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gemouse (LION), 信区: Green
标  题: 南海诸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1月03日19:19:29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中国南海上岛屿的总称。北自北卫滩(北纬21□08′),
南至曾母暗沙(北纬3°51′),南北跨纬度17°多,东
西跨经度11°多。有暗滩、暗沙、暗礁、沙洲和岛屿250
座以上,可分东沙、中沙、西沙和南沙等珊瑚礁群岛。
(见彩图南海及南海诸岛、南海珊瑚礁海岸考察)
南海古称“涨海”。南海诸岛古称“涨海崎头”、
“珊瑚洲”。宋以来泛称“千里长沙”,“万里石塘”。
西沙群岛曾发现中国人唐宋时在甘泉岛居住的遗址。宋
仁宗时曾“命王师出戍。置巡海水师营垒……治□鱼入
海战舰,……从屯门山用东风西南行七日至九乳螺州(今
西沙群岛)”(曾公亮《武经总要》,1045)。清海南岛
渔民根据长期的航行经验,编写多种“更路簿”,记载
200余条航线和西沙、南沙群岛100多个岛礁的渔民习用
名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南海诸岛曾被日本侵占,战后
收回。现永兴岛设有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办事处。
地质 南海大陆坡和大陆架具有大陆型地壳(硅铝
壳),基底是中生代和古生代的花岗岩和变质岩。新生
代喜马拉雅运动时,曾发生褶皱、断裂和火山爆发,并
形成一系列东北西南向的断裂和构造脊。中沙大环礁东
侧的深大地壳断裂带(硅镁层断裂),为陆壳和洋壳接
触处。南沙群岛主要有两条构造脊:一是道明群礁—永
暑礁—南威岛—万安滩;一是礼乐滩—安塘滩—榆亚暗
沙—安渡滩—南康暗沙。火山岩或火山物质见于西沙群
岛的高尖石,南沙群岛的赤瓜礁、石盘仔和无乜礁。
南海深海盆具有大洋型地壳(硅镁壳),为超基性
玄武岩类所组成,地壳较薄,约6~10公里,莫霍面深10
~14公里,沉积层亦较薄。海盆中分布有海山或火山,上
覆珊瑚礁,如黄岩岛(民主礁)和宪法暗沙。中沙大环
礁和双子群礁间有南海已知最深处(-5559米)、热流
量最高值处(3.65HFU)、布格重力异常最高值处(290~
340毫伽)和磁力异常最高值处(300~500伽马),这可
能与陆块漂移有关。
地貌 除个别火山外,南海诸岛都由珊瑚礁组成。
主要有珊瑚岛34座,火山岛1座,沙洲13座,总面积约12
平方公里。岛洲以小、低、平为特点,面积一般仅为0.1
~0.5平方公里,海拔2~6米;最高的是石岛,海拔不过
15米,最大的是永兴岛,面积不过1.85平方公里;大于
1.5平方公里的珊瑚岛还有东沙岛、东岛等。
南海诸岛的珊瑚礁以环礁为主,台礁(桌礁)次之。
环礁内抱□湖(礁湖);发育在环礁边缘的岛洲,外临
深海,内濒浅湖。岛洲在环礁中的份量很少,如郑和环
礁边缘只有太平岛、鸿庥岛和敦谦沙洲,总面积仅为郑
和环礁(2.274平方公里)的1/4000。台礁无□湖,岛洲
发育在台礁中部,周临深海,如西沙群岛中的中建岛(半
路峙),南沙群岛中的西月岛(红草峙)和南威岛(鸟
子峙)。
南海诸岛大都发育在南海北、西、南部大陆坡的海
底台阶(海底高原)上,部分跨越南海深海盆,南端伸
入南海南部的大陆架。
①东沙群岛。南海诸岛中最北和最小的群岛。发育
在水深约300米的东沙台阶上,由东沙礁、南卫滩和北卫
滩组成。东沙礁西侧有两缺口,形成南、北水道,其间
有东沙岛。
②中沙群岛。包括海盆西侧的中沙大环礁,北侧的
神狐暗沙和一统暗沙及深海盆上的宪法暗沙、中南暗沙
等。发育在中沙台阶上的中沙大环礁全为海水所淹,由
26个水深9~26米的暗沙和暗滩组成,东以51°~58°的
陡坡降至水深4000米的南海深海盆;西以2500米深的西
沙东海槽与西沙台阶相隔。此外,在中沙群岛以东还有
露出海面的环礁──黄岩岛。
③西沙群岛。南海诸岛中岛屿最多的群岛。坐落在
水深900~1000米的西沙台阶上,由10座大、中、小环礁
和台礁组成,其中有4座环礁和1座台礁,其上发育有岛
屿和沙洲。西沙群岛共有22岛、 7沙洲、5礁、6滩等40
座,可分东西两群:东群宣德群岛由宣德环礁、东岛环礁、
浪花礁和嵩焘滩组成。宣德环礁呈马蹄形,边缘有永兴
岛、石岛、七连屿和淹没于水下的银砾滩,七连屿共4岛
6沙洲,形成岛链,其中赵述岛和北礁间有缺口赵述门;
东岛环礁有东岛、高尖石、西渡滩、湛涵滩、滨湄滩和
北边廊,其中高尖石是西沙群岛中的唯一的火山岛。西
群永乐群岛包括永乐环礁、北礁华光礁、玉琢礁、盘石
屿和中建岛。永乐环礁是典型的环礁,边缘有珊瑚岛、
甘泉岛、金银岛、晋卿岛、琛航岛、广金岛等12岛及羚
羊礁和筐仔沙洲。
南沙航标
④ 南沙群岛。 南海诸岛中范围最广、暗礁、暗沙
和暗滩最多的群岛。大部坐落在水深1800~2000米的南
沙台阶上,拥有暗滩和暗沙50多座,暗礁百余座,还有
主要的珊瑚岛11座和沙洲6座。其中 8岛5沙洲集中在中
北部,从北至南,有双子群礁的北子岛、北外沙洲和南
子岛;西月岛;中业群礁的中业岛;道明群礁的杨信沙
洲、双黄沙洲和南钥岛;郑和群礁的太平岛、敦谦沙洲
和鸿庥岛;九章群礁的景宏岛和染青沙洲。南沙群岛最
大的岛屿太平岛(黄山马峙)面积仅0.43平方公里,最
高的鸿庥岛(南乙峙)海拔仅 6米。东部有马欢岛和费
信岛(两岛共居一环礁上,渔民称为罗孔),往东则有
大暗滩群,其中最大者为礼乐滩,最东为海马滩。马欢
岛以南还有五方礁、美济礁、仁爱礁、半月礁和蓬勃暗
沙等。
九章群礁以南有近东西向的南华水道,是长约280海
里的深水道。南华水道以南岛洲很少,主要是南威岛和
安波沙洲(锅盖峙)。南威岛西南有南薇滩、万安滩等
暗滩群,以东有尹庆群礁。安波沙洲东北有柏礁、六门
礁等,以东有南海礁和规模巨大的安渡滩。安渡滩东北
有榆亚暗沙、司令礁等,西南有弹丸礁、南通礁、北康
暗沙、南康暗沙等,最南是曾母暗沙。
气候 南海诸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东沙岛为
25.3℃,永兴岛26.5℃,太平岛27.9℃;10℃以上活动
积温达9230~10180℃。年温差小,由东沙岛的8℃,永
兴岛的6.1℃递减到太平岛的2.2℃。寒潮至此已减弱为
冷空气,1月最冷,气温为20.6~26.8℃,极端低温东沙
岛约10℃,永兴岛13.9℃,太平岛22.4℃。表层海水年均
24~28℃;1月为20~26.5℃。夏季长达9~12个月,最
热月南早北迟,太平岛为5月的29.0℃,永兴岛为6月的
28.9℃,东沙岛为7月的28.8℃,极高温永兴岛34.9℃,
太平岛35.0℃,东沙岛36.1℃。
冬夏交替盛行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当冬季强劲东
北风时,地当风口的东沙岛 10月~翌年2月平均风速达
8.0~9.8米/秒,有“风窟”之称;而此时的南沙风速仅
为3.7~6.1米/秒。夏季西南风盛行之际,南沙6~8月
平均风速5.0~6.5米/秒,而东沙仅有4.0~4.6米/秒。
年均风速,东沙6.5米/秒,西沙5.3米/秒, 南沙5.0
米/秒。台风多夏秋(6~11月)发生,年均约有10次,
其中登陆东沙、西沙年约2~3次,登陆南沙约1次左右。
南海诸岛年降水量东沙岛1459毫米,永兴岛1505毫
米,太平岛1842毫米。夏湿冬旱,雨季东沙为5~10月,
西沙为6~11月,南沙为6~12月。降水多由西南季风和
台风所致,日最大降水量永兴岛曾达612.2毫米。年相对
湿度82~84%。年均雾日东沙岛有3.5天,西沙、南沙仅
0.4~0.7天。
水文 受季风影响,表层海流夏季流向东北,冬季
流向西南。流速大致夏季为0.5~1.0节,冬季0.8~1.5
节。冬季海水聚集于南海西南部浅海大陆架,难于全部
宣泄,因而出现逆流,自南沙群岛西侧流向东北,中国
渔民称为“北风南流”的“冲流”。一统暗沙至东沙岛
一带冬季又有向东偏北流的南海暖流。太平洋黑潮暖流
则终年影响及东沙岛一带,冬季更可影响至海南岛附近。
局部海区如中沙大环礁东侧有上升流。
高温高盐的西太平洋水从巴士海峡流入南海,表层
海水盐度自南海东北向西南递减,冬季31.5~34.0‰,
夏季31~33‰。深海区有与西太平洋类似的水团,自上
而下有:表层水(0~75米)、亚热带上层水(75~300
米)、中层水(300~900米)、深层水(900~2500米)
和底层海盆水(2500米以下)。底层水温仅2~3℃,与
表层水相较,温差达20℃以上。
潮汐为不规则的全日潮,潮差小,约1.5米(见中国
的近海。
生物 南海诸岛海洋生物种类繁多而生物量却不很
大,其季节变化较小。深海上层有旗鱼、箭鱼、鲨鱼、
金枪鱼等,中下层有灯笼鱼等深海鱼类。金带梅鲷常成
群大片浮于海面。浮游动物生物量在深海上层较少,西
沙、中沙群岛仅为50~60毫克/立方米,但在珊瑚礁海
面则较高,如东岛附近可达87毫克/立方米。
珊瑚礁系由造礁石珊瑚和钙藻等构成。西沙群岛造
礁石珊瑚达40属、134种和亚种。
南海诸岛鸟群以鲣鸟和海鸥为主,经年排泄大量鸟
粪,形成厚数10厘米至1米多的鸟粪层。
南海诸岛的土壤以珊瑚灰岩或珊瑚贝壳沙为母质,
形成磷质石灰土。但土壤缺铁、铝、镁、锰及其他某些
微量元素。岛上植物具有耐盐、耐旱、喜钙、嗜肥的特
征,草本植物多肉质,树木具有发达的储水薄壁细胞,叶
面或长绒毛防止失水(如银毛树,海巴戟天),或披蜡
质以反射强光。草海桐(羊角树)灌木丛广布各岛。永兴
岛、东岛、金银岛和琛航岛分布有白避霜花(麻枫桐)林,
金银岛和甘泉岛分布有海岸桐林,太平岛有橙花破布木
杂以海岸桐的乔木林。南海诸岛不能生长根深干大多层
的热带雨林,只能发育珊瑚礁植被。
南海诸岛植物种类较少。西沙群岛有植物213种,隶
属57科154属。其中166种野生植物,47种栽培植物。可
种植甘薯、玉米、花生、蔬菜等。
                 

--

                         故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我是一只大老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6.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