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解放军能否在台海战争中速战速决(3)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Oct 21 17:58:46 1999), 转信

三、制空权的关键在于赢得几小时的全面空防压制
  全面空防压制指战斗机和防空导弹不能有效地作战,预警和指挥通信系统(如“强
网”系统)失灵的情况。如果解放军能赢得2-3小时的全面空防压制,则后续作战飞
机,既使不太先进,也可较容易地继续封锁跑道、压制防空导弹和预警指挥通信系统,
以实现持续的全面空防压制,也即掌握制空权。在这些目标中,除已升空的战斗机和预
警机外,大多是暴露的固定目标。既使是可升降的雷达或通信天线,也只有当升出混凝
土掩体时才可工作。躲在混凝土掩体里的战斗机,如果没有跑道升空作战,也只是废物
一堆。利用传统和现代侦察手段,解放军是可以获得这些目标的准确位置的。既使台湾
空军将部份战斗机疏散到以高速公路为跑道的野战机场,由于台湾岛地形狭窄,山地众
多,可供战斗机起降的平直路段有限,解放军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没有猜中的,只
要一有战斗机起飞,也马上能准确判定跑道位置,加以摧毁。这些野战机场不具备混凝
土掩体和完备的防空、指挥通信体系。一旦暴露,生存力还不及常备机场。战时,这些
高速公路也要用于机械化部队调防、增援和补给各地驻军,因而陆军会和空军争抢这些
高速公路;同时大量躲避战火的平民也会拥塞公路,进一步增加使用上的困难。
  M-9和M-11等弹道导弹当然可用来攻击指挥通信、雷达、防空导弹等脆弱而
高价值的目标,反跑道子母弹和散布式地雷也可有效地封锁跑道等地面设施相当一段时
间,但还有别的办法。解放军拥有大量的“海鹰-I”和“海鹰-II”式反舰导弹(
由前苏联“冥河”式仿制和改进而来)。这些导弹原为打击航空母舰和大中型水面舰艇
而设计,但在现代海战中作用已经有限。然而,拆除反舰用的主动雷达导引头或红外导
引头,留下雷达高度计,换上GPS甚至地形匹配导引头,再配上水密发射筒,并对现
有的R级潜艇略作改装,或背负,或拖曳,在预定海面发射。对于只有中低防空能力的
近岸固定目标,其46公里(“海鹰-I”)或80-100公里(“海鹰-II”)
的射程和5.13公斤重的战斗部,不管落在谁头上,效果还是很可观的。除潜艇外,
解放军还可利用众多的“黄蜂”级和“河谷”级导弹快艇和空军的轰-5、轰-6轰炸
机,来发射这些改装的“海鹰”导弹。解放军的大批早期型号的“红旗-2”防空导弹
(由前苏联SA-2仿制并改进而来)也处于类似情况,可改作对地攻击之用。埃及在
1973年的十月战争中,曾关掉一些SA-2防空导弹弹上的半主动雷达制导系统,
而让导弹作自由弹道飞行,将其作为短程弹道导弹使用,取得一定效果。如果仿效上述
“海鹰”导弹,进行制导系统换装,精度会有较大的提高。其195公斤重的弹头,对
付雷达、防空和反舰导弹及海防火炮等会很有效。据美国的“航空周刊和空间技术”及
英国的“飞行国际”报道,中国正在C-802反舰导弹基础上,发展射程达300公
里并配备GPS和地形匹配的巡航导弹。它们同时报道,以色列正在其“达利拉”远程
无人反雷达机的基础上,为中国研制射程达385公里、弹头重为450公斤的空射巡
航导弹。中国向俄罗斯购买先进巡航导弹和Kh-31多用途超音速导弹(有空空、空
地反雷达,反舰和打击地面目标的型号),和中国自行研制先进远程巡航导弹的消息,
也时有所闻。这些先进武器服役后,解放军打击台湾地面固定目标的选择将更灵活,打
击威力也更大。
  对于这些导弹,最好的防御办法是深入敌后,把导弹消灭在发射架上。但海湾战争
中,联军在拥有绝对空中优势时,仍耗用近三分之一的空中力量,在卫星、侦察机和地
面特种部队配合下,从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两方面出击,搜索和摧毁伊拉克的机动发射
的“飞毛腿”导弹,战果甚微。大陆一侧的内陆比伊拉克宽大深远得多,双方相当力量
也使国军(甚至美军)到大陆上空寻歼解放军的机动导弹发射架实际上不可能。
  因此,对于这些导弹,国军的唯一防御武器是防空导弹,包括“爱国者”、“霍克
”(亦称“隼”式)、“针刺”、“小榭树”和自产的“天弓-1”和“天弓-2”型
。“小榭树”为早期“响尾蛇”空空导弹的防空型,射程只有3公里,其红外制导也早
已过时,不值一 提。“针刺”为轻型车载防空导弹,有效射程也不过4公里,只对保
护装甲部队的头 顶有用。“天弓-1”和“天弓-2”型被吹得震天响,但“飞行国
际”称两者仍然为反飞机 为主,蒹具一定反导弹能力。考虑到台湾最后还是将部署的
重点放在“爱国者”上,不得不使人对“天弓-1”和“天弓-2”的反导弹性能起疑
。“霍克”是六十年代的老技术 ,原为打击高空高速轰炸机而设计。如果能及时发现
“海鹰”一类的高弹道巡航导弹,并且在射程内,可能还较有效;但对先进的贴地飞行
的巡航导弹,则无甚效用;对弹道导弹则根本无效。美国海军陆战队曾设法提升其性能
,使之具备反导弹能力,后来不了了之。“爱国者”的反导弹性能曾在海湾战争期间被
炒得很高,但战后美国自己承认,实际命中率很低。战后的诸多反导弹改进型,包括台
湾的PAC-2+反导弹能力还是不超过“飞毛腿”一类的老式低速高抛简单弹道的弹
道导弹,对M-9/M-11一类可实行终端弹道修正的新式弹道导弹,还是无能为力
。这是由现有技术下反导弹的基本过程决定的:判断导弹袭击(通常是通过预警卫星或
超视距雷达,台湾两者都不具备)发出导弹警报;测定来袭导弹的弹道;计算反导弹弹
道;发射反导弹导弹。“爱国者”拦截高度不超过三万米,所以没有时间进行战果评估
,视情补射反导弹导弹。一旦反导弹导弹升空,由于相对速度太大(超过九倍音速),
在飞行中实时修正弹道的机会有限;而反导弹导弹又等不到来袭导弹修正弹道之后才发
射,一怕来不及,二怕碎片落在头上。M-9/M-11在再入大气层以前,不仅作弹
道修正以提高命中精度和增加反导弹困难,而且弹头与弹体分离,较大的弹体可以诱骗
反导弹雷达,进一步增加反导弹的困难。“爱国者”作为反导弹系统部署时,反导弹效
率和覆盖范围有限,很多文章已有详细讨论,在此不予重复。另外,“爱国者”作为反
导弹系统部署时,导弹引信要重新设定,使其比一般反飞机时提前引爆,以补偿极大的
相对速度,固其一般防空能力要大为降低。既使是正在研制中的THAAD和FRIN
T等反导弹系统,也是以比M-9/M-11更简单的弹道导弹为目标,即没有终端弹
道机动、假目标、多弹头、隐身和弹载电子干扰(如装在弹体而不是弹头内)等。新系
统对于弹道导弹饱和攻击,也将无能为力。既使如此,目前技术都还极不成熟,连论证
性试验都没有通过,大规模部署更是多年以后的事。
  对于台湾来说,反弹道导弹的更大问题在于预警。美国在空间部署导弹预警卫星有
几十年了,但在海湾战争期间,通过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直通斯瓦茨科夫将
军的中央总部的一条临时线路,卫星预警都要8分钟。老式的飞毛腿导弹要10分钟飞
行时间,所以还来得及。对于像M-9/M-11一类的新式导弹,射程短,速度也快
,飞行时间只有5-8分钟。所以台湾指望美国能及时提供卫星预警是不现实的。地基
雷达受地球曲率限制,探测距离有限。预警机稍好些,但台湾一共只有4架E-2T,
防空反导,还要躲避大陆的战斗机,还要地面检修和补给,忙不过来。
  反巡航导弹也有问题。由于巡航导弹一般弹道很低,“强网”系统视界有限,不能
面面俱到,国军必须大量地持续地在空中部署预警机和巡逻战斗机,来探测和截击巡航
导弹。美国空军要求预警机在300-400公里以外发现巡航导弹,这样可有时间召
来战斗机。战斗机在150-200公里以外雷达截获目标,在100公里距离上空空
导弹锁定目标并发射。低空高速飞行的巡航导弹,给雷达抑制地面杂波带来很大问题(
60米“贴地”飞行的巡航导弹比在150米飞行巡航导弹要困难一两个数量级,再加
一点既使是简单的隐身技术,更使问题大大复杂化),大大增加数据处理负荷,降低雷
达对多目标的发现、锁定能力。美国空军目前尚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美军除海军的A
IM-54C“不死鸟”有较强的反巡航导弹的能力,和AIM-120有一定的反巡
航导弹能力外,现役其它空空导弹对反巡航导弹无甚作用,现役空军战斗机也缺乏可靠
的发现和锁定低空高速巡航导弹的能力。所以最新的F-22和配套的AIM-9X上
任伊始的头号任务便是反巡航导弹,改进的AIM-120也将增强其反巡航导弹的能
力。但就国军来说,预警机的数量首先便是一个问题,但美军谈的都不是现有的E-2
T甚至E-3C,而是拟议中的配备巨大的甚低频相控阵多基天线的波音747或76
7机队。由于巨额投资(五亿美元一架)和技术困难,美军自己在将来也不知道能不能
负担得起。台湾战斗机数量本身还好说,但能不能用机载雷达锁住目标又是一个问题。
台湾的“响尾蛇”和“天箭-1”导弹对巡航导弹无甚作用,“麻雀”、“天箭-2”
和MICA导弹对巡航导弹的效用也很可疑。
  除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本身技术特点队防御一方造成难题外,其战术应用也可大大
增加突防效果。如果用机载和地基强力阻塞式电子干扰压制台湾的防空雷达,用弹道导
弹作第一波饱和攻击,部份摧毁国军的防空能力;巡航导弹饱和攻击紧随其后,并由战
斗机掩护、骚扰或跟进攻击地面目标,可望成功。电子干扰分欺骗式干扰和阻塞式干扰
。一般说来,欺骗式干扰适用于点干扰,阻塞式干扰适用于面干扰。欺骗式干扰在敌方
雷达上制造大量假目标,使敌方无法有效攻击我方目标。欺骗式干扰为选择性干扰,在
干扰敌方的同时,我方雷达可正常工作。同时,欺骗式干扰不易遭到反雷达导弹的攻击
。欺骗式干扰要求全面精确掌握敌方雷达电磁特征,对干扰设备的实时数据处理和信号
调制能力要求较高。阻塞式干扰则制造高强度宽频带的白噪音,淹没有用回波信号。阻
塞式干扰为非选择性干扰,对一切回波信号均格杀勿论,但对干扰设备和战术使用的技
术要求很低。阻塞式干扰易受反雷达导弹攻击,但国军不具备远程反雷达导弹(无论对
空或对地)。解放军在实施阻塞式干扰时,也可在预定时刻关闭干扰干扰,让解放军的
雷达“看”上一眼,了解空情。如果台湾空军足够机敏,反应也快的话,他们可以乘双
方雷达都“瞎”了的时候,偷袭大陆一侧的预定目标。但重要的大陆目标都会有配备红
外和光学火控系统的高炮和防空导弹保护,这种偷袭影响不会太大。美军负责“沙漠风
暴”作战计划的高级军官在“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上承
认,伊拉克军如能发动巡航导弹饱和攻击,可能多达80%的导弹会穿过联军的空中防
线和防空网。既使伊拉克每天发射一枚巡航导弹, 精度在几百米以内,目标区内美军
设施也会有一半时间为“跑空袭警报”而无法正常工作。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研究也
表明,如果敌方先发射20-30枚“飞毛腿”导弹 ,紧随其后由攻击机突然跃升,
发射大量巡航导弹,伴以远距离电子干扰,美军将一筹莫展。
  可以预言,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先进性及其巧妙的战术应用,将对台海战争的进
程起极大作用。李登辉之流再求雨也没有用,解放军先进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决不是
下下雨就会熄火的。不过,台湾不必失望,连美国也公开承认,对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
的可靠防御是美军的头号难题。
  解放军还在临战前用潜艇、快艇和滑翔伞隐蔽登陆多支特种部队,潜伏于目标附近
,伺机破环目标。关于特种部队的作用,后文还要详谈。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8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