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膝盖受伤了), 信区: Green
标  题: 解放军三军协同作战 第一次台海危机始末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15 11:34:26 2004), 站内信件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01/14/js0114pbzd.jpg

人民解放军的炮兵阵地 

中共中央决定“一定要解放台湾” 

  1953年2月2日,履新不久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交了第一份国情咨文,提出
了所谓“放蒋出笼”的政策,美国政府对新中国的政策逐步走向强硬。同年4月6日,美国
参谋长联席会议通知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雷福德,授权他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空中
侦察。 

  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新走向引起了新中国领导人的注意。1954年7月,中共中央作出了
“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决定。7月23日,《人民日报》据此发表了题为《一定要解放台湾》
的社论。1954年8月,军委成立了以张爱萍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浙东前线指挥部,并成立
了海空军指挥所和登陆指挥所。 

  8月2日,中央军委召开作战会议。会上,不少人对把面积仅为2平方公里的一江山岛作
为战役突破口表示异议,认为兴师动众打一场三军联合作战,有点不值得。军委副主席、
国防部长彭德怀指出,三军联合作战在我军是第一次,估计到美国可能插手,因此必须准
备充分,攻则必胜。这次,我们就是要用牛刀去杀鸡! 

  国民党军队退守台湾、澎湖列岛、金门、马祖的同时,还占据着福建和浙东沿海一些
岛屿,在大陈岛设立“大陈防卫司令部”,形成以上、下大陈岛为核心,以一江山、披山
、头门山、渔山等岛为外围的防御体系,总兵力2万余人。一江山岛位于浙江海门椒江口台
州湾东南方,是大陈列岛重要岛屿,总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 

三军挥戈鏖战定江山 

  人民解放军参加一江山岛战役的有陆海空3个军种、17个兵种、28个战术群。9月3日,
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第一次台海危机拉开序幕。 

  炮击金门使蒋介石极为恐慌,也使美国政府受到极大震动。12月2日,美国国务卿杜勒
斯与蒋介石的“外交部长”叶公超正式签署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并没有使毛泽东与中央军委改变决定。从1954年11月1日起,空
军作战进入“轰炸封锁敌岛作战阶段”。华东空军出动轰炸机112架次、投弹1154枚,轰炸
大陈、一江山等岛屿及附近海域的国民党军舰。华东海军也用小炮艇把鱼雷快艇拖到小岛
埋伏起来,随时准备出击。 

  11月14日凌晨,海军的雷达捕捉到了正在海上游弋的国民党军队“太平”号护卫舰,
随即出动鱼雷快艇,利用夜色的掩护快速向“太平”号逼近。“太平”号指挥官听到马达
声,误以为是轰炸机飞临上空,在慌乱中下令高射炮实施对空射击。高炮的火焰恰好为鱼
雷艇指示了目标,3艘鱼雷艇同时发射6枚鱼雷,其中1枚命中“太平”号右舷,“太平”号
发生爆炸,于次日清晨沉入海底。 

  1955年1月10日,华东空军对大陈岛国民党军队进行新一轮攻击,击沉美制坦克登陆舰
“中权”号,重创主力舰“太和”号,扫清了登陆部队潜在障碍,夺取了浙东海面制海权
。 

  1月18日,对一江山岛的总攻正式开始。凌晨4时11分,华东空军第一批歼击机出动。
随后,航空兵部队轮番出动米格—15歼击机168架次,分批次在战区上空巡逻。8时整,混
合机群到达目标上空。副师长张伟良一声令下,一枚枚爆破弹从天而降。与此同时,浙东
空军指挥所还派出另一支编队,突击轰炸了大陈岛守军的指挥所和远程炮兵阵地,使他们
的通信中断,指挥失灵,从而将一江山岛上的国民党守军完全孤立起来。 

  9时许,陆军炮兵集中50门火炮对一江山岛实施攻击。岛上国民党守军指挥瘫痪。12时
15分,登陆部队5000多名指战员乘上70余艘登陆艇,在40余艘作战舰艇掩护和配合下,向
一江山岛冲去。14时29分,步兵178团2营首先在乐清礁、北山湾一带抢滩登陆,占领了第
一线阵地,并立即向纵深挺进。14时32分,步兵180团2营的第二梯队在胜利村西侧四岙湾
地段登陆,迅速攻占了第一线阵地。随后,各后续部队也相继登陆成功,并迅速支援抢滩
部队向纵深进攻。 

  一江山岛战役耗时61小时12分钟,全歼守敌1086人,其中击毙519人,俘虏567人。 


国民党军队撤离大陈岛 

  一江山岛解放后,大陈岛暴露在解放军的炮火之下。1月19日,美军第七舰队抵达大陈
岛以东海面,并先后出动2000多架次飞机临近大陈岛空域活动,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
大陈岛。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了准备攻占大陈岛的预令。2月8日至14日,人民解
放军先后占领大陈岛外围的北麂山、渔山、披山诸岛。22日,又出动飞机轰炸南麂山岛,
迫使该岛国民党守军撤逃台湾。 

  美国政府害怕被拖人中国内战而不能自拔,于是在答应蒋介石协防金门、马祖的条件
下,提出撤出大陈岛的建议。 

  1955年1月24日,艾森豪威尔向美国国会提交了题为《台湾海峡正在发展的局势》的特
别咨文。国会经过3天辩论,通过了《授权总统在台湾海峡使用武装部队的紧急决议》。这
个决议给了总统一张空白支票:在没有经过国会允许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可以动用美军干
涉台湾海峡的事件。第一次台海危机达到顶点。 

  鉴于进一步解放福建沿海岛屿的时机尚未成熟,新中国领导人决定暂时不对金门和马
祖发起进攻。 

  此后,中国利用万隆会议向周边国家解释了中国的政策。4月23日,周恩来总理发表声
明,强调中国愿意同美国谈判,讨论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
势问题。在美国对声明作出反应后,中美两国开始进行直接会谈,第一次台海危机逐渐平
息下来。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