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gemouse (LION), 信区: Green
标  题: 进攻台湾(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1月03日19:28:57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事实上大陆军队的强项是在山地、平原作战,而不是渡海登陆作战。在不使用核武器的
情况下,单纯凭借常规武器对台作战,大陆军队很可能根本就没有能力战胜台湾军队,
毕竟,台湾与大陆相距180海里。不谈别的,即使台湾没有海军舰艇和战机,祗要台湾陆
军基本保持完整和仍保有若干防空部队,大陆军队也很难在台岛登陆。主要是我军正规
的登陆舰只数量不够多,登陆舰一次所能运载的重型装备数量偏少,而且以轻型水陆坦
克无论从质量和可以运送的数量上,都无法从正面直接突破台军的防御阵地,并且我军
有多少人能同时到达台湾滩头。另一方面,大陆作战舰艇数量不多,其舰载火炮的岸轰
能力相当有限,即使配合改装成火力支援舰的集装箱滚装船,在靠近台岛的海域时与台
湾滩头的数千门火炮和导弹部队遭遇,在对方密集火网的打击下,大陆舰艇很可能会被
全部击沉;结果也将是极其惨痛的,大陆军队死亡人数也绝对不是对越作战死亡的数字
(大约几万),而可能是数倍!由于我军登陆舰艇不多,输送能力有限,短期内又不会
有很大提高,倘若象某些网友所言待第一梯队受挫后再使用核武,恐怕已经无力在短期
内找到足够的登陆舰艇去输送与第一梯队同等实力的部队登陆了。这种传统的两栖登陆
战法得个「慢」字,从福建沿海到台湾八至十个小时,台军有充份时间判明我军欲攻击
和登陆的地段,并集中兵力与我军对抗,故登陆成功机率很低。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不能死脑筋老是拿二次大战经验来思考,科技武器的进步可彻底
改变传统的战术,我在【解放军必读「对中国攻台应否使用核武争论」之总结篇】已阐
明必需使用中子弹在台军军营内集中歼灭台军主力,届时还那来这幺多台军到滩头和港
口阻解放军登陆,这就是必需使用战术核武的真正意义所在,知呒?另一方面我军不能
局限于抢滩登陆一途,而应扩及于抢夺港口和机场,届时普通的货轮皆可在码头卸下重
型装备,庞大的军民用运输机队也可在机场卸下中型装备和兵员。因此我们应该将台湾
海、陆、空三军以闪电般的速度尽量毁于地面或港口,目下之形势要做到此点恐怕祗有
运用中国唯一的优势,就是地对地导弹。任何有军事常识的人皆知道,一般的地对地导
弹即使在飞行末段有卫星较正,弹着点也是有一定误差(Deviation)的(台行政院长唐飞
将军称,中国之飞弹准确度是每射两枚飞弹,有一枚可落在目标周围50公尺范围内),并
且导弹之War Head(弹头或战斗部),仅数百公斤而以,若祗装传统弹头,要对一军事目
标做成有实质意义的杀伤或破坏,其所需导弹数量要比装核子弹头的导弹多几十倍,这
是否合乎经济原则和可行性是值得怀疑的。我军的优势在于常规导弹,如果这些导弹只
用常规弹头,代价昂贵,成效却很有限(300公斤弹头乘600枚=160000公
斤,160吨TNT),试想想美国投在越南、朝鲜、南斯拉夫、伊拉克的炸弹量是多
少,几十万吨呀。用常规弹头的弹道导弹只能炸掉台湾的股市,根本不可能炸垮台湾的
海陆空三军。而我军的海空军目前的技术含量与台军相比,根本没有压倒性优势,很容
易打成消耗战,为台湾留下宝贵的时间争取外援,故此使用装上低当量的中子弹头或战
术核子弹头的导弹恐怕是必要的。我国目前的核武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80年代中期
就研制出中子弹,当时千吨级中子弹在900米高度空爆,投影点500内通杀1000米内有生
力量严重损伤,超出1800米副带杀伤很小,如降低空爆高度可将有效杀伤半径进一步缩
小。中子弹的特性之一就是放射性沾染小,相对较“清洁”。经过多年改进相信又有新
的提高。跟美国于二次大战时投于日本的原子弹不同的是,中国的战术核弹是用来攻击
台湾的军事目标而非城市。由于台湾地狭人稠,核武在使用上祗有尽量小心,但军事目
标周围的民居难免不受影响,;使用核武的时机是在第一波攻击时便必须用,待台军已
展开进入战术位置或进行疏散掩护时才使用,则效果不大及易伤平民。祗要第一击使用
核武歼灭台军主力就够了,在客观条件来说已无再动用核武的必要和机会。故对台动用
核武是不能犹豫的,虽在道义上会吃亏,全世界都会谴责我们,但为确保胜利就不能顾
虑太多,绝不能持侥幸心态,看看能否以常规武器迅速击败台军再说,到我军发觉无法
以常规武器击败台军时,已没有使用核武对付台军的机会了,届时摆在十二亿人民面前
的祗有接受另一次甲午之耻和让台湾独立出去的残酷现实。
在发动第一波战术核子飞弹攻击前,潜艇要先埋伏在港外以击沉企图紧急出港的军舰,
至于装传统弹头的巡航导弹祗能留作攻击高价值目标如雷达站、防空飞弹基地、军用机
场跑道、指管通电情C4I中心等地点;至于装战术核弹头的巡航导弹则用来攻击台湾花莲
的佳山基地和台东建安战机基地,两基地全是凿山而建,洞内的花冈岩洞库各可停二百
架左右的战机,我们常规导弹根本无法摧毁,祗有用装有战术核子弹头的巡航导弹才可
摧毁的;如佳山空军基地的战机洞库入口(据本人在台工作时与曾参与构筑该洞厍的工程
人员倾谈得知,洞库长度不足以让飞机在内加速至出洞口即爬升,但洞厍口是有抗高爆
设计,其结构加强措施,可抵御强力炸弹),以炸塌洞库入口将战机堵死在里面。指挥中
枢衡山指挥所则可能要用钻地延时引爆弹头。下一步就是空军对先前地对地导弹和巡航
导弹未能摧毁的目标进行地毯式饱和轰炸或精确制导打击,包括对未被摧毁之靠岸船舰
、机堡、武器库、防空飞弹基地发射反辐射飞弹、飞弹、炸弹,如此飞弹和战机不间断
地反复攻击台湾各军事目标,使台军毫无喘息机会;另从北至基隆沿东海岸至台湾南端
各港口布雷(海峡内之港口较易控制和需作登陆用),与此同时进行的是海空军联合扫荡
在海上巡戈的台军舰艇。必须做到开战一两小时后台湾海、空军已基本不存在,大部份
的陆军主力也迅速被杀伤歼灭,应该主要是在第一波配中子弹头飞弹攻击时阵亡。然后
是快速部队抢滩登陆及夺占港口和机场,跟着便是呈现万船齐发、千机齐飞横跨海峡的
壮观画面。
由于这次是使用中子弹和战术核武进行攻击,如无意外开战一两小时后台湾海、空军已
基本不存在,而台湾陆军绝大部份在营现役军人也会在在第一波飞弹攻击后的几分钟内
阵亡,这将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快速冷血杀戮,将台湾陆军军力大为削弱;如要再形成
战力必须立即动员后备军人和休假军人,但以台军动员效率之差和核攻击后人民的混乱
和恐惧,广播通讯和交通设施受到破坏,加之最近十年台湾人民对国家认同的思想混乱
,政府的威信亦已大不如前,人民不再惧怕政府,因此台军动员恐不顺利,同时受中子
弹刚攻击过的基地在短时间内仍有辐射,谁愿进去报到或拿取残存的装备(据说台军在山
区另有军火库)。因而会形成一段时间几近不设防的真空状态,时间长短将由台军的动员
速度而定,这段时间可能是七八个小时,也可能是一两天,甚至三天; 解放军应把握此
台湾防卫空窗期,以快反部队(包括伞兵)迅速战领港口、机场,滩头,并占稳阵地以利
后续主力部队在这些已控制地段安全登岛。由于快反步队的运输载具,如气垫船、水翼
高速艇、翼地效应载具、直升机等速度快,不像传统两栖登陆舰艇这么慢,残余台军便
没有充份时间判明我军欲攻击和登陆的地段,难以集中兵力与之对抗,并且中国已制成
远程火箭炮,可在福建沿海射至台湾西岸,可用作抢滩登陆时之火力支援,也可考虑以
强5攻击机投掷大型油气弹清场,以歼杀在滩头阵地上之台军。另主力部队能否争分夺秒
迅速抵达台湾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到整个登陆战之成败,对
先头部队而言,这段等待后续主力部队抵达的时间实在是Longest day。大陆沿海至台湾
西岸平均直线距离150km,玉庭级和玉戡级登陆舰航速为20节,在福建沿海装载重型装备
的运输船团恐要八至十小时才可到达台湾西岸,在重装登陆船团接近登陆场时,若判明
不必动用改装成火力支援舰的集装箱滚装船的火炮,则该船应转而弯靠已占港口,卸下
火炮弹药成陆军之炮兵营。而已预先出港在台海附近游戈的的民船可能较快抵达,但渔
船祗能装载轻武器和步兵,货船则可靠码头卸下中、重型装备。装载中型装备和兵员的
军民用运输机则可最快抵达,可运来中型装备。至于快反步队的运输载具,如气垫船、
水翼高速艇、翼地效应载具、直升机等则可来回两岸穿梭运载兵员和轻、中型装备,但
如直5续航半径仅110km,可能要靠攻占澎湖为中继站,直8和其它新购俄式重型直升机如
Mi-17和Mi-8等应可横越台海,届时此等运输载具需求量很大,因此中国应加班生产直8
、气垫船、水翼高速艇、翼地效应载具等,并且还要向俄租借大量重型直升机。初期到
达的部队要携带肩射防空飞弹和便携式反坦克飞弹,最好载防空飞弹和反坦克飞弹的轻
型车辆也要登岛,以补在重装备到达前之不足。总之要做到第一个24小时之内就要登陆
十万以上的部队,二三百辆坦克,弹炮合一防空战车、大量运输车辆和大炮、火箭炮等
,总括来说开战之初几小时的登陆战为闪击式立体三栖登陆战,不是大船换小船再登陆
的传统式两栖登陆战。为了确保速战速决,每天要保持最少将十万兵员及装备送过海峡
,争取在四至七天内取得基本胜利
--

                         故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我是一只大老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6.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