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九头鸟), 信区: Green
标  题: 西太平洋包围圈的由来和中国面临的战略格局4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May 26 05:19:23 1999), 转信

三、二战后针对中国的新月形包围圈 
本文上半部分回顾了从日本大东亚殖民帝国的崩溃 
到“美利坚帝国征服下的和平”的确立的过程,以及论述了朝鲜战争、旧金山和约和美日? 
事同盟的建立构成了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大赦。 
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战争浩劫并不是一个例外,而是典型地反映了二战后在整个西太? 
洋地区的东亚、东南亚国家内暴露出的不可调和的社会政治矛盾与冲突以及外来军事干涉? 
在亚洲各地,日本侵略者所放的最后顽抗的枪声还未沉寂,这些尖锐的矛盾冲突就已经全? 
爆发出来。 
太平洋战争的结束,是以原子弹在日本领土上爆炸为标志,象征着胜利的一方对日本? 
压倒优势的彻底军事征服。这种压倒性的胜利,按说应该为摧毁日本帝国主义在亚洲经营? 
殖民体系、扫除日占时期的亲日派势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在这些日本占领的前殖民地,二战后局势的发展令人不解:在马来亚、菲律宾? 
印度之那等地,普榉⑸那榭鍪牵喝毡就督岛蟮恼握婵蘸芸煲⒛谡剑芍趁竦刈谥 
国卷土重来--英、法、美等这些在二战中与日本敌对的国家,在卷入当地冲突时,反而? 
一例外地支持当地在二战中投靠日本侵略军的买办、帮凶、伪军和警察等,而他们所联手? 
剿的也无一例外都是日占时期的抗日分子和抗日斗争中形成的当地人民武装力量。胜利的? 
方和失败的一方的命运几乎被颠倒了过来。随着美苏冷战的气氛迅速笼罩下来,这些冲突? 
常给人一种是美苏争夺地盘的假象。然而,仔细考察这些冲突,会发现他们和欧洲“铁幕? 
两边对峙的联系并不是那么直接;它们更让人联想起日本占领时期就互相对立的两种社会? 
治力量:英、法、美等支持的,无一例外地是日占时期与日帝合作的当地大地主阶级和以? 
听命日本的傀儡军队,甚至有刚刚投降的日军作助手,他们共同镇压在二战中积极抗日的? 
地人民。 
在二战前的马来亚,英国一直长期执行扶持马来人势力、排挤华人的分而治之的政策? 
日占期间,这个政策被日本全盘继承;战后,英国又恢复了同样的政策,采取讨好亲日的? 
来人上层、打击“马来亚抗日人民军”(大部分由华人组成)的策略。在印度尼西亚接受? 
军投降的英军,刚刚在印尼登陆,就将已缴械投降的日本军队重新武装组织起来,用来对? 
印尼民族独立力量。一九四四年美国收复菲律宾后,立即释放降日投靠者罗萨斯,并任命? 
总统。在日占期间坚决抗日的组织被完全排斥在新的政权之外。一九四六年美国国会通过 
“菲律宾贸易法案”,全盘恢复战前的殖民经济形态。 
在更靠近中国的地带,主要是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以及在中国本土上,上演的是大? 
相同的剧目,尽管在这里的结局完全不同。前面已经分析过,从二战结束到朝鲜战争,朝? 
半岛上冲突的实质是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而美国的干涉是为全盘继承日本的殖民统治? 
并为防止中国革命的模式蔓延到整个朝鲜和日本而打的一场日本列岛保卫战,这是典型的? 
殖民战争。 
抗战结束后在中国本土发生的,则是亚洲民族解放力量和维护殖民主义体系的势力在? 
个最为宏大的规模上和最为广阔的舞台上的大会战。两个中国的前途尖锐对立:在人民大? 
追求普遍解放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继续压迫两者中,美国选择了后者。同样,出于自身政? 
性质,蒋介石政府选择了彻底依附于新殖民主义霸主和正在形成的美日“神圣同盟”。尽? 
在这里和亚洲其他地区比较,帝国主义干涉是采用一种较为间接的方式,“美国出钱出枪? 
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12]。同样,尽管是? 
比较次要的程度上,一些前日本侵略分子也积极参与了这场内战。日本前侵略军中有着大? 
熟悉中国情况、具有在中国作战经验的人才,他们出于对国民党政府宽大政策的报答或出? 
自身的反共信念,在内战中得到国民党一方的重用。其中最著名的一例,就是日本侵华战 
犯、前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茨,为报答蒋介石赦免释放的恩情,赴台湾协助国民党训? 
军队,成立了“白团”[13]。 
中国内战的结局,是将西方帝国主义势力最彻底地驱除出中国大陆,在一个占世界人? 
四分之一的大国内,由本国人民真正掌握了自己发展的命运。这件事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不仅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战略被彻底打乱,而且一个被帝国主义恐惧万分的“妖魔”冒出了? 
口,从此再一发不可收拾。这里所说的“妖魔”,就是中国革命在亚洲和全世界所能够起? 
的巨大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中国革命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大陆上处于帝国主义压? 
下的、以农民土地问题为主要社会问题的不发达国家,探索出一条反帝反封、由无产阶级? 
导的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的革命道路,以及农村包围城市、统一阵线和人民战争等一整套? 
革命策略。 
不妨来考察这样一个历史规律:在一个国家发生的革命,必然要对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生出极大的辐射作用:而这种革命的“传染”效应,在一场国际大战结束后,就会显得更? 
烈[14]。法国大革命就是通过拿破伦战争把现代民主思想和民族主义传遍欧洲;一次? 
战结束后,俄国十月革命的风暴把“工人夺取政权”的革命方式传到了德国、匈牙利,也? 
及到外蒙和中亚地区。一九七九年的伊朗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扩散到阿? 
伯和穆斯林世界。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是在亚洲范围内唯一发生激烈革命的国家。漫长? 
中国革命,从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战建国,? 
到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革命沿着自身发展的规? 
一浪高过一浪。从孙中山开始,中国革命的影响就开始向整个亚洲传播,在东南亚各地的? 
步华侨成为当地革命的信使和先锋。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其民众动员的的广泛程度,对旧? 
会关系的摧毁程度,使民族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程度,在亚洲和全世界的历史上都是空前 
的。二战后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周边、历史传统上受中国影响的地区产生了最强大的震 
动。西方认为亚洲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倒落了。不仅殖民地、半殖民地不发达地区的? 
命者以敬佩的目光注视中国,甚至连在工业远比中国发达的日本,日本共产党人受中国事? 
的发展的影响,也开始视中国的道路为亚洲国家的革命之路,学习和借鉴毛泽东的革命论? 
[15]。 
正因为中国革命所示范的不发达地区民族解放和发展道路和“美利坚帝国征服下的和 
平”体系的根本对立,美国除了介入中国内战、并在失败后以各种方式对新政权进行颠覆? 
坏之外,也从一开始就在中国周边地区布置了规模庞大、耗资浩瀚、旷日持久的围堵战略? 
这其中既包括战争策略舶ǚ钦秸呗浴6秸呗缘囊桓鲎钪饕某∷褪怯《戎? 
那。 
二战结束时,印度支那当地人民在经受了半个多世纪的外来殖民统治后,有强烈的愿? 
驱除老牌殖民统治者、防止法国卷土重来。然而,美国在冷战开始后调整了其全球战略,? 
东南亚前殖民地的态度从“督促英法放弃殖民统治”一转为“协助英法恢复巩固殖民地”? 
尽管如此,越南人民还是在一九五四年击败了法国殖民主义军队。然而,在越南南方,和? 
朝鲜南方如出一辙,美国扶植起了一个以旧的投靠日本、法国殖民势力的买办阶层、寄生? 
大地主阶级为基础的专制独裁、腐败卖国的吴庭艳南方政权。为了对付越南南方的反帝、? 
封建的人民战争,美国处心积虑,先搞出“特种战争”、“局部战争”、“越南化战争”? 
种种名堂,然而不免越陷越深,美军投入印支战场在最高峰的六九年达到54万,并对越? 
北方和中立的柬埔寨进行大规模轰炸。美国在印支的侵略战争中使用了大规模杀伤平民以? 
化学武器等空前残酷的手段。美军在越南北方投下的炸弹和发射的炮弹总计达1450万 
吨,比美国在二战期间投到所有战场的炸弹总量还要多好几倍。美军大量地使用生态灭绝? 
质的磷弹、子母弹、重磅炸弹和凝固汽油弹,以地毯轰炸和化学毒剂来对原始森林实行“? 
态手术”,以毁灭对手的生存环境,导致越南中部的长山山脉部分地区被毒化成永久无生? 
地带。假如以日内瓦战争公约的条文来衡量,这些轰炸以及米来屠杀平民事件等,都达到? 
空前的战争罪行的标准。[16]最终,拥有武器和物质资源方面绝对优势的美军,却在? 
志明小道和人民战争面前败下阵来,为第三世界人民战争的威力和帝国主义的纸老虎本质? 
了最好的解说。美国在越南的惨败也对美国战后在亚洲太平洋的霸权统治造成一个重大的? 
史性的挫折,成为美国战争机器在以后几十年中都摆脱不掉的梦魇。 
在印度支那战争中被视为弱小的人民反而击败了头号帝国主义,这件事的意义远远超? 
了印度支那,超出了亚洲。印支人民的斗争,带来了一场全世界性的反帝反殖、反对种族? 
义、民族解放的高潮。它不仅波及亚非拉大陆,更强烈地震动了处在资本主义体系核心的? 
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社会。由于美国在印度支那师出无名以及军事上的挫折,美国统治阶? 
被包围在本国人民的反战运动的怒火中;反战运动的高涨从而彻底改变了美国五十年代麦? 
锡主义以来造成的思想禁锢和压制进步声音的政治气氛,给民权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 
和其他各种进步运动打开了空间,使美国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争取民权的斗争取得了的持? 
性的成果,造成了美国社会自十九世纪内战以后一百年来最急剧的社会变革。这些变革,? 
过来激发和鼓励了全世界的反对种族隔离、反对种族歧视、加速非殖民化的斗争,这就是? 
十年代在全世界范围的“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的反体制浪朝。在一定? 
史条件下,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对发达资本主义核心的冲击力量是不可估量 
的。没有越老柬人民的胜利,就很难想象一个反共与压制进步思想的美国,能够取得它在? 
十年代所经历的具有进步意义的社会变革,能够取得今天哪怕是仍然非常有限的种族平等? 
性别平等,和对反主流文化的容忍。 
然而,中国人民做出巨大牺牲和无私援助而取得的印度支那人民的胜利的伟大意义,? 
于狭隘的民族自利主义者,和认为“美国社会就是人类发展的极境”而不需要六十年代社? 
运动的冲击、不需要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的人来讲,是永远也不可能理解的,他们会跟着? 
些舆论人云亦云,说什么援越抗美是毫无意义的,什么中国人民的援助是愚蠢的浪费。有? 
种舆论和思潮并不奇怪,因为它们和当前的那些拜倒在由美国所设计的“发展神话”面前? 
奴化思想是紧密相连的。 
真正应该后悔自己的愚蠢和浪费的,只有美国的统治阶级。美国在中国内战中白白赔? 
五十亿美元,在朝鲜和印度支那战争中又耗费了上百亿美元,再加上损兵折将。这几笔巨? 
开销的总的目的,都是相同的V泄谡健⒊收秸陀《戎钦秸右欢ń嵌冉玻且 
次整体性的冲突。朝鲜战争的直接目的,是阻止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上的革命浪潮波及到? 
国在亚洲的立足点--日本四岛。 
而印度之那战争是为了防止同样的革命浪潮危及日本在东南亚的原材料基地以及战后? 
国在整个亚洲的势力范围。真正的威胁仍然是来自受中国革命影响和鼓舞的、采用人民战 
争、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当地革命运动。总之,远在太平洋东岸的美国,不远万里来到亚? 
的朝鲜、印支打仗,目的在围堵中国;而围堵中国,是因为中国发生了激进的革命;而遥? 
的中国发生革命,必须去围堵的首要原因,就是防止美国在亚洲的落脚点--日本被一场? 
洲革命的烈火所吞噬。 
对中国革命的围堵政策,最初是以战争手段开始的。从二战结束到五十年代初,在亚? 
就有一条新的漫长的战线在一个新月形地带拉开:北起朝鲜半岛,穿过台湾海峡、经过菲? 
宾群岛、中南半岛、直到南洋的爪哇岛和马来亚半岛,战线一边是为民族解放而战的亚洲? 
民,另一边是来自太平洋彼岸的亚洲宪兵,和由它武装起来的当地对外依附投靠分子。令? 
惊叹的是:这条战线和日本帝国主义发起的大东亚殖民战争的战线竟几乎重合,不同的只 
是:旧日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共、压制民族解放的角色,这次是由自由神和星条旗下的扬基? 
国主义扮演了。 
这条新月形战线上的战火平息下来后,它被改造成一条军事防御线和战略包围圈,建? 
起一连串的反共反华堡垒。从日本、朝鲜南部、中国台湾岛,到东南亚各个国家,大大小? 
的反共的、腐败的、压制劳工的、假民主的政权(如日本、菲律宾),或干脆是赤裸裸的? 
事独裁政权(如南朝鲜、台湾、南越、泰国、马来西亚)被扶植起来。在中立的柬埔寨,? 
有可能转向反帝的印度尼西亚,亲美独裁的朗诺政权和苏哈托政权通过血腥政变上台。其? 
很多国家内,反共、反华和迫害华侨结合在一起。 
美国向全世界宣称,太平洋西岸的沿岸岛屿为美国的防御线。并通过一系列军事协定? 
如美日安保条约(一九五二年)、美台军事协定(一九五三年)、美韩军事协定(一九五? 
年)、日韩军事协议案(一九六三年)和日韩条约(一九六五年),构筑了由一连串的陆? 
空军事基地、一整套协同作战方案、周密完备的情报、间谍和特工破坏作业和经常性的军? 
演习、侵犯领空与战争挑衅组成的严密包围圈。一九五四年,美国网罗了针对中国的“东? 
亚条约组织”军事同盟,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巴? 
斯坦和泰国。一九六三年,美国日本制订的“三矢作战计划”,和一九六五年被揭露出来? 
“飞龙秘密作战计划”,都是以中国、朝鲜为假想敌,规定战时由驻日美军指挥美、日、? 
朝鲜军队联合作战。美国和南朝鲜傀儡军队每年进行针对朝鲜北部和中国的军事演习,而? 
本则经常以隐蔽和辅助的角色参加演习和调动。美国对华的围堵包围政策的一个重点战略? 
是制造“两个中国”。美国除了以第七舰队和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海峡、对蒋介石政权? 
予军援、出售武器等直接军事干涉以外,还对台湾进行大举的经济和文化侵略,培植台独? 
力,在国际上散布“两个中国”的言论。 
包围圈上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内部,形成了美国庇护下的新殖民主义社会形态。? 
国在这些地区扶植起亲美、反共的代理政权,使它们的内部经济和社会政策为美国的亚洲? 
体战略服务。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战略作用不同,美国对它们所规定的社会经济形? 
也完全不同。这就造成了发生在中国周边的所谓“日本经济奇迹”、“四小龙”、“新四? 
龙”等一个梯度发展形态。 
首先值得指出的是,在二战后初期相当一段时间内,所有这些地区都处在社会动荡、? 
美声浪、劳工运动和其他人民运动的困扰之中。为了防止这些和中国大陆比邻相望的地区? 
生革命,美国为这些地区设计了土地改革,当然不是通过剥夺剥削阶级的方式而是由美国? 
助实行赎买的方式,以减缓社会危机因素的办法来压制社会革命的发生。另一方面,以对? 
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依赖为基础,以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战争军火特需为契机,才培育? 
了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和“四小龙”的“腾飞”。 
日本“经济奇迹”的国内扮演角色恰恰是在二战前和二战中对亚洲进行侵略、对日本? 
民实行法西斯统治的日本财阀。在美国的政治、军事卵翼下,日本的财阀垄断经济依赖美? 
的广大市场,同时剥削那些同样在美国卵翼下的亚洲国家,对内以反共和压制劳工为保证? 
在战后两次亚洲战争中大发战争财,以此营造了“经济奇迹”的基础。战后早期,日本以? 
美军事同盟为保障,依赖美国的粮食、原料与能源,以轻工业产非阆涎牵辉谝痪牌呷 
年和一九七八年两次石油危机与日元升值危机之后,实行产业换代,将轻工业投资转移到? 
朝鲜、台湾和东南亚,同时因为本国国内压制劳工工资导致国内需求不足,以机械、汽车? 
电子产品进入对日本格外照顾的美国市场。 
美国在南朝鲜、台湾的新殖民主义统治,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反共、压制劳工? 
政治军事目标为最主要优先。在经济上,通过对劳工的镇压,使廉价劳动力敞开接受美日? 
本地资本的剥削,并用样也是以作美国的战略附庸为条件,换取美国的市场开放。在香港? 
新加坡,类似地是以英国殖民主义势力和当地压制劳工的资产阶级默契合作,并充当美、? 
在亚洲经济扩张的集散地和金融中心。 
值得指出的是,近来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日本和“四小龙”的“经济奇迹”? 
他们“埋头苦干、勤劳致富”的结果。这是在把一个压榨、剥夺和依赖性的痛苦过程美化? 
编成一个美妙的成功经验。所谓的“埋头苦干”只不过是被束缚在奴役性的社会关系与劳? 
条件下的廉价劳工茫然无助、忍受压榨而已。 
所谓的“日本奇迹”和“四小龙经验”是建立在对劳工阶级特别是妇女劳工的无情镇? 
和残酷剥削、对乡村和边陲的无情破坏渗透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毒化之上的。[17]包围? 
上其他地区,亦出现了所谓“新四小龙”,即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正在工业化? 
国家。在这些地区,我们看到的是更典型的新殖民主义形态,很长时期内是在亲美、反共? 
军人政权的独裁统治下,农村的残余封建关系仍然大量存在,人民的反抗遭受镇压。只是? 
最近期间,出现了世界银行赞助下的外资注入、出口导向模式的经济增长。然而,在高速? 
长的背后,是更为依赖性、不平衡的和畸形的发展形态。当然,还有连任何经济增长都没? 
出现的菲律宾,在美国长期的更直接支配之下,它仅仅被当做一个战略基地,经济上完全? 
赖美国,市场彻底向美国敞开,因此长期以来无法摆脱穷困的新殖民地地位。[18]以? 
也基本上是日本的一些人所鼓吹的“雁行阵”神话下面的残酷现实: 
在对新中国冷战的政治军事架构下,美国的垄断资本和日本的财阀资本沿着经济不发? 
的梯度向亚洲其他国家延伸渗透,从而把整个东亚地区容纳到一个依赖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新殖民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相应战略,就是有选择地把包围圈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改? 
成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宣传橱窗。我们应该认识到,包围圈上受美国支配的地区,它们社? 
内部所经历的巨大变迁的真正动因,恰恰是他们作为冷战包围圈所起的角色。它们的社会? 
济发展,不论是作为军事基地还是资本主义橱窗,从来都不是服务于当地人民的利益,而? 
围绕着美国的战略利益核心,那就是围堵和扼杀中国革命的影响。 
新中国为了反对这个新月形包围圈、打破帝国主义的围堵封锁,作了坚决的斗争。这? 
中首先包括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的壮举。在政治和外交上,中国参加了一九五四? 
的日内瓦印度支那和朝鲜半岛问题和谈会议,和一九五五年组织、参加了加强亚非第三世? 
国家团结的万隆会议。新中国在一系列军事和外交斗争中,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威信,在? 
三世界人民心目中,中国成为敢于和帝国主义对抗、真诚维护世界和平的一位第三世界受? 
迫人民的真正朋友。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国的国际环境堪称恶劣,经济实力也非常? 
限,但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斗争策略,却使得中国在外交和国际政治上时时刻刻掌握着主? 
权,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反而被中国牵着鼻子走,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不是靠什么“不打头? 
的韬晦外交或实力的“硬道理”,而是靠道德的勇气和正义的力量在国际上打了一个又一? 
的漂亮仗。 
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围堵包围战略的斗争中,中国人民也不是孤军作战。首先,在中国? 
邻近的朝鲜和印度支那,当地人民在中国人民的支援下,付出巨大牺牲,驱退或赶走了帝? 
主义势力,这是包围圈上的火线战斗。除此之外,在帝国主义阵线内部⒎垂餐持沃拢 
层人民的反抗斗争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的诉求把他们和新中国的反帝斗争以及新中国? 
社会主义道路的努力联系在一起。 
回顾一下日本人民反对美日军事同盟、反对美日势力侵略亚洲的斗争对今天尤为发人? 
省。日本人民反对美国重新武装日本、反对大赦日本军国主义的斗争,从四九年中国革命? 
利的时刻就已经开始,因此也一直是以声援中国人民和其他亚洲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为主? 
诉求。从抗议四九年“松川”审判事件中迫害进步人士,到五十年代反对旧金山条约和日? 
安保条约,到六十年代反对美国核潜艇在日本“停泊”、反对美国军事基地、反对“日韩? 
约”,到七十年代反对美军继续占领冲绳、反对军国主义复活,日本人民的反帝斗争从来? 
有中断过,并在一定阶段内演变成全民性的大规模街头抗争。在南朝鲜,从李承晚直到金? 
三的统治,都伴随着劳工抗争、学生运动和人民大众反对美国军事占领、要求统一的运动? 
最具规模的有一九六○年将李承晚赶下台的学生运动,和一九八○年的光州人民起义。反? 
美日帝国主义、要求国家统一的学生运动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国的军事独裁和反动统治下,人民? 
争更借鉴了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和越老柬人民的斗争经验。美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一时间? 
农村包围城市、人民战争的浪潮下岌岌可危。中国对这些国家的人民斗争起了精神榜样和? 
义同盟的作用。然而,和当时苏联领导人对民族解放运动的机会主义、利己主义性质的援? 
相反,中国从来不去为别国人民的革命代劳,坚持“被压迫人民争取彻底的解放,首先是? 
靠自己的斗争”。[19]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在第三世界的被压迫阶层找到了一大批真? 
的朋友;但他们不是王明式的“卫星党”、“儿子党”,而是心悦诚服地为中国革命的理? 
和道路的巨大的精神感召力所感染。在一个时期内,连日本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大国的共产? 
人,都在向往着中国革命的道路[20]。 
即使是在美蒋森严统治下的台湾岛,亚洲地区和全世界的反帝革命的浪潮也透过封锁? 
呼唤白色恐怖下的台湾年轻人。七十年代初,在美国的唆使下日本加紧侵犯钓鱼岛,多次? 
武力强行驱赶在钓鱼岛附近打渔的台湾渔船。一九七二年五月十三日,美国和日本签订协? 
归还琉球的行政权,同时却私相授受将中国钓鱼岛的行政权交给日本。事件发生以后,在? 
湾的国民党当局对美日采取畏缩忍让的态度,对校园和民间的保钓运动则使用限制、压制? 
手段。是在美国的台湾留学生、一部分香港留学生和其他爱国华侨将保卫钓鱼岛的行动发? 
成一场广泛深刻的社会运动,并把它深化、发展成为了解中国大陆、了解社会主义、争取? 
国统一的运动。保钓运动中的左翼,彻底拒绝了他们在国民党统治下所接受的反共和殖民? 
义教育,在思想上批判西化、殖民化,开始了认识本土、了解下层劳动人民、认同社会主? 
祖国的过程。中国政府对保钓运动表示了坚定的支持,一九七一年十月,周恩来总理在北? 
接见了台湾留美学生保钓运动代表团。 
这就是战后以来围绕着中国革命胜利、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发生在亚洲西太平洋? 
区的惊心动魄的斗争的一个笾氯病>」芏氛苯羰被海问揭泊又苯拥奈Ф掠敕次Ф抡 
争转变成非战争手段的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本身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追究这场? 
围和反包围的斗争的最深层意义,就是作为维护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宪兵的美国,和挑战? 
个体系的新中国之间的冲突较量。 
这里面除了有美国打算长期称霸亚洲、不容任何新兴势力挑战美国霸权,而新中国需? 
巩固新生国家的生存环境等地缘政治因素,还有人们常忽略的一个更重要维度,那就是:? 
如同中国解放战争的本质是围绕着两种中国的命运的斗争,新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较量则是? 
绕着两种世界的前途与命运的斗争:一个要扑灭亚洲和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把? 
界引向新殖民主义黑暗,一个要消灭帝国主义、实现各民族平等发展、人民彻底解放,把? 
界引向光明。这是两种意识形态之间、两种社会制度之间,以及世界体系范围内的两个阶? 
之间的大搏斗。 
在国际分析中,任何将意识形态和阶级利益排除在外的解释,都无法严肃地面对国际? 
治的历史和现实。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这就是战后以来围绕着中国革命胜利、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发生在亚洲西太平洋? 
区的惊心动魄的斗争的一个大致全貌。尽管斗争时紧时缓,形式也从直接的围堵与反围堵? 
争转变成非战争手段的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本身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追究这场? 
围和反包围的斗争的最深层意义,就是作为维护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宪兵的美国,和挑战? 
个体系的新中国之间的冲突较量。 
这里面除了有美国打算长期称霸亚洲、不容任何新兴势力挑战美国霸权,而新中国需? 
巩固新生国家的生存环境等地缘政治因素,还有人们常忽略的一个更重要维度,那就是:? 
如同中国解放战争的本质是围绕着两种中国的命运的斗争,新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较量则是? 
绕着两种世界的前途与命运的斗争:一个要扑灭亚洲和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把? 
界引向新殖民主义黑暗,一个要消灭帝国主义、实现各民族平等发展、人民彻底解放,把? 
界引向光明。这是两种意识形态之间、两种社会制度之间,以及世界体系范围内的两个阶? 
之间的大搏斗。 
在国际分析中,任何将意识形态和阶级利益排除在外的解释,都无法严肃地面对国际? 
治的历史和现实。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8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66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