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Green
标  题: 台湾小史+日本佔领台湾的经过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02日16:51:39 星期三), 站内信件

本文取自《台湾民主国之研究》/黄昭堂着

第一章 日本的台湾佔有

一、台湾小史
    台湾岛面积与九州相仿,是一个充满绿色的岛屿。十六世纪时,
令航行於其近海的葡萄牙人惊叹说: 「喔!多美丽的岛啊!( IIha
Formosa! )」。 这个岛位於吕宋岛北方,面临东海,虽佔地理要冲
,但开发较迟,迄至十七世纪以后才被列国瞩目。在此以前,只不过
是倭寇、海盗之类的巢窟。其原住民是以狩猎维生的印度尼西亚系人
(高山族又称原住民)。
    另一方面,澎湖群岛则较台湾岛早被大陆王朝瞩目。元朝在十四
世纪在此置巡司,隶属於对岸的同安县,但於一三七二年裁撤。约在
二世纪以后,一五六三年(明?嘉靖四十三年)改置巡检司。但不久
,这也被裁撤。到了明末,澎湖也变成海盗的巢窟了。如此这般,元
朝与明朝虽都曾短期间佔有澎湖,却也都放弃了它。
    明朝放弃了澎湖之后, 据点置於巴达维亚( Batabia )的荷兰
东印度公司( Compagnie Hollandaise Des Indes Orientales )发
现了位於对日贸易航道之澎湖的重要性。於是,在一六二二年(明?
天启二年)时,荷兰舰队佔有澎湖,并构筑了要塞。对此,明朝则希
望荷兰人能退出其属地之一的澎湖,而移转至仍未入任何国家版图的
台湾岛,在那里构筑防禦工程。但荷兰未予接受,而与明引起战端。
迄至一六二四年,荷兰有感於战事上的不利,而同意依循明朝要求,
退出澎湖群岛,佔据台湾岛。於是荷兰人乃依同年所签条约,在明军
支援下将根据地移转至台湾岛。其实,佔据台湾岛非出自荷兰人之本
意。然而,台湾岛在贸易上地位优越,且由於荷兰人从明朝获得贸易
上的特权,引起当时已佔有菲律宾,而与明朝从事贸易的西班牙之注
目、认为权益受损而加以抗拒。荷兰人在安平构筑红毛城-热兰遮城
(Zeelandia),而在台南建立赤崁城(Provintia)又称(Providentia)
,开始经营台湾,只不过其控制地区只限於台湾南部的安平、台南一
带。在这样的情势下,西班牙人为了对抗荷兰人,乃派遣远征军到台
湾岛北部,於一六二六年佔有基隆,构筑圣萨尔瓦多城(San Salvdor)
,并於一六二九年在淡水建立圣多明哥城(San Domingo)。於是,台
湾岛的北部与南部,各有一部分变成西班牙与荷兰的殖民地。
    相对於西班牙仅利用台湾岛为贸易中继地,荷兰人则进而着手农
业开拓,并奖励大陆的汉人移入。
    另一方面,荷兰人的台湾政府,认为西班牙割据北部为不利,而
於一六四二年北征西军予以降服。结果,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的统治
只维持十六年即告崩溃,而形成台湾为荷兰人独佔的局面。然而,在
台荷兰人也开始面临厄运。原来崛起於满洲的清朝,突破了长城南下
,而击败明朝主力,几乎席卷大陆。此时,效忠明朝的郑成功,虽奋
战於华南沿岸一带,致力於复兴明朝,但被清军追迫而想到台湾寻求
活路。
    一六六一年四月,郑成功率兵二万五千人进军台湾岛攻陷赤崁城
,而在该城内开闢承天府,改称台湾为东都。第二年--一六六二年
,郑成功又降服了盘据於圣多明哥城的荷军。於是,荷兰人在台湾岛
三十八年的统治乃告终结。
    郑成功虽然收复台湾,但志不在蛰居台湾,一心想灭清复明。郑
成功因乃母出身日本九州平户,一方面求援於德川幕府,一方面为扩
充势力而计划攻取吕宋岛。不料,在渡台五个月即病殁,雄图未能得
逞。
    继承郑成功的是长子郑经。郑经在位十九牛,始终与清朝交战不
断。
    郑王朝存续期间,陆续有企盼复兴明朝的人与不甘被满清统治的
人过来台湾。由此缘故,在台湾的郑王朝乃对清朝形成威胁。於是,
清朝颁佈「迁界令」(清?康熙三年-一六六四年),将福建与广东
的住民迁移距海岸三○里的内地,而设境界禁止区域内之居住与农耕
。一方面又厉行一六五五年(清?顺治十二年)所设的「海禁」,以
期藉禁止船舶入海来防止大陆向台湾的渡航。然而,此一措施,反而
使沿岸各省住民生活穷困,结果更促进了密航移民台湾,在台汉人数
量因而不断增加。如此一来,清朝对郑王朝的存在感到威胁,而决心
以武力征服台湾。
    一方面,郑王朝由於郑经之死,引起继承的内斗,而因内政之紊
乱,以及庞大军费之重压,致使民间怨声载道。清朝乃乘机指派主张
征服台湾的施琅攻击台湾。一六八三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清军
首先攻佔澎湖,接着因丧失斗志的郑王朝降服,轻易地入侵台湾。於
是,郑氏家族对台湾的统治,乃仅二十三年即告崩溃。
    本来,清朝远征台湾,目的不在於佔有台湾,消灭反清势力郑王
朝才是它唯一的目的。目的既已达成,清朝原是想放弃台湾,由於攻
台有功的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之坚持,清朝终於决定佔有台湾。於
是,台湾岛才并入大陆王朝的版图。
    清朝虽佔有台湾,却也因惧怕反清烽火再燃,所以採取了将台湾
隔离大陆的政策。郑氏家族据台时清朝所颁佈的海禁令乃以另一形式
延续下来。  
    清朝佔有台湾随后所颁佈的所谓「台湾编查流寓」的条令,订有
「居住台湾而无财产、职业者则将强制遣返大陆」之类的严厉规定。
关於渡台的限制亦规定如下三禁:
    一、渡航台湾者必须事先取得许可,密航者处以严罚。
    二、渡航台湾者不得携眷,已渡台者亦不得迎接家族。
    三、广东屡成海盗巢窟,因积习未改,其住民不许渡台。
    如此这般,清朝是想藉渡航限制来孤立台湾。这种渡航限制,尔
后时缓时紧,直到二世纪以后,清国将台湾割让日本之前才被解除。
    不难想像,在渡航限制缓和时,有移民大举渡台。但在限制趋紧
时,也不断有人钻法律漏洞密航的。仅在一七五九年(清?乾隆二十
三年十二月至二十四年十月间)约一年期间,因密航被破获的案件即
达二十五件,从被逮捕者达九百九十余人亦可窥知当时密航盛行的一
斑。尽管清朝当时有一连串限制措施,台湾的人口一直增加,在一八
一一年(清?嘉庆十六年)时达一九五万人,而在一八九三年(清?
光绪十九牛)时更达二五五万人。
    人口的增加促进了台湾的开发。清朝初佔台湾时,已开发的地区
,只不过是浊水溪以南,下淡水溪以北的区域,至於北部则仅限於基
隆、淡水及西海岸极少部分而已。清朝将台湾并入福建省,而归兼管
厦门的分巡台厦兵备道统治。在台湾岛内则置台湾府於台南,并将台
湾分为:诸罗、台湾(台南)、凤山三县治理。清朝当局因恐汉裔移
民与原住民发生冲突,也为了防止移民入山叛乱,而将居於三县山中
的移民迁出离山岳地带十里以外,并命令挖掘堑壕做为境界。然而,
移民却随着人口增加而漠视禁令,大力推进开发。由此缘故,於康熙
、乾隆年间(十八世纪)有台湾中部与北部,嘉庆至光绪年间(十九
世纪)有东北部及东部相继开发,在西部,亦有移民往内陆扩展开发
区域。他们强烈的开发欲望逼迫原住民退入山地,也正因为如此,原
住民开始仇视移民,双方不断发生冲突。
    另一方面,清朝当局虽然对移民的拓殖加以限制,却也随着他们
开拓的进展而扩大其统治区域。及至清朝统治台湾的末期,其统治组
织已扩大为三府、四厅、一直隶州、十一县。尽管如此,清朝对台湾
的统治,始终很消极。其消极性被喻为清朝统治台湾的特色。加之,
由於大陆派来的官吏,素质粗劣,官民间语言的隔阂,对台湾住民的
高压政策等缘故,使台湾不断对清朝发生叛乱。在清朝的台湾统治史
上,台湾叛乱之多,几乎达「三年一小叛,五年一大乱」。然而,及
至一八七四年(清?同治三年-明治七年)日本出兵台湾,法军於一
八八四年乘清法战争之机会登陆台湾北部佔有部分土地,清朝才体认
台湾的重要性,决定用心加以经营。於是在一八八五年(清?光绪十
一年)将台湾拨出福建省,分置为一省,而称为福建台湾省(为防混
淆,以下简称台湾省),同时,任命贤吏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刘铭传刻意经营台湾,自一八八六年赴任起,至一八九一年卸任
止,前后五年期间有无数建树。具体而言,除了开筑道路之外,在交
通方面,铺设台北至新竹之间的铁路,开拓新式汽船航线等,并创设
邮政制度与电信设备谋求通信连络的简便化。此外,也致力振兴产业
。且使土地之所有明确化,藉以修正紊乱的土地制度。刘铭传在台湾
的治绩,几被评定为台湾近代史的嚆矢。  
    尽管如此,刘铭传的台湾建设,是在短期间急促进行,且经费都
在现地调度,因而中途挫折,使他不得不辞职。他卸任后,由市政使
邵友濂昇任巡抚,但邵没有雄图大略,因而改废刘铭传的施策。其后
不久,日清战争爆发,邵乃辞去巡抚返回大陆。
二、佔领台湾的经过
  自明治维新以来採取富国强兵政策,而窥探向外发展时机的日本
,终於乘邻国朝鲜所发生的东学党之乱,毅然於一八九四年出兵朝鲜
,而与自任朝鲜宗主国的清国展开战端。同年八月一日,日清两国宣
佈战争,而战况趋向不利於清国。日本军於十月二十五日渡过鸭绿江
,攻陷九连城、安东,并於三十一日佔领凤凰城。次年一月间攻陷山
东省一角,二月间掌握了威海卫及周围,并降服了北洋舰队。三月间
,除佔领澎湖岛之外,在北方集结军队於辽东半岛大连,经攻破山海
关之后,形成直冲北京的态势。
    清国之向日本妥协,是早在一八九四年九月,北洋舰队蒙受决定
性打击,而清国势力被驱逐朝鲜半岛,败色趋浓的时候就决定了。当
时虽有职司外交的总理衙门,但因深受西太后信任、位居北洋大臣、
直隶总督、而实际掌理外交事务的李鸿章,向列强请求调停。然而,
出乎李鸿章所料,联合调停案由於列强间政策的不一致而未能成功。
十月间有英国向日清两国试探以朝鲜独立、赔偿战费为条件的和谈,
十一月并有美国提出斡旋。但当时日本的舆论相当疯狂,大有未攻陷
北京不讲和之势。急於求和的清国当局,於十一月间透过美国驻北京
公使 Charles Denby,Jr 以朝鲜的独立与相当数额的赔偿金为基本条
件向日本提出和谈。接着又派遣天津海关税务司 Gustav Detring 到
日本试探和谈,但都未被日本接受。当时已迈进南满,沈缅於连胜气
氛的日本朝野,已不再满足於朝鲜独立等的条件,而一味想等待清国
进一步疲惫之后,一举要求割让领土。
    清国当局深恐事态恶化。 鑑於 Detring 因非「正式使节」而被
拒绝谈判,乃於十二月三十日改任命尚书衔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左侍郎
张荫桓及头品顶戴兵部右侍郎署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和谈使节。说来,
清国可真是太过急於和谈,才未能看出日本并无和谈之意。
    其实,日本大本营早已计划南方作战,而在一八九四年八月间决
定冬季作战方针时,已看准可在冬季佔领台湾。然而,为了歼灭北洋
舰队既耗时,且又有人强调冬季仍可进行直隶平原之决战,以致丧失
贯彻南方作战的机会。十一月下旬旅顺沦陷后,大本营即重新检讨作
战计划,准备以主力军攻陷山东威海卫,歼灭残余的北洋水师,另以
部分兵力佔领台湾岛及澎湖群岛,藉以巩固和谈时的有利地位。於是
,在次年一月间,北洋水师降服时,大本营便向混成支队司令官比志
岛大佐下达出动命令,并於二十日命令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享中将
佔领澎湖岛。可见,当张、邵和谈使节团一行到达日本大本营所在地
广岛时(一八九五年一月三十日),正是日本的南方作战已付诸行动
之时。事实上,日本是企图在台湾方面造成军事胜利的既成事实,以
便巩固佔领台湾的基础。
    下面针对日本企图佔领台湾的经过,加以概述。日本政府在一八
七四年入侵台湾时,原想视情况佔领台湾岛的一部分,结果未能得逞
。但尔后,对於佔领台湾一事,仍时加探讨。例如:天津领事竹添进
一郎预料俄国与清国终将开战,而主张届时日本应向清国宣战,而於
一八八○年(明治十三年)十一月间,写密函给当时的外相井上馨建
议说:「日本对支那之战,未必大量的军备,只需派一两艘舰艇装载
陆军攻取台湾或舟山.....。 」一八八四年(明治十七年)清法战争
时,法军封锁台湾并佔领部分北部领土时,似乎日本佔领台湾的可能
性已被推翻了。日本驻彼得堡公使花房义质打电报回国说:如台湾落
入欧美手中,势将危及日本南部诸岛,并提出:「我独佔台湾之计」
。此外,驻北京公使榎本武扬向清国总理衙门警告割让台湾给法国为
不利一事,显示日本不外是希望在日本未佔领台湾以前,由清国妥为
保持。
    一八九一年前后视察台湾的福州领事上野专一提出报告说:台湾
在政略上是将来日本最须关注的地方, 「其丰饶令人惊叹.... 委实
是天赐宝库」,又「如致力其内地之开拓,不难创造出东方一大富饶
之土地於该岛上。稻垣满次郎在其<东方策结论草案>,以「台湾之
位置可喻为东方之君士坦丁堡,故日本应从国策观点对台湾投以最大
关注。」一语唤起政府之注意。
    从这些提议可知,日本朝野都未放弃佔领台湾的念头。在日本军
部中,海军最渴望佔领台湾。海军内部毋宁认为辽东半岛不如因时制
宜,逼清国暂时让与朝鲜,再由日本租借即可。至於台湾,则主张:
因位居台湾海峡之要冲,必须纳入日本版图。甚至,在最初起草的讲
和条约草案(十月八日)之中,除了仅以辽东半岛为割让要求区域的
提案,亦有仅以包括澎湖岛在内的台湾地区为割让要求区域的提案。
可见,醉心於台湾作战的日本,在未见成果之前,自然是不会有和谈
的兴趣了。张荫桓代表一行到达日本时,日本人都在叫嚷:「一般人
心仍未厌战,和谈为时尚早」,无论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或外相陆奥宗
光都持和谈时机未成熟的观点。他们毋宁认为:此时接受和谈,非但
不能达成和谈的目的,反而会泄漏日本打算对清国要求的条件,而徒
然引起国内外的争议。於是,日本当局针对张、邵清国代表所提委任
状,以「徒具委任状形式....未能认定全权委任状」为藉口,而於隔
两天召开的日清两国全权会谈中,宣布说:「因不得不认为清国政府
无意以诚实协调此一重要问题,故未能继绩进行会议」。即使清国代
表的委任状有所欠妥,这其实只不过是日本当局的藉口罢了。事实上
,日本当局原已由清国的前例预测其委任状将有不妥之处,而预先准
备妥口实的。日本当局在等待和谈时机,而希企在和谈时由具全权代
表身分,且对割让领土的问题能说服朝廷的重量级人物,例如:恭亲
王奕诉或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出面。这从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二月
二日对清国代表的演说与谈话中可明确地看出来。
    被拒绝和谈的张、邵一行,於二月十二日离开日本,踏上返国之
途。另一方面,急於谋和的清廷,知悉日本的意向之后,乃恢复了因
战败之责议处的李鸿章之名誉,而於十三日任命其为和谈全权代表。
    被喻为观察内外情势之才能在清国最权威的李鸿章,看出日本要
求割让领土之野心,而认为唯有接受日本的要求,别无他途。同时,
也为防备他本身日后被追究责任,而预先取得清廷的承诺。
    李鸿章一行於三月十九日到达下关,而於二十日与日方全权代表
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举行第一次会谈。
    清国当局的当务之急,乃是实现日清两国之停战,而日方则不轻
易应允。在第一次会谈的五天前,即三月十五日,日本军才开出佐世
保港口准备去攻打澎湖群岛。日方在极机密里推进澎湖作战,到二十
三日登陆澎湖之后,才於次日二十四日伊藤、李第三次会谈中透露日
本已进军台湾。李鸿章这才发现日本不轻易接受停战,原来是因「已
派兵至台湾」。李鸿章早已察知日本对台湾有所觊觎,辽东与台湾的
割让已在所难免,却也没有料到对方的计划如此周到。日本当局似乎
想在台湾方面也要先确立军事胜利,才答应停战。然而,在二十四日
的会谈以后,发生李鸿章被日本凶汉狙击的事件,使日方急生让步的
需要。同时,佔领澎湖也告成功(三月二十六日),因此,答应了停
战的要求。
    尽管如此,日本当局的让步,终归是有限度的,二十八日所提示
的停战约款日方草案有列明台湾岛与澎湖群岛不在停战范围。由此可
知日本觊觎佔领台湾,已不单是臆测或危惧了。李鸿章试图将台湾列
入停战区域,但徒劳无功。三月三十日签订的日清停战约款内有约定
奉天省、直隶省、山东省各地的停战。虽没有像当初的日方草案那样
提及台湾,却也无异把台湾排除在停战区域之外。如此这般,日本当
局於四月一日将和约草案提交给李鸿章,经双方代表折冲之后,於四
月十七日正式签订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条约内容虽与日方当
初的草案相较,在奉天省地区之割让范围、赔款、开港场数等获得日
本若干让步,但实际上是近乎照原案通过。由於这个条约,清国向日
本付出赔偿金二亿两与多种商业特权,此外,并割让辽东半岛与台湾
给日本。
    日本佔领辽东半岛引起了俄、德、法三国的干涉,三国驻日公使
於四月二十三日赴日本政府外务省提出异议。日本经不起三国的压力
,乃於五月五日决定返还辽东半岛,并透过驻该国公使予以通告。其
返还条件决定留待日后由日清双方折冲,而日清和约则照预定於五月
八日,在芝罘完成无修正批准互换。
    由於马关条约的批准互换,台湾依法归属日本所有,日本政府旋
即於五月十日将海军军令部长子爵桦山资纪海军中将晋昇大将,而任
命为台湾总督兼军务司令官。桦山总督於二十一日制定台湾总督府暂
行条例,於二十四日率领文武官僚,由宇品搭乘横滨丸轮船赴台湾。
    在此以前,日本为进攻北京而派遣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所率领的近
卫师团开向大连,近卫师团於四月间抵达大连后不久即见到日清两国
和谈成立。由於日本决定佔有台湾,当接收台湾时,预料将遭遇台湾
住民的抵抗,近卫师团随即被派往台湾。五月二十七日,近卫师团在
琉球那霸背面的中城湾,与桦山总督一行会台,而於二十九日驶向台
湾北方的海上。
    马关条约第三条规定「俟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应各选派官员
二名以上为共同划定疆界委员,就地踏勘,确定划界」。因此,清国
当局任命曾任和谈全权代表之一的李经方为台湾授受委员,但李却托
词生病而坚决辞退。然而,表示李鸿章、李经方父子应负割让台湾之
责,故应由李经方担任此一耻辱任务的意见很强烈,清廷乃勒令李就
任,於是李也不得不接受其任务。李经方惧怕登陆台湾后,被因割让
台湾感到愤慨的台湾住民所杀害,因此,要求日方全权代表桦山总督
,不登陆而在海上辨理手续。於是,台湾授受的手续,便於六月二日
在停泊於台湾东北端的三貂角外海上的军舰上办理。
    如此这般,日本之佔有台湾,在国际法上与事务性手续上都有依
据了。但此时,在台湾岛内却在发生前所未料的状况。日本军虽提前
於未完成台湾授受手续的五月二十九日就展开登陆战了。但在这之前
,台湾已宣佈独立,而於二十五日创立了基於共和制的台湾民主国。
第二章 列国与台湾的割让
一、清国内部的反应
    清国基於讲和条约赔偿日本二亿两与给予许多利权外,也割让台
湾给日本,但由於三国干涉而得以保留辽东半岛。然而,在接受这些
条件之前,清国内部乃经过了一番波折。这期间在台湾岛内发生的割
让反对运动,其后不久被创立的台湾民主国,以及,在台湾各地发生
的武力抗日运动等,到底与清朝有什么关连呢?为了查明事实,笔者
拟先就清朝内部诸势力对於台湾割让问题所採取的态度加以研究。做
此研究时,有关台湾问题的争论因已包含於讲和条约之中,因此,有
必要观察清国内部对讲和条约的反应。
    很明显地围绕着讲和条约之清廷内部的意见可分成二种。而且有
关讲和的争论并不止於清廷内部,连中央官衙的官吏,甚至地方的督
抚(总督、巡抚)以及知识分子都卷进争论的漩涡。有强调反对割让
台湾者,也有把台湾置之度外,而强调辽东半岛不可让者,惟均为数
甚少,反对讲和的大部分论者对条约的全部内容面有难色。与此相反
,不管讲和条约的内容为何,在推动提前缔结条约之所谓讲和赞成论
者,则以其强大势力为背景积极在进行讲和。这种鲜明的意见对立,
并非有讲和问题之后才发生,追溯根源即可见於日清开战当时之和战
两派的对立,甚至更早的光绪帝派与西太后派的权力斗争。
    清末五十年间的政治系由西太后总揽,西太后的权力是至上的,
其间,皇帝是有名无实的存在。盖光绪帝(幼名载湉)成为皇帝乃是
西太后所立,而西太后之所以忽视惯例立自己外甥当年四岁的幼儿为
皇帝,不外是要使自己的垂帘摄政得以顺利进展。因此,光绪帝至即
位后十三年的一八八七年(清?光绪十三年)才亲政之后,也依然止
於次要的存在,人事行政权均掌握在西太后手中,重要政令须经其裁
决。随着光绪帝成长,推动以皇帝为主之政治的势力也逐渐培育出来
。而为其核心者,则是重臣翁同龢、李鸿藻等人。然而,当一八八四
年弹劾重臣时,时为军机大臣居於政权中枢的翁及李乃被免其职,而
另行任命日后推动日清讲和之孙毓汶为军机大臣。日后,李鸿藻恢复
为礼部尚书而得与户部尚书翁同龢共同辅佐光绪帝乃是在光绪帝亲政
之后。
    另一方面,李鸿章则深获西太后的宠信,他投入巨款创建北洋陆
海军将之统率,并兼任大学士、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等要职,因而在
军事、政治、外交各层面夸耀着其极大的权力。他与翁同龢等人之关
系的恶化乃开端於一八八四年的重臣弹劾,而至光绪帝亲政时,力谋
以皇帝为主之政治的翁等人,与仍然视西太后为最高为政者的李鸿章
等人之关系更加恶化,在政策面也事事对立。
    在朝鲜的日清关系一激化,以光绪帝为主,还有翁同龢、李鸿藻
等人主张对日开战,但李鸿章等却坚持和平论。於是光绪帝派与西太
后派就分别以主战论与和平论的形态进行抗争,而成为和平论者之主
张的根据,则是无法坚信能战胜日本之同时,也担心对是年预定举行
的庆祝西太后六十一诞辰大典带来障碍。结果,主战论者被李鸿章等
仍然在期待列强调解之和平论者所牵制,而至日清两国舰队在朝鲜近
海发生遭遇战时,才作出开战的决定。其时,掌理财政的翁同龢,则
尝试停止支付西太后宫殿颐和园的兴建费,以之移用於战费。从这原
委来看,日清战争对清国而言,在国际上乃是日清两国之战,但在国
内则可以说,那是光绪帝派的主战论者,与西太后派的和平论者之间
的斗争吧。的确,「帝党主张开战是为了透过战争削弱后党之势力,
而后党主张和平则是意图保存自己之势力。」
    与日本军之战,结果是由李鸿章所率领的北洋陆海军担任,而其
惨败则导致李之下台,促进光绪帝派的发展。由於战败的责任,李之
北洋大臣、直隶总督之职被革职留任(清制,惩罚官员之法,夺官员
的品级及附随的顶戴,而仍留於现职,视日后的功劳再给予现官的待
遇)。清军的战败虽於清朝中枢的势力图引起了某些程度的变动,但
李鸿章依然留任於大学士职,而最高机构军机处则有和平派首脑徐用
仪,孙毓汶留任为军机大臣。徐、孙均兼任总理衙门大臣,而徐更任
吏部左侍郎,孙则任兵部尚书。和平派的势力依然极大,由於有西太
后在背后,其势力是不可动摇的。
    这种主战、和平论者的斗争,表面上是以反对或赞成讲和条约的
形态,在反覆进行,实质上却是光绪帝、西太后两派的权力斗争了。
在光绪帝之亲信文廷式以及翁同龢、李鸿藻等人控制下之翰林院首先
燃起了反对讲和条约的烽火,乃由来於这种背景的行为吧。讲和反对
论者的主张虽具有与日本再开战斗的意思,但时至清军遭到惨败的今
天,他们并非真正有交战的意思存在,令人感受到那不过是对主张讲
和之政敌的一种谴责罢了。
    不管清廷内讲和反对论者的真意何在,他们点燃之反对讲和的火
焰却在条约签署前后至批准交换这段期间,扩大到全国性的规模。各
地反对之声音以代奏的方式提出於清廷。条约是四月十七日签署的,
但在同月十五日至五月八日批准交换之日这段期间,提出於清廷的代
奏以及上奏文则高达约一四○件,署名人数达到数千人。这些人几乎
都採连名的方式,而且是居住北京的史官或地方的举人为多。户、吏
、刑、礼、兵、工六部的中坚官吏的一部分也加入。此外巡抚与总督
的半数也赞同这项反对之声音。於是,对讲和之赞成与反对两论就越
过清廷内部的权力斗争,而发展到成为清朝官界及知识阶层所关心的
一件大事。
    对讲和的谴责之中,虽也有不少是针对担任缔结条约之李鸿章、
李经方父子所作的人身攻击,但这些代奏、上奏文之反对讲和的论调
却是忧虑清国的将来者,因此,各个之论点甚为相似。即辽东靠近北
京,若割让给日本等於被日本抓住要害,奉天有皇祖之陵,因此,割
让辽东乃攸关社稷之存亡,台湾不但物产丰富也是华南七省之门户,
若将之割让必陷华南一带之国防於危地,割让领土之不利不仅如此也
,连日本这种小国都要割让领土给他,那么尔后受到拥有数倍日本国
力之列强的侮辱时,必无法拒绝列强之领土要求;鑑於俄国、法国、
英国正在分别窥视满洲、广西、西藏、广东的现状,领土之割让徒使
清国遭到分割的灾难;此外,若给予日本巨额赔偿金,财政状况必显
着恶化,使得国家衰败等。基於以上理由,他们认为与其与日本讲和
纵使无胜算也不如将赔偿金金额之一小部分用於国防打持久战,以待
小国日本之衰弱,因而几乎都主张继续进行战争。
    提倡反对讲和的这些人之中,有不少是过於相信清国的国力或不
了解内外的情势才反对讲和,但无论如何,企图在鸦片战争以来被列
强陆续蚕食的这个国家施行新政藉以恢复国威之运动,与反对讲和有
密切的相关是不容怀疑的。日后活跃於维新运动的梁启超也跑在前面
提倡反对论。特别是在康有为所指导的所谓「公车上书」,反对论尤
其高涨。是年恰值会试之年,各省的举人云集於北京。康有为则召来
十八省的举人一千二百名开大会,主张讲和条约的废除。大会参加者
之中,有十六省六○三人署名於上奏文。这时的上奏不止於反对条约
,也发展至要求彻底的政治改革。尽管澎湖失守,台湾被排除於日清
停战定约的停战地域,迄今未引人注目的台湾问题也随着反对讲和的
趋势日益高涨而登上舞台了。
    那么,讲和赞成论者对台湾割让问题是持有何种观点呢?有关这
个问题,可以缔结条约之清国全权代表且强力推动其批准的李鸿章为
代表来加以说明。尽管讲和条约的内容不利於清国是过重的负担,他
却签署於该条约,他之所以如此做不外是他害怕已经佈置好阵势即将
攻击北京的日本军,乘势攻进北京,使清朝的存在本身陷於不保。微
不足道之台湾的轻重,这时已经不再是问题了。之前,讲和谈判正在
进行时,光绪帝为因应日本提出的要求曾透过总理衙门,命令李鸿章
以包括澎湖诸岛在内的台湾南部割让给日本,清国则保留台湾北部这
个案与日本交涉,但李鸿章并未採纳。纵使他有「割台之半与之,〔
日本〕亦未必允」这个认识,「一岛两国分治,口舌既多,后患亦大
」之虞,却左右了他的态度。
    这段时间,台湾已经再三发给北京反对割让的声明,但李对这种
反对运动甚为冷淡,认为「恐生事变,与华官无涉」而採取在台湾的
任何事态均与清国无关的态度,又认为「台多乱民,傥官为唆耸,徒
滋口舌,贻累国家。」,卖弄恰似台湾的反对运动是由来於好乱之台
湾住民之性格的言辞,力戒清朝官吏不可参与。由此可见,他对台湾
的执着是非常限定的,所以,三国干涉的结果,返还辽东可期,他就
说「盖日本已覆俄国,允退还全辽,台湾不可自我屡翻。」,害怕因
台湾问题而推翻辽东返还的决定。以国家之大计为前提时,优先考虑
京畿之安全、确保对京畿安全有直接影响的辽东等,是可以理解的,
但若指台湾的反对运动为「台民如此凶横」而建议敌国日本之总理大
臣:「台湾主权,业经交与日本,日本自应派水陆各军以资弹压保守
平安。」,就不得不说他的眼中根本就无台湾的存在了。
    然而,这并非意味着这些讲和赞成论者在积极赞同割让台湾并加
以推动。毋宁说是害怕阻止割让台湾可能导致讲和问题发生纠纷,是
时日本若再开进攻,清朝本身可能崩溃。因此,三国干涉开始当初,
他们期望台湾割让问题也能比照返还辽东来加以解决。但是被告知那
是不可能的,他们就害怕给予返还辽东不良的影响,而从这个问题退
出。尽管三国干涉正在进行中,讲和赞成派的首脑军机大臣也是总理
衙门大臣的徐用仪、孙毓汶等人却在迫光绪帝批准条约。其他重臣也
未特意加以反对,於是五月一日决定批准条约,三日光绪帝终於盖章
了。从这过程也可推测出来,至少对讲和赞成论者而言,阻止割让台
湾并非他们所关心的大事。
    那么,讲和反对论者又如何呢?大部分的反对讲和者是地方的知
识阶层,但这些人只是意气轩昂却未有实力,其主张无法付诸实行。
就连那些居住北京反对讲和之一部分中坚官吏也未有实权。所以,这
些人的反对只不过是抗议而已。拥有权力的地方督抚也在高呼强硬论
而已,其所期待的是列强之干涉。提倡反对讲和之督抚们的奏电,几
乎都在三国干涉开始之后才发出,是因为三国干涉这个有望的新局面
加强了这些地方督抚的信心,才使他们提倡对日强硬论吧。日清战争
全部始终於北洋陆海军与日本军的战斗,而地方督抚则几乎全部都保
持中立的态势,这些人的心态由此已可略窥一二。这些督抚在提倡反
对讲和时,并不意味着要依自力贯彻对日战争,而是在依靠列强的力
量使日本畏缩。光绪帝亦同,他也无意与日本再开战斗。
    讲和反对论者对将左右清国将来之整个条约所持的意识既然有这
样的界限,那么,他们对遥远的孤岛台湾所给微不足道的支援也就可
以理解了。日清两国停战以来,户部(掌理财政)对台湾的直接支援
不超过五○万两。而且此金额,是南洋大臣张之洞以总督身分在统治
的江苏省将来取得借款之后,要返还户部为条件,恳请将一○○万两
支付给台湾才获得的。
    日清战争正在进行时,就痛感强化台湾防备的必要性,其时,尽
力於防备之强化耆,除张之洞外,尚有闽浙总督边宝泉、两广总督谭
锺麟等。可是,除张之洞外,至少在日清停战至台湾民主国被创立之
间,无论边宝泉,或是谭锺麟均未给予台湾援助。清朝官宪之中,最
关心台湾且给予种种支援者乃是张之洞。
    张之洞与台湾省署巡抚(代理巡抚,以下简称巡抚)唐景崧是师
弟关系,所以张之洞对台湾的关心有由来於个人感情之一面的同时,
身为负有防备华南责任的南洋大臣,对具有国防价值的台湾也抱有强
烈的关心的缘故吧。但是张之洞也未必固执将台湾置於清国之完全主
权之下。他老早就认为清国对台湾只要拥有名目上的主权即足,而早
於日清开战当初,就计划以台湾质押向欧美起债以筹措军费。此案虽
被清廷採纳,但结果却未实现。其后,清国战败,日清讲和谈判一开
始,他就再次建议将台湾的权益给予英美,以要求两国防卫台湾。张
之洞这样的策划,系起因於他认为日本与英国不同,是邻接於清国,
加上其压迫是急待解决的问题。相对的,清英两国目前并未有紧张关
系,也就是所谓「远交近攻」的方策。他的这种提案并不限於英国,
也向美国、俄国、德国、法国提出过。
    总之,可得而知,反对整个讲和条约的讲和反对论者是如何地期
待着列国的干涉。三国干涉的开始,鼓起了这些人的气势,於是光绪
帝四月二十七日派驻俄公使许景澄与俄国交涉更进一步的武力干涉。
就这样,清国企图废除条约乃至阻止割让领土的对外交涉就活泼起来
了。

--

从来佳茗似佳人

    清香岂宜一壶倾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6.16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5.2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