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oot (空心菜), 信区: Green
标  题: 21世纪中国的安全:“制空权·制海权”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Feb  8 16:36:32 2000), 转信

21世纪中国的安全:“制空权·制海权”

军事评论

    本世纪以来,战争模式经历了由陆战向海战,由海战到空战,
再由空战向远距离空中打击转变。下一世纪,谁掌握了制空权和
制海权,谁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海战曾使中国备尝苦果

      
  1999年3月23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下令对南斯拉夫
实施空中打击,这使人不得不想起发生于上个世纪的中英鸦片战
争和中日甲午战争。鸦片战争前,中国就没有一支国防意义上的
海军。鸦片战争是大海留给近代中国国防的一枚苦果。

  由英国工业革命及远程航海技术带来的新的从海上对敌国进
行纵深打击的战争模式在19世纪下半叶已广泛地影响了西方世
界,使西方国家的军事作战方式逐渐从陆战转向海战。这种作战
方式的改变使英国在19世纪中叶打败了拥有庞大陆军的中国。
日本东施效颦,在甲午战争中也打败了中国。中国在这一连串的
军事失败中被迫割让了一系列主权,随之而来的是西方瓜分中国
的狂潮。

  到了20世纪中叶,世界战争模式又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这就是空战的出现。空战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变了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结局。

           海空信息战替代“坚船利炮”
           
  如果说工业革命改变了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
那么,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高科技革命则无情地改变着本世
纪的历史并将进一步改变下世纪的历史。在20世纪就要结束的
今天,掌握制海权的西方列强在海上远距离侵犯他国主权,并强
行达到分裂他国主权的目的。在强迫南斯拉夫放弃对科索沃主权
的要求被拒绝之后,北约便对南斯拉夫发起大规模空袭。与发生
于上世纪的鸦片战争不同的只是,在这次战争中,西方列强动用
的已不再仅是“坚船利炮”,而是依托于集陆海空军三维作战方式
为一体的航空母舰(及邻国基地),并配以在卫星监控技术协助下
的导弹远距离精确攻击和准确拦截的现代军事手段。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之后,对美国士兵来说,侵入敌国内陆
作战已成为一种可怕的经验。然而在90年代初对伊拉克军事打
击的胜利中,美国恢复了军事干涉他国事务的信心。美国在对伊
拉克的远距离海空打击中不仅基本摧毁了伊拉克的军事作战力
量,同时也在“人道主义”的幌子下用“禁飞区”的方式达到了
事实上分裂伊拉克的目的。

  这样,美国采用海上远距离立体打击作战方式进行战争。在
打垮伊拉克以及北约刚刚接受波捷匈之后,美国及其盟国又开始
把炮口对准不那么听话的南斯拉夫,企图通过肢解南斯拉夫来实
现其争霸世界的战略。

  现在的问题是,对中国及其他非北约国家而言,如果北约肢
解南斯拉夫的企图得逞,那么,美国及其盟国就会将这一模式在
亚太及其他地区进一步应用,以打击对他们称霸世界有“威胁”
的国家。4月6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
讲演时表达了这一层意思,她说:21世纪的北约将继续执行其
核心使命,即保证北约成员抵抗侵略;但与此同时,它还将承担
跨地域使命,如在波黑和科索沃采取的行动。

             强我海空才能保我领土
             
  我们知道,20世纪美国的外交策略是19世纪英国外交策
略和马汉海权学说及麦金德的地缘政治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其要
点是:用不断制造小国特别是海上岛屿小国的方法,确保海上运
输线和地缘及资源关键地区控制在美国及其盟国手里。对世界的
控制首先表现为对欧亚大陆中心即中东中亚地区的控制,对中东
中亚地区的控制首先是对其两翼即巴尔干和南亚地区的控制。

  从美国亚太地缘政治的需求看,使台湾、南沙群岛,继而西
藏地区与中国事实分裂,符合美国及其盟国称霸世界的长远战略。
美国对中国的两翼合围将趁俄国衰弱和中国羽毛未丰之际日益加
紧,对此,我们不能不防。

  维持国家主权的决定性力量,是一国所拥有的国防能力。一
国的国防能力又最终取决于该国的技术能力。有什么样的技术能
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军事攻击手段和方式。

  如果20世纪的两次(即制海权和制空权)军事革命使战争
完成了由陆权和海权联接的平面模式向陆海空三维立体模式的转
变的话,那么,下一世纪我们将面临的是在外层空间卫星(继而
是深层海域)监控技术引导下的,以争夺低层空间(制空权)和
浅层海域(制海权)为主要内容的更为深刻的军事革命。在现代
战争中,二战时期的飞机和战舰群间的大规模混战已为在卫星监
控下的导弹远距离精确打击和准确拦截技术所代替;在同等国力
条件下,谁掌握外层空间技术,谁就掌握了制空权;谁掌握了制
空权,谁也就掌握了制海权;掌握了制空权和制海权,也就掌握
了未来战争的主动权。比较本世纪中叶美国人入侵朝鲜、越南的
战争模式和本世纪末美国及其盟国军事打击伊拉克和南斯拉夫的
战争模式,不难发现,后两场战争已标志着美国及其盟国的军事
作战方式已初步实现了上述转变。在新的战争模式中,“诺曼底”
式的大规模陆海空军进攻已让位于在航空母舰上形成的、在太空
卫星监控技术引导下的导弹远距离海上和空中打击;人与人的正
面交锋已让位于物与物的冲突;传统陆军(若不与其他军种混合)
的作用将大幅度下降。

  在未来战场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将不取决于一国
陆军的数量及其传统作战能力。而取决于该国的海军和空军质量
及其所拥有的现代作战能力,建立在卫星监控技术基础上的海上
远距离导弹精确打击和准确拦截技术,是现代作战能力的重要标
志。

  上世纪末,英国和日本的海上胜利使中国失去了香港和台湾;
本世纪末,美国在海上、继而在空中的胜利,使伊拉克和南斯拉
夫变相损失了部分主权。我们应迅速将以本土自卫为主的国防模
式,调整为以制海权和制空权为主的国防模式,这样,才能为中
国崛起创造一个安全的国际环境。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1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