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t ( 太守), 信区: Green
标  题: 从大使馆被炸看中国的战略处境(6)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Apr 22 22:05:27 2000), 转信

          六、利美不利俄的朱总理访美
        无疑,中国领导人的本意是为了避免中国卷入欧洲冲突和亚太矛盾,改善中
      美关系,抓紧时间发展经济,使中国尽快强大起来,可以独立自主地打赢未来针
      对中国的高科技“局部战争”。也正是出于这种认识和考虑,所以在朱熔基总理
      访美的同一天即4月6日,江泽民主席向全军发出指示,要努力提高部队武器系统的
      水平。
        但可惜的是,这种只从中国自身需要出发的认识和措施,却不利于中俄战略
      协作伙伴关系大局,反而有利于美国扩大炸南压俄的科索沃战争和北约东扩行动。
        首先,江泽民回国后中国继续实施局外人政策,尤其4月6日朱总理以热美冷
      俄取向的访问美国,不能不使俄产生如下的认为和担忧:
        (1)俄要想得到中国实际的战略协作支持配合, 即中国公开表态与俄罗斯
      共同抵制美国北约的侵南行径,并在亚洲方面发起反美攻势以帮助俄罗斯将美国
      吸引于东线,现在看来已不可能,这就无法减轻美在欧洲方面对俄、南的军事压
      力,俄也就不敢冒然冲到反北约第一线去实际援南。因为一旦它向南提供武器等
      卷入冲突,等于就是向北约宣战,势必会与以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世界为敌而遭
      到西方的全面孤立、制裁,甚至战争,俄无此实力可以单独承担。
        事后有人批评说,如果俄罗斯真有诚意向南斯拉夫伸援手,只要在科索沃饱
      受轰炸之苦时,派一架军机载几百名俄军到科索沃,北约的轰炸行动便不得不中
      止。(见新华社副社长高秋福主编、参编部编写的《烟硝未散--科索沃战争与
      世界格局》第221页)。 这种在没有得到中国实际战略支持前提下由俄单独出兵
      援南的设想,未免有些天真可笑。这是战争行动,除了有没有诚意以外,更主要
      的是实力和外援够不够的问题。1990年时,苏联军工综合体预算只及美国的五分
      之一,而科索沃战争时俄罗斯的国防科研开支仅是1992年水平的十分之一,俄的
      经济军事实力已远远落后于美国,仅所欠的外债就达1800亿美元,到期外债 175
      亿美元。以如此孱弱之力去单独援南抗北,对任何俄国领导人来说,不到危及生
      存,逼于死地之时,都是不敢想更不敢做的。
          (2)然而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在俄美因科索沃战争而走到对抗边缘之时,
      中国却不惜以让美国消气之退让,大踏步地靠拢和求助于已与俄几乎为敌的美国,
      这不仅有助于美国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对南大炸和对俄施压,而且不能排除中国进
      一步与美欧联手共同对付俄罗斯的可能性。万一在俄全力投入援南抗北之际,中
      国在美国的拉拢和压力之下由与美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突然转变为战略协作伙
      伴关系而抄俄后路,对俄来说,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而中美接近对付苏联是有过
      先例的,不论是毛泽东时代还是邓小平时代都发生过,这使俄不得不产生猜疑,
      也不得不有所防备。
        那么怎么办呢?对于俄罗斯来说,最好的办法是,你中国以软靠美,纵美扩
      炸压俄,那么我俄罗斯也必须在不失自己阵地的前提下以软待美,避免对抗。尽
      管此举会促使美国加剧轰炸,却可以避免自己单独抗美的孤立地位,又能够缓冲
      和防止美中联手的可能性。
          然而,不论是中国冷俄热美,还是俄的以软和美,对于美国来说,都对扩大
      轰炸、迫南降服、逼俄退让和北约东扩大为有利。
        正是这个原因,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朱总理访美以前,俄领导人也说一
      些希望政治解决的话,但总的来说是以强硬为主,并似乎准备与美国北约对抗一
      搏。可是从4月6日中国总理访美之日起,俄罗斯突然软了下来,叶利钦总统对美
      态度骤变。
        就在4月6日这一天, 他对普里马科夫总理的俄政府在巴尔干地区奉行的强硬
      政策表示不满,对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 总参谋长克瓦什宁和副总参谋长巴卢耶
      夫斯基过于好战的言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强调俄不向南联盟提供军援。而且,
      凡举行有关南斯拉夫局势的记者招待会均排斥军方参加,全由外长 练才 夫一人
      主持。这位外长一反以前的强硬也说:“俄罗斯目前没有介入围绕南斯拉夫的武
      装冲突”,“我们主张结束打击,回到谈判桌旁寻求政治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而寻求政治解决不需要提供现代化武器。”
        也在朱总理访美的4月6日当天,美国对南联盟的空袭却再度升级,北约出
      动了 469架次飞机对南进行了自空袭以来最猛烈的集中轰炸, 还炸毁了几座电视
      发射塔,并准备对南联盟发动南北夹击的地面入侵战争。 美国国务 浒 尔布莱特
      在这一天发出狂言:二十一世纪北约将承担不受地域限制的新任务。
        4月6日以后,俄的态度越来越软。4月8日,叶利钦总统再次表示:“俄罗斯
      不会向南斯拉夫提供武器,不会卷入巴尔干地区的冲突,”俄财长扎多尔诺夫甚
      至向美国北约交底说:“俄不具备参与任何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真正经济实力。”
        对于南联盟要求加入俄白联盟一事,俄白两国也于4月13日表示拒绝接纳。而
      这一天,俄外长与美国务卿在奥斯陆举行自战争开始以来的首次会晤。会谈的成
      果是, 练才 夫外长受到了奥尔布赖特犹太老太太的一顿训斥,她严厉警告俄罗
      斯“不要对北约使绊子”,伊凡诺夫诺诺而退。虽然奥尔布赖特在会后表示双方
      在科索沃和平问题的“很多基本原则达成一致”,实际上却是 练才 夫空手而返。
        第二天,即4月14日, 也就是中国总理表示他已完成在美国的“消气外交”
      任务而赴加拿大进行为期6天访问时,叶利钦任命了一贯亲西方并支持美国民主
      党的前总理切 得范 金为负责调解南斯拉夫冲突的特使,这表明俄已正式决定
      放弃与西方的对抗政策,而以缓和为主调。
        果然,切氏一上任就立刻使俄对北约的态度有大幅度的缓和,并开始对决不
      屈服、抵抗到底的米诺舍维奇总统加大逼和压力。
        也就在4月14日这一天,美国人一边心满意足地送走让他们出足了反华怨气的
      中国总理,一边与北约各国领导人开会讨论继续东扩计划,准备把保加利亚、罗
      马尼亚、斯洛伐克、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斯洛文尼亚等全部纳其囊中。   

--
从古知兵非好战,只缘妖雾又重来。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166.111.57.5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