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ouhit (地下党员), 信区: Green
标  题: 关于南海至关重要的三个问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Nov 27 11:08:55 2002) , 转信


   以前和网友讨论过南海问题,再拿出来供大家商榷。一、如果美国海军强力介入,怎么
办?二、如果因此东南亚国家爆发大规模排华浪潮,怎么办?三、打下了南沙就能利用那
里的资源了吗? 

  南海所有周边国家的海军合在一起也无法对抗南海舰队,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
把美国太平洋舰队算进来,那力量对比可就完全相反了。南沙群岛的位置在南海的尽头,
明显在中国空中力量的作战半径之外,中国的海上力量又只有非常薄弱的防空能力,象这
样的舰队在美国的航空母舰战斗群面前简直是个活动的靶子。中国的水下作战能力也显然
无法和美国的大队核潜艇相抗衡。一旦南海战事爆发,东南亚国家势必会向美国求援,而
以控制全球海上要点为目标的美国海军当然不会放弃这样好的机会。美国从日本调第七舰
队经台湾以东海面南下,穿越巴士海峡或菲律宾内海进入南海;再从印度洋方向调第五、
第六舰队出马六甲海峡东进就对中国在南沙的舰队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而且美军可以就近
得到菲律宾、印尼以及新加坡等地的后勤支持,中国反倒必须从千里之外的本土支援南沙
。在美军舰载机、核潜艇和水面战舰上的“战斧”巡航导弹和鱼叉反舰导弹的饱和轰炸下
,中国的驱逐舰和护卫舰用不了一天就会被统统炸成一堆堆燃烧的废铁沉入海底,连一块
漂浮的钢铁都不会留下。 

  作战计划必须充份考虑最坏的情况,这是起码的军事要领。如果我是美国太平洋战区
总司令,这一仗我是吃定了。兵力不用多,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再加上六艘核潜艇。一个
航空母舰战斗群切断南沙后路,封闭中国的增援,另一个向南沙周围的中国军舰全面出击
,核潜艇在南海巡逻,保护航空母舰不受中国潜艇的攻击。中国在本土的空军和岸基导弹
全都鞭长莫及,只能眼看着南沙的海军被全部消灭。就算是中国的潜艇能干掉几艘美国军
舰也改变不了大局。 

  美国人一介入,东南亚国家胆子当然就更壮了。中国的舰队一被消灭,南沙群岛不用
说是被他们全部瓜分了,包括那些现在中国控制的岛礁。而那些对于华侨掌握大量产业心
怀不满的人更可以趁机再大肆抢掠,甚至对华人进行大规模的清洗、驱逐乃至于屠杀。南
洋华人多少年来辛苦积累的基业就此毁于一旦。然后东南亚正式成立反中同盟,美国全力
支持,以核武器和海军保证他们的安全,美军进驻东南亚各国的海空军基地抵御中国侵略
者。最后,台湾一看中国的南海军事力量损失惨重,美军又来了,趁机宣布独立。你觉得
这幅图画怎么样? 

  问题就在于有些网友的预计完全是建立在美国不会介入的基础上的。可是事实是美国
既有介入的能力,也有介入的目的,甚至有介入的义务。从过去的历史看,美国不介入简
直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以上所说的是最坏的可能,不过“兵者,国之大事”,以最坏的情况为出发点
是应当的。现在假设最好的情况出现,美国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介入,中国拿下了南
沙群岛。可是打下了南沙就能利用那里的资源了吗?我看够呛。 

  南沙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石油。可是海上开采石油是非常困难的,南沙远离中国大陆开
采就更难。海上石油钻探、开采平台、生产储油轮、穿梭油轮和原油码头不是技术复杂就
是耗资巨大。以中国自己的能力进行海上开采石油我看是不行。事实上,中国在渤海、东
海、南海已经进行的海上开采石油差不多全是和西方石油公司的合资项目,离开了他们的
技术和资金支持根本玩不转。如果武力解决南沙,西方国家肯定会禁止这样的合作。不要
说南沙,渤海、东海、南海的石油开采全都要停摆。至于西方的经济制裁会造成多大的损
失我这就不提了。 

  所以,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形势比人强”,南海不能打。 

  看到这,我想有些网友不是怒发冲冠就是垂头丧气了。其实大可不必。南海我们当然
是要的,而且不仅如此。问题是如何抓住问题的要害,制订过人的战略。 

  前面已经讲过,处理南海问题要抓住要害。要害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那个需要全
力捍卫的“主权!”“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对南海诸岛无可争议的主权”,这是我们中国
人对南海问题的标准说法。可是仔细推敲一下问题就出来了:自从中华文明开国之际直到
1840年英国人的大炮打破大清帝国的大门为止,中国也好,朝鲜也好,东南亚也好,
整个东方压根就没有主权的概念。查遍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恐怕也难找到文书上有主权
二字。主权完全是一个西方人创造出来的概念,古代的中国怎么会有呢?又如何谈的上“
自古以来就无可争议的主权”? 

  华夏民族开疆扩土历来是千里万里,什么时候一米两米的丈量过自己的“主权”到哪
为止?天朝大国强盛之际玉环西献使臣东来,可就是从来没听说过划界确立“主权”的事
情。自古以来,中国皇帝对待周围的小国和对待国民一样,是以“礼”为第一要务,是必
须体现出对我中华泱泱大国绝对的礼敬和臣服。只要你奉献贡品,朝拜天子,行三跪九叩
首之礼,你的国家就是我泱泱中华的番属,你的国人就是我天朝大国的臣民。领土主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内,莫非王臣!”哪有什么主权不主权的问题?! 

  在这一体系之下,中国和周边小国之间是一套垂直而却松散的隶属关系。越南、菲律
宾、朝鲜等等国家在这一体系之下都曾经是中国的番属,但是中国很少过问这些国家的内
部事务,也不曾和他们非常明确的划境立界,因为该体系并不要求这些行为。对于中国从
中得到的是番属的尊敬、贡奉和特产,对于那些小国来说得到的是中华帝国的赏赐、保护
和必要时的援助。总的来说,中国得到的“面子”多一些,而周边小国得到的“实惠”多
一些。这套高度体现了东方虚的哲学,具有充份象征意义的体系使得大家能够长期相安无
事。其主要特徵就是主权被完全虚化了:在名义上周边小国完全放弃了主权,成为中国的
番属;但是在实际上他们仍然保持著独立的统治。因此象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这样的问题
根本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中国和东南亚的渔民曾经长期在南海相安无事,陆地上的边民
进进出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都是东方处理方式的高妙之所在。 

  西方进入亚洲之后,主权概念随之引入。主权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定要分清楚你的
我的,不能莫凌两可。以前被虚化的东西一“落实”就麻烦了。南海诸岛到底是谁的?是
以名义为准归中国还是以实惠为准归东南亚国家?是以宫廷上的“礼”为准还是以海上的
渔船为准?大家就吵去吧。所以说南海诸岛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主权
概念的引入。“主权”二字其实就是祸根。 

  当然,仅仅是主权概念的引入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近代西方的势力扩张和中国的实
力衰落改变了亚洲的力量对比。在列强的步步进逼之下,中国不仅丧失了对几乎所有番属
的控制,连自己的土地上出现了租界,甚至于领土被强行割占。在这种形势之下,继续维
持以前的虚化处理方式不用说是成了天方夜谭,而且为了保护中国的利益乃至于生存,中
国自己都不得不全力运用本来是西方发明的主权原则来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独立。这种情
况的影响一直继续到今天。在美国政府高喊人权高于主权的时候,中国这个东方国家反而
成了西方主权观念的坚定维护者。令人不能不感到史事难料。 

  主权观念的引入和中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使得中国和周边小国之间由原来模糊的垂直关
系变成了明确的水平关系。以前可以通过象征手法解决的问题一下子全暴露了出来。南海
诸岛只是其中一个例子,中国陆上边界的许多领土纠纷也是相同或者相似的。本质上看都
是原有的体系被新的实力对比打破而又在东方历史环境下引入西方观念,结果造成整个体
系失去和谐,陷入一连串的混乱和冲突。 

  从南海诸岛,特别是南沙群岛的历史和地理上看,主权根本就划不清。用历史准则中
国占上风,用地理准则菲律宾等国占上风,互相冲突;用先占准则就更是笑话:当年大家
不分彼此的在那打鱼,古代纪录技术又不发达,如今谁说的清谁先谁后?明明分不清,非
要一是一二是二的分你的我的,这不是明摆著要吵架吗?而从实力对比上看,东南亚国家
在六七十年代的高速发展之后,既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又有获取资源的利益需求;而中国的
发展由于政治动荡相对滞后,又暂时缺乏远距军事投送能力。在近期内有机可乘而远期面
临中国军事力量不断在南中国海扩张的压力的情况下,东南亚国家很自然的选择抓住机会
抢占岛礁,然后援引主权原则加以维护的道路。其结果是南海矛盾的激化,在八十年代后
期九十年代前期一度达到非常紧张的地步。当时南海成了中国的头号用兵方向。直到李登
辉的台独企图公开化之后矛盾才得以缓和。 

  总结起来就是:主权争端使得南海问题走上了中国和东南亚可能爆发军事对抗的危险
道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跳出主权这个僵硬的西方观念造就的死胡同,重新起用
高深莫测的东方哲学。同时凭借中国日益强大的国力,把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水平化的
关系重新垂直化。以此手法,南海问题便可不解自解,南中国海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中国
的内湖。 

  解决南海问题必须要把主权争端的色彩虚化淡化,而更重要的是把中国和东南亚国家
之间水平化的关系重新垂直化。那么,如何做到这些呢?无非两种方式:一种是大家文明
谈,另一种是上演全武行。但是无论是用哪一种方式,首先都要明确南海政策,乃至于中
国的总体对外政策的定位,或者说是出发点。 

  长期以来,“维护主权”一直是中国的对外政策的主要支点之一,可事实上对于中国
来说,主权根本就是一个外来概念。把维护主权作为对外政策的核心就如同把台湾问题定
位在维护“祖国统一”上一样,是典型的教条化思想误区。走出“维护领土主权”的误区
,以“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思维取而代之,是中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当务之急。 

  在台湾问题上也好,在南海问题上也好,许多国人高喊要不惜代价保卫中国领土不可
分割的一部份,“宁失千军,不失寸土”,哪怕是付出惨重的代价也要保卫中国的主权。
可是他们却不提一提海参海参崴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不提一提直到今天还被俄
国占领的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面积相当于三个法国的大片土地,不提一提从中国分裂
出去的外蒙古。按照这些国人援引的主权原则,由于中国已经承认外蒙古独立,由于中国
已经在和前苏联和俄国签署的条约协定中确认了边界,这些地方的主权也就不再属于中国
。难道他们的意思是要中国在事实上永远承认强加在我们头上的不平等条约吗?难道因为
一个西方人搞出来的主权原则,我们就要永远失去那大片我们的祖先曾经为之浴血奋战的
黑土地?绝不! 

  更严重的是,由于主权始终和领土联系在一起,把维护主权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核心
也就不可避免的把中国国家力量的运用局限在了中国的领土范围之内。既然维护主权是中
国自己的口头禅,哪个国家都可以用这个原则来抵制中国势力的扩展。按照这个原则,中
国既不能过问别国的经济政策,也不能干预别国的军事部署,更不可能左右别国的政府人
选,而所有这些都完全可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构成直接和显著的影响。试问:
如果在印尼出现了两个可能的政府首脑,一个主张奉行亲华政策,对中国礼敬合作,在南
海问题上和中国协商;另一个却敌视中国,主张拉拢其他大国和中国长期对抗,在南海问
题上寸步不让,甚至会大肆迫害当地华侨。中国政府是应当遵守自己一向提倡的主权原则
,不干涉别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还是应当以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为重,积极运用中国的
国家力量确保亲华势力登台执政? 

  纵观历史,主权是一个属于弱者的名词。主权原则从来都是处于守势的一方用来为自
己寻求保护的。处于强势地位的大国从来就不用主权原则。美国控制巴拿马运河的时候用
过主权原则吗?大英帝国在全球扩充殖民地的时候用过主权原则吗?苏联把坦克开到东欧
的时候用过主权原则吗?1962年,美国发现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之后,肯尼迪总统下
令封锁古巴,以战争相威胁。后来连美国人自己都承认,如果美国把导弹部署到土耳其是
合法的,那么苏联把导弹部署到古巴当然没什么不合理。更何况导弹部署在古巴领土上,
那就是古巴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基辛格后来一语中的:肯尼迪总统强硬的逼迫苏联从古巴
撤出导弹不是因为什么国际法,也不是因为什么主权,而是因为这些导弹威胁到了美国的
国家安全。同样,作为一个上升中的大国,中国的国家行为也不应当受到主权的约束,而
是应当确保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扩展中国的国家利益。无论是在东南亚、中亚还是东北亚、
南亚,凡是关系到中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事情,都应当成为中国国家行为的目标。国
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应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凌架于主权之上。 

  回到南海问题,当我们用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眼光而不是领土主权的教条来看问题
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清楚的看到,至关重大的不是南沙群岛的得失,而是整个东南亚的得
失。 

  从马六甲海峡到巴士海峡,从菲律宾到新加坡,东南亚控制着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
联系,任何在这两洋之间的海运和海军活动都必须经过东南亚海域。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
西亚之间的狭窄海峡上,流动着从中东到东亚的战略石油供应。在新加坡和曼谷的国际机
场起降著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旅游者。与此同时,东南亚座落著世界上最兴旺的海外华
人经济。据估计,海外华人控制著两三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中相当一部份在东南亚。东南
亚国家上市公司中华人的比例从菲律宾的50%到泰国的80%不等,平均计算东南亚经
济对华人的依赖高达70%左右。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是亚洲制海权的要冲,东
南亚新兴的经济决定了这里广泛的经济利益,而东南亚华人深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向
东南亚扩展势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不要以为别人没有把眼睛盯上东南亚。日本右翼头面人物石原慎太郎就曾经讲过:“
今后的问题是,日本如何能在积极的意义上,把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力量同为东南亚计划一
种政治战略——并为之制订细节——结合起来。这样,日本在帮助亚洲发展的同时便能够
和亚洲共处”。日本的对外援助预算就没有什么地方比东南亚更为“慷慨大方”。而美国
海军的战舰就更是经常出没于东南亚的码头和航道。远在北方的苏联都曾经不远万里把舰
队放到金兰湾。面临大陆强大压力的台湾更是把东南亚作为“务实外交”的重点。东南亚
的地理环境是一个越南在西,菲律宾在东,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在南的半圆形。如果在东
南亚国家没有亲华势力,中国就是控制了南海也照样是处于被包围的环境,守卫南海诸岛
会困难重重,更不要说通过南海前出大洋了。东南亚当地土著对华人的嫉妒和仇视也是公
开的事实,尤其在印尼和马来西亚问题相当严重。如果中国的行为刺激他们的排华情绪却
又没有给他们以足够的威摄,就会给当地华侨带来一场灭顶之灾。不给予东南亚国家的形
势发展以高度的注意力,而只把眼睛盯在南海里的那些珊瑚礁上,就会犯葬送历史性机会
的战略性错误,甚至把那些旅居南洋的炎黄子孙的身家性命赔进去! 

  所以说,南海问题一定要在推动中国的东南亚的战略利益的框架下解决。这是最根本
的出发点。 

  菲律宾把中国在南海的做法叫做“爬行侵略”。其特点是选择时机在南海建立新的立
足点,比如在美济礁上建设码头和直升机平台。一旦别国做成反应,就停止推进,提出谈
判,但也决不后退,等到局势平静再继续推进。 

  我看以现在的形势,这种“渗透侵略”是不错的选择。那篇老外的文章题目就是“警
惕南海西藏化”。要一步步在南海建立优势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海军对付东南亚有余,
对付美国不足,所以度一定要把握好。大打出手风险太大,除非力量对比和国际形势发生
重大变化,最好不作考虑。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7.2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