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t ( 太守), 信区: Green
标  题: 从大使馆被炸看中国的战略处境(2)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Apr 22 22:04:14 2000), 转信


        二、中俄战略协作首次脱节
          对于中俄间这种共同反对单极霸权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美国严加戒备防范,
      力图离间破坏,各个击破,而中俄之间也还有一个相互试探、了解、沟通、谅解
      和协作配合的磨合过程。由于中俄双方各有自己的困难和不同的国情与打算,还
      存在有各种历史的和现实的矛盾和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尤其自科索沃战争
      发生以后,曾多次出现协作脱节、配合失措、互相误解、猜疑和提防、未能很好
      战略沟通协调的间隙漏洞,而这些恰恰被美国西方所充分利用,使中俄双方都造
      成了不小的损失和被动。
          比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之所以敢于扩大空袭南联盟,可以说就与中俄之间
      的战略协作脱节而被其趁机利用有关。
          去年3月20日,正如当时的《参考消息》报道的,为了利用欧元启动之机加
      强中国同欧洲的经贸联系,分化美欧关系,牵制美国的一极统治,江泽民主席启
      程访问欧洲意、瑞、奥三国。然而就在江主席即将结束对北约国家意大利的访问
      之时,当地时间3月24日晚8时(北京时间25日凌晨3时),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
      开联合国,在人权高于主权旗号下悍然发动了对南联盟的高科技空袭,其第一波
      打击的战斧式巡航导弹首先就是从亚得里亚海的北约军舰上发向南联盟、科索沃
      的,其后的70多架飞机是从意大利的阿维亚诺等空军基地起飞的。
          由于美国发动此战的主要目的除了借此控制欧洲外,就是为了逼降和肢解俄
      的盟友南联盟,剥夺俄在巴尔干的战略空间,继而趁势将北约东扩至俄周边地区
      和独联体国家,直逼俄边境,因此必然会遭到俄的激烈反对。
        在北约将要轰炸之前,正在访美途中寻求西方大宗资金援助的俄总理普里马
      科夫在飞机上接到了美国副总统戈尔的电话,戈尔告诉说,北约在24小时内将轰
      炸同俄罗斯缔结关系最长的盟国南联盟,并称这是“无法改变的决定”, 希望普
      里马科夫予以“同意”。俄总理非常气愤,立即拒绝说,如果他同意,那就意味
      着他为北约的行为叫好。普里马科夫将此事通知了叶利钦总统,要求调头回国。
        叶利钦总统也接到了美国克林顿总统的电话,得知北约已下令轰炸南联盟,
      他非常气愤,立即下令俄总理中止访美,并于空袭后十几分钟以俄武装力量最高
      统帅名义发表了措词强硬的声明,表示俄永远不会认同北约试图以世界宪兵身份
      采用武力强制政策。他要求紧急召开制止北约军事行动的联合国安理会,中止与
      北约的合作关系,召回俄驻北约的代表,并强调如果军事冲突升级,俄为了确保
      自身和整个欧洲的安全,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其中包括军事措施的行动。
        俄外长 练才 夫警告说,北约的军事行动会促使俄结束联合国的对南禁运,
      俄准备通过军事和外交步骤来对付北约的军事行动。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元帅
      也发出警告:塞尔维亚将会成为“第二个越南”,北约将深陷战争泥潭,想速战
      速决是不可能的。他保证俄军队将采取对北约轰炸的军事反应。
        《矶 马议长谢列兹尼奥夫则表示,俄将立即向南联盟提供威力强大的武器和
      技术援助。而俄国防部与外交部在北约轰炸前不久就已联合起草了一份提交给总
      统的报告,建议如果北约对南动武,俄就应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导弹,并保留向
      南提供军援的权利。同时要重新考虑向伊朗提供武器和军事技术的可能性,俄驻
      波黑的维和部队也不再服从北约的命令,而只执行俄总参谋部的命令。北约空袭
      开始后,俄军总参谋部、各军兵种司令部24小时值班,全军作好了进入戒备状态
      的准备,还打算向南提供威力强大的C-300防空导弹。
        空袭的第二天,叶利钦气呼呼地要找美国和克林顿算账,扬言要采取“一些
      非常措施”。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两国联盟大会警告说:“这一冲突则具有演变成
      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3月27日,俄国家杜马要求政府加快独联体军事一体化进
      程和俄白军事联盟的建立,同时俄将继续优先发展战略导弹部队, 研制和部署新
      的战略导弹。3月30日,以强硬著称的俄总理普里马科夫到贝尔格莱德对米洛舍维
      奇说,我们在世界各地的情报人员都听从你的调遣。他还希望俄罗斯同伊朗、 印
      度、伊拉克和中国结成共同对付西方的战略联盟。
          对于俄罗斯的这种激烈反对,因为美国通过科索沃战争最终要搞的就是你俄
      罗斯,所以早有预料和对付准备的。而美国也知道,亲西方势力强大又已大为削
      弱的俄罗斯单靠自身力量并不敢与美国北约发生军事冲突,因而对俄的强硬反应
      并不太担心,但对已与俄罗斯结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中国将会持何种态度却摸
      不准,而这一点则是关系到美国发动这场战争成败的关键。美国之所以要选择在
      江泽民主席访欧、尤其在访问北约国家意大利之时当着他的面发动这场针对其战
      略协作伙伴俄罗斯的科索沃战争,其最重要的用意就是想借此试探一下中国对北
      约发动此战的态度,当场检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紧密程度和协作力度。
        对此,美国作了两种估计和两手准备:
        (1)、如果江泽民主席对北约空袭南联盟立即表示强烈反对,坚决支持南
      俄反对北约侵略的强硬立场,并当即取消访意访欧日程而返回,到莫斯科与俄紧
      急磋商共同对付的对策,协调两国行动,甚至在亚洲方面作出对美攻势的架式,
      这表明中俄联手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相当密切。而中国在亚洲的反美行动将会极
      大的牵制美国于东线。俄罗斯在中国如此强有力的战略支持下,必将会采取更加
      强硬的措施援南抗北,南联盟军民也会大受鼓舞而会主动抗击,不会被动挨炸,
      这迫使美国不敢扩大轰炸,只得予以收敛。
        正是出于这种估计和考虑,所以美国当时放出空气说,对南联盟只准备作一
      周的轰炸,以迫使米洛塞维奇回到谈判桌上来。而北约在刚开始轰炸时出动的飞
      机和发射的导弹以及攻击波次也不多,而且只在夜间空袭,只炸南的一些军事目
      标,也没有派出庞大的地面部队。美国的这种小规模有限度的试探性轰炸,除了
      狂妄自大外,也是为了万一中国强硬、中俄联手西抗东击之时好有一个可以很快
      停炸的退路。而在3月28日,即在江主席离欧之前两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反常
      态地痛快答应向俄提供48亿美元贷款,也是为了安抚俄罗斯,阻止俄中联手。
        与此同时,美国在亚洲也作好了为了防止两线作战的准备。在开始轰炸的3
      月24日当天,美国指令日本修改了针对中国、染指台湾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
      关法案,即日美《战争法案》,并指使日本海上自卫队在二战后首次向朝船开火,
      以便万一中国趁美国在欧洲忙于科索沃战争之时而在亚洲“出击”,就把日本推
      到前台来抵挡。两天以后,即3月26日, 驻韩美军又举行了代号为“勇敢海峡”的
      军事演习,旨在训练一旦有事时可以向驻日美军基地转移驻韩美军非战斗人员。
      也就是如果此时与中朝发生战争,驻韩美军及家属就可以马上溜之乎也,而要日
      韩去做替死鬼。
        (2)、如果江泽民主席只是在言论上表示强烈反对,要求停炸,但仍贯彻
      “和平路线”而继续访意访欧,中国国内虽有支持南联盟和反对北约轰炸的舆论
      谴责报道,却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反战行动,这表明中国主要考虑的是自己的经济
      建设和要求扩大与欧洲的经贸联系,对发生在遥 杜分薜 科索沃战争采取不参与
      的局外人态度。中国对南、俄强硬的反战斗争会给予道义上、政治上的支持,却
      不会给予实际上的战略支援和物资援助。于是被北约团团围困的南联盟就会孤军
      作战,俄罗斯也因得不到中国实际有力的战略协作支援而孤掌难鸣,不敢大胆援
      南,北约也就可以继续放手对南轰炸和对俄打压而不必有所顾忌。
        对于以上两条,美国最担心发生的是前者。
        的确,北约空袭伊始,俄罗斯非常希望得到中国强有力的战略协作支持。如
      果江泽民主席在北约当他的面对南发动空袭时拍案而怒,立即表示坚决支持俄南
      反北约侵略的强硬立场,当即取消访意访欧日程,然后直飞莫斯科与叶利钦磋商
      对策。甚至那怕江主席只要在莫斯科机场逗留一、二个小时,与叶利钦总统只见
      见而,握握手,拥抱拥抱,坐下来略叙几句家常话,只向美国和世界显示一下中
      俄之间紧密牢固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姿态,然后返回北京。美国北约因为摸不
      清底细,不知中俄首脑达成何种联合反美反战的战略协作协议而会疑虑重重,惊
      恐不已,不敢再轻举妄动。尤其它特别担心中俄会进一步联起手来采取西抗东击
      的强硬行动而使它两头难顾,被迫之下只得软下来收敛空袭,甚至接受俄南的停
      炸和谈建议,使这场以东扩压俄为目的的科索沃战争无法再进行下去,中俄两国
      也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局势就会朝有利于中俄南的方向发展。
        然而,中国却采取了后者。
        空袭发生后,江泽民主席在意大利说,像科索沃问题这样一个国家的内部问
      题,靠军事手段是无法解决的,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地区局势更加动荡。他呼
      吁立即停止空中打击,使科索沃问题重新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他到瑞士和
      奥地利访问时又再次呼吁北约停炸,表示在这方面他与俄的立场一致。
        中国主席谴责北约和要求停炸谈判的表态,言词严肃,但其基调则是不愠不
      火,更多带有规劝的含义,并且没有中止访问而继续他的欧洲之行,中国国内也
      没有强烈的反战浪潮和与俄联手的协作行动。美国由此基本摸清了中国对科索沃
      战争在实际上在采取不干涉、不参与的局外人政策,以及中俄之间并未真正形成
      紧密联手协作的战略伙伴关系,“火力侦察”大获成功,这使美国北约大感宽慰。
        于是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和对俄罗斯的打压也就大胆和疯狂起来,轰炸规模、
      范围和强度急速升级扩大。到第三天即3月26日时,也就是江主席到瑞士在欢迎
      会上受辱之时,北约由原来只是夜间轰炸变为 24小时昼夜打击, 甚至还出动了
      有“无敌手”之称的F-117A“夜鹰”隐形战斗轰炸机。3月28日, 江主席访奥,
      北约将空袭升级到“第二阶段”,把从攻击南的防空军事设施转为以攻击南军队
      的坦克和其他重武器以及地面部队为主,还轰炸了两个民用机场。3月29日,正当
      江主席到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弹奏莫扎特的钢琴传递和平之声之时, 北约又加
      大了空袭力度,并准备轰炸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到3月30日这一天,也就是在江泽
      民主席为期10天访欧行程结束之日,美国不仅断然拒绝了俄南的停炸和谈建议,
      还决定轰炸南政府部门。
        中国的口头支持实不参与的局外人政策使俄罗斯大感失望,俄本来就因底气
      不足而胆气不壮,在强烈抵制北约侵略时又得不到中国的实际战略支持,于是也
      就不敢表现太硬了。叶利钦在空袭的第二天一方面扬言要找美国算账,另一方面
      却又表示俄决定不使用武力来与北约对抗,俄将谋求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在江
      主席访欧的最后一天,叶利钦派俄总理、外长、国防部长赴  斡旋,并提出北约
      停炸、南从科索沃撤出一部分军队的和谈建议。但这些抗中求和的努力,均被美
      国所拒绝。叶利钦也只得声称“俄罗斯不会卷入一场军事冲突”。
         这就是在科索沃战争开始时中俄之间由于配合失措所造成的第一次战略协作
      脱节,被美国加以利用而扩大了这场侵南空袭战争的实际情况。

--
从古知兵非好战,只缘妖雾又重来。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166.111.57.5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