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uilding (龙五), 信区: Green
标  题: 南海在招唤中国海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y 23 19:35:15 2003) , 转信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中俄建立战略夥伴关系,中国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再也不会有一百
个机械化步兵师一夜之间杀入内蒙古草原,我们也不担心在一个早晨,氢弹突然降临自己
的上空。亿万人民下海,百万雄师裁军,国防工业转为民用,防空洞里歌舞升平……中国
人得到了空前机会。也就是在这段不长的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在世界上以令人侧目的速度
崛起,转眼之间成为世界上任何工业集团都不能忽视的市场和竞争对手。按照这种发展趋
势,甚至有人把整个二十一世纪命名给了中国人。然而,本世纪是不是“中国人的”并不
重要,因为中国并不需要以自己的价值观念建立世界的秩序。中国人要的是属于自己的土
地、海洋和一个生存发展的环境。可惜的是,名为大国,中国离得到这种作为国家的基本
权利还有一定的距离。
下一个世纪威胁到中国领土完整的,也许不是我们过去视为死敌,并与之较量过的世界头
号强权。无论是美国还是俄国,大概都能够认知这一点,同中国较量对谁都没有好结果。
中美之间没有领土之争,中俄之间的纠纷也差不多都解决了。至于同其他国家之间的边界
勘定也不会是很大的难题,两国接壤的土地,差一寸差一公里对于双方都算不上什么难以
割舍的。

然而海洋权益的计算方法则与陆地完全不同,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沿海国对二百海
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利。这样一平方公里小岛的主权,可能意味著十二万五千六百平
方公里的经济区域!如果海底蕴藏著石油和珍贵矿产,如果计算军事价值,这个小岛的价
值可能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前途。

中国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便是海上。说到这里,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想到那个一公里宽,三公
里半长的钓鱼岛。这个小小岛屿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以及其军事地位使日本不可能轻
易放弃对它的领土要求。中国目前所采取的“主权搁置”的办法,实在是出于无奈。中国
为了经济发展不能跟日本对抗,中国海军现役舰艇的也很难在远洋同日本的八八舰队(很
快就是十十舰队)抗衡。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只好把它“交给下一代解决”。其实钓鱼
岛的解决还涉及到海峡两岸的关系,一旦台湾和大陆完成和平统一(哪怕是在统一和领土
问题达成某种协议),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会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因为钓鱼岛距离台湾
很近,日本人如果打算派兵强占,不但要长途奔袭,而且把侧后方暴露给东海舰队。腹背
受敌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在钓鱼岛问题上难有很大作为。甚至可以大胆断言,如果海峡两岸
完成统一,钓鱼岛则是指日可下。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日本右翼势力试图破坏两岸和平气氛,阻挠两岸统一。

南中国海展现给我们的则是另一种画面。如果说钓鱼岛问题尚可等待,又不得不等的话,
那么南海诸岛的问题则是刻不容缓。请看,在南中国海南沙群岛,除了永暑、华阳、东门
、南熏、赤瓜、和渚碧礁由中国控制,太平岛由台湾控制之外,其他的岛屿都被他国强占
。据报导,有600多口外国人的钻井台作业,每年掠走两千万吨石油和其他资源。在南海被
他国侵占海岛所控制的海域高达10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海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中国在 
南海上采取的“主权搁置,共同开发”政策,按照好的方面理解,可以诠释成为共同放弃
主权,一起享用自然资源。然而我们看不到这一“良好的”的意愿得到任何善意的回应。
某些国家反而变本加厉,利用被占岛屿与自己本土地理上的接近,加紧掠夺属于中国的海
洋资源。

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政治在逐步国际化,世界舞台则越来越小,这样南海的地位也就日益
突出。这个世纪,中国和日本亚洲两大经济圈的竞争将进入白热化,南海无疑成为是中国
和日本对外发展的制高点。过去一贯以对付前苏联潜艇为主要任务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已
经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南海,一再提出所为保护“一千海里”运输线的新目标。最近日本集
中力量开发大隅级两栖攻击舰,并且提出制造航母的设想,都说明日本的战略目标在由北
向南转变。以日本的经济技术实力,只要他们有这种意愿,实现这一目标只是很短的时间
问题。很明显,精明的日本人明白,谁掌握了南海的制海权,谁就控制了整个东亚的经济
命脉。

从海上军事装备上看,中日之间有著明显的差距,特别是水面舰艇力量。这种差距甚至比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还要明显。在台湾海峡和南海,中国海军具有地理上的优势,如果中国
能够先日本控制南海,就能处于十分有力的地位。因为与南海舰队争锋的日本海军不得不
穿越北海舰队、东海舰队的防区进入南海,是必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反之如果南海被日
本海军控制,也就意味著中国的三大舰队被牢牢地封锁在了第一岛链之内,成为十足的黄
水舰队。

南海从全球战略上看还是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通道,美国第七舰队拥有了关岛和塞班岛之
后,从而掌握了整个太平洋。中国南海就成了太平洋边上硕果仅存的一个战略要地。掌握
南海,向西中国给不断在印度洋扩张的印度海军划下了休止符,向东也拥有对试图穿越大
洋的第七舰队要“买路钱”的资格。一句话,增加了中国在国际军事舞台上说话的份量。


南海问题的一个误区是台湾海峡两岸的统一。解决南海问题之前解决统一,无疑是最为理
想的次序。毕竟台湾海军是南海第二大海上武装,毕竟台湾目前控制著南海的最大岛屿。
然而台湾问题要远比南海问题复杂,解决台湾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耐心,如果因
为统一问题而拖延南海,可能会贻误战机。

南海一方面是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一方面又是中国跟周围其他小国的领土争端。领土争
端的外交谈判必须以展现军事实力为基础,只有经过真正的军事较量之后,坐在谈判桌上
的双方才会平心静气,签署一个令大家心服口服的协议。举用一段史实为例,你必须打到
三八线,才能把协定签署在三八线。诚然,军事行动的时机又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有时需
要忍辱负重,藏于九地之下,但有时却时不我与,必须动于九天之上。

根据国际法,收复我们被占领岛屿的最后期限约有二十年,然而,中国内陆油田的生产寿
命只有二十年,也就是说中国人必须在二十年内完成海上油田的开发。我们不能给侵占领
土的国家以足够的时间制造继承事实,我们更不能让他们以利用外资为名把第三者卷入南
海,使南海主权更加复杂化。我们希望有一个强大远洋战斗力的海军解决南沙问题,但是
显然时间对中国不利。因为中国建成航空母舰,并组成具有实战能力的航母战斗群所需时
间,足够其他国家组成现代化的海空军体系。是等待海军的绝对强大,还是抓住目前的机
遇成了摆在中国人面前的挑战。

中国目前解决南海问题的机遇在那里呢?

第一,中国有一个良好的和平环境。中俄问题处理好了,没有后顾之忧。中国周围其他可
能引发的问题的地域相对平静,比如朝鲜半岛、印巴、海峡两岸。

第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基本有财力应付一场有限度的局部争端。相反,东亚遭受
了经济危机,一方面限制了与中国争端国家的整体实力,同时大大削弱了它们进口先进武
器的能力。

第三,某些国家的靠山美国仍然被中东问题所纠缠。由于美国海军经费的缩减和其利益点
的转移,美国在东南亚的力量急剧减退。

第四,俄罗斯穷得没有任何作为。他们除了用武器来换土豆之外,看不到其他出路。这样
中国至少不太担心武器上面遭到制裁。

第五,日本还没有进入南海。南海问题如不尽早解决,日本人迟早要插手。如果某个小国
提出要求,即将拥有三艘大隅级两栖攻击舰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将毫不犹豫地进入这一海域


第六,中国在南海有绝对优势的反舰力量,就单纯海战和夺取小岛来说,所有周边国家的
海军合在一起也无法对抗南海舰队。中国海军自建军以来,除了88年3月那 场海战之外,
都是以小打大,以弱胜强。与自己的对手比起来,中国海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

中国夺回被占岛屿在军事上的可行性是很高的,在南中国海唯一像样的海军力量是台湾。
其他国家海军是以护卫艇为主,虽然他们有若干中型护卫舰,但都是从四、五十年代苏、
美海军退役的老式火炮护卫舰,满载排水量均不超过两千吨。这些军舰缺少现代海战必要
的电子设备、反潜能力和反舰导弹,战斗力极为有限。而南海舰队是中国三大舰队中发展
速度最快的一支,现役远洋战舰均为导弹驱逐舰和导弹护卫舰。特别是中国的反舰导弹,
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使中国反舰导弹扬名的是鹰击八号系列,它的名气来自于美国国会和五角大楼。1997年6月
初,中央情报局监控到伊朗从鬼怪F-4飞机上试射了两枚称为C801K的掠海 反舰导弹,摧
毁了一艘平底船。消息传来美国国会大哗,要求国务院制裁出售导弹的中国,五角大楼声
称这种高性能巡航导弹将“对海湾的美国舰只造成严重威胁”。其实美国早就知道伊朗从
中国得到了称为C801的鹰击8号反舰导弹,他们不知道

的是这种导弹出色的性能。鹰击导弹自导装置对目标的捕捉概率为98%,命中概率达95%,
导弹以0.9倍音速在5至7米的超低空掠海飞行,有很强的突防和抗干扰能力。它的战斗部是
半穿甲爆破杀伤型,延迟触发引信能够控制导弹穿入舰体内部爆炸。这种导弹对中型和小
型军舰有致命的杀伤力,因而特别适合在南海使用。根据中国武器销售的一贯作风,大量
销售鹰击导弹的同时,更为先进的导弹可能已经定型。这一点从去年大阅兵显示的超音速
反舰导弹上可以得到证明。

1997年10月16日大连造船厂建成下水了中国最大的“旅海”级导弹驱逐舰167舰。舰上装备
的鹰击导弹更有16枚之多,可以断言,新型旅海级的服役会使的南海舰队水面舰艇的整体
实力有很大提高。此外,南海舰队的潜艇大队更是支令对手胆寒的力量,中国从俄罗斯进
口的前两艘基洛级常规潜艇就在其中服役。

武力解决南海争端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副作用呢?人们首先会想到中国将遭到孤立,其实中
国在南海问题上已经十分孤立,国际政治没有公理可论,没有任何国家希望中国控制南海
,尽管任何人都明白南海诸岛历来属于中国。对于某些民族,我们采取强硬政策往往会赢
得尊重,处处礼让反而为他们蔑视,乃至稍微反抗一点却被诬蔑为“威胁”。比如日本民
族,二战被美国打得举国上下连男人都找不出来了,还吃了两颗原子弹,然而到今天多数
日本人都觉得美国像慈父一般可爱。在六、七十年代,中国对日本军国主义态度强硬,那
却是日本压制极右势力最得力的时期,而今中国对日本右派的软弱表现,反而助长日本政
客的右顷化,从参拜靖国神社,到修改教课书,到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

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如果二战时中国给日本一颗原子弹吃,到今天一切历史纠纷都不存在
了,听说哪个日本人想否认偷袭珍珠港事件吗

武力解决南海纠纷是否会引发东南亚军备竞赛?这是许多政治家的疑虑,实际上情况可能
恰恰相反,在南海中国引而不发,只能促使南海周边各国加强海军力量,把南海弄成海军
武器实验场。尽快解决南海问题,把那些做瓜分中国梦的爪哇蛮番唤醒,恰恰避免了这一
点。

无可否认,中国海军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果对方跟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海战,无疑南海舰
队将展现出自己的绝对优势,不过谁也不会那样愚蠢。假如他们把海军龟缩起来,待中国
占领海岛之后用空军袭击中方的漫长的运输线,则将给防空力量薄弱的海军造成很大问题
。防空能力一直是困扰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难题。目前除了旅海级、旅沪级、某些旅大级
驱逐舰(106

西安舰、109开封舰,即将还有166珠海舰)及江卫级护卫舰之外,其他中型水面舰艇尚没
有装备舰空导弹。虽然我们可以继续对舰艇加装舰空导弹,并将传统副炮改装具有反导弹
能力的新式双三七自动火炮,但对空中威胁来说毕竟属于被动防守。机载反舰导弹的射程
一般大于舰载的对空导弹,只要对方的有少量的空军就可以远远地发射导弹而不受到任何
威胁。面临导弹袭击的舰艇则必须施放干扰,进而发射舰空导弹和速射火炮拦截。中国岸
基海军航空力量由于距离远,几乎无法进行空中支援和掩护。

这种现实决定了南沙群岛夺取容易守卫难的现实,大概也成为中国军事行动的最大顾虑。
鉴于这种情况,中国海军宜采用渐进的办法。先以较弱的对手为目标,用水面舰艇编队夺
取距离自己控制岛屿较近的岛屿。占领的数量不宜多,但是应当控制最大的岛屿。一旦夺
取,应立即在上面构筑永久性工事,建立以对空对海导弹体系为主,配合鱼水雷的防御系
统。在南沙群岛中国虽然没有空中优势,但是却有水下优势。

中国可以利用自己的潜艇部队控制整个海域,使对方舰船不敢轻举妄动,确保岛屿不丢。
考虑到常规潜艇潜航距离有限,绝对有必要抽调北海舰队能潜射鹰击导弹的攻击核潜艇40
3艇、404艇和405艇,充份发挥核动力的“无限航程”作用。

另外,中国可以将其处于预备役的约32艘旧式潜艇改装成运输潜艇,通过潜艇对海岛进行
补给,以避开空中威胁。如果对方出动个别猎潜舰艇,反而会遭到护航潜艇的攻击。如果
对方海军大规模出动,则可以由南海舰队航空兵的歼轰七战机配合空中加油予以毁灭性打
击。南海的战争可能是零散的,费时的,艰难的,但胜利一定属于有勇气,有谋略,能够
充份利用现有设备的中国海军。

中国人历来是爱好和平的,但是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企图以牺牲主权来换得和平不但拥
有不了和平,反而两者皆失。“不可沽名学霸王”,夺回南海主权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
使命,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责无旁贷。八二年英国以损失包括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在内的
十七艘舰船为代价夺回距离本土一万多公里的福克兰群岛。尽管损失沉重,但是後人不得
不佩服以撒切尔夫人为核心的英国政府的英明,为了捍卫自己的领土主权,保护二十一世
纪的重要海上通道和自己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资源,中国人更应当勇于承担牺牲。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159.226.42.20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