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sxdm (猫王), 信区: Green
标  题: 未来石油危机与中国战略对策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03日12:25:24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未来石油危机与中国战略对策
摘自:南方网--21世纪经济报道
□曾其英
过去两年,新经济热气高涨,公众视线都被其吸引了,以下事实似乎被忽略:由于
东亚金融危机,1998年底世界原油价跌至每桶10美元最低价,但到2000
年3月却又突破每桶30美元,一年半不到,上涨2倍;后来股市大跌,原油价未
落反涨,直到11月底美国动用战略储备油,并且美经济开始降温才告回落。
《财富》2000年公布世界上利润额排名前10家公司中,新经济IT企业有3
家,而石油业就有2家。2000年埃克森石油已超过通用汽车成为销售收入全球
第一。由此可见,新经济固然重要,但老经济特别是石油被称为液体黄金和工业粮
食,一旦疏忽就会遭受报复。
80年代我国石油尚能自给自足并有少量出口,90年代以来逐步由出口转为进口
。目前,我国尽管产油1亿6000万吨,但由于经济快速增长,每年进口石油已
达几千万吨。到2010年中国石油输入:日本《东洋经济周刊》认为将达1.3
亿吨,德国明星周刊引美国石油专家估计几乎一半须进口,即每年进口1.5亿吨

由此想起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在危机前几年,原油价极低,每桶才3~4美
元,西方国家特别是日本的快速增长,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廉价原油。而原油最大源
地中东阿拉伯国家因阿以恶斗,与西方矛盾很深。
西方脆弱的石油形势毕竟是心病,忧虑心情不时有所反映。这可能提醒了中东产油
国:以石油作为政治手段。当时中东产油国迫使原油价上涨几倍,摸准西方脉搏:
迫其就范而不用担心其动武,因当时存在另一超级大国苏联。
现在情况已大不相同,以石油作为政治手段引发石油危机已不太可能。但今后适当
时机,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甚至一倍的石油冲击却很有可能。西方经历过70年
代两次石油危机,已经学乖,通过大力降低能耗,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发核电站
(如法国核电占总发电量的3/4),并开发其他地区油气资源以避免过份依赖中
东原油,如美国目前对中东原油依赖程度控制在20%以下。由于节能技术进步,
日本经济对原油依赖度大为下降,按测算原油每桶上涨10美元,实际GDP将只
下降0.2%。
但依赖输入石油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所受到的冲击将很严重。中国工业生产
能耗是日本的9.5倍,因此同样上涨10美元实际对GDP影响就会增大,很可
能使GDP增长下降1%以上。今后10年,若想GDP翻一番,则每年增长率要
达到7.2%。中国经济规模现已达到GDP为1万亿美元以上。如此大的经济体
系要每年这么高的增长速度,这是非常罕见而又不容易的。只要有一两年增长速度
比计划低1%,则10年翻一番的艰巨任务很可能完不成。
另一方面,石油冲击的风险更是严峻。不论是中东老产油区,还是里海周围新发现
油区,历来是英俄争夺,二战后又是美苏、阿以、美穆(斯林)国家,再加上近年
来美俄争斗的热点区域,又是极端民族主义、宗教势力和恐怖势力盛行的危险地区
。今后只要我国仍须大量进口石油就回避不了这种形势上的最大风险。
我国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约占70%左右,而石油约占18.7%,一次能源中
石油所占份额不高。随着汽车工业发展,轿车开始普及,对石油依赖程度只会增加
。1997年京都会议已要求各国减少造成全球温暖化气体的排放。1995年美
国CO2排放量占全球的22.4%,中国占13.4%,只有中美两国排放量占有
两位百分数,这就必然要在今后特别注意了。
发电1度CO2排放量:燃煤为990克,石油为733克,天然气为653克。
真正的绿色能源是水电和核电,其运营时不排放CO2.日本到2010年核电将
达4800亿度,这与一些西方国家盲目环保反核相比,可说是明智之举。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储量和产量最大国家。鉴于石油在世界范围内几十年后将日益枯
竭,若能在我国开展基础研究:以煤为原料,将其转化为合成石油,即成为名符其
实的“煤油”。这是高科技,难度很大,若能成功,必将是功德无量的世界级成果

现在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公司都在抢占加油站,销售是利润大头。但石油冲击一旦发
生都是从源头开始的,美英等西方国家既是消费大国又是石油资本大国,发生危机
,石油公司赚大钱。在油源开发上,我国自主开发应占一定比例,并使合作伙伴多
元化。我国在1997年与哈萨克斯坦合作购进阿克纠宾斯克地区开采权并将建一
条3000公里输油管到边界。这是很有眼光的一着棋。
我国银行储蓄余额有6万多亿元;外汇储备1600多亿美元,在世界上仅次于日
本。如今美元利率下降,而且还将下降,正是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大好时机。而投
资能源是既有稳定市场又有丰厚回报的基本建设。近几年来新疆发现有丰富的储油
,但据说埋藏很深,开发成本高。真若如此,不如推迟大规模开发,而优先在国外
搞合作开发,先易后难,油价总趋势是逐步上涨的,等开发成本相对便宜后再回国
内开发新油田。
中俄都是大国又是邻居,政治上共同点很多,经济结构上又是互补,而目前两国贸
易额还未达到期望目标的一半,发展前景宏大。俄国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亚
,按地缘经济观点看对我国很有利,可做到石油的多元稳定供应以减少风险,如从
西伯利亚经蒙古建油管和输气管通向北京华北一带。
有关石油储备问题。OECD加盟国一般有2个月储备油;美国战略储备油为5亿
6000万桶以上,即超过8000万吨;日本因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油,储备特多
,1999年末国家储备为85天,民间储备76天,合计超过5个多月。200
0年11月下旬起原油价从30美元/桶,急剧下落到22美元/桶,比峰值价下
落10美元以上,原因在于美国已动用战略储备油,再加上美经济已开始趋缓,油
价想涨也涨不起来。可见储备油的重要性。我国今后建立1~2个月储备即以30
00万吨左右作为国库和国企储备十分必要。
同时,大力降低能耗,开展节能技术开发,这一过程更应着重强调尽早进行。
(作者为上海浦东钢铁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

--
--

           浮云白日,山川端庄温柔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xb238.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2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