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认识了一只小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到底如何(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25日20:14:24 星期三),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TComment 讨论区 】
【 原文由 kingworld 所发表 】
热点关注 京人 2001年4月24日 00:05
    在网上到处转转,发现当前的中美冲突让很多人缅怀毛泽东时代。对很多在毛泽东
死后出生的年青人,或对很多随着年纪增长,所有往事对其都蒙上了一层玫瑰色的人来
说,那是一个中国可以对超级大国说“不”的时代,是天下“战略大三角”的时代,是
中国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时代;用毛泽东的话说,那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时代。
    说起毛泽东时代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倒是有两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一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毛泽东还活着的时候,中国缓慢地打开了一些了解外界
的窗口。其中的窗口之一,是一些外国公司举行的展销会。这些展销会常内部发票,但
票很好弄到。我去过一个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展销会,记得是若干外国机械公司联合举
办的。会场中人山人海,但绝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对那些自动化车床不过是看个热闹。

    展厅里面,各个外国公司的代表不时拿出一些精美的宣传手册,装在同样精美的塑
料袋里分发给大家。这些宣传材料成了争抢的目标,一拿出来就无影无踪,根本放不住
。各展台于是定好时间,过大半天才拿出一些供大家抢一抢。大开张的最受欢迎,因为
是包书皮的好材料。塑料袋当然是那种适合于今后挂在自行车把上的最好。宣传材料最
讲究的展台前挤满了人,等待那些脸上一付施舍表情的外国人再次出现。我对毛泽东时
代有很多回忆,这次展销会是最鲜明的一次。
    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和太太到欧洲旅游,开车去了趟罗马尼亚。当时齐奥
赛斯库同志还在台上,罗马尼亚境内沿途的贫困令人想起物质匮乏的毛泽东时代。而中
国当时在毛泽东死后经过十年的发展,起码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和宣传手册已经不是什么
新鲜东西了。
    从南斯拉夫入境,我们只开到蒂米什瓦拉市,就是几年后罗马尼亚人民开始暴动,
推翻齐奥赛斯库政权的城市。超级市场的货架都是空的,只是靠门口的地方摆着一些泡
菜之类的东西。我们在一个餐厅吃午饭,居然没有肉菜──那不是个素菜馆。一些商店
门口排着罗圈队,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在卖大肥肉。这时候一个年青姑娘凑过来,问
我要巧克力。我说没有,顺手掏出了一盒美国香烟。队里的人见状纷纷伸出手,烟一下
子就分完了。这次我是个外国人,面对的是奉行独立外交政策,敢于对苏联说“不”的
齐奥赛斯库政权统治下的罗马尼亚老百姓。这个经历作为镜像,使我更为敏锐地感到,
在当年北京展销会上的那些外国公司雇员看来,普通中国人到底站起来到何种程度。
    其实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反映在国家领导人和外交人员身上
,一个层面反映在绝大多数老百姓身上。前一个层面对老百姓没有太大意义。
    反苏反霸对于1960年代初中国农村饿死的农民没有任何意义。美国的霸权地位
对排队领失业救济的穷人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对于一个国家的人民来说,后一个层面
是实的,前一个是虚的。
    我有一次说过,在现今的世界上,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就是看这个国家的护照好使
不好使。这个标准其实太偏了。拿到护照出国的中国人毕竟是极少数。但是日常生活中
还可以有别的标准。高级饭店和商店是否准许本国公民入内就是其中之一。用这个标准
衡量,毛泽东时代当然比不上现在。另一个标准是本国境内的普通外国公民享受的种种
特殊待遇,例如公共汽车上“给外宾让座”的吆喝。用这个标准衡量,毛泽东时代还是
比不上现在。
    毛泽东从来没有接受过中国记者的采访,他的心里话都是对西方记者说的。他的太
太江青也只把自己一生的故事说给外国人听,同样不屑于在本国人面前出这个风头。这
恐怕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在毛泽东时代的国际地位。
    现在的普通中国人可以在自己的国家和“外宾”们平起平坐,再不用给他们让位子
、让路、抢他们的塑料袋。外国人那些花哨东西再不是可望不可即的稀罕物。
    中国人甚至可以跑到主体思想大放光芒的北韩,自我感觉更加良好一些。
    但是,什么都要有个时间。中国护照现在还是不太好使。在24个美国人被中国扣
住的同时,在一个运到加利福尼亚的货柜里发现了23个偷渡的中国人。
    晚清和民国时候中国的屈辱不在于外交的无能,而在于国家的孱弱。把经济搞上去
才是硬道理。把国民经济弄到崩溃边缘的毛泽东时代绝不是中国人的国际地位提高的时
代,你们记错了。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nc.hit.edu.cn]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nc.hit.edu.cn]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parkle.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0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