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cw (风), 信区: Green
标  题: 南亚次大陆核武器现状:核竞争核威慑核牵制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Feb  8 11:48:15 2004), 站内信件


核心提示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核弹之父”各自为他们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实从某一角
度来说,他们也为这个地区的和平做了贡献。印巴为争夺克什米尔控制权,已争斗了整整
50年。但国际问 
题专家一致认为印巴战争不会爆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相互之间的
核威慑。

  两国自从1998年5月各自进行5次核试爆后,大量制造核弹和发展导弹,使南亚局势一
度剑拔弩张,整个次大陆笼罩在核威胁的阴云下。近年来,印巴两国虽然摩擦不断,偶尔
甚至有小规模冲突,但始终没有大打起来,其真正原因两国政治家心中都很明白,真的大
打起来,谁也控制不了战局的发展,其结果几乎就是核战争——一场末日战争。

  印度和巴基斯坦导弹竞赛史

  印度

  1974核试爆取得突破性成果

  1983国防研究和开发局提交综合制导导弹开发计划

  1988试射“普里特维-I”导弹

  1989印度试验“烈火”导弹

  1998进行5次核试验

  1999试射“烈火-II”导弹,可以打击巴基斯坦境内任何目标

  2001试射具有携带核弹头能力的“普里特维”-2导弹

  巴基斯坦

  1976核计划开始真正萌芽

  1980首枚导弹射程为300~500公里

  1982宣布掌握核技术

  1997宣布已经研制了射程为1500公里的“高里”导弹

  1998.4试射远程、可以打击印度境内任何目标的“高里”导弹

  1998.5作为对印度进行核试验的反应,巴进行地下核试验

  2002试射三枚导弹,都具有携带常规弹头和核弹头的能力?

  巴基斯坦核政策借鉴核大国经验

  核政策的制定和发展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是领导层的决策,二是对核武器作用
的认识。在建立核武器的使用程序、战术和学说以及开发核力量的指挥与控制系统C2
方面,巴基斯坦借鉴了核大国的经验。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今年1月向记者透露,巴发展核武器的秘密计划始于大约30年前
,在印度核试验之后。巴基斯坦的核力量由陆军控制并已充分融入到整个国家的军事战略
中。巴一直不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一直拒绝谈实现“最小核威慑”到底需要多少数
量的核武器。巴基斯坦相信,核能力使其在援助印控克什米尔边境地区叛乱分子方面具有
较大的选择权。

  运载系统进攻和防御武器并进

  巴基斯坦的导弹开发,比印度要晚8年左右的时间。似乎是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巴基斯
坦的导弹种类非常多。巴基斯坦已经研制或采购了一系列能装载核弹头的液体或固体推进
剂导弹。据巴军方官员说,巴基斯坦将使用“高里”系列液体推进剂导弹作为“进攻”武
器,而使用固体推进剂的“沙辛”系列导弹作为“防御”武器。

  位于卡湖塔的可汗研究实验室宣称,“高里”-1和“高里”-2导弹是他们自行研制,
射程分别为1500公里和2000公里,可汗研究实验室还正在研制采用液体推进剂的“高里”
-3导弹,据称该导弹射程将近3000公里。

  “沙辛”系列导弹,由巴基斯坦国家开发联合体制造。巴导弹部队以前曾经依赖从国
外采购的M-11固体推进剂导弹,但是现在巴基斯坦可能已经有能力自行制造这种导弹了。
据美国情报人员分析,巴基斯坦能够自行制造以M-9导弹为基础的“沙辛”-1固体推进剂导
弹的大部分部件。“沙辛”-1导弹可以装载750公斤重的战斗部,射程600公里。该导弹的
生产已开始,并且已被巴部队“应征入伍”。

  巴基斯坦还研制了两级的“沙辛”-2,射程为2500公里,据信也是采用外国的技术。


  自2000年2月国家指挥局成立之日起,巴基斯坦就开始实施开发和部署有效的核武器C
2系统的计划。国家指挥局位于巴基斯坦的联合战略总部内,由业务控制委员会、开发控制
委员会和战略计划分部三个部门组成,战略计划分部起秘书处的作用。而在2000年11月,
巴基斯坦已经有了另一项措施以保障其核设施的安全,即将巴基斯坦的战略组织,包括可
汗研究实验室,国家开发联合体和原子能委员会,划归国家指挥局管理控制下。

  且不管这些努力最终能取得多大成效,至少它表明,巴基斯坦已经开始全面构筑其核
力量的指挥与控制结构。按照巴领导人穆沙拉夫的说法,“巴基斯坦的核力量将是负责任
的,而且不会发生管理混乱等情况”。但是,目前巴基斯坦是否已有可靠的核打击早期预
警系统还不清楚。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巴基斯坦拒绝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且其部
队保持着比印度更高的警惕状态,所以,如果发生错误预警,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

  核弹头数目:约30枚

  与印度相比,巴基斯坦的核计划起步晚,实力也差得多。西方推测,巴现拥有约30枚
核弹。

  未来发展不甘落后于印度

  从政治因素和技术因素出发,巴基斯坦肯定不甘落后于印度。巴基斯坦已拥有铀裂变
武器,当量为2~2.5万吨,还拥有足够数量的武器级钚。巴很有可能需要试验可由“沙辛
”1和2型导弹携带的钚弹以及热核装置。

  防御武器 “沙辛”系列导弹

  “沙辛”导弹弹头的后部都装有四个旋转稳定马达,用来控制发射后分离的再入弹头
,并采用GPS加惯性制导方式进行末段制导和中段修正。

  “高里”中程弹道导弹

  巴基斯坦从1998年初开始研制“高里”(Ghauri)中程弹道导弹,射程为1500至3000公
里,有效载荷为700千克,具有运载核武器的能力。

  印度核政策 坚持独创“印度”系统

  在开发、研制和使用核武器方面,印度一直坚持建立独创的“印度”系统。专家认为
,印度导弹工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从1960到1979年为探索创业阶段,从1980年
到现在属于发展应用阶段。

  印度核力量和核战略的发展一直受国家政治领导层和科学界的控制。印度的政治领导
人认为,核武器可提高印度的国际威望,威慑巴基斯坦等国家,是政治所必需的,但没有
认真思考核武器的使用原则和核学说的建立问题。因为他们不认为核武器具有军用价值,
也不认为它们在战场上使用的可能性会很大。

  印度官员称,印度的核态度是建立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基础上,只需要构成“最小
核威慑”的核武器。

  运载系统 有效核威慑非常有限

  多年来,尽管印度开发了多种型号的弹道导弹,但在发展以导弹为基础的有效核威慑
力量方面并不成功,部署的导弹部队也很有限。印度现役的核运载工具有:法国达索航空
公司的“幻影”-2000H战斗机(今后还将以俄制苏-30MK多用途战斗机进行补充);数量有限
的“普里特维”-1、“普里特维”-2以及“烈火”系列弹道导弹,并且在研制射程更远的
“烈火”-3型弹道导弹。

  到目前为止,印度性能最好的导弹是两级的“烈火”-2型。该导弹可装1000公斤重的
战斗部,最大射程可达2500公里。“烈火”-3导弹目前还在研制中。其设计的射程为3500
公里。

  根据目前情况分析,即使到“烈火”-3研制工作结束时,印度导弹部队仍将依赖数量
有限的“烈火”-1和“烈火”-2,以及以液体燃料为推进剂的短程弹道导弹“普里特维”
(也称“大地”)及其变型。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局已经开发了3种型号的“普里特维”弹道
导弹,每种都能携带核弹头。150公里射程型的“普里特维”目前已在陆军服役,250公里
射程的是为空军开发的,已经研制成功,350公里射程的正在研制,是为海军开发的。这3
种型号的“普里特维”都不大可能按原来订色的数量生产,因为印度武装部队从未对这种
导弹的性能感到满意,其精度和可靠性(处理液体燃料很麻烦)都不佳。

  由于目前印度大多数核武器采用航空系统运载,所以目前核武器的指挥权归属印度空
军,但等到10年或20年后,印度能生产或采购充足数量的陆基或海基导弹时,指挥权将移
交给其他部门。

  战略思想不清晰

  印度高级军事官员坚持宣称该国是“负责任的”有核国家,不管研制C2的困难有多大
,其核武器都将配上有效的C2系统;并且还宣称,印度的核武库仅仅维持在足够进行“最
小核威慑”的规模。但是像巴基斯坦一样他们也拒绝量化说明需要多少武器才能达到这
一目的。

  其实,印度官员私下也承认他们的核武器系统发展还很不完善,例如还没有开始建设
核武器的C2系统,到目前为止,印度的核威慑在很大程式上还依赖于航空运载系统。由此
可见,印度的核战略思想还不是很清晰,新德里的政治领导人没有充分考虑如何使用核武
器和核战术的细则。C2系统就像控制人体的大脑一样,没有C2系统,说不定会出现什么问
题。

  核弹头数目:70至90枚

  据美国中情局分析,印度现已拥有两型原子弹,当量分别为1万~1.5万吨级和2000~
3000吨级。尽管西方估计印度只拥有生产70至90枚原子弹的钚,但印度的核潜力十分惊人
:现有核电站9座、重水工厂8座、核反应堆7个、核燃料后处理厂3家、铀浓缩厂1家,另外
还正在兴建8座核电站、1个核反应堆和1家铀浓缩厂。也有一些专家认为,印度在1989年时
就拥有60~70枚核弹,此后不断升级,现今核弹总数高达200枚。

  未来发展 “三位一体”体系

  印度政府1999年8月17日公布了“最低限度的有效威慑”的核战略草案。过去,印度长
期推行军民结合的“双轨制”核发展道路,但在2000年5月底,印度政府把巴巴原子能研究
中心从原子能管理委员会中分离出去,这标志着印度为期30年、耗资160余亿美元的核武器
发展计划已经正式起步。印度还在加紧筹组国家指挥部、军事战略司令部等核作战指挥机
构。按照这一发展计划,到2030年,印度将在太空部署6颗战略侦察卫星,部署25枚洲际弹
道导弹、100枚“烈火”和“普里特维”导弹及100余架核武器载机等,制造300余枚核炸弹
及核弹头,装备4艘核潜艇、48枚潜射弹道导弹和50枚应急储备核弹头,建立以陆基为主、
空中和海基为辅的“三位一体”核力量体系,并将具备海基的第二次核反击作战能力。


  “烈火”系列弹道导弹

  烈火导弹于1979年开始研制,“烈火”-1的试射暴露了“烈火”的不足,那就是它的
固-液推进构造明显不适合操纵中程弹道导弹。“烈火”-2采用了固-固两极推进系统,使
得“烈火”-2导弹可以做到移动部署和简便组装,从而实现更加灵活的部署

--
a




a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21.210.125.14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