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aoxl (小刀),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为什么不选择战争????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2 10:54:52 2002) , 转信

身为中国人,被近日一些国家或明或暗的欺负义愤填膺,正希望听到中国政府一声令下,
为全体中国人出口窝囊气,等了几天,我们只听到了“强烈抗议”的外交辞令,我不明白
,中国为什么不勇敢地挥出复仇之剑呢? 

  几天来,我一直在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愿意将我的一些感受写出来,以我的经验分析
,中国政府没有仓促地予以还击,一定是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权衡后,作出这样的决定的,
因为战争并非是儿戏,它关系到中国十几亿人口的生存权,关系到中国20多年来经济发展
的成果,关系到台湾问题,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否 

  外交无小事,走错一步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现代战争不是小米加步枪,大国之间
的较量没有胜利者,中国是不是已经真的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中国,中国,你到底在
想什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国际环境现状 

  (1)中美保持平衡关系 

  中美关系传统上一直是谨慎接触的,1979年中美建交就是在一些相当重要的外交谈判
尚未取得预期结果时,勉强签署了《上海公报》,在售台武器问题上的含糊性,导致了中
美之间历时20多年外交上的暗中绞劲。毫无疑问,台湾问题是牵动两国关系正常化的生命
线,也由此成为一张可以向对方讨价还价的底牌,在很长一段时期,中国政府曾有效地利
用了这张特殊的牌,争取到了更多的国家利益,但是也让我们痛苦地感到,美国及其它国
家也常利用这张牌,要挟中国政府在某些问题上作出让步,所以,“台湾牌”实际上更像
是一把双刃剑,高高地悬在了台海上空,从这个意义上去分析,台湾问题就是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解决了,中美关系也就可以健康发展了。 

  尽管中国政府一直宣称,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国际上也普遍这样认为,但既然是属
于中国内政,又为什么要一而再看别人的脸色呢?从国际法理上讲,美国干涉台湾问题就
是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不管美国是否与台湾有类似《台湾关系法》的东西,因为这个协议
的本身就严重践踏了一个主权国家的合法利益,既然美国政府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那么与中国一个叛逆的地区建立这样的关系,当然是不合法的。 

  鉴于这个原因,美国历届政府对台湾的关注大都保持在“不统不独”的基础上的,从
美国方面讲,中国一旦对台湾实现了统一,那么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利益将受到重创,继儿
会削弱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如果这种局面是由于美国政府不准备界入引起的,那么,美
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威信和信誉都将荡然无存,但要是美国为了台湾问题,与中国军队进行
了一场有限的冲突后宣布退出,这样的话,对美国军界的打击,将不亚于包括“越战”在
内的任何一次军事与政治上的失败,而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因此会遭到前所未有的嘲
弄,单极世界将不复存在。 

  相反,从中国政府的角度看,如果一任台湾独立,那将是中共外交历史上最大的一次
失败,在中国、在全世界,无疑像爆炸了一颗威力强大的核弹,其冲击波将摧毁整个共和
国的根基,国内外分裂分子也将乘机破坏中国的统一,那时,中国既是不进行一场抗击侵
略者的战争,也将不得不深陷新生的军阀内战之中。所以在理论上分析,如果台湾宣布独
立,中国将不惜一战。 

  但是有一点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中国政府到时与台湾一战时,美国必将进行一定
程度的参与,以中国现在的全方位实力,必将遣全国力量来对付美国的军事干涉,而大国
之间的现代战争就是一场核的较量,美国不想“东风21”核导弹落在美国本土,中国也不
愿意看到瑞恩的皮鞋踏上中国的土地,谁也不能容忍战争的无限扩大,所以从这个意义而
言,中美对抗双方更愿意是保持剑拔弩张的亚临战状态,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很多敏感地
区,都保持了这样的一种氛围,以体现其军事存在的价值,而从中国政府方面去考虑,也
不失为是种一致对外的内聚力,所以中美双方事实上都不是真正愿意打起来的,台湾的“
不统不和”更能够理性表达双方政府的战略决策。 

  (2)中日关系的若即若离 

  理论上,在亚洲可以向中国叫板的唯日本莫属,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军事实力在亚
洲乃至全世界也不容小看,虽然日本的军事发展受到本国宪法的约束,可这种有限的约束
力,却不适合所谓“周边有事”的紧急状态。 

  历史可以证明,日本对亚洲各国向来是有领土野心的,但是它虽然有“司马昭之心”
,也具备与邻国进行战争的军事实力,经济后盾也可谓亚洲第一,然而自日本“二战”失
败后,日本的经济、军事等领域一直受到美国全方位的监控,美军在日本冲绳、横滨的军
事存在是不容被忽视的,除非美国愿意,日本不可能单独挑起与邻国的任何一次战争。 

  中国不愿意更快地与日本交战也是苦衷的,第一:打日本有美国在它身边撑腰,它们
是军盟合作关系,并且在美国看来,中日两国交战无论哪方占优或者成为战胜国,对美国
在亚洲的利益是严重的挑衅,不可避免地打破目前的局部军事均衡,美国也将失去在亚太
地区军事存在的理由和实际价值,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与日本贸然一战,很可能会
遭来无比的战争链式反应,台湾可能乘机独立,并明确与日本结成同盟,一起对付中国,
而美国及其北约军队则可能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借口,参与战争,并最后支持台湾独立的现
状,站在中国的对立面,战争的主动权将完全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军手中。 

  反观中国一方,到时候俄罗斯能否旗帜鲜明地站在中方一面也是个问题,考虑到亚洲
的利益均衡关系,俄罗斯想必不情愿让美国及其同盟独吞了亚太这块“大蛋糕”,有限的
参与应该是预料之中的,但是,一旦战争发展到一定程度,核战争将不可避免了,俄罗斯
有这个战略准备吗?即便战争双方都有意将战争规格控制在常规武器的范围内,那么设问
今天的俄罗斯,他们有这个经济实力作后盾吗? 

  即便俄罗斯有此实力,但昔日的北极熊愿意为此付出可能是数倍于“卫国战争”的牺
牲吗?因此,战争的第一主场可能从海上、或者狭窄的日本本土扩大到中国境内,继儿战
火烧遍全中国,而最后,很可能就是美俄两国的暗中妥协,并出现类似《雅尔塔协议》出
卖中国的苦果,从俄罗斯历史上对中国的表现看,俄罗斯对中国领土的觊觎,一点也不亚
于日本,所以从这一可预见的战争结果去设想,中国在没有遭到别国严重侵犯主权的关键
时刻,是不太可能打一场并没有多少决胜机会的战争的。 

  中国不愿意与日本过早交战的另一个苦衷是经济方面的:中国经济经过20多年来的发
展,有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世界同样在进步,应该看到一个基本事实是,中国的对外贸
易大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产品的档次决定了其产出多而利润薄的规律,一旦战争
全面爆发,造成运输线的中断,作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市场上,一般
贸易的非正常终止,虽然会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出现市场商品的短缺,但不会引起太多的
恐慌,而且欧洲的小商品很快就会填补这一空白,相反在中国,由于美国届时向中国设立
贸易禁运,通向世界贸易运输线将被切断,产品积压出不去,又没有新的定单,所有为此
服务的相关工厂将纷纷关闭,大量工人失业,从而加剧因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这是中国
政府所不愿看到的结果。 

  应该看到,中日经济有巨大的互补性,目前,日本是中国的第二贸易伙伴,中国是日
本的第四贸易伙伴,几年来基本上是在这个顺、逆差关系上沉浮,日本对中国的日元贷款
从客观上对中国是一个帮助,但是天下不会掉下馅饼的,事实上日本的日元贷款是有条件
的,在政治上,它试图扮演“圣诞老人”,将中国看成是“听话的孩子”,在日元贷款的
“恩惠”下,常常要挟中国政府,打“日元牌”,在经济上,日元贷款的本息偿还,根据
合同是由中国的天然气资源“西煤东运”至日本,中国目前有许多运输管道和单位专门为
其服务。 

  有人说,中国地大物博,但是根据国际惯例的计算方法,中国的天然资源非但不“物
博”,而且可以说是相当匮乏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认识,中国向日本偿还的是祖国母亲
的血。但是即便如此,这个生意还是要做下去,因为日元贷款不仅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
是政治上的交流,日本固然可以通过日元贷款要挟中国,中国同样可以利用它来影响日本
政府的部分政策,两国在全方位的有效合作,至少可以使中国在不失主权的前提下,发展
本国的经济,尽管中国对日本有太多的仇要报,但客观说现在是时机未到,综观以上中日
实力、以及因此引起的中美冲突的实力对比,中国在相当的时间里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打一
场与日美台联合在一起的战争,除非台湾分裂出去,除非外国势力严重侵犯中国的主权。
 

  (3)中印相安无事 

  印度在历史上与中国有过局部冲突,战争规模不大,彼此战争物理伤害并不明显,而
且作为印方,也没有失去一分毫的领土,但是印度对中国的仇恨,不亚于中国对日本长期
以来的愤怒和复仇心态,上个世纪发生的中印边界冲突,严重挫败了印度的扩张政策,印
军的溃败在印度人心里永远烙下了历史的耻辱,所以,复仇主义烈火无时不在燃烧着印度
人民。 

  然而,由于印度经济除了软件方面有些起色外,整个经济在主体上还非常薄弱,虽然
在近期它一直在搞军备竞赛,以中国为假想敌,借口扩展战略空间,几乎将印度洋当作本
国的内河,但是由于邻国巴基斯坦的存在,印度在军事上的成功仅在对付巴国上,就已经
捉襟见肘了,而巴基斯坦与印度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所以,纵然印度目前宣称拥
有可用于实战的核武,也不敢贸然首先挑起中印战争。 

  从最近几年中国西域的边界形势看,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冲突,印度国内的民族矛盾
与派别之争非常激烈,与巴基斯坦也基本上是处于军事相持阶段,现任领导人是靠政变夺
取政权的,政治斗争尚在浪尖上,相信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不会主动与中国发生大规模的
军事冲突,但也可以这样认为,由于印度军政府的上台,对中国西域的安全理论上依然存
在着突发的局部危机,因此,中国西部的安全与否,有赖于中印两国领导人理智的处理边
界纠纷,不让可能出现的矛盾轻易浮出台面、无限扩大,以保证中国西部的安全,尤其是
在西藏问题上能够减少麻烦,这在战略上有利于中国政府轻重缓急地解决国际争端,处理
国内矛盾。 

  (5)与其他亚洲国家的领土纠纷 

  中国与越南、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在西、南沙群岛上存在说不清的领土纠纷,每个国
家都理直气壮地拿出地图和历史,论证对该岛屿拥有主权,众所周知,这些岛屿无论在军
事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比如南沙群岛,就是插在菲律宾喉咙上的一把
尖刀,控制了南沙,对菲律宾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危险,整个菲律宾政治将受到它的影响,
而它的经济价值更是有难以估算的价值。南海海域资源丰富,是渔业发展的开阔地,根据
国际海洋有关公约,在任何海域拥有哪怕一平方米岛屿的主权,就意味着可以在该岛屿周
围12海里划出该国的领海、以及200海里的经济作业区,另外,南亚诸国尤其是菲律宾、越
南出口欧洲地区的贸易运输线,就是通过南海诸岛,再穿过马六甲驶入印度洋,然后运往
欧洲各地的。 

  所以说南海之争,既关系到相关国家的安全问题,也包含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历史上
中国政府为了战略考虑,提出搁置南海争端,共同开发的倡议,一方面可以说是无奈之下
的权宜之计,暂时安抚一下争端各方,也为今后在必要时收回南海诸岛埋下了伏笔。 

  但事实上,我们现在可以痛苦地看到,今天1月,当美英飞机野蛮地轰炸了巴格达(据
说是间接威胁中国政府)后,中国周边国家,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对中国战略
上的克制得寸进尺,纷纷乘机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如果中国愤然反击,它们就会纷纷以
台湾问题要挟中国,甚至与台湾分裂分子勾结在一起,而台湾问题的国际化将产生一系列
连锁反应,使中国的内政问题无法依靠自身得到解决,这正是中国政府投鼠忌器的苦衷,
也是亚洲诸多小国胆敢藐视中国、挑衅中国的原因。 

  由于“台湾牌”的无限可利用性,使得所有国外政客常已台湾问题作为“见面礼”,
承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来取悦中国政府,捞取政治资本,换走他们想要的利益,
而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也正是始终围绕着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目标,实行“报大舍小
”的战略决策,所以,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时,中国除了象征性地呼吁
和平外,没有体现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有的形象,因此,中国政府在外交上除了台湾
问题不可以让步外,几乎都可以作出妥协,台湾问题已是中国外交的主要课题,只能统不
能独,只要台湾领导人不走出极端一步,中国可以“听其言,观其行”,争取和平统一。
 

  二、稳定压倒一切 

  (1)政治稳定的要素 

  国内政治稳定是指党内主流意见的高度统一,一般而言,所谓不同的声音大致可分为
“温和派”和“强硬派”两大阵营,在国外有的称“保守派”和“激进派”或者较多的称
作“鸽派”和“鹰派”等,在中国高层虽然没有这样的说法,但事实上,任何一定规模的
团体,都存在着两个意见截然相反的群体(或阵营)。虽然在本质上彼此可能水火不容,其
实,可以控制的不同阵营并非是真的不可调和的,事实上在某种情况下,是完全可以通过
彼此有限的让步达到共识,也就是说决策者判断时局的基础大都建立在来之不同群体(或阵
营)的意见,然后进行归类、筛选和平衡,所以,恰当的不同意见非但不是分裂的表现,在
一定程度上反而有利于政府的决策机制,迫使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能够更全面地判断国内
外的形势,不至于过激或者过于保守。 

  政治上的高度统一,是稳定国家的最高形式,历史上“攘外”与“按内”的关系就是
基于这样的理论根据,违背这一规律的教训在历史上是有案可稽的,所以稳定国内各派势
力,团结在政府的周围,群策群力、安邦治国,不让国外反华势力兴风作浪。 

  1989年的那次政治动荡,是由一些完全不懂政治的学生引发的,不过这仅仅是表面现
象,现在我们通过更深入的了解,似乎可以分辨出其中的真伪成分,当然任何运动的发生
都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五四”运动发生的大背景是“反帝反封建”,迎接“德、赛先
生”,“六四”学潮的发生同样有它的大背景,那就是“反腐败”,后来又叫出了“民主
”的口号,“德、赛先生”请了半个多世纪仍然在同样的地方响起,我们应该赞叹学生们
对“民主”的无限渴求呢,还是应该悲叹他们对来之与西方的“民主”本质的无知呢? 

  学生们走出学堂,或许是想通过弃文从什么的来拯救中国,他们不屑于堵塞交通、打
乱社会秩序,或许他们还希望国际社会来参与他们的所谓“爱国”行动,一些学生手提录
音机,播发西方媒体火上浇油的歪曲报道,他们自称拥有“五四”精神,但“五四”运动
首先是“反帝”,而他们却受到西方帝国主义的鼓惑,成了彻头彻尾的“请帝”。 

  “爱国没有错”,这是当时学生们慷慨激昂时常说的一句“真理”,但是“爱国”不
等于可以“误国”,历史早已经证明,幼稚的“爱国”行动,很有可能通过幼稚的逻辑方
式,演化为“误国”行动,那些试图通过外部势力的干涉,来获得国内的民主进程的想法
是可悲的,西方反华势力常利用中国国内的这种“爱国主义”激情,向政府提过高的要求
,利用一些社会腐败现象,攻击政府,制造中国社会的不稳定,所以说创造国内政局稳定
是抵御外来干涉的基础。 

  当然,任何科学的论断都是一把双刃剑,“攘外必先按内”在历史上曾被指责为“投
降主义”,由于旧政府执行的是这样一个策略,才使日军能够轻松地长驱直入,当年张学
良凭着主子的一张不抵抗的密电,痛失“东三省”,国人恸悲,而那个张少帅虽然倍感内
疚,也难咎其责,后来他在全国人民一致抗日的呼声感召下,终于醒悟,才有了西安事变
的逼蒋抗日,才有了蒋假惺惺的一段“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缮”的演讲,其实,他和
张在当时都应该被押上军事法庭,同是卖国,何来英雄与狗熊之分? 

  所以经验证明,谬误离真理仅仅只有一步之遥,而西方反华势力正是利用这个很容易
被模糊的概念,混淆视听,他们的媒体总是热衷于炒“宗教人权”、炒“6.4事件”和炒“
台湾问题”等五花八门,但万变却不离其宗,本质上就是制造中国政局不稳定,并从中渔
利。今天,无论是日本也好,菲律宾、越南也好,它们的扩张政策都是为美国等西方势力
服务的,因为中国国内不同政见的斗争越激烈,中国外部局势的越不稳定,由此也会产生
中国对外决策失误的恶性循环,可见“爱国”、“强国”,其实就是国家政治上的稳定。
 

  (2)发展是硬道理 

  一个老人曾告戒中国:“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当然可以是政治的,可以是经济的,
也可以是军事的,或者也可以是其它的,然而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它领域的
发展都是不可靠的空中楼阁。发展经济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良好的国家外部安全
,国家对外政策的软弱,国内经济发展就无法得到保障,相反,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军
事威力就无从谈起,国家对外政策就强硬不起来。 

  从目前中国在世界上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力看,与西方强国相比,中国更需要有一个较
长的内部政治稳定以及外部安全的环境,想改变这一现状,至少要经过约50年社会稳定的
环境,来发展经济,才能够谈得上报仇二字。目前,中国的经济尚难以维持同时几个战役
的供需实力,即便有,那也是2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微薄的经济积蓄,不足以对付世界列强
侵略中国的企图,今天,一个有限的东部战役,就可能摧毁中国沿海地区20多年来的经济
规模,战争不仅将耗尽中国20多年来的经济积蓄,对外贸易也会因战争被禁运而遭中断,
中国的经济将遭到前所未有的崩溃,而战胜国医治战争的创伤至少100年,更不用说一旦战
败,那么国将不国。 

  中国能够容忍战火烧到自己的家门口吗?而且,一场不知道胜负、难以控制战争规模
的冲突,不能够保证战争的最终结果有利于中国一方,所以,即便是忍无可忍的战争,中
国也应该尽可能向缓解的方向努力。 

  为了能够推迟战争的发生,营造一个发展经济的安全环境,中国正谋求参与更多国与
国之间的经济交流,积极与西方经济强国发展经济合作,一方面它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就是从战略上用中国这个大市场作为诱饵,牵制西方国家,瓦解他们的阵营,
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西方反华阵营内部必将发生分裂,没有西方世界的经济支持,美国
单方面是承担不起战争费用的,海湾战争打穷了一个沙特,西方国家也狠狠地出了一次血
,所以现代战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赢家,中国更是没有足够的资本与西方反华集团彻底摊
牌,所以“发展是硬道理”的话本身就是硬道理。 

  (3)卧薪尝胆的代价 

  中国拥有100多年的屈辱历史,老百姓在痛斥旧政府无能时,是否想过当时中国是多么
的落后,多么的不堪一击?也许历史在很多年以后会去原谅李鸿璋的卖国,会重审“曲线
救国”积极的一面,历史从来就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螺旋式前进的,当然丧权辱国是一
会事,国家落后又是另外一件事情,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反过来看,如果《南京条约》不签
署,中国就不会挨打了吗?满清时期中国的落后是全方位的,它体现在经济上的闭门造车
,政治上的腐朽统治,思想上的贫困,以及人格上的扭曲等等,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
不就是对很多中国人“怒其不争”的结果吗? 

  100多年来,每当中国遭受到外国列强的欺辱,老百姓总习惯于愤怒蜒骂人蜒麻木这一
循环反复之中,当10年前,中国的“银河”号远洋货轮被美国强行审查时,中国人民饱受
了切肤之痛般的耻辱,同样2年前,当中国驻南联盟的大使馆被美国的精制导弹击毁后,中
国除了在外交上“强烈抗议”,得到一些有限的经济赔偿外,还能够怎么样呢?当遇难者
尸体运回祖国时,共和国总理的泪水除了无奈的愧疚外,又能够怎么样呢?而中国的老百
姓除了在论坛上出出气外,还不照样在使用人家“微软”的浏览器软件,受惠于别人的科
学成果去骂人家毕竟是有点底气不足。 

  今天,当我们从理性角度出发,再来看一下这个大千世界,或者再去品位一次中国沉
重的历史,难道我们还不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吗?20多年来的经济腾飞来之不易
,今天的成绩有全体中国人的发奋努力,有全体中国人卧薪尝胆的意志,有全体中国人强
国之梦的决心,那么我们再过20多年,一任中国大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时,台湾还想叛逆
吗?美国还敢如此嚣张地干涉台湾问题吗? 

  我想到那时,历史一定会更客观地评价今天中国政府的若干决策,历史是最不会说谎
的。 

  后记 

  分析完中国目前的若干外交策略,似乎心情好受了一些,因为前些日子,论坛上是“
打”声一片,我也是个年轻人,有着天然血气方刚的脾气,而且在感情上也认为,上个世
纪的仇也应该可以去报了,虽然在军事实力上我们比不上超级大国,但也不是没有还手之
力的,日本人仗着自己是世界经济强国,又与美国有军盟关系,几次三番歪曲侵华历史,
不给它个广岛、长崎的教训难出心中的怒气,菲律宾弹丸小国,也胆敢藐视中国,给它几
个导弹吃,保证再没有声音了缮 

  然而,火气再大也挽回不了中国人已然丢尽的面子,选择战争对谁会有好处?在中国
人情绪激昂准备战斗时,应该先知道,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战争,战争的结果会怎样?当年
的中印边界之争,打了半天夺回了属于中国的领土,后来还不是又退到了原来的地方,中
苏之战为了乌苏里江江心的一块不毛之地珍宝岛,牺牲了那么多中国军人,珍宝岛现在不
还仍然是不毛之地吗? 

  所以我在本文中,综观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大胆地分析了中国政府不选择战争的理由
,虽然里面的言论并不代表了我的观点,但毫无疑问,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卧薪尝胆”
“来日方长”的政策,我认为这既是客观的,又是无奈的,当然,也是痛苦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20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9.8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