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全球海盗案件迅猛上升 国际海事组织疾呼打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ul 28 12:57:53 2002) , 转信

  海盗二字对现在的人们来说,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但据国际海事组织7月24日发表的
一份公报说,今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的海盗案件呈上升趋势,其中东南亚海域活动最为
猖獗。国际海事组织呼吁加强地区合作,协调开展反海盗活动。

  ●印尼水域成“重灾区”
  
  根据总部设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国际海事局下属海盗监视中心的统计数字,今年
1到6月全球共发生171起海盗案件,多于去年同期的165件。其中在印度尼西亚水域发生44
起,列居首位。全球共有6名船员在海盗袭击中遇害,其中4人是丧生在印尼水域。另有21
人受伤,23人下落不明。目前全世界90%的贸易是通过海运进行的,东南亚海域拥有世界海
运大枢纽的地位,这也是吸引海盗在此聚集的原因之一。该地区著名的马六甲海峡连接安
达曼海与南海,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仅次于英吉利海峡的全球第二条最繁忙海道,也
是欧、亚、大洋洲和非洲之间重要的海运通道。这里每天都有上千艘船只通过,更成为欧
洲和中东油轮通往东亚的必经之路。但是这块黄金地段由于海盗横行,每年国际贸易遭受
的损失高达160亿美元。这份报告首次把非洲列为继东南亚之后海盗横行的高风险区,其中
索马里是最危险的地区。

  ●贫穷落后是祸根

  东南亚和非洲水域沦为全球海盗活动最猖獗的地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贫穷落后
是其中最根本的一个。自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亚洲金融风暴以后,印尼、菲律宾等东南
亚国家的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贫困人口和失业率陡增。印尼首都雅加达的有关专家认为
,在印尼水域发生如此多的海盗事件,一是装备较为落后的印尼海军管辖如此辽阔的水域
,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印尼海军和水警经常为管辖地段发生矛盾,给海盗造成有机可乘。
长此以往,海盗行为日益成为东南亚人一个“快钱”收入的重要来源。有报道称,在印尼
和马来西亚沿海的个别贫穷落后村落,人们竟以海盗为业发家富裕起来。综观全球5大海盗
活动多发区——索马里半岛、西非和孟加拉湾沿岸,印尼与马来西亚之间的马六甲海峡,
印度附近海域,孟加拉国附近海域以及红海与亚丁湾一带——居民生活贫困,治安不好是
其共同特点。在索马里内陆搞了多年战乱的武装匪徒开始将视线转向大海,从事起抢掠和
劫持船只的勾当。今年上半年在索马里水域发生的海盗案件已与去年全年持平,过往船只
被警告与该国海岸线保持50海里以上的距离。报告说,“船只在索马里沿岸遇到海盗已经
从有可能变成必然。任何船只如果在索马里沿岸附近减速或者停泊,必定会被匪徒上船来
抢劫,因为他们已经一再尝到劫持船只和船员,然后向船主勒索大笔钱财的甜头。”海事
局还发现虽然有联合国的禁运令,但武器和军需品仍然自由在这里出入。

  ●海盗形成现代化托拉斯

  今时今日,海盗自然不可能像古代那样,打着“骷髅旗”,明火执仗地公然行抢。他
们行踪更诡秘,设备更先进,作案手法“更高明”、更残酷。据报道,2001年在马六甲海
峡发生的海盗对商船进行抢劫事件,每宗抢劫案的过程都不超过一个小时。但是海盗作案
的手法总不外乎两种,一是劫走船上的财物,二是干脆连船也抢走,改头换面后待价而沽
。一些海盗还走上了集团化、组织化、国际化的道路。有报道称,东南亚的海盗活动基本
操纵在5大犯罪集团手中。他们已经组成现代化的海盗托拉斯,下设分支机构,在各个地区
都有雇员,活跃于马六甲海峡和印尼沿岸狭窄水道上。他们或者伪装成地方政府执法船只
,以例行检查为名强行登船,或者驾驶快艇在货轮后高速追赶。有些海盗船联合行动,看
起来更像是海上舰队。除了海上远程船只,一些停泊在港口内、近岸处的货船也会成为海
盗洗劫的目标。马来西亚报纸报道,海盗们除非常熟悉船只的航行时间和船上的货物构成
外,还利用雷达确定轮船的位置,通过无线电台和内部人员获取信息,然后使用摩托快艇
和自动武器攻击目标,得手后,混入数百艘小船中逃跑。此外,也不排除某些国家的水上
执法人员与海盗相勾结的可能。国际海事局官员介绍说,95%的海盗拥有武器,并且在逃跑
时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器。海盗是否运用暴力与抢劫所得的财物价值没有必然联系,他们
如何处置船员也随心情而定,稍不顺心便会滥杀无辜。而船员即使不被海盗杀害,也往往
被遗弃在汪洋中的小船或孤岛上,只能随波逐流,听天由命。

  ●海盗问题列入联合国议程

  海盗案的再度上升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国际海事组织是担负打击海盗行为的重
要力量。据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海事组织认为,阻吓海盗的一个办法是增加警力,调拨更
多的船只和飞机,加强海岸巡逻。印尼等国家至少要增加一倍的警力,才能有效监控该国
海域的安全。有关专家也呼吁,东南亚各国应通力合作,在马六甲海峡采取联合保安措施
,既可对抗海盗的威胁,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国际海事组织还呼吁船主在船上安装卫星
跟踪系统。据悉,国际海事组织已经批准生产了一种称为“船只定位器”的装置。这种装
置只有鞋盒大小,因此不难把它放在船上的一个隐秘地方。一旦船只被劫或者遭到攻击,
该装置可以提供重要信息,帮助找到被劫船只或货物。此外,海盗问题也已列入联合国大
会的讨论议程。国际海事组织正在研究现行的国际船员值班、训练和发证标准国际公约,
立法要求加强海员警戒及有关发生海盗罪行及时反应的训练。该组织建议加强地区合作,
建立互相信任及协助的关系,促进和协调开展反海盗活动。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