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YONEX ISO-97VF), 信区: Green
标  题: 陨石计画揭密 台雷达与大陆飞弹首次接触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Feb  7 13:02:17 2002) , 转信

    凤凰网二月四日消息:台“国防部长”汤曜明昨日否认台湾中止采购美国长程预警雷
达,并强调在预防战争的前提下,实有需要筹建自主的侦搜能力。军方会有此体认,要从
九六年台军针对大陆飞弹演习,代号“陨石计画”的极机密侦测行动说起。 

    一九九六年三月五日大陆宣布,将于三月八日到十五日在基隆和高雄外海进行飞弹试
射。消息一公布,台“国防部”立刻下令中山科学研究院对大陆弹道飞弹进行侦测,即“
陨石计画”。 

    当时中科院立刻动员天弓计画室、电子和飞弹火箭研究所相关人员进行任务分配,天
弓计画室的导控组为主导单位,飞弹火箭所的飞试组负责现场指挥,电子所雷达组负责长
白雷达的调校,飞弹火箭所数字遥测组和天弓计画室设计组的数字仿真小组负责比对弹道
和事后资料分析。不过大陆飞弹试射期间,长白雷达仍由台军方操作,但中科院人员在旁
全程监控。 

长白雷达 修改软件侦搜 

    为求最佳的侦测效果,中山科学院选定侦测方向正对大陆的高雄县大冈山天弓飞弹阵
地的长白相列雷达负责整个侦测作业。由于长白雷达原本设计是用于侦测飞机,并非弹道
飞弹这种高速高弹道的目标,所以为更有效侦测大陆飞弹,中科院事先还将长白雷达软件
加以修改,重新设定搜索模式,把雷达的扫描波束角度稍微调高,以因应弹道飞弹的高弹
道,并加强雷达对目标信号辨识功能。由于中科院和台军并没有侦测弹道飞弹的经验,因
此长白雷达只好满天找飞弹,无法预先设定高度和方位加索搜索。 

大陆发射四枚 三枚被台监控 

    大陆在八天内共发射四枚飞弹,除了一枚落于基隆外海的目标区,其余三枚都命中高
雄外海目标区。落于高雄外海目标区的三枚飞弹均在长白雷达的监控中。 

    由于M九飞弹射程达六百公里,远超过长白雷达的侦测距离,加上飞弹雷达截面积较小
且弹道又高,因此长白雷达只侦测到末段约二百公里的弹道,此时大陆飞弹已过拋物线弹
道的顶点,不过此时速度并不快,但随后飞弹重返大气层,落下速度就高达六、七马赫,
随着高度减少,空气阻力增加,终端弹道速度减至三、四马赫,整个监控时间约一分五十
秒。 

    由于任务目的为侦测大陆飞弹,因此并未立即分析雷达资料。事后中科院利用“弹道
数字仿真软件”分析长白雷达资料,逆向推算出这三枚飞弹的发射点分别为福建省的永安
与南平,再从飞弹射程、飞行速度与大陆解放军部署推定这三枚飞弹为M九飞弹。 

    中科院并以雷达资料还原前段弹道为,M九飞弹发射后约六、七十秒,第一节火箭即烧
完,脱节后落于大陆境内,此时因还在大气层内受空气影响飞弹姿势仍不稳定,不久穿出
大气层后,因无大气干扰弹道已趋于稳定,发射后二百秒飞弹到达弹道最高点,随后重返
大气层,不久后进入长白雷达侦测范围。M九飞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区的时间约为四百秒。
 

    中科院还发现,飞弹在目标区上方时,雷达光点由一个化为数个,且下坠速度也减缓
,因此研判飞弹已自爆。碎裂的弹体因为外型已呈不规则状,除了使下坠速度减缓,也在
雷达幕上呈现数个忽隐忽现的光点。因此过去曾有M九飞弹在高速下落的末端弹道阶段,具
有自我螺旋和散放诱饵的说法并不正确。 

    至于自爆原因,中科院分析有三种可能:一、可能因为飞弹高度已低于大陆监测站监
控范围,怕无法掌控飞弹动态而引爆;二、飞弹进入大气层后会表现很多飞行特征,为避
免被台方观察,做为日后反飞弹之用而自爆;三、安全考量,避免击中误入发射区的船只
或我方打捞弹体。其中以第二项可能性最高。虽然大陆飞弹自爆,无法算出“圆周误差率
”(CEP),不过中科院推测应小于五十公尺。 

演习过后台盼长程预警雷达 

    虽然大陆飞弹演习,长白雷达的“准实战经验”搜集到很多第一手资料,但欠缺对弹
道飞弹早期预警能力也成为军方心中的痛,这个警讯使得军方积极寻求长程预警雷达。台
湾中科院也提出以长白雷达技术为基础,研发侦测距离六百公里的自制预警雷达的构想。
因为大陆对台威胁最大的M九和M十一飞弹射程分别为六百和三百公里,都在侦测范围内。
 

    台中科院还进一步利用M九飞弹弹道资料仿真自制预警雷达侦测、预警和拦截的时序。
如果M九飞弹取最大射程方式发射,发射后三十秒,高度约二十三公里时,台湾当局预警雷
达以搜索模式沿着地平线扫瞄即可发现飞弹,经过五十秒的侦测以获取飞弹飞行姿势、方
向和速度等资料,大约在飞弹发射后一百秒,就可解算出飞弹发射点和大致落点(约五至
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如:南港、圆山地区大的范围),同时可发出预警警报,约可提供五
分钟预警时间。不过如果M九飞弹未采最大射程或是射程较短的M十一飞弹,预警时间大概
只剩三、四分钟。 

天弓三型飞弹 从此奠下基础 

    来袭飞弹发射后三百至三百二十秒,预警雷达可将目标交付反飞弹系统的射控系统,
约飞弹命中目标前的三十至十秒时,进行低层拦截。为有效侦测大陆飞弹,台中科院评估
台湾西部至少要部署四套自制预警雷达(包括预备雷达)。 

    虽然由“陨石计画”衍生的台中科院自制预警雷达构想,在台湾军方向美国采购长程
预警雷达后已束之高阁。不过“陨石计画”已为台湾与M九飞弹的第一次接触留下详实的纪
录,并使台湾踏出反飞弹作战的第一步,也为台中科院研发中的天弓三型反飞弹系统奠下
基础。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