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jq (sdp), 信区: Green
标  题: 台海上空未见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5月25日19:38:55 星期四), 转信

3月18日台湾民进党人陈水扁被选为新总统后,海峡上空一时浓
云密布,大陆官方声明对台湾新当选领导人将“听其言,观其行”。
自此,台海 跹堂致 ,文攻笔伐,全球华人和国际社会都给予了极大
的关注,直到5月20日台湾新总统就职演说的最后一刻。因此,陈水
扁就职仪式万众瞩目,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陈就职演说用辞之模糊和软中有硬,中国大陆主流媒体对其演
说保持沉默,中共中央台湾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在就职演
说两小时后即发布的声明看来,台海上空短期内不会烟消云散。
  台湾新总统的就职演说虽用华文拟就,却颇含西文之风,尤其是
一开始的“我们今天在这里,不只是……而是为了……”,令人不禁
联想到美国总统林肯的“葛蒂斯堡演说”,肯定可以为英文翻译省却
许多麻烦。通篇演说辞藻华丽动人,冠冕堂皇,“民主”、“自由”
、“人权”、“公正”一类的词汇出现频率之高,几乎到了滥用的地
步;而提到世人最为关注的“一个中国”问题时却兜了一大圈,从“
20世纪人类历史”讲到“下一个世纪放诸四海皆准的至理名言”,没
有正面触题,避实就虚,貌似圆滑,实则回避。
  在两岸关系问题的背景下,新总统的就职演说颇让人有“笑里藏
刀”的感觉。
“民主”出现频率最高
  据反应敏锐者统计,“民主”可谓此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只是听完陈水扁的“大陆经济奇迹”和“台湾经济奇迹和民主政治奇
迹”的高论后,似乎民主不民主无所谓,台湾比大陆高出一筹才是“
民主”在这里的真正含义。在大陆不愿承诺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
同时,就职演说再三重复“不论目的何在、理由多冠冕堂皇”,战争
“是20世纪的历史留给人类一个最大的教训”,是“人类的失败”,
“只会引来更多的仇恨与敌意”,“都是对自由、民主、人权最大的
伤害”,用意不言而喻:如果大陆武力攻台,无论前因后果如何,都
是对自由民主的侵犯,都会犯下人类最大的错误。诚然,“追求和平
更是人类理性的最高目标”,但台湾新总统在演说中一方面不正面回
应中国大陆最为关注的“一个中国”问题,另一方面大话吓人,似乎
也没有表现出多少追求和平的诚意和理性。解读5月20日的就职演说
,上述例子不胜枚举。
  当然,长达一小时的就职演讲也说了几句实话,譬如“我们无须
再等待,因为此刻就是两岸共创和解时代的新契机”。一句话把球踢
回了中国大陆一边。
一切在预料之中
  如果说中国大陆高层对陈水扁3月18日的当选没有足够的思想准
  如果说中国大陆高层对陈水扁3月18日的当选没有足够的思想准
备,5月20日的就职仪式便应该是“一切尽在意料之中”。从去年7月
份前总统李登辉公开抛出“两国论”以来,大陆方面口 锉 伐,台海
局势早已是中国大陆人关注的“热中之热”。不仅中国政府、而且普
通民众对台湾新领导人也一直在听其言,观其行。不过,大陆主流媒
体对陈水扁的就职仪式未加报道,不知是否出于偃旗息鼓、不想大肆
渲染的考虑?如果不是通过互联网站,能听(看)到陈的就职演讲的
人恐怕就更少了。5月20日,大陆第一报《人民日报》的网上论坛“
强国论坛”几乎成了“陈水扁就职论坛”就不难理解了。
  与3月18日不同的是,大陆官方在就职演说结束后的两、三小时
内便表了态。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的声明,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是
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基础”,指出陈水扁“缺乏诚意”,在关键
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除此之外,这份声明与几天前
陆续发表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和《人民日
报》社论相比似乎没有更新的观点。
  5月20日大陆官方的声明还说到:当前,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承诺
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我们
愿意授权海协与台湾方面授权的团体或人士接触对话。这段话口气似
缓和了些,加上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的回避和放软态度,短期内台海
兵戎相见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大陆方面既然再三强调台湾问题不能
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必然要加强攻势,台海上空何时见晴天,或者可
能阴转暴雨,还要看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联合早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yanjc.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3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