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lcczz (dear), 信区: Green
标  题: (转)台海之战的六个关键问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Dec 27 16:53:17 2003), 站内信件


台海之战,打还是不打,打的结果会如何,不打的结果如何,取决于下面6个关键问题:台
海之战的六个关键问题



1 最打不起的是陈水扁、李登辉等人的台独势力。

因为:
如果真的开打,军队就代替了民粹政治,而民进党至今并没有真正掌握台湾的军权。带兵
是带心。 李登辉只来得及换了上将、中将阶级的将领,下层官兵也有不少本土青年。中坚
军官力量是支持统一反对台独的,属于外省人第二、三代的根深蒂固的地盘。不打仗,平
时由得这些文人政客胡搞,只要开打,军人就说了算。
只要开打,就不会是想像的两军对战的情景。很可能出现的情景是:国军和统派力量独立
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两岸形成三方,边谈边打,大谈小打,政治战的色彩大于军事,较
量的结果有两种可能:

一是大陆-台湾统一力量迅速压倒台独势力,美军来不及部署,大陆必然不会建立共产党
政府,必然是结合台湾统一势力建立一个中国下的台湾政权,那么国际社会承认既成事实
,美国人就此顺坡下台,那自不必说;

二是大陆未能迅速搞定,美国人重兵云集,台湾统派势力分化犹豫,中美在军事对峙下双
方剑拔弩张讲筹码论条件——美国人必然要求台湾人管台湾、大陆从台湾撤军,不使台湾
被大陆占领,以能继续用台湾牵制大陆;而大陆要求台湾必须承认一个中国放弃台独、实
质性构建大中国架构, 这样,讨价还价的结果不会是别的,我看只会是一种结果:找双方
都能接受的力量在台湾上台,那么这个力量也只有一个,就是国民党—泛蓝阵营、最多加
上大陆提出的新党和中国统一同盟等。不管这个政权在中美双方虎视耽耽之下怎样行事,
他也必然是按照确定的时间表和架构向统一明确走下去,步伐快慢条件调整而已。

无论哪种情况,台湾民众都就此明白台独走不通,中共不是虚声恫吓,战事一起,自己最
大利益所在——房地产价值和工作收入会受到怎样的打击,即使公投,绝大多数的人也会
摒弃台独。

就是说,只要真打,无论结果如何,台独势力都一定会丢失政权。
只要真打,台独势力或亡于中共,或让位于泛蓝,或被美国人作为筹码在与大陆讨价还价
后****。

受损害最大的其实就是最反对的。判断:陈水扁等人最怕真打,虚张声势试探底线捞取选
票之后,必然刹车、后退。

2003年11月27日 11:52 PM

2 中国大陆的战略正确与否

这是主要因素。

大陆不能总是讲统一的政治道理、历史道理、法律道理、民族和文化道理、最后还有军事
的道理——武器的批判。大陆要讲经济道理:统一对台湾人民在经济上的好处。就是五国
说的统一的“经济纲领”。没有经济纲领,台湾总是多数人想独立,压不住就出问题,压
住就要付代价。几十年下来,经济纲领提不出来,僵局就打不破。

至于非要走到动武一途的时候,中共仍有两条路可选:

一是打过去,然后彻底占领;

二是打一下,扶植台湾一个服从中央政府的本土政权,形成台湾人管台湾的统一的一个中
国。类似香港。但是重大差别在于:打一下、撤回来。这样做是基于下列3点考虑:

(1) 能够被台湾人民接受,“平稳过渡”,迅速恢复和平、秩序和发展,形成两岸统一
的富裕强大的中国,而不是台湾岛战乱不断,经济凋敝;

(2)国际社会易于迅速接受和承认,美国没有了武装干涉的理由,只有承认现状,接受既
成事实,形成新的大中国诞生之始,就避免了国际反对和制裁,迎来和平发展、长治久安
的局面。
冷静地估计,中共对台湾的武装占领很可能招致美国的军事反扑和全面围堵,而美国真的
动手时,海空力量对比,大陆可能守不住台湾。
这就是今天力量对比形成的异常局面:打下来容易,守住难。
而后一方案就是不守而守。 避开军事短处,用政治长处解决问题。

(3)打一下,可以把台独势力的精英力量消灭殆尽,而台独势力的群众基础在于工农大众
对共产党制度的经济顾虑,后一方案也打消了这个顾虑。所以打一下已可以消灭台独势力
和影响,而台湾的统一势力本来也有相当基础,新的台湾政权靠拢北京,有大陆的强大支
持,必然稳定获得足够的执政优势。

一段时间之后,让台湾政府自己提出请中央政府在台湾驻军等问题,国际方面已经平静,
台湾人民已经认同,那时就是水到渠成。

不必顾虑大陆首次撤军后台湾政权会变卦。道理很简单:台湾的军事实力已被消灭和管控
(在统一力量手里),台湾民众已经受到足够教训,美国已经无法支持台独势力。

所以,打一下、撤回来是更有效和稳固的占领,明为与之,实为取之。

大陆的对台战略,
以经济纲领统一人心是上策;
打一下、撤回来是中策;
死拼硬打、两岸付出重大代价、台湾打烂长期动 乱、中美军事对抗的局面是下策, 台湾
统独问题长期拖延不决、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也是下策。


由 中悦. 最后编辑于 2003年11月29日 10:43 PM

3 中国大陆的军事战术正确与否

因为发起攻击的主动权在大陆手里,所以大陆攻击战术的决定性超过台湾的和美国的。


大陆的攻击战术较可能地有3种:

(1) 突然攻击台湾本岛,速战速决。在“支持统一的人联合起来”的帖子里,
与几位大侠就此战术推演了一番,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1 大陆如果使用远程重型火箭炮巨量、廉价地投掷炮弹,加上使用中程导弹,海峡内台
湾舰艇无法生存,岛内地面机场无法使用,东海岸岩洞机库被“窒氧”战术封锁(!),
岛内地面防御阵地、炮兵阵地、雷达和导弹阵地、指管通勤枢纽等大部被摧毁。

1-2 台湾有效反制战略应为在远程火箭炮射程外--台岛东海域,以特混编队加浮岛大型
起降平台构筑离岸基地,保障台岛制空权,以及长期补给的战略平台,为坚守--反攻提
供支撑点。

1-3 在台海上空最大容量范围内,共军一次出动1000--1500架落后战机,用“人海战术
”攻击,美军如果来援3个航母编队将全军覆没。美军如果事先集结5-6个航母编队,或是
预构2个以上浮岛机场支持400--600架先进战机,轮流出击--补充导弹,则共军的空中
人海战术仍然无效。

1-4 面对无制导、巨量(用不到20万发!)远程炮弹攻击,NMD、TMD系统无效,××盾等
更是无效。

1-5 中共如果攻击冲绳、釜山、关岛、菲律宾等美军基地,则将演发成中美大规模军事对
抗,这是中共不愿意的。如果不攻击,则美军反攻时大陆无法守住台岛。

1-6 大陆如使用大规模低精度炮击战略,将严重毁伤台湾平民生命财产,面对问题:不合
法;战后难以实现和平占领;打烂台湾违反大陆的总经济利益。

因此,突然袭击速战速决战术成败的关键,在于事先隐蔽集结突然发起攻击,如果能够突
然袭击,美军来不及增援,则大陆胜;如果美军赶来的部队不多于3个航母编队,仍为大陆
胜;若美军来得及部署5个以上航母编队,则大陆难以取胜。
即使大陆取胜,美军如果反扑,大陆也很难守住。
大陆若要守住,必须攻击冲绳、釜山、关岛、菲律宾等美军基地,与美国人的大规模军事
对抗就不可避免。

大陆制胜之道,不在战术上,而在战略上,就是上面所说的突然袭击,并且“打一下,撤
回来”。这样即使得美国没有出兵理由,也事实上实现了统一的战略目的。

如果打一下、撤回来,那么打的第二天起,谈就开始了,与美国人谈,与台湾独派谈,与
台湾统派、军队谈。撤回来时,实质谈判已经结束——独派必然被消灭、赶走,中美双方
达成在台湾建立台湾人管台湾的一个中国下的统一政权,大致应是中央政府暂不驻军的特
区政权。

(2)大陆的第二种攻击战术: 先打下澎湖。

这样做的优点:

2-1 美军无借口出动。
从制华战略上说,美国认为让出外岛可以加速使台湾脱离大陆,当年劝蒋先生放弃金门就
是为此;而美国的战略目的是用台湾牵制大陆,只要台湾本岛不被占领,那么美国人不会
为了外岛付出与中国开战的代价。

2-2 占领澎湖,在军事上就有效控制了台湾海峡,台湾的海峡海空屏障尽失,大陆随时可
以攻占台湾,易如反掌:

2-2-1 本岛对澎湖部署的飞机、导弹的预警时间不到7分钟,世界上任何战略防御系统都
在技术上失效了,大陆只要打,台湾的空军、雷达-导弹部队会立即覆灭;

2-2-2 澎湖重炮群可以密集打击对面登陆地带任何目标,在50-70KM射程内,膛线身管
炮可以达到误差半径50米以内,500公斤以上钻地弹头下,防御工事将被摧毁殆尽,重炮射
程内无海军拦截可言,解放军的两栖装甲车直渡2个小时既登陆,台湾无法建立任何有效防
御。

2-3 占领澎湖,既实现了彻底的经济遏制。

2-3-1 首先,台湾无资源,经济命脉依赖海运。大陆占领澎湖,则海峡航线为大陆控制
,大陆海军、导弹部队可以轻易控制高雄、台中、基隆港口;

2-3-2 同样道理,形成对日本的强大威慑,日本人将不得不俯首听命。

2-4 不至于打烂台湾。台湾经济毕竟是大中国经济的一部分,自己打烂自己是万不得已不
作的事(除非台湾独立,那是一定要打,领导人不会背骂名,那时不打才背骂名)。 占领
澎湖,可以唾手而得台湾,又避免了打烂的悲剧,避免了打烂后占领的民心归附问题——
这个问题不能小看,战后占领能否成功,才是统一台湾问题难度的关键所在。

打下澎湖,则大陆就从军事、经济上彻底遏制住了台湾,岛内政治生态必然剧变,民众必
然大比数选出统派政府,后面的实现统一将水到渠成。

这样做的缺点:

不能一蹴而就。 而攻占澎湖,也必然要压制打击台湾本岛的军事目标,费事也仍然不小。


 2003年12月02日 06:20 PM
(3) 大陆的第三种战术: 封锁

封锁,是最容易实现的军事手段,但是副作用也很大。

说它容易,是因为海运船主们都很怕赔钱、怕损船。
大陆只要在近港口的航线建立检查站,对进入台湾海域——也就是中国海域的船只进行“
入境登记”,船主如果不在登记表内一个中国的主权栏目上签字,则按国际法大陆完全可
以扣船,而如果这样的签字实行,则台湾岛内人人都明白后面自己应该怎么做,民间必然
立即接受统一主张,不得不接受也罢。

这只是封锁的办法之一。类似的办法还有很多。

封锁扼住了台湾的经济命脉,使台湾不得不俯首听命,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是封锁的副作用很大:

美军来得及从容调动集结,集结完成,就可以宣布军事护航,大陆如果不撤消封锁,中美
仍然难免一战,只是大陆的突然袭击不可能了。
其次,国际社会的反弹也会有。
大陆攻击台湾的三种战术方案,各有利弊。 愚以为先占澎湖是上策,封锁是下策。

如果使用突然袭击——全面攻击本岛、速战速决的第一种战术,那么最好用“打一下、撤
回来”,这已经不是战术问题,而是政治战略问题了。

 2003年12月02日 06:47 PM

4 美国和周边国家的战略

4-1 美国人在台海问题上的基本国策是牵制中国。

牵制不是砸烂。美国需要中国的稳定+低速发展。 美国已经是当今世界的霸主和最富裕国
家,因此是现行的世界格局的最大受益人。这个基本利益,使得美国的基本国策是:保持
现状。
一切打破这个现状的努力都是美国人反对的。

因此,最需要稳定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也因于此,中国的不稳定也是美国反对的。

中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中国一旦出大问题,取而代之的不是美国势力范围的延伸
,而是经济全球化体系的最大合作伙伴的崩溃。 

所以,即使苏联垮台了,尼克松访华原因消失,美国今天仍然需要稳定的中国。

同样的原因,美国也不希望中国迅速发展。同样是因为中国如果迅速强大,仍然是打破美
国人一统天下局面的伟大力量。

要中国稳定,就有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三个公报;
要阻止中国迅速发展,就有“与台湾关系法”。

美国人的台海战略公式是(7兄喜欢数学表达,我们就用数学语言写给大家看):

大陆的统一力量=台湾的独立力量+美国的影响力

因此,随着中国大陆力量的迅速发展,近年美国政府——无论谁当总统——都在加大等式
右边的筹码,以抵消中国大陆力量的增长。
表现在具体事情上,就是李登辉1996访美、美国售台武器变本加厉,美国拉台湾进东亚“
TMD-NMD”系统,布施打破美军参战的模糊原则、明确说出美军将动用一切力量阻止中国大
陆武力攻打台湾,直到近日的陈水扁访美和随后兴起的公投独立闹剧, 等等。

如果公式左边的砝码减了,比如中国动 乱 ,中国政府政策调整,那么美国人对台湾的支
持会随之减少,以保持这个公式成立。

但是不可逆转的现实是中国国力日趋强大,收复台湾的决心坚定,人民高度支持,总之,
公式左边的分量一直在增加。 
美国人可以随着加大右边的支持台湾的分量,如同他近年所做的那样。 不过,如此继续下
去,就引申出3个问题:

(1) 两边同时加大分量,可是中国国力增长的速度快过美国3-5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付出和牺牲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扩大。这是不符合美国人民
利益的,也不符合美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可以预见,美国的制约中国政策公式和支持台湾的动作,将开始受到来自国内的资产阶级
的反对。 如果中国看到这一点,并在政策上巧妙敏锐地因应,那么美国资产阶级的反对趋
势会来得早一些、快一些、强烈一些,最早可能在美国大选时作为选战题材出现。

(2) 做一下移项,这个公式可以写成:

美国投入的力量=大陆的统一力量 — 台湾的独立力量

纯粹用美国的武装力量维持台海均势,就需要美国在台海常备不懈地保持强大的军队,前
面估计,要5个以上航母编队的强大海空力量。 这是美国人吃不消的,也是美国的战略力
量分配所不允许的。

因此,要节约美国的投入成本,就要加大台湾的独立势力,抵消中国大陆的力量,使等式
另一边的美国力量轻松一些。这就是美国人最近让陈水扁去一趟的用意。

美国人每逢自己力量不逮时,就设法让当地傀儡势力代替。例如以前的南越傀儡政权和现
在在伊拉克,美国人自己撑得艰难,正在设法扶持伊拉克临时政权的武装力量,庶几节省
一二自己的力量投入。

所以美国人近年一再鼓励台湾买美国的武器,总嫌台湾买得不够。

但是,这里美国人的计算里面有一个重大失误。这一点放到后面专门论述。

(3) 制约同时是反制约。 美国人加大台海投入以制约中国,但是也就等于美国的力量被
中国反制约在台海。

这个反制约问题对美国来说以前不突出,因为中国力量不强,美国的一个小指头就可以制
约中国,而现在中国迅速强大,美国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制约,被中国反制约的问题就凸
现出来:

首先,美国在当代的最大的敌人不是中国,而是恐怖主义;其次,美国的次要敌人也不是
中国,而是他的昔日盟友。

美国需要用他的主要力量对付这个头号和二号敌人,不是对付中国。 而如果美国在台海陷
得太深,投入过大,就被中国把自己反制约在台海。

这是美国的国家战略利益所不允许的。

 2003年12月08日 10:41 PM
4 美国和周边国家的战略

4-2 日本人不会参战

这是因为,日本的第一国策是经济生存。它没有资源。涉及资源的事才会动真的。
这次决定出兵伊拉克,真的是给美国人面子吗? 非也, 是冲着伊拉克的石油去也。

日本也希望制约中国的强大。但是迫切性与美国人的没法相比。
因为:
(1) 把中国制约住了,日本也不是老大。是为美国人作嫁衣裳。
(2) 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大于美国。 日本与台湾的经济联系,弱于中国大陆。

(3) 真正压制着日本称霸的人,不是中国,而是美国。二战中太平洋战争暴发的基本地
缘政治经济因素并没有消失。 日本人去参拜靖国神舍,冲着谁?不是对着中国,而是对着
美国。

(4) 日本跟着美国人走,原因是:
——战后依靠美国的军事保护伞,节约了巨额军费,投入到经济,是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
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依靠对美出口顺差支撑经济发展;
——假美国人之手制约中、俄。

(5) 但是这三个理由近年都在消失:
——日本自己羽翼渐丰,发展军备,修改和平宪法,不再肯臣服于美军保护之下;
——对美顺差让位于对华出口,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俄国人是否归还北方四岛问题,近年让位于从俄国拿到石油,这个资源第一的国策。


(6)国际法理上,日本人一贯以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等规定,推说中国国民政府的战胜
国签约地位,自己要服从等等,堵中国大陆的嘴。但是这也正是一个中国的文件。是对台
湾地位未定论的有力批判。 与美国官方否认台湾是中国叛离的一个省的态度是不同的。



由 中悦. 最后编辑于 2003年12月22日 06:12 PM

(7)日本在军事上难以承受中国对其资源供给线的打击

现实的考虑是,如果与中国一旦翻脸,日本的石油供应航线有近1000海里在中国的海空武
力威胁之下,有200多海里甚至在中国远射程炮火的威胁之下。 即使海空实力超过10倍,
防守住这样的资源供给线也是极端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

何况日本的海空实力仅在某些项目上略超中国,而在某些项目上又落后于中国。综合比较
,在中国近海,日本略逊于中国,不可能取得中国近海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日本新近努力开辟的西伯利亚输油管线,更是在中国陆军的虎视之下。 历史经验表明,国
境线300公里以内,中国陆军是无敌的,包括美国人也不行。
如果远了,自然另当别论。

综合评价,日本人的资源供给线经过中国近海、近陆,因此不可能敢于冒与中国军事对抗
的风险。
4 美国和周边国家的战略

4-3 俄国人会袖手旁观

俄罗斯不可能出兵帮助中国对抗美国。

美国人已经拿走了南斯拉夫、波兰、捷克等前苏联传统盟友和华沙条约组织成员。 俄罗斯
没有反抗。

美国人又拿走了前苏联的西部几个自治联邦国的地盘,北约势力范围不断东扩。俄罗斯也
没有反抗。

为什么?
答案众所周知。可以当作俄罗斯不可能出兵帮助中国对抗美国的第一条理由。

第二条理由是:中国的崛起,对俄罗斯近期有好处,可以分担美国的压力;但是长远看,
对俄罗斯的威胁不低于今日美国的威胁。

中俄之间,领土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只是暂时求同存异搁置起来。江 泽 民主持的近年
的一次领土协议,作了重大让步,对打消俄方疑虑、加强合作多少起了一些作用。 虽然,
 政府间协议对国家领土的有效性比实力对比始终低一个位阶,但是,这一步已经招致国内
的强烈批评。中国不可能再多走一步。

第三条理由:台湾本身对俄罗斯的重要性较低。台湾只是筹码。

最后,俄罗斯最佳对策是售给中国武器,一举多得。 无需赤膊上阵。
4 美国和周边国家的战略

4-4 韩国会不支持美军武装干涉

韩国与美国的对华利益分量不同。

韩国主张两韩统一。 而现在看来,会是南边强势主导统一。
这样的“向南统一”,中国不会反对,甚至会有所鼓励。美日更会支持。

前提是要避免武装行动,否则富的一方的基础就没有了。

韩国因此一直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反对军事干预。

但是一旦大陆速战速决,既成事实,韩国定会反对美军卷土重来再起战端。

 2003年12月27日 03:01 PM
--
哦!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1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8.7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