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gr (睡虫~春梦了无痕), 信区: Green
标  题: 如何对付台湾的“雄风Ⅱ”导弹?
发信站: 大红花的国度 (Tue May 30 17:53:18 2000), 转信

发信人: chn (中国一定要统一), 信区: News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May 30 13:28:25 2000)

----
中山研究院的导弹库
台湾省研制的导弹均由中山科学院的导弹/火箭研究所负责。该所除研
制导弹外还研制火箭,已研制成功的有"工蜂"火箭发射系统,此火箭弹长0
.8米,质量25千克。
台湾没有能力研制战略地地弹道导弹。中山研究院在70年代末期研
制"青蜂"战术地地弹道导弹,于1983年装备部队。其技术性能一般,制
导系统为简单惯性制导,动力装置为可储存液体火箭发动机,射程近130
千米。现正在研制的一个战术地地导弹为"天马",装备惯性制导系统,动力
装置为二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射程可达950千米。此外,将对地空导弹"
天弓2"进行改型,取名"天戟"战术地地弹道导弹;还将把"雄风2"改型成
为巡航导弹,射程可达230千米。对于后三种导弹应引起注意,并选择合
适的地空导弹来作为它们的克星。
另一种小型地地导弹就是反坦克导弹,于70年代开始研制的"昆武"
反坦克导弹,可车载发射,亦可地面发射,现在也可从直升机上发射。
中山研究院对地空导弹的研制的重视程度要高于战术地地导弹,它自
身没有能力独立完成,主要靠与美国雷锡恩公司的合作。开发了"天弓1"、
"天弓2",正在开发的还有"天弓3",将形成一套有低、中、高空的防空
系统。
"天弓1"于1982年开始研制,1986年试生产,1989年试
服役,1993年正式服役,在金门、澎湖等地有"天弓1"导弹阵地,是一
种全天候、中低空、中近程地空导弹。"天弓2"是一种全天候、中高空、中
远程地空导弹。"天弓3"在前者的基础上又有较大改进,加了一级采用冲压
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使射程更远、射高更高,目的是想用"天弓3"去拦截
战术弹道导弹。在"天弓"地空导弹系列外,台湾还有一个"捷羚"防空导弹
系统,该系统采用的导弹为"天剑"低空近程地空导弹,"天剑"地空导弹是"
天剑1"空空导弹的改型。
"天剑1"外形与美国"响尾蛇"空空导弹相似,是一种红外中近程空空
导弹,在80年代初开始研制,1986年试射成功。"天剑2"类似于美国
的"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1994年服役。中山研究院正在把"天剑2"
改型为舰空型和地空型。对付"天剑"空空导弹的方法,一是看它们的性能参
数,二是看类似的美国导弹的性能参数,三是看美国这类导弹在实战中的战
绩,从中可得出对付"天剑"空空导弹的办法。
不论是"天马"还是"天弓"、"天剑",最受中山研究院重视的当属"雄
风"反舰导弹系列。"雄风"系列中的导弹能从岸上、舰上、空中飞机上、水
下潜艇发射,去攻击各种大、中、小型水面舰艇,结果是可全方位地攻击各
种水面舰艇。
重中之重的"雄风"
"雄风"反舰导弹系列包括:"雄风1"舰舰导弹、"雄风2"舰舰导弹、
"雄风3"潜舰导弹、"空射雄风2"空舰导弹、"岸防雄风1"岸舰导弹、"岸
防雄风2"岸舰导弹、"雄风2"潜舰导弹。
1981年,"雄风1"舰舰导弹公开展出,从外形上看它与以色列的"
迦伯列2"舰舰导弹相似,是中山研究院引进以色列导弹技术的产品。它已
停止生产,但仍在服役。
在"雄风1"基础上研制的"雄风2",外形很象美国的"捕鲸叉",弹
体内装的是法国制造的"阿比佐Ⅳ"小涡轮喷气发动机。"天弓"是台湾从生
产"爱国者"的雷锡恩公司获得85%的设计技术后才研制成功的,从这一事
实判断,"雄风2"决不是中山研究院独立完成的产品,而是引进美、法的技
术、产品后开发出来的导弹。
"雄风2"在80年代初开始研制,1988年定型服役。此后,中山
研究院把它作为一种成功的导弹而发展成为一弹多型。"雄风"导弹系列的核
心导弹就是"雄风2"舰舰导弹。
从技术参数、导弹气动外形、所采用的部件来看,"雄风2"舰舰导弹是
一个性能属中上等的导弹。其致命弱点是,它仍属亚音速飞行导弹。而更重
要的是,包括"雄风2"在内的所有台湾研制的导弹都没有参于实战,不能证
实设计指标能否在实战中达到。所以,对"雄风2",既不要小看它,也不必
把它抬得很高。
如何拦截"雄风2"
攻击"雄风2"最有效的方法是攻击其发射平台。在台湾,许多护卫舰、
驱逐舰上都装备有"雄风2"。在实施攻击时,为确保攻击成功,可采用齐发
2枚反舰导弹去同时攻击一艘带"雄风2"的舰艇。如果"雄风2"已经发射
,那么只能在其飞行途中去拦截它了。
拦截方法之一:采用空空导弹。"雄风2"的射程达80千米,飞行时
间不少于270秒。如果已发射升空,在其飞行前半段,最好用空空导弹对
其迎头痛击或侧向攻击。载空空导弹的飞机最好在离己舰40千米处负责对
其搜索与拦截,因为舰艇很难发现40千米以外的掠海飞行导弹,这种拦截
方案的关键是如何发现"雄风2"。先从方位上推算,"雄风2"要攻击的舰
艇位置是已知的,"雄风2"载舰的方法也能从作战现场估算出来。因此,"
雄风2"飞行轨迹也大致可推算出来。推算出方位以后,空空导弹的载机应
该把重点放在侦察"雄风2"发射的瞬间,因为这时"雄风2"的飞行轨迹变
化较大,易被发现,一旦"雄风2"转入掠海平飞阶段就难发现它了。
若空空导弹拦截"雄风2"没有成功,另一个有效防御方法是用舰空导
弹去拦截"雄风2"。舰空导弹最好是超音速的、低空飞行性能良好的导弹。
"雄风2"是亚音速飞行的反舰导弹,在80年代、乃至90年代,亚音速反
舰导弹还可成为优良的反舰导弹,但到21世纪,导弹还是亚音速飞行就会
被认为是一大缺点。在这一阶段,最关键之点还是在如何发现"雄风2"上。
如果"雄风2"已被载空空导弹的飞机发现而未被拦截,即属漏网之鱼,这时
飞机应及时把"雄风2"的信息通报给舰艇。如果没有其他的信息来源,那么
舰艇必需自行、独立地搜索出"雄风2"。搜索方法有二类。一类是由舰艇主
动雷达搜索出"雄风2",另一类是用舰艇上信息接受装置搜索出"雄风2"
,因为其制导体制是采用主动雷达,它在搜索欲攻击的目标舰艇时主动雷达
导引头开机,此时,"雄风2"既在搜索它的攻击目标,同时也向目标发出自
己所处位置的信息,这一点正是发现"雄风2"的好时机。
如果上述三种方法都未获成功,"雄风2"已飞近目标舰艇了。这时仍
有机会去拦截它。采用的武器一是用密集阵火炮系统,另一种是用便携式肩
射(三脚架式)防空导弹去拦截它。此时已处于紧急状态,但也不必慌张,
因为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去拦截,"雄风2"被拦截的概率仍是相当高的。
用密集阵火炮系统对付"雄风2"可采用二种方法,一是在导弹可能的来袭方
向上作成一道弹幕,"雄风2"经过此幕就被击中;另一种是正对导弹来袭方
向对其弹迎头痛击,因为"雄风2"是掠海飞行的,所以采取"迎头痛击"法
也能取得较好效果。采用肩射式导弹拦截的最佳拦截点是"雄风2"在攻击目
标前有一个上升跃起段,此时最易被击中。
上面所说的对付"雄风2"四部曲是以时间先后来进行的,而且彼此间
象是独立进行的。在实战时,几种方法可同时采用。例如空空导弹可在"雄
风2"飞行全过程中去拦截它,而不是仅在40千米以外处拦截。
对付其他类型的"雄风"导弹也可按此思路进行,再辅以特殊导弹的特
殊解决办法即可。例如对付"岸防雄风"最佳的办法是袭击其发射场地,包括
用反辐射导弹去摧毁它的岸防雷达等。

--

“趴下!”, “趴下!”
“少废话!”,“少废话!”
“同学们,这是我们的李校长。”
telnet 166.111.178.154  的新闻版阅读当日焦点新闻,发表高论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ganrong.bbs@smth.org]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