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dm (千江月), 信区: Green
标  题: 外蒙古:那块中国人魂思梦绕的故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19日22:36:29 星期一), 站内信件

    最近,台湾民进党当局正在酝酿一项议案,准备放弃中华民国地图上那块中
华民族的脊梁,承认外蒙古独立,砍断中国与外蒙之间这丝最后的牵连。事实上,
现在的台湾问题与蒙古问题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在近五十年内遇到的两个同样
的分裂挑战。虽然台湾仍然没有承认蒙古独立,中华民国宪法上也没有放弃对外
蒙古的主权,版图上至今还把蒙古包括在内,但台湾有些人正在寻求从中国独立......
在中国大陆,五十年代后成长起来的人们,只知道现在这只被人砍去脊背似的卧
牛,根本不知道北方还有那么一片广阔的蒙古草原曾经属于中国。而蒙古独立只
不过刚刚发生了五十多年,对我们这个健忘的民族竟然已如此陌生了,那么台湾
问题五十年后又当如何呢?这不能不令人想起蒙古与中国的那段沧桑历史。
  
  蒙古与中国: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
  公元前三世纪,在荒僻的中国北方活跃着几支游牧民族,其中主要的一支是
匈奴族。他们在大漠南北、叶尼塞河上游和贝加尔湖(古称北海)等寒冷粗犷的广
大地区放牧、劳作、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他们被称为“胡人”,并曾被北
方的燕国收容。到秦汉时代,匈奴族一分为二,北匈奴被远驱到阿尔泰山、高加
索山脉以西,进入欧洲(即现在的土耳其人);南匈奴则降汉。公元四十七年,匈
奴正式成为汉朝的属国。阿尔泰山以东、贝加尔湖以南、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大片
地区成为中国的土地。中国皇帝允许各种不同的游牧民族继续在那里生息繁衍。
那里也相继出现了很多兴盛一时的民族,如高车、鲜卑、柔然、突厥等,这就是
蒙古的祖先。但那时,蒙古作为一个民族还没有形成。
  唐代,中国开始在那里置府设州,实行直接的有效管辖。到了十二世纪、十
三世纪初的宋代时,北方游牧部落的一支开始兴起。因部落名字的缘故他们被称
做蒙古人,其发祥地在中国东北地区。
  1162年,铁木真降生在一个尚武、并时常陷于部族仇杀的蒙古部落里。1206
年他44岁时,平定了多数蒙古部族,在斡难河畔建立蒙古汗国,当上了全蒙古的
领袖-“成吉思汗”。蒙古部落曾是与南宋并列的控制华北和西北某些地方的金朝
的地盘。蒙古建国之初,曾向金进贡,要求金朝承认其汗国地位。金朝断然否定
“蒙独”要求,成吉思汗不满,在羞辱金朝使臣和金朝皇帝后,兴兵讨伐。
  从那以后的半个世纪中,蒙古骑兵成为横跨欧亚、天下无敌的一支劲旅,不
断南征北战。马蹄到处,百姓命断,城头换旗,生灵涂炭。当时的文明还没有制
约野蛮武力的办法,“文明”的民族反而显得苍白。
  从1211年开始,成吉思汗大举南侵西进。先后灭了西辽(今属新疆)、花剌
子模(今俄国境内)以及西夏(甘肃等地)。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率领右手军征
战“林木中百姓”,将斡亦剌部(明代的瓦剌),贝加尔湖的不里牙惕(今俄国布里
亚特)和牙忽惕(今俄国牙库特)等地归属于蒙古。
  成吉思汗于1227年死于侵略征途上,他的儿子们接下他的大旗继续征战南北。
1234年,蒙军在宋军配合下灭了金,然后加大了向东、西、南三个方向的扩张。
1238年破莫斯科,1240年陷波兰,1241年灭高丽,1258年,又占了黑衣大食的首
都巴格达。蒙军所到之处,到处烧杀劫掠,世界各族无不闻风丧胆。可汗曾规定,
蒙古大军到处,开城请降可免死,若有抵抗,破城后一律屠城。蒙古继续向中亚、
西亚及欧洲进军,横扫高加索地区、里海、波罗的海沿岸,占领了大片土地,建
立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
  经过七十年的南进西征,蒙古於一二七一年建立元朝。一二七九年打败南宋,
统一全中国,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的超级大国。
  元朝的建立,为中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融合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蒙
古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开始更进一步与内地融合,并成为中华民族的
重要成员。后来蒙古人失去天朝政权,但是明清以来,蒙古人做为中华民族的一
员从未与中国隔离开来。
  历史进行至元末,汉族农民起义军首领朱元璋率领明军,将蒙古人逐出中原,
但蒙古实力犹在,不停寇边。明成祖朱棣把京城从南京移至北京,不仅仅是因为
他是燕王,在夺取皇位后要回老家,另一方面也是要巩固北方边防。因为蒙古人
不断犯边,明朝重修长城。至明末,蒙古族内部分裂成几支,彼此争战不已,一
部分蒙古人得到明政府允许,在长城以北与汉人和睦相处,游牧而居。另一部分
被逐至“漠北苦寒之地”,从此逐渐开始有内外蒙古之分。
  明末,当李子成的农民起义军摧毁明朝时,盘踞在中国东北部的另一个少数
民族—女真族早已对中原虎视眈眈,趁农民起义军立足未稳,勾结吴三贵杀入关
内,建立了满清。从清初开始,先是努尔哈赤,后是皇太极,逐渐征服蒙古诸部,
皇太极灭“后元”后,得到了“元传玉玺”,并据此立国。从清朝以后,内外蒙
古皆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受中央政府管辖。
  至清晚期,西方兴起,腐朽堕落的满清朝廷逐渐衰微,外强入侵中国。北方
的沙俄先后占去黑龙江以北、新疆以西的大片领土,累计吞并中国一百五十多万
平方公里土地,接着更把魔爪伸向中亚大陆内这块地广人稀的大草原。
  
  清朝解体,中原混乱,蒙古趁机独立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更加突飞猛进,而大清帝国仍然封闭在一个腐败无能
的酱缸内,闭关锁国,死硬地拒绝对外开放,于是中国开始衰落凋敝,江河日下。
到了晚清,西方先进的民主与科学给封闭的中国带来更强烈震撼冲击,愚昧保守
的满清朝庭除了搞些空洞形式外,仍顽固拒绝真正改革,终于把人民逼上梁山,
引起破坏性的“暴力革命”。
  1911年,武昌爆发武装起义,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各省纷纷响应,
宣布独立,摆脱清政府的统治。外蒙古同中国其它各省一样,在王公贵族的带领
下宣布独立。从混乱和废墟上通过暴力革命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不久就进入了
混乱的军阀割据时代。蒙古的独立运动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
  当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中国各省开始为重新统一、建立“中华民国”而开
展各种政治活动的时候,外蒙古脱离了这一进程,开始酝酿“独立建国”。外蒙
与其他省份不同,当时北方那个处心积虑妄图瓜分中国的沙俄,经过多年的经营、
分化、瓦解,已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完全操纵了外蒙古。事实上,外蒙古
已经变成了沙俄的保护国。民国统计:整个蒙古族共有近240旗,其中外蒙占108
旗。外蒙古独立将拉走近一半的旗,和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辽阔土地,形成一
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家”。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它的分裂形同把中国拦
腰崭断。
  中华民国的政权由孙中山转到袁世凯的手中后,开始了与沙俄的艰苦谈判。
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刚刚建国不久的中华民国,国力之弱可想而知。但中国的
外交官们做出了极大努力,终于迫使沙俄做出让步,承认外蒙是中国的领土,条
件是在外蒙古实行“自治”。也就是说外蒙古在名义上仍属中国,实际上外蒙古
的内政与外交还是掌握在沙俄的手中。不管怎样,在当时的情况下得到这种结果
已实属不易。以卖国复辟著称于世的袁世凯总算没有丢掉外蒙古。
  1918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沙俄政府被苏俄推翻。这时的“自治蒙古”
也就失去了主子。苏俄红军不断向西伯利亚挺进,使“自治蒙古”感到危胁日益
临近,坐卧不安。于是他们开始与中国进行取消“自治蒙古”、重新回到中国怀
抱的谈判,不过谈判进程缓慢而坚难。
  1919年,主掌中国政局的段祺瑞政府派出得力干将徐树铮,率兵进入外蒙古,
接替了当时正与外蒙古进行和平谈判的陈毅将军(当时和平谈判已近成功),立
即用铁腕政策迫使外蒙古放弃自治,外蒙古重新回归中国。但是,这种毫不留情
的铁腕政策却使中国失去了外蒙古上层王公的人心,为蒙古后来的分离埋下了祸
根。
  到了1920年,皖系军阀段祺瑞下台,外蒙古也进入混乱状态。被苏俄红军赶
到外蒙古的沙俄恩琴白匪勾结外蒙古上层王公,向中国驻军发难。中国驻军寡不
敌众,被迫撤离库伦(今乌兰巴托),一部分返回内地,一部分转移到买卖城,
准备再战。
  俄国的十月革命,也传染到外蒙古大草原。在苏俄的支持下,牧民出身的苏
黑巴托尔和乔巴山组建了蒙古人民党。1921年,蒙古人民党的军队在苏俄的大量
武器装备援助下,开始向买卖城的中国军队进攻。中国军队内外交困,无心恋战,
节节战败,被迫撤出买卖城。从此中国军队再没有进入外蒙古。
  1921年3月19日,蒙古人民党领导的“蒙古临时人民政府”宣布成立。这与在
库伦的蒙古上层王公和恩琴俄国“白匪”形成了对立,并展开战斗。由于实力相
差悬殊,蒙古人民党邀请苏联红军入蒙参战。1921年5月,苏联红军进入外蒙古,
在买卖城外打败了恩琴的军队,挽救了危在旦昔的蒙古人民军。随即于7月占领
了库伦。7月10日,蒙古上层王公与蒙古人民党共同组建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
  
  苏俄操纵外蒙古,武力阻碍中国统一
  在俄国的怂恿下,外蒙古再次宣布“独立”和建立“蒙古国”。消息传到中
国内地,一时间舆论大哗,国内各民间团体、民主党派纷纷发表宣言,反对蒙古
王公贵族分裂祖国的倒行逆施,谴责苏俄对中国外蒙古的武装占领。
  北京政府的实权人物曹锟和吴佩孚,迫于人民的压力,以中国政府名义发布
措词严厉的声明,谴责外蒙古企图分裂中华民国的行径,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东北的张作霖也通电谴责俄国,对外蒙古的“独立”异常愤慨。他不顾被其他军
阀吞并危险,独自发兵外蒙,与外蒙和俄军作战,试图以武力解决外蒙纠纷。然
而,由于内战原因,张作霖害怕曹锟、吴佩孚借机出兵东北,夺回部分失地(这
些失地至今还在中国辖区),就不敢再贸然行事。而北京的曹、吴在北边要对付
张作霖,南边要对付其它各省军阀,生怕出兵外蒙会丧失自己在北京政府中的实
权,因此只有隔岸观火,除了口头谴责蒙独外,无可奈何。
  自那时起,苏联红军就一直留在外蒙古。这期间,那些在苏俄控制下、被剥
夺了权力的蒙古上层王公开始醒悟,后悔分裂中国的行为,纷纷逃到中国要求发
兵收回蒙古主权,赶走俄国人。但是苏联不断增加驻蒙军队规模,阻挠中国收回
外蒙古主权的行动。
  1921年外蒙的苏赫巴托在俄国帮助下,成立君主立宪政府,1924年又废除君
主立宪,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这位苏赫巴托也如列宁一样,建“国”后不久就
死去了。蒙古以苏联为宗主,不管苏联做什么,蒙古都跟着学。在苏赫巴托后又
出了一位跟斯大林相似的狂搞个人崇拜的人物--乔巴山。苏赫巴托和乔巴山的名
字都用来给城市命名,在蒙古地图可以找得到(后来乔巴山死后亦象斯大林一样,
被到处批判)。
  二三十年代一直到四十年代,中国除了内乱混战,便是抗日战争。长期陷于
内乱的中国,一次次地丧失了收回蒙古主权的机会,使蒙古独立的生米逐步变成
熟饭。
  俄国的列宁在世的时曾经说,要把沙皇掠夺的亚洲土地还给亚洲人民,他承
诺,当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后,蒙古将自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但在列宁死后,斯
大林完全背弃了列宁的诺言,他杀掉了曾经对列宁的讲话有过记载的一位国防部
副部长,然后拒不承认列宁说过的话。从此在苏联再也听不到要归还蒙古的声音。
苏联军队就这样还一直赖在外蒙古。
  
  美英苏“雅尔塔会议”出卖中国蒙古
  1945年2月关于结束二战的雅尔塔会议,是外国列强操纵外蒙古命运的一次重
要会议。当时,在欧洲战场上,德国已经战败投降。在亚洲,美国在太平洋战场
节节胜利,但战役打得非常艰苦;在中国战场,中日双方处于战略对峙,谁都无
力发动大规模的攻势。总的来看,日本战败已成定局。美国估计,要达到迫使日
本无条件投降的战略目标,美国还要多牺牲几十万的军队。为此,在雅尔塔会议
上,美、英的重要议题就是争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从而减少自己的损失。为达
到这个目的,他们不惜出卖中国利益,答应了苏联的无理要求,接受外蒙古的现
状,即承认并要求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
  这笔交易实际上是在罗斯福和斯大林之间进行的。蒋介石得不到罗斯福的支
持,面对斯大林的重压,在万般无奈之中,于1946年1月5日,与苏联签订了《中
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条约中正式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有权公投独立。这种
巨大代价,终于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日本迅速宣布无条件投降,使得苏联出
兵中国东北的行动变得毫无意义。美国后来为当初对苏联做出太多的让步、牺牲
太多的中国利益而后悔过,但为时已晚(或者他根本就没后悔,反而为他们狼狈
为奸,成功地消弱了中国而窃喜不已呢)。
  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以奇迹般的胜利震惊了世界,国民党的
军队被赶出大陆,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蒋介石在退到台湾
后,对斯大林没有遵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条款感到愤慨,并以苏联违约为
由,在联合国状告苏联,这就是所谓的“控苏案”。当时虽然大陆已经易手,但
在联合国,中华民国仍然拥有中国的合法代表权,并且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中华民国宣布《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从而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联合国对
此予以承认。这就是至今在台湾的“中华民国”版图上还包括外蒙古的法律依据。
  
  毛泽东被迫承认外蒙,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共产党主掌中国政局后,由于当时与苏联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在蒙古
问题上,意识形态束缚了中国领导人的手脚。斯大林蛮横强硬的立场,使新中国
的领导人在国家统一与社会主义大家庭之间左右为难。而新中国百废待兴,又需
要苏联的大量援助。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本打算与斯大林讨论黑龙江以北、
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土地和外蒙古问题,却受尽了斯大林的冷落。最终在与苏联签
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时,也被迫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如果当时
的中国领袖不是那么急功近利,而能高瞻远睹,从长计议,而能与俄国和美国保
持“平衡战略”,就不至于吞下斯大林的那颗恶果,那中国的版图和中蒙历史就
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幅样子。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毛泽东开始与苏联交涉,试图解决
包括蒙古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谈判,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归还了东北铁
路的管理权。但是当周恩来提出蒙古问题时,遭到了赫鲁晓夫的断然拒绝。中国
大陆再次失去了收回蒙古主权的机会。中国的这次行动,很快传到了蒙古人的耳
朵里。他们立即行动,在苏联的监督下与中国交换地图,划定边界。随后,中国
和蒙古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中苏关系破裂以后,蒙古也亦步亦趋跟随着苏联的指挥棒叫骂中国。至九十
年代,蒙古已与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建交。蒙古形如“苏联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
在默默过去的几十年中,中蒙关系几乎完全等同于中苏关系。自从六十年代后中
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蒙边境上屯下重兵,对中国形成巨大威胁。到了1986年,
邓小平与苏联谈判关系正常化时,提出了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其中之一就
是苏联在蒙古边界的驻军。在倡导新思维的戈尔巴乔夫领导下,苏联宣布开始从
蒙古撤军,1992年苏联红军全部撤出蒙古。
  
  今日蒙古:走出俄国“大牧场”,放眼中原
  然而星转斗移,时过境迁。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921年前,蒙古处
于原始的贫穷和落后的状态,畜牧业是唯一的经济命脉,50%的牲畜业掌握在主要
农牧主和寺院主手中。独立后,蒙古随着苏联的指挥,进行了一系列“无情的政
治斗争”和“国有化运动”。七十年来,蒙古作为苏联和东欧的“互经会”成员,
政治上受到苏联的层层控制,经济上也受到老大哥毫不留情地掠夺和压制,使蒙
古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整个蒙古大草原变成了苏联的原料供应地、资本输出和
商品倾销市场,广袤的蒙古草原,变成了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大牧场”。
  自1948年起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已经历了8个五年计划,经济仍然一穷
二白。1989年,东欧和苏联政治形势急剧变化,苏、东纷纷解体,苏联也不复存
在。俄罗斯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外蒙古。外蒙古处于经济凋零、孤立无援的
状态,苏联式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使蒙古国民经济日益恶化。1990年,新组
成的蒙古政府学习中国邓小平的改革,提出了对内实行“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
对外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积极开辟证券市场、外
汇交易市场以及建立股份银行等。
  1991年5月,蒙古象其他东欧国家一样,开始实施“国有财产私有化”。当年
基本完成商业网点和小型工厂的私有化,大中型工厂企业和私有化也将在近两年
内完成。政府决定:凡1991年5月31日前出生的公民,每人可无偿获得一份价值约
1万图格里克的一次性投资证券,凭此券可购买工厂企业的财产。此后几年,蒙古
的国有资产私有化程度已达的65%,但因为丧失了苏联东欧等传统的市场,国民经
济连续出现负增长。近年来,蒙古终于把眼兴投向了南方,这个日益兴盛的、曾
经的祖国---中国。
  现在全球五百多万蒙古族人:二百万在蒙古,三百四十多万在中国,今日内
蒙古不仅比外蒙古富庶,人口、产业和社会各方面都超过了外蒙。看到中国的富
裕稳定和强大,孤苦伶仃的蒙古又回过头来,希望得到中国的帮助。
  九十年代初,杨尚昆率团访问外蒙古,开始提供大量物质援助,使陷于崩溃
边缘的蒙古经济得到恢复,日益贫困的人民生活得到改善。1999年,江泽民江泽
民更破天荒地访问外蒙,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去蒙古的中国最高领导人。江给以蒙
古很大经济援助,并加强了双方关系和经贸合作。今天,蒙古在经济上逐渐依赖
大陆。外蒙没有出海口,蒙古的进出口贸易也靠中国的铁路和港口。没有中国帮
助,外蒙古可能无法生存。
  但是,毕竟被俄国控制了七十多年之久,今天的蒙古已经严重俄化。城市里
遍布俄式建筑、俄国汽车,大多数工业都是俄国设备。很久以前,蒙古已经“费
除了蒙古文字”,改用斯拉夫文拼写。九十年代蒙古恢复蒙文时,年轻人竟然不
认识自己的民族语言,现在蒙古只好使用蒙文和斯拉夫文双语。人们的穿着和饮
食习惯也几乎俄化了,穿欧式服装,食用俄式面包、牛肉和咖啡。今天的乌兰巴
托,只有在古董店里出售的文物、器具,几乎都是出自中国,无论古代的,近代
的,还是现代的。如清朝皇帝的画像,铸有袁世凯、孙中山和蒋介石头像的钱币
等。这些无不显示出外蒙古与内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源远流长的历史。
  
  大呼拉尔:“中国威胁”与外蒙古并入中国
  曾经是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蒙古离开中国并不久远,难道要永远地分离吗?所
幸的是,大陆与蒙古的关系在迅速发展。蒙古对中国的态度也在演变之中。目前,
中国已是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蒙古市场的普通消费品基本都是中国制造。九十
年代来,中国政府每年还向蒙古政府提供经济援助。2000年,蒙古遭受历史性雪
灾,中国向外蒙一次就提供数百万元无偿援助,并向蒙古无偿提供了建筑材料,
还援建大量住房项目。
  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广泛地深入到蒙古的政治、文化、经贸各方面。
目前,日本是蒙古的最大经援国。在乌兰巴托市区崛起的新型建筑和商店多由美
日投资。最近,俄国总统普金访问蒙古,签署“俄蒙战略合作伙伴条约”,要与
蒙古全面加强政治、经贸、军事关系。接着美军太平洋司令布来尔也来了,在首
都郊区天空就可以看到美军的空降兵在滑降。在某些方面,美国和俄国正在争当
“蒙古保护国”。蒙古也乐的搞“多角度外交”。
  虽然中蒙政府关系正在加强,但蒙古很多官员和民众依然对中国缺乏友善。
如今的蒙古,仍然有仇视、排斥中国和中国人的景况。有些俄罗斯传统的议员,
整天摇唇鼓舌散布“中国威胁论”,2000年,一名议员在报纸上撰文,说中国19
97收回香港,1999收回澳门,2003前后收回台湾,对付蒙古的日子不会超过2010
年,言之凿凿,弄得朝野一片恐慌。后来,蒙古政府还派出特使专门要求北京“
澄清”。
  由于受俄化影响至深,蒙古一些民众也对中国人充满偏见。中国人在乌兰巴
托大街上被抢劫,或殴打的事时有发生,但对俄罗斯或者西方人另看一眼。这跟
近代史上,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有关。蒙古人对中国人看法僵硬的原因,除了
多年的隔阂与成见,造成人民间缺乏真正的了解外,在中蒙边贸刚开放之初,中
国的个别不法商人,往往商业欺骗比较看重信用的蒙古人。而某些中国“假冒伪
劣”商品,在蒙古也起到中国人名片的作用,令人对这种商品的制造者产生恶感。
加上一些蒙古政客挑拨,百姓易受煽动。个别蒙古人也染了某些“俄罗斯传统”,
无所事事,拎着伏特加瓶,酗酒生事,专找中国人的茬;而在蒙古经商的中国人
本身不团结,往往交钱揖盗息事宁人,无形中助长他们欺负中国人的气焰。要使
两地人民真诚相待,还需要时间。
  近年来,蒙古经济形势恶化,多年的单一经济模式、缺乏人才以及特殊的地
理气候条件,使蒙古经济无法起飞。外蒙人经商、探亲访友来到中蒙边界中国一
侧的二连浩特,总是惊呼中国城市怎么建得这样漂亮,人们那么有钱。他们一步
步向内地,发现呼和浩特、北京、上海、香港,一个更比一个壮观时,从心底发
出马背上的人才有那种大开眼界的赞叹。
  2000年12月3日,外电曾经有过这样一则报道:
  蒙古国家大呼拉尔(蒙古国会)日前讨论了一项提议,提出把蒙古并入中国,
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以及蒙古和中国建立联邦国家。
  戈壁省的委员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研讨会议上首先提出上述计划。蒙古国家
大呼拉尔会议2000年12月3日专门就建立蒙中联盟及蒙古国并入中国的问题进行了
讨论,在讨论中戈壁省的委员提出把蒙古并入中国,建成类似香港和澳门一样的
中国特别行政区,使蒙古最终回归中国,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蒙古国家大呼拉尔早在1995年就有议员提议蒙古加入中国,但是,由于受到
阻力,提案却一直未能得到讨论。近年来,蒙政府由于经济困难受到的压力越来
越大,中国内地的蒙古族富裕的生活对牧民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中华民族往何处去:两岸关系与外蒙古问题
  今天,目前,台湾问题又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蒙古独立的斑斑血泪未干,
两岸分裂又将来临,在台独日烈的特殊时刻,中国人更应了解这段被人遗忘的历
史。蒙古的独立过程和结局作为一面历史镜子,为今天的两岸关系和前途,提供
一些特别的经验和教训。
  目前两岸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拖得时间越久,台湾就会象蒙古一样与大陆越
生疏。这期间如果中国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增长出现停滞或倒退,那么台湾问题将
永无解决之日,甚至有一天会象蒙古独立一样做为即成事实,中国在极其被动的
情况下被迫承认。
  如果中国大陆再象晚清和民国那样腐败无能,软弱和混乱,又有谁愿意跟他
呆在一起,或者再度统一呢?如果国家的吸引力和民族向心力逐渐丧失,今天的
台湾问题难免象当初的蒙古问题一样,演化成中国的另一次解体。
  归根到底,今天的中国面临的挑战跟晚清和民国时一样,不仅是蒙古或台湾
少数人闹独立的问题,更根本性的是中国整体前途和发展问题。先进的政治、经
济和社会制度,稳定、富裕和强大的国家,才是民族团结和统一的根本保障。混
乱落后的国度、贫困落败、抱残守缺民族,才是国家分裂的根本原因,和统一的
最大障碍。
  目前,中华民族的最佳选择是能否在两岸间找到一个统一的模式,从现在一
个分治的中国,以“一国两制”、联邦制或联合政府的方式,实现海峡两岸的最
终统一。也许那时,因联合政府的一方没有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可在法理上找到
统一的依据。再通过与外蒙逐步的经济、社会一体化,以及和平协商和友好合作,
或许将来还有迎来蒙古回归的最后机会。
  笔者在此提醒中国人:如果不想台湾问题演化成另一个外蒙古,如果不想中
华民族再次土崩瓦解,那么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每一个华人,就必须把改革、建设
祖国大陆做为自己肩上的负担,把中国的振兴和富强变成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
这是中华民族最终和平统一的唯一希望。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160.9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6.5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