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snowshuang's bub), 信区: Green
标  题: 台湾特种兵袭扰大陆秘密档案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Nov 15 23:13:06 2002) , 转信



文/特约撰稿员 张平宜
   台湾情报局1962年组织的一支由武装特务组成的海上特种部队,像出没无常的"倭
寇"一样,专门突袭大陆,在风波不断的台海战云中,颇为诡谲
"沿海骚扰"的海威计划
  一向神秘兮兮的台湾情报局在1962年的时候,曾经组织了一支海上特种部队,专门
突击大陆。这项海上特攻行动,代号"海威计划",取其扬威海上之意,曾经活跃一时,
直到中共在华沙会议上严重抗议,要台湾立即停止"沿海骚扰",否则将停止与美国的会
谈,"海威计划"才暂告落幕。尽管反攻大陆已成过眼云烟,但是"海威计划"在情报局三
缄其口下,始终未曾曝光,连在国民党反攻大陆史上也是一片空白。究竟什么是"海威计
划"?对当年反攻大业有何贡献,影响如何?情报局前督察室主任谷正文率先揭露了这段
失落的历史,他正是"海威计划"的原始构想者。谷正文表示,当时情报局之所以会有海
上特攻计划,除了反映时代需要外,也是情报局争功的一种手段。
  1955年,东山岛国民党惨败,朝鲜战争结束,眼看反共契机已过,蒋介石内心焦急
但仍然一心执着反攻大业,而另一方面,情治机关起了内斗,军统势力旁落,蒋经国又
与郑介民联手打算孤立毛人凤,为此罹患末期癌症的毛人凤心情沮丧,不知如何讨蒋介
石欢心,以巩固自己摇摇欲坠的地位。
反攻大陆"学倭寇"
  眼见毛人凤一筹莫展,时任侦防组组长专门负责抓"匪谍",搞海外布建的谷正文献
计:"反攻大陆跟肃清匪谍一样容易,但必须从海上做起,而且要别出心裁。"
  如何别出心裁呢?谷正文的想法是学"倭寇",他搬出了明代倭寇理论,指出少数沿
海倭乱造成明朝心腹大患的实例,并举出后来郑成功父子在台湾建立海上堡垒反清复明
的历史,说服了毛人凤。
  时机成熟后,毛人凤向蒋介石报告武装特务突击大陆的计划,当时参谋总长彭孟缉
的第一个反应是:"我们堂堂的国军怎么可以学倭寇?"蒋介石倒是不反对,甚至连"倭寇
"字眼都接受了。有了蒋介石撑腰,情报局放心动作起来,开始招兵买马,寻找"倭寇"人
才;同时,情报局也在日本神户港口成立一个"办当店",藉此国际转进港接触并吸收大
陆船员,搞起情报统战。
没想到1955年10月份毛人凤就病逝了,继任者张炎元对此计划毫无兴趣,"倭寇计划"停
摆了5年。直到1960年10月,叶翔之接任情报局长,才又重起炉灶。
  在叶翔之主持下,情报局成立了一个机密的单位,化名"秋实斋",表面上做的是船
艇研发,暗地里进行海上突击的特种任务,当时这群人在情报局言行举止始终蒙上神秘
面纱,被形容为"特务中的特务"。
  搞海上突击,船艇扮演重要角色,大船目标显著,只有靠小船才有机会偷袭。为了
设计轻薄短小全新的突击快艇,情报局找来在日本石川岛学造船技术的工程师萧启昌,
搞起了研发工作,同时为了制造无人驾驶的炮艇,商请扬名美国的电子科学家朱兰成指
导,又从海军工程学院电子研究所征调了两位硕士李耀武、刘啸曦,一位博士韩光清参
与研究工作。另外则由情报局发函至"国防部",从"海军总部"情报署调来擅长水中爆破
,曾任蛙人大队队长的刘醒华担任仿倭寇的部队训练总教官。
  以当时的反共环境,自动应征"倭寇"的几乎来自社会各阶层。谷正文说:别以为"倭
寇"好当,面对危险任务,并不是人人都勇于赴死的,必须怀抱"烈士心肠名士胆",具备
"杀人手段救人心"。
  要管理训练这不寻常的特种部队并不容易,训练总教官刘醒华说:"不管他们过去身
份如何,一旦加入突击工作后,我都一视同仁,尤其面对九死一生的任务,首先他们必
须通过所谓'地狱式'体能极限的考验,及格了才能接受进一步的战术训练。"
  每次出征,都有一笔奖金,五千一万不等,有少数就是冲着这笔高酬而来。出发前
领一半,回来后再领剩下的一半。有些人会将这笔钱换成金子攒起来,有些人则是拿去
花天酒地图个痛快,另外情报局也会按惯例,在出发前夕举办"告别宴",让大家吃饱喝
足,颇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
  ……
  欲知详情,请查阅《凤凰周刊》总第92期(订阅电话:0755-25934569)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8.71.22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6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