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奔涌的星空), 信区: Green
标  题: 重磅推荐:巴黎、凡尔赛、史利芬计划,从欧洲看中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24日07:40:18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法国是最有历史的西方大国,中国是最有历史的东方大国。到了法国一趟,如果没
有为中国领悟出点东西,那可实在没意思得很。
  笔者首先感觉到中国应当高度重视和欧洲的关系,而其中又是以法德两国最为关键
。德国是欧洲经济强国,法国是欧洲政治大国。中国和这两家建立友好关系意义非常重
大。不过如果一定要在法德当中做出选择的话,笔者还是倾向于法国。不看别的,就看
法国相对于美国的独立性。
  说起来,中法两国仿佛存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特殊感觉。布热津斯基就曾经说过:
中国人和法国人在文化上都极为自傲,把美国视为缺乏教养的暴发户。六十年代,美英
苏匆匆忙忙签订部份禁止核实验条约,而中国的毛泽东与法国的戴高乐几乎同时拒绝了
美苏的核垄断。此后不久,戴高乐决定承认新中国。十分可惜的是,戴高乐没能实现访
华,也就没能和毛泽东见面。东西方的两位巨人永远失之交臂。到了一九九七年,法国
总统希拉克决定退出针对中国的人权提案。是举使西方“反华人权同盟”名存实亡,归
于消灭。接着中法决定建立全面伙伴关系。这是中国首次和西方大国建立伙伴关系。
  中国和法国相隔遥远,中国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出现在地中海,法国在可预见的将
来也不会出现在太平洋。在地缘政治上两国没有大的矛盾。中国在台湾等问题上和美国
有冲突,法国在南美和非洲也和美国打擂台。在经济上,中国和法国互补性很大,互相
可以提供很多东西。可以说,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大国能够是中国可靠朋友的话,那就
应当是法国。虽然法国乃至于欧洲的实力和地位已经比其全盛时期相去甚远,但无论是
其可观的经济技术力量还是在外交上对美国的牵制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
  另一个想要谈的就是鉴于战争的无比残酷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涉及到战争于和
平的重大决策不能不慎之又慎。此次欧洲之行,笔者乘坐的列车曾经过壁垒森严却功败
垂成的马奇诺防线;笔者乘坐的飞机也曾飞越当年英德战舰展开殊死较量的丹麦海峡南
口。其中的感慨实在良多。英法作为先进的强国未能妥善处理和后起的德国之间的关系
,该强硬时采取绥靖政策该让步时缺乏战略远见;而德国也没有和英法进行必要的妥协
,而是选择了一味迷信武力的极端政策。最终使得曾一度在世界占据统治地位的欧洲文
明在两次大战的打击下大伤元气。英法从头排大国跌落到二流国家,德国甚至遭受长期
国家分裂和丧失大片领土的命运。其中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如今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
倔起中和老资格的强国,和当年的德国与英法处于类似的位置上。这两个大国能否处理
好变动时期的关系对全人类的智慧都是个考验。从地缘政治和战略利益上看,中美关系
的处理比起当年欧洲列强之间的关系要好处理一些。关键是要正确理解对方的意图,加
深共同利益,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美国新任国务卿鲍威尔曾经写道“对于大国来说对外
政策最需要的就是节制”。这当然主要是对美国讲的,但是对于实力已经相当可观的中
国也同样适用。
  去年本人访欧期间先后看到了两篇奇文。朱晗先生于十二月一日在枫华园撰文提出
“中国唯一可以摆脱战略被动局面的办法就是通过一场台海战争来划定中国的势力范围
,对亚洲的安全体系作附合中国战略利益的调整。”一位名叫Francis Cho
u的网友在“舰船知识网站”上遥相呼应,宣称攻台是“七分把握三分风险”,主张“
去年年底美国国会在十月休会后和美国总统在去年十一月初选举前不失为一个攻台的绝
佳时机。”两篇文章都激烈抨击今天的中国缺乏精神意志。用Francis Cho
u的话是“当今中国的领导人缺乏像毛泽东一样的非凡的胆识、魄力和钢铁般的意志。
没有像毛那样高超的政治智慧,丰富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经验和非凡的胆识来领导中国人
同时北拒北极熊,南击美利坚之鹰。”朱晗也认为“国家的强弱在于其国民精神和国家
意志而不在于其经济和国防实力”、“国家的命运和其国际地位常常是通过战争来决定
的,国家经济和国防实力的强弱也是通过战争来体现的,而战争则是对国家的精神和意
志的凝聚和提炼。”一九一四年八月六日,德皇威廉二世向他的人民发表讲话。他高喊
“全世界在和平的烟幕下向我们进击。因此,起来吧!武装起来!一切犹疑一切迁延都
是对祖国的背叛。……尽管全世界都是我们的敌人,德国只要团结一致就从未被征服过
。”四年之后,威廉二世宣布退位,逃往荷兰。他的身后不知留下了多少残垣断壁和寡
妇孤儿。
  笔者并不是“和平主义者”,对于朱晗“战略对抗,甚至战争,只要策略得当不但
不会毁掉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反会给中国国力全面而平衡的发展带来历史机会”的观点
也并不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比如可以设想,倘若当年德国赢得了那场大战,历史的面貌
会为之改观。可是笔者不能不指出,德国在一八七x年、一九一四年和一九四x年先后
三次进攻巴黎,恰恰就是最需要成功的第二次失败了。史利芬计划要求德军在六个星期
内攻下巴黎;可是在四年的战争中,德军从未踏入巴黎一步!朱晗认为“发动台海战争
是中国反制美国围堵战略的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可是我们是否应当考虑一下我们有没有必胜的把握呢?我们是否应当注意到史利芬
计划“六个星期之内拿下巴黎”的要求和我们经常听到的“在美日来得及介入之前迅速
打下台湾”又是多么的相似呢?朱晗极力主张开战,却并未对取胜的可行性进行起码的
论证。不仅如此,他甚至反对进行这种论证:“战争的技术准备和战果预期不应该是战
略决策所思考的内容,只要确定战略大方向就不必在意一战之得失、一役之进退。伟大
的行动往往被最周密的计划葬送。退一万步讲,既使一战拿不下台湾,我们的战略目的
也达到了,因为我们的目的不在台湾,而在亚洲的大格局。只要美国的亚洲安全秩序受
到破坏,那就是中国的成功。”我不知道解放军总参谋部的将校们看到此话是否会像我
一样毛骨悚然。不过我个人估计,如果他们当中有人在兵棋推演中提出这样的主张恐怕
是难逃撤职查办的命运。我不知道朱晗究竟怎样看待中国军人的生命还有他们的妻儿老
小。不过我可以肯定,除非他愿意自己第一个杀上滩头为国捐躯,大概没人愿意为这样
对士兵“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司令官流血牺牲。
  Francis Chou倒是对技术准备和战果预期进行了分析,而他的结论却
是“事实上大陆军队的强项是在山地、平原作战,而不是渡海登陆作战。在不使用核武
器的情况下,单纯凭借常规武器对台作战大陆军队很可能根本就没有能力战胜台湾军队
”、“台海不会像韩战和越战有持久战之可能,韩战时美军没法截断跨越鸭绿江和图门
江的补给线,越战时也没法截断胡志明小径的补给线,但台湾海峡是一个无法遮蔽的海
域,运输机舰躲不过海空截击,将补给品源源不断运过海峡支持在台作战部队,整场战
争就输定了”、“大陆作战舰艇数量不多,其舰载火炮的岸轰能力相当有限,即使配合
改装成火力支援舰的集装箱滚装船,在靠近台岛的海域时与台湾滩头的数千门火炮和导
弹部队遭遇,在对方密集火网的打击下,大陆舰艇很可能会被全部击沉;结果也将是极
其惨痛的,大陆军队死亡人数也绝对不是对越作战死亡的数字,而可能是数倍!”在认
为登陆难以取胜的情况下,Francis Chou坚持台湾问题必须要以“早打大
打”方针来解决。他的对策可谓惊天动地:“第一击使用核武歼灭台军主力”。他认为
“使用核武的时机是在第一波攻击时便必须用”、“对台动用核武是不能犹豫的,虽在
道义上会吃亏,全世界都会谴责我们,但为确保胜利就不能顾虑太多”。
  坦率的讲这样的言论倒也不是毫无意义:这种玩命式的威胁对“台独”势力具备独
特的威摄力量。不过,象这样的疯狂主张还是维持“在野状态”为好。姑且不论连提出
者都承认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快速冷血杀戮”在历史上是否会和纳粹的大屠杀相提并
论,也暂不考虑此举会导致国内人民和国际社会什么样的反应,仅从军事方面看,使用
核武就能“在四至七天内取得基本胜利”吗?说得更直接一些就是:那样一来遭到核武
器轰炸的是否仅仅会是台湾?Francis Chou设想核攻击之后便是“快速部
队抢滩登陆及夺占港口和机场,跟着便是呈现万船齐发、千机齐飞横跨海峡的壮观画面
。”试问,这难道不是核突击的理想目标?那些布署在关岛的美国战略轰炸机和空射巡
航导弹不是“可以随时对中国全境发起突然的攻击”吗?你不可能只解除自己不首先使
用核武器的节制却指望别人节制自己。倘若核武器不宣而战的在台湾爆炸,那么这种行
径就会立即在全世界和“邪恶残忍的杀人狂”划上等号。“不惜使用核武器制止这种反
人类罪行”将成为国际舆论的主旋律。到那时,中国的海空军和登陆部队都将成为核武
器的“合法目标”。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都可能会在一场毁灭性的核轰炸中被夷为平地
。中国的渡海登陆编队肯定会被核武器彻底炸掉。这些中国最精锐的部队葬身海底不说
,还要落得个“罪有应得”的下场。
  这里着重分析一下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中国之所以奉行这一政策,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根本没有能力首先使用核武器。这里做一个最基本的兵棋推演。如
果一方要对另一方进行第一次核打击,那么就首先必须消灭其核反击能力。即使以苏联
庞大的核力量对美国进行核突袭,也最多只能做到:摧毁美国所有陆基核导弹、摧毁美
国所有在港战略核潜艇、摧毁美国大部份战略轰炸机——任何时刻都有一部份美国核轰
炸机处于飞行状态,最高时曾达三分之一。可是核突袭不可能消灭美国任何时刻都隐蔽
在大洋上的十多艘战略核潜艇,而一艘“核亥俄”级潜艇至少能携带一百九十二枚核弹
头。仅仅这些核弹头就已经足以把对方化为灰烬。
  所以说,即使是前苏联对美国首先使用核武器都是没有可行性的。而中国只有几十
枚能打到美国的核弹头,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威胁更是毫无可信度与威摄力可言。但是,
鉴于核武器巨大的杀伤威力,即使数量极为有限的核力量也能起到有效的威摄作用,足
以让对方即使占据着极大的核优势也不敢轻易的首先动用核武器。传说当年苏联曾威胁
中国“苏联的核导弹足以摧毁中国一百次”,周恩来坦然回答“中国的核导弹足以摧毁
莫斯科一次”,苏联人当即哑然——摧毁一次和一百次有什么区别?这一切都是以中国
采取核反击战略为前提的。毛泽东和周恩来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正是因为他们比美苏
更早意识到核武器只要双方拥有就是无法使用的武器,还不如索性把是否首先使用核武
器这个难题交给对方。实行这一政策使得中国既没有责任也没有负担,在战略战术上完
全处于主动;既不给某些国家发展核武器的借口,又使中国凭借少量核武器就能够长期
维护国家的安全。这实在是一步好棋,好就好在通过节制自己更加有效的节制了别人。

  最近颇有一些人以美国没有干涉俄罗斯的车臣战争来论证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象俄国
那样拥有几千枚核弹头。事实上俄罗斯的核武器未能向盟国南斯拉夫提供任何保护作用
;而美国没有干涉车臣是因为俄国在当地拥有压倒的常规军事优势。中国根本不可能用
第一次核打击来威逼美国,核武器的作用只能定位在防止美国对中国进行核打击上。所
以虽然中国应当提升中国的核力量,但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绝对不能更改。幻想
用“不惜使用核武”来解决台湾问题是极其危险的,必然危及中国重大安全利益,断不
可行!
  早在陈水扁当选时笔者就指出唯一正确的策略是“冷静对待、长期对抗”。目前两
岸军力对比大陆有能力摧毁台湾却很难攻下台湾,决定了目前双方只能是“不独不统”
的僵持局面。从长远上看,无论是军备竞赛还是经济发展形势都是对大陆越来越有利。
因此理应以“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的战略思维,先坚守不让台湾法理独立
的底线,然后在长期对峙当中逐步扭转局面,并最终解决台湾暂时处于分裂状态的问题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应当充份发挥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综合力量,多管齐下。
其实从军事角度看,台湾未尝不是一个契机。没有台湾问题,建军重点就不会转移到海
空力量、导弹部队这些技术力量上。以台湾为目标的新时期军事建设能 使中国军队在
装备、训练、战略战术上都取得重大发展。而无论将来是战是和,建立强大的军力都显
然是极有意义的。既然建设军力需要时间,处理台湾问题就更无太大的紧迫感。
  台湾不是凡尔赛。只要不被逼到没有选择的地步,我们就不应当重复法德两次战争
的悲剧,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拿出去进行一场极为危险的赌博。倘若贸然发动一场大
规模战争却不幸而败,我们面临的会不仅仅是台湾的永久分裂。西藏新疆分裂势力会趁
火打劫,俄国会趁机向长城以北伸手,美英法德日甚至可能重新来搞变相租界了!我们
的国家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风险。同时我们应当有足够的信心看到时间在我们一边,以
江南之富庶、中原之广袤,只要争取时间先把国内治理好,解决一个小小的台湾又有何
难?我实在不明白流行一时的“早打比晚打好”之说究竟从何而来?
  最后用孙子兵法里的警句结束这篇文章:“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
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
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全文完)
                                      青云直上云间

--
降龙十八掌秘要:
亢龙有悔   飞龙在天   龙战于野   利涉大川   鸿渐于陆   突如其来
或跃在渊   神龙摆尾   见龙在田   潜龙勿用   战龙在野   履霜冰至
震惊百里   双龙取水   鱼跃于渊   损则有孚   密云布雨   旱乘六龙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7.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5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