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eer (人生苦旅), 信区: green
标  题: 世纪之交的国际格局与中国的国家安全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Aug  3 16:12:48 1997)

发 信 人:Zhqsh_Zhao(zhao)                        信区名称:Military[2784]
信件提要:转贴 世纪之交的国际格局与中国国家安全
原发信站:中国科大BBS站(Tue, 17 Jun 1997 09:43:15)
                                                                          7%

  发信人: zinger (独钓寒江雪), 信区: Focus
标  题: 世纪之交的国际格局与中国的国家安全
发信站: 鼓浪听涛 (Sun Jun 15 09:58:38 1997)

 世纪之交的国际格局与中国的国家安全


              宁敬

        一、中国面对的最尖锐挑战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历史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
解体,社会主义国家从欧洲版图上消失;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对抗、东西方冷战的
世界两极格局终结;中国外部国际社会的形势仿佛倒转回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局
面,少数西方大国既相争斗又相勾结,强行主宰国际事务、安排操纵弱小国家民
族命运,企图把西方文明及其制度扩张到全球,把整个世界变成由他们控制、榨
取的全球大一统市场,只不过他们已不再能实行直接的殖民主义统治。中国处在
如此的国际环境中,建设和捍卫社会主义,环境貌似较宽松、缓和,斗争实则更
尖锐、复杂。

  89年后我国的实际形势有喜有忧:一方面,恢复了政局稳定,打破了西方
制裁;从92年起,在继续发挥国有经济维持社会安定、支撑国家财政和经济发
展大局的支柱和基础作用的同时,大规模吸引外资、鼓励各类私有和非国有经济
迅猛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三年以两位百分数高速增长,我国经济显示出有继
续快速发展和势将腾飞的巨大潜力,令全世界为之震惊。另一方面,近两三年我
国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分化、失控和消极、腐败、丑恶
、不公正现象也呈现出加速蔓延和恶性发展之势,已引起城乡广大群众和干部普
遍不满、困惑和担心。种种迹象都在警示:如果掉以轻心,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
经济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就会发生动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包括中央的
权威就会严重削弱,各级党和政权组织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经济能力和政治水
平就会大为降低。这种局面若不能尽快从根本上扭转,不仅将危及政治稳定,而
且将直接瓦解我国社会的基本制度和政权基础,断送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前程。

  综上所述,结论是:只要能保持政治稳定,国际格局的变化就挡不住中国经
济的发展;只要社会基本制度和政权性质不变,中国就有保持政治稳定的基础;
只要这个基础还在,即便出现政治风波也能很快平息,影响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
长远大局,但若丧失了这个基础,中国就势必陷入灾难。

        二、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的最根本前提

  中国能否在资本主义包围、渗透、颠覆、同化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社会主义,
首先取决于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是否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性质,即是否符合当代世
界走向进步的历史发展要求?

  时代的性质是由该时代的基本矛盾规定的。从本质上看,当今世界的基本矛
盾依然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来就存在的那些矛盾。这些矛盾都根源于或
从属于在当代世界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经济及其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资
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只要这个经济根源还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起支配作用,
当代世界的基本矛盾就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当今世界就依然处在以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为标志开始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或者说,依然在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只不过这一历史时代比前人的设想更为艰难、
漫长。出现波折和反复是难以避免的现象,但这不可能改变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
本主义的当代世界大的历史走向。

  当代世界基本矛盾未变,因而时代性质未变,这一基本事实是中国赖以在当
今世界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的最根本前提。

  只有抛弃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才有可能摆脱帝国
主义主宰世界给人类社会和中国带来的各种不公正和灾难。而中国今天的经济实
力比苏联当年强得多。在国际上的回旋余地也大得多。因此中国继续坚持社会主
义不仅有必要,而且完全有可能。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际格局的巨大变化、复
杂因素、形势的严峻性。只有对此保持清醒头脑,在重大内外决策上符合当今国
际国内的实际,才有可能争取国内外力量对比向有利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转化。

        三、尚在形成中的国际格局

  两极格局终结后,将会形成怎样一种新的国际力量对比体系或矛盾斗争格局
,国内外其说不一。目前居主导地位的说法是“多极论”,但亦非定论,说明世
界仍处在向形成某种新格局过渡的时期。当前国际形势既有明朗的一面,也有不
明朗的一面。就现已明朗的方面看,似可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或文
明属性三种标准合一的角度,将正在形成中的国际格局的大致轮廓概括为:“一
元主宰下的多元并存,一极独大下的多极竞争”。

  “元”即具有某种共性的国际力量,“极”即某种国际力量中的大国或具有
与大国同等份量的集团组合。

  “一元主宰”,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恢复了在国际社会中
曾失去的绝对优势和主宰地位。他们正在使用国际机构、军事力量和经济资源管
理世界。其做法是保持西方的优势、保护西方的利益并促进西方的政治和经济价
值观念。

  “多元并存”,即除西方这一元外,还存在着反对西方主宰的多种非西方国
际力量。一是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综合国力正在增
强的中国;二是不甘于被西方剥削、控制的广大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亚
非拉某些地区大国和新兴工业国家;三是由前社会主义国家演变成的准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主要是企图走资本主义道路却屡遭挫折、依然被西方视为“潜在威胁
”、“异已势力”、并反抗西方争取其原势力范围的俄罗斯。

  “一极独大”,即美国在较长时间内仍将是世界最大的超级军事、政治、经
济强国。尽管力不从心却仍将竭力保持其在西方和整个世界中的“领袖”地位。


  “多极竞争”,即西方的美国、西欧、日本、非西方的中国、俄罗斯以及伊
们之间相互较量、彼此抗衡、纵横押阖、争夺优势的斗争及其结果,左右着国际
力量对比的变化,影响着世界形势的走向。

  观察正在形成中的国际格局,有四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在西方世界内部存在着利害冲突乃至分裂对抗的可能性。随着区域经济
集团化趋势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美、欧(
主要是德国)、日实力此消彼长,它们之间围绕全球和地区事务主导权和经济利
益的争斗已经公开化并正在深化。

  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为了防止自相分裂和对抗,巩固并扩张西方在国
际社会中的主宰地位,已推出并开始实践旨在制服非西方国家的一整套对策。即
:①搞两个新“冷战”(“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
会主义的”)和一个“冷和平”(针对俄罗斯),籍以对非西方国家保持强大压
力并进行“分而治之”;②鼓吹“文明的冲突”,籍以缓和其内部争斗,协调其
战略方向,强化以西方文明征服非西方世界的战略关系;③继续保留西方的政治
、经济、军事集团合作组织,加强对国际机构的操纵和控制,以利其在非西方世
界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政策。

  三是由于力量对比差距和西方大国威胁利诱、分而治之的政策,从总体上看
,在同西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斗争中,非西方国家将长期处于劣势地位,还
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失败,这种局面在二、三十年内不大可能改变(除非西方世界
本身发生分裂对抗,或西方大国内部爆发大规模动乱或社会革命)。社会主义国
家的处境尤为艰险,中国也不例外。

  四是新国际格局的具体结构还未形成。诸“元”内部、诸“极”之间经过进
一步分化组合,将形成怎样的合纵连横尚难预测,不确定因素甚多。


         四、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因素

  (一)西方有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企图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用西方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和
平演变中国的“西化”战略,在1989年的政治风波中已经试过。西方此次颠
覆阴谋以失败告终,但动乱暴露出来的诸多严重问题,如资产阶级自由化、腐败
、一手软等等,在事后并未能真正得到解决。

  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总结了对我国实施政治孤立、经济制裁失败的教
训,认为我国内部仍然存在着和平演变的极大可能性,有机可乘。因而,再一次
卷土重来,企图通过恢复同中国的全面“接触”和“交往”,“谋求促进中国出
现从共产主义到民主制的广泛的和平演变”,“使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成为
全球现行社会体制的一部分”。

  (二)西方有对我国进行国家分裂的企图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加紧对我推行“西化”战略的同时,也在加紧
对我推行“分化”战略,即通过培植、鼓动与支持政治的、民族的、宗教的各类
分裂势力,企图将中国分而治之。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即以“西化”促我
“分化”,以“分化”压我“西化”。双管齐下防止中国真正强大,妄图迫使我
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和国家统一,被其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统治、充当西方资本主义
附庸的轨道。

  2、这种企图,赤裸裸地反映在西方一些政治家、政论家的言论中。如19
91年秋,美国国务卿贝克曾撰文暗示:“如果中国仍然是一个‘逍遥法外’的
国家”,美国“可能鼓励(中国的)分离主义”;1992年1月,日本著名右
翼学者中岛岭雄发表长文,鼓吹将中国分为11个共和国,以台北为首都、组成
“中华联邦”,“一国多府”,“相互进行经济发展和民主化的竞赛”。该文叫
嚣:“探讨中国分权化设想的时期就要到来了”,“中国还是分裂好!”199
4年上半年,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杰拉尔德·西格尔在研究报告中称
:中国周边各国都不希望“面对一个统一的和更强大的中国”,而中国因“权力
下放”和“地区主义”也正在“改变面貌”。他的结论是:“最好是使中国各地
区的领导人能够抑制中国”,“如果北京要仍然位于中国的中心的话,中国就必
须是一个较为松散的国家”。

  只要我们注意防止以上不安全因素,社会主义中国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就能真
正站住脚,能真正强大起来,坚不可摧。各种对我国图谋不轨的势力也就不敢轻
举妄动,动也难以得逞。

(原载《当代思潮》一九九五年第五期)




--

 ----------------------------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       --我要拼搏,我要努力 |
 ---------------------------- 

※ 来源:.紫 丁 香 pclinux.[FROM: dip1.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