球大战”计划。一九八七年中情局搞了一份报告,认为“星
球大战”计划会把前苏联拖入经济上政治上进退两难的境地。但是到迄今为止的所
有资料显示,当时的苏联并没有打算制定一个大规模的导弹计划来与美国的“星球
大战”计划抗衡。而至于有的说前苏联“在短短的几年内耗费了上千亿美金,几乎
使整个国家陷于破产”,也是一种猜测而已。 

前苏联时代的经济并没有发生崩溃的任何迹象。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七五年,前苏联
经济一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四点八个百分点。比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要高许多
。一九七五年后,直到前苏联解体,年均增长率也有一点九个百分点,没有出现可
能产生经济崩溃的负增长。而到了叶利钦的俄罗斯,经济突然停滞并迅速衰退,短
短的几年间,国力几乎衰退了一半以上,俄罗斯经济迅速崩溃。 

前苏联垮台,是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上层人物推行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所致,即企
图从政治上先入手进行改革,待政治改革完成后再进行经济改革。从政治经济学的
理论来说,这样的改革方式违背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结果毫无疑问要走进死胡
同。 

前苏联的政治改革使自由化思潮在社会的各方面蔓延,共产主义的利他主义道德观
被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利已主义取代,各个利益集团将国家的财富吞为已有,经
济改革在政治改革后完全没有了进行下去的土壤。这就是七五年到前苏联解体时经
济增长率减缓的重要原因。 

国家的社会财富被各个利益集团和个人吞为已有后,他们作为国家政治上的主要力
量,选择了走资本主义道路以保证他们窃取的社会财富世世代代成为他们的私有财
产。比如切尔诺梅尔金,八十年代他是前苏联天然气总公司的总经理,九二年推行
私有化后,他又摇身一变成了天然气股份公司最有实力的控股人,他控制着全世界
40%以上的天然气资源,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几个人之一。再如前苏联共青团中央书
记科尔科夫斯基,利用自己的职位创办了一家大银行,把原属于人民的财富变成了
他个人的财产。 

当然前苏联解体的原因还有许多,但都不是主要的因素。说“星球大战”计划拖垮
了前苏联,或说军备竞赛拖垮了前苏联,完全是里根为自己当总统时期的脸上贴金
,这一点连西方人都不相信的观点,也不应该被一些人用来吓倒中国人。 

二、军备竞赛有利于集中力量进行尖端技术开发 

我们知道,欧洲的土地面积和中国相差不多。历史上中国是大一统的东方大帝国,
有四大发明贡献于世。欧洲则一直处于小国纷争的局面。中国的四大发明后来传入
欧洲,促进了欧洲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使得欧洲各国的战争武器装备得到了飞速发
展。大一统的中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民过着比欧洲人要稳定得多的生活。欧洲
的一直分裂,促使各个国家不断开发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对付别国的侵略或用于对
别国的侵略。就是到了工业革命时代,一些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都始终围绕着战争
这个机器在不断高速运转。所以后来欧洲人用他们的枪炮打开了东方大帝国的大门
,那时中国的武器还是长矛大刀。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经过四年多的厮杀,有35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卷入
,飞机、坦克和远程火炮等武器被相继开发改进投入了战争。二十年后的第二次世
界大战,参战的国家和地区有61个之多,全世界80%以上的人口卷入其中,不但飞
机、坦克和火炮等要比前次大战先进,而且雷达、火箭炮、导弹和核武器等新式武
器也随着战争的进行被加快开发出来。进入冷战时期,航空航天技术因为战争的需
要,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日本和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也是战败国。之所以他们在战败后能高速
发展,重要的方面是他们战前的军事科技积累。虽然战后他们被排斥在军备竞赛之
外,但由于东西方的对垒他们被纳入西方的战略发展体系中,间接地进行了军备竞
赛的科技开发和科技信息技术相互转让。 

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在军事科技的运用上,前苏联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两
种不同的方法。前苏联和其他东欧各国的关系是,前苏联开发,东欧各国使用,彼
此没有促进没有多少交流,其支出费用也几乎是前苏联一国承担,同时也很少将先
进的军工技术用于民用产品的开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采用市场经济原则,
互惠互利,彼此进行科技情报和技术转让,在用于民用产品的开发上也比较成功。
 

翻开美国的当代高科技发展史,从计算机、通讯网络、航天航空、核工业,到先进
制造业等各个领域,无不和美国的军事工业有联系。众所周知,许多科学研究开发
,需要巨大的财力、物力,有的风险大周期长,有的刚开发出来就因为各种原因被
束之高阁了,一般的民间企业开发起来必然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没有美国军方的资
助,即承担一定的风险,美国的科技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发达。 

进行军备竞赛当然要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所以一些人担心,象我们中国这样的发
展中国家是否有能力承担。这种担心不能说是多余的。但是这些担心的人似乎忽略
了科学技术本身也能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而生产力的提高又能促进自然资源的优化
配置,也就是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及各种社会成本。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的
钢铁生产业,在过去虽然产量达到了世界的前几位,却还是一直不能满足其它行业
的需求。而近几年,一些重要的工艺技术在各行业运用,还有比如电子产品在各行
业广泛使用,中国的钢铁产量并没有增加却基本能满足需要了。 

进行军备竞赛的科学技术开发,是为拉动各个行业发展所作的一个切入点。任何科
学技术发明都不是建立在突发奇想上,而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有需要才能有发
明创造,没有需要再好的发明创造都是毫无意义的。军事竞赛就会有军事对抗,对
抗的目的是为了防御或者取得胜利,势必需要在科学技术上不断取得发展,在强度
的、空间的、实用的、节约的所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其结果就是导致科学技术全
面的大规模进步。 

三、中美对抗是世界形势发展和力量对比的必然 

八十年代以来,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后,世界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增长。以美国为首
的发达国家,领导了以微电子、计算机、通讯网络等为先导的信息革命,世界进入
了工业革命后的信息革命时代。美国已经完成了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的转变。 


在整个九十年代,日本和欧盟等各国却与美国不同,在摆脱了九十年代初的世界经
济危机以后,却一直困难重重,没有出现经济高涨的局面。这时期,俄罗斯经济更
是一败涂地,东南亚遭遇到严重的金融危机。 

虽然美国经济近期出现了减缓,但不足以说明美国经济不行了。这可能是一次暂时
性的周期性的经济衰退,其下降的幅度将十分有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欧洲
、美洲、非洲各国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这将反过来作用于美
国经济,并促使其加快经济增长。 

目前许多人的观点是国际政治已经趋于多极化,但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多极化是在美
国政治主导下的政治多极化,而不是某些人所想象的可以摆脱美国政治的真正意义
上的各自独立的政治多极化。这就是说,世界各国不能摆脱美国经济和美国政治的
影响。美国的这种主导之势,在未来的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得到大的改变。 

我们不能否定美国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其一,二战以后,美国对经济全球化的
萌发、形成乃至深化扩展等方面,对市场、技术、金融及相关的规则、机构、运作
等各方面,对以网络化为基础、信息化知识化为核心的全球化经济方面,一直发挥
着重要的推动、导向作用。其二,美欧、美日的主从关系,俄罗斯对美国无法硬起
来,世界各国对美国唯唯喏喏的态度,就能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客观
事实。其三,美国主导下的全球性地区安全机制取代了地区强国主导下的地区性安
全机制。欧洲各国对巴尔干半岛、中日俄对朝鲜半岛、埃叙以沙及阿盟对中东地区
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处理,如果没有美国的介入可以想象很难取得任何有价值的实
质性的成果。 

中美关系历经几十年的风雨,经历了五十年代中国联苏反美,七十年代的联美反苏
以及九十年代亦敌亦友、非敌非友的呈阶段性的发展的过程,到现在变成好好坏坏
、时好时坏的关系,无不透视出两国之间文化的不同、意识形态的不同。 

近二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得益于七十年代和美国修好的外交政策。从中国
来说,保持一个良好、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特别是保持两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合
作与联系,具有重要的、关键的、现实的意义。中国不能离开与世界各国的合作,
特别是与美国的合作,并且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诸多方面学习美国的经验 

前苏联的消失,中国失去了天然的保护屏障,美国失去了一个强大的对手。“韬光
养晦,冷静观察,站稳脚跟,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方针,依然应该
是中国处理中美关系的长期方针和基本准则。 

但是,美国为了保持其在全球的霸主地位,保持其军队的战斗力,或者说是为了保
持其强大的军费开支,继续维护军事科技的先导作用,就必然要在世界范围内选择
一个可供其对抗的“敌人”。欧盟应该是美国这种假想之敌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
美欧之间的意识形态相同,和美国不愿意失去欧盟这样一个经济的、战略的伙伴,
又由于中国及东亚这二十年来经济上所取得的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更由于中国的
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及东亚文化与欧美文化上的巨大差异,美国注意到
了这一地区未来的国际地位,出于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所以中国便天然
地成为了可供其对抗的假想的潜在的“敌人”。客观地说,这是美国政要们基于对
世界清醒认识后的必然选择。 

四、我们必须明白,主动谋求与美国的对抗将对中国非常不利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欧及美日的矛盾依然是
经济上的,美俄的矛盾侧重于国家安全方面,美中之间的矛盾是集以上矛盾的大成
,表现在政治、经济、安全三大方面。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最近著文说:美国“与
中国对抗应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一着”。联想到一九九五年美前助理国防部长
约瑟夫·奈当当时说的话:“如果你把中国视为敌人,中国就将变成敌人”,可以
想见,未来的台湾问题、中国加入WTO问题、武器扩散问题等,都将在美国将中国
列为其战略对手的前提下变得异常复杂和难以解决。 

安全问题,公开挑战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车臣地区,印尼国内、巴尔干地区等
的分裂活动,都得到了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公开的集体的支持。毫无疑问,台独分
子的加快了的分裂活动,也必然得到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从暗到明的支持。布什公
开叫嚣要保卫台湾,决不会是什么一时的失言,而是今后美国明确公开支持台湾分
离主义分子的前奏。 

在当今美国一超多强的世界大格局下,任何一国都没有单独反抗美国的能力。纵然
有一两个大国与美国相抗衡,也无法改变美国在经济上政治上的主导之势,无法改
变美国推行纵横捭阖、众星拱月式的所谓均势战略,反而会得到美国及其盟友的围
剿,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这就是中国发生撞机事件后,欧洲各国和俄罗斯不愿表
态的重要原因。 

世界各国都在尽量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的矛盾,甚至都害怕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冲突
,都在希望有那么一个国家直接与美国对抗,好转移本国与美的矛盾和矛盾下的负
担,并利用别国与美的矛盾使自己国家获得喘息的机会。 

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在美国的强大攻势下就应该束手无策,让自己的主权受到损
害。既然美国历史地选择了中国作为它的潜在对手,中国别无退路。如果中国选择
逃避、退却,甚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那么中国就会受到更多国家的轻视和遭到其
它国家的无理取闹,弱国无外交的历史就会在以后的中国重演。如果中国放弃社会
主义制度,以此为代价和美国继续修好,也一样不能改变中美之间好好坏坏、时好
时坏的现状。这是因为矛盾的本质是: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继续扮演主要的国际角色
,维护其在全球的霸主和主导地位,这与中国要在未来若干时间内实现现代化强国
的战略目标形成矛盾。这个矛盾是本质的无法改变的,是综合国力的一种竞争,不
会因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改变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及冷战时期苏美在一些地区的军事对恃,都是核
大国背景下的军事冲突,之所以这些战争或军事冲突没有演变为世界大战,则完全
是核战争灾难的威慑力的结果。二战以来,核武器的威慑力使得加入军事冲突的任
何一方,都力图将任何一个军事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同时也防止了冷战的
双方相互大规模的军事入侵。 

只要新的军事科学技术不能使核武器这一具有威慑力的战争武器失去最后的打击效
果,那么中美之间的矛盾冲突都将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出于这样的原因,台湾
独立就不再是轻而易举的事,美国卷入台海军事冲突也将不会是美国总统嘴一张那
样简单。 

在核武器这一最低威慑力下,中国不主动谋求与美国的对抗。鉴于美国强大的军事
装备和将中国作为假想的潜在的“敌人”,中国政府要重视威慑战略的研究,加快
国防现代化建设,重视并研究符合中国军事装备水平的以弱打强的战略战术,以保
证在台海战争爆发的情况下取得局部地区的军事优势,而不谋求在大规模的全面的
战争中取得军事优势。 

因为我国的综合国力决定了,中美之间一旦爆发了冲突,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不被打
败,而不是要求胜。战略思想是防御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即我们不求打到美国
去,但也决不让美国打败中国。 

五、基于防御性技术开发和信息时代的战争理念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进攻之势,中国感到了压力,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感到了和我们
同样的压力。每一个国家都有不被侵略的权利,由此所进行的一切防御性的军事科
学技术研究开发,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能够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理解和认
同。美国把中美之间的矛盾置于一个突出的位置,是中国人民本来不愿看到的事,
但事态既然不可避免地发展到此,相反地也给中国大力发展军事现代化提供了一个
可以寻求的目标。 

我们必须正视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战。美国今天的强大,并不能说明今后的一切。
 

中国加入世贸是迟早的事。中国一旦加入世贸,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要在五到
六年的时间里完成与全球经济贸易的接轨,这意味着我们进入了速度越来越快的经
济全球化主流。美国既然视中国为“敌人”,中国当然也将美国当成“敌人”加以
防犯。经济贸易的全球化,也就是资源利用的全球化,西方国家自然会利用这种全
球化加强并造成对中国信息安全和金融安全的威胁。介于美国在信息技术上的国际
领先地位,和以往美国对欧盟各国的信息监控,这个威胁也就主要地来自美国。 


信息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不确定性,有时战争就可能发生并存在于我们所面
对的怀有敌意的人中,发生并存在于我们从事的有硝烟或没有硝烟的一切战争中,
发生并存在于我们要求取得胜利的各种环境中。 

我们所能或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准确地对信息时代的要求做出研究和预测,并能做
出超前决策,以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是建立我们独立的速度、精确、全方位的数
字化系统及相连接的机动平台。是在战时的情况下摧毁对方的这些平台系统。是信
息制约的精确制导武器的研制。不断完善我们对战争的观念,不再局限于战争是国
家或国家集团的军队之间的作战,而是任何集体和个体都能够加入的信息时代的战
争。战争胜利的原则要包括控制敌方的信息系统。 

金融战最应该被看作没有硝烟的往往却是致命的战争,它往往不亚于一场大规模的
局部战争。它更能表现出战争的真正目的,即得到实质性的经济利益。将一切战争
中的政治利益都化为实质性的经济利益,是以往美国人一直追求的目标,当然也应
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但是,信息时代的战争从任何意义上来说也依然是战争,依然是血腥的、残酷的、
充满危险的战争,战争的双方一样有死亡和毁灭。主导战争的依然是人而不是物,
是人的精神。毛泽东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
因素是人不是物”。过去美帝国主义比我们强大,一样在朝鲜战争中被迫在停战协
定上签字,一样在越南战争中承认其不可挽回的失败。 

六、我们的目的不是消灭美国而是不接受美国霸权主义 

北约东扩给俄罗斯造成的威胁和伤害是严重的。由前苏联的强大到今天俄罗斯衰败
的现状,和俄罗斯一直想加入西方阵营而又被美国不断玩弄,这种伤害就更深入一
代人心灵。今天的俄罗斯已了无往日世界第二经济军事大国的风光,没有了主导世
界或一个局部地区的能力。 

当然美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今天他如愿以偿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但是
,美国是短视的,由于他的贪婪本质决定了容不下别的国家走向强盛。这种由贪婪
造成的矛盾,在未来的美国与其他不同意识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在未来的美
国与西方国家之间,都将是无法弥补的。美欧、美日的主从关系,也在这一矛盾中
不可能长久地无限期地存在下去,过去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对
于欧盟、日本来说,只是时机未到,或者说条件没有成熟。 

俄罗斯一直想加入欧盟,这将是他未来既定的目标。欧盟也有意与俄罗斯开展经济
、军事的合作,表明了在时机到来时或条件成熟时,欧盟会谋求成为一个独立的影
响世界的经济、军事力量。 

美国将中国作为他的“敌人”,不惜把军事战略重点转移到亚洲。如果美国就此开
始了对中国的围堵战略,开始了对中国政治军事上的包围,则无疑将中国的国家安
全置于危险中,必然会得到我们的不惜一切的反击,从而打破亚洲的军事平衡。中
美撞机事件发生之后,亚洲一些国家的暧昧态度或幸灾乐祸的表现,表明了打破这
种军事平衡后的未来可能的军事对立是大规模的、多方的。 

日本军国主义会在美国的默认下开始迅速抬头,并演变为一股新的有威胁的军事力
量,东亚各国会不自觉地加入新的军备竞赛。印度的地区霸权主义会加大对其周边
国家的威胁,军事冲突在所难免。中亚本身有的宗教矛盾和民族矛盾,给俄罗斯的
武器运用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一切都将打破东亚、中亚、甚至还有西亚以往的平
衡。 

我们不必害怕亚洲将来的动荡局势,只要中国利用得好,可以为以后留下巨大的发
展空间。我们所要做的是在不断不平衡后,推动建立新的平衡,并给中国的武器找
到市场。军事武器本身也是商品,应该为国家的军事工业创造利润,从而有助于中
国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 

亚洲的动荡或可能出现的动荡,必定危险到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势必牵制美国的军
事力量。如此一来,俄罗斯和欧盟将有可能乘势发展成为一支不听从美国摆布的力
量,新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将到来。 

如果那样的话,中国将迎来比现在要好得多的和平环境。世界范围内的反美联盟或
松散的反美联盟将形成,因为有核武器这一威慑力存在,世界大战并不象一些人想
象的那样会发生。(编辑:Bobbyshaw) 

 

--
       ----飞天---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PR-AI.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4.0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