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bright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反思大陆对台作为(转载)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06日21:56:08 星期三),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aiwanchannel 讨论区 】
【 原文由 dagam 所发表 】

(4398) Tue, 5 Jun 2001 08:28
大陆政府的外交,从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减少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地位,注重实用,比起
以前还是有了一些进步。但总体上有一个根本误区,就是与集权政府打交道比较得心应
手,与民主政府打交道则总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美国、日本、印度、欧澳等等)


与集权政府交涉比较简单,只要抓住蛇头问题就解决了。而民主政府的运作机制复杂得
多,虽然蛇头仍然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但他受诸多国内政治因素及体制牵制,别说帮中
国说话办事,就是给自己说话办事也经常必须费尽周折委曲求全。除了看得见的权力机
构(如行政首领、国会、议会等)以外,民意和媒体是看不见的无冕之王。要施加有效
的影响、进行有结果的谈判,只抓住行政首领是远远不够的。远的不说了,至少近二十
年来,美国总统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自由派还是保守派,竞选时必批评前任对中
国太温柔,刚上台时必对中国强硬,一两年以后开始变得友善但被国会及政治对手横加
指责刁难,任满下台以后则竭力鼓吹与中国合作的重要。这已经成了一个固定套路,乏
味得让人直打哈欠。

为什么同一个指南针必须一再重新发明?为什么总是慢半拍?你可以骂老美在国际关系
方面naive,非要身临其境才懂这个道理,但这样除了发泄一下心中的气之外于事无补。
你甚至也可以指责这是限定任期和连任数的“轮流值班制”的弊端,而且轮流值班制的
弊端远不止于此,但这些相对于不限定而导致权力腐败、民主失效的必然后果来说都是
很小的代价。中国可以作、应该作而没有作、不知道怎么作的,是对民意的影响和对媒
体的公关。

这个根本误区,在台湾民主转型前后大陆对台政策有效性的反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七
十年代及以前只喊“解放台湾”,那没什么好说的。八十年代开始解冻以后,不管是小
蒋还是老李,文攻武吓、暗中接触,颇见成效,居然还在大陆外交困境的92年达成秘密
共识。而台湾民选之后,大陆的“既定方针”马上失效。96年大选、“两国论”、陈水
扁上台、增购军火,报纸上的声讨揭批、侨办台办使领馆的工作、军事演习进口军火武
力威胁的吓人样子步步升级,事态却越来越糟。

为什么原来有效的政策现在突然适得其反?

因为台湾岛内政治机制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是集权式政体,蛇头说话能上算,谈
判交涉镇压说服反对拉拢对象很简单,软的时候找几个人交心套近乎,硬的时候抓住几
个人的痛脚,问题就解决了。而民主政体里,总统受立法院/国会/议会反对派、尤其是
民意和媒体的诸多影响牵制,尽管他个人的政治主张及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在大部分时候
仍然是最重要的,但相对分量和集权政体比小多了,而且有的问题上完全可能退居二位
。这是民主体制分权和扩大参与面的直接和必然结果。

另外,民主体制的运作要求比较高的透明度,谈判交易的时候,即使行政分支愿意,他
还有个回去如何向立法院/国会/议会和公众解释交待的问题。所以和民主政府作桌子底
下的交易牵涉因素比较多,难度比较大。这样的例子在美国很多,尤其是涉及外交、外
贸的事情。美国多届总统,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前赴后继争取外贸决策权,但国
会就是不给。这样的情况下,总统的意愿倾向虽然重要,但常常不是决定性的,更不是
唯一的因素。

而且,因为其分权制衡机制及程序的重要性相对于集权政体增加,民主政治在政策方面
延续性、惯性、可预见性一般比较大。对集权政体外交,只要把领导同志的思想工作作
通了,什么政策法律规章制度,一句话就解决了。但和民主政体打交道则经常不能性急
。这也是民主体制稳定性的根本来源。

所以,面对民主转型后的台湾,如果一直这样按老一套办法,军事上威逼恐吓,外交上
围追堵截,让台湾民众满怀恐惧和厌恶,美国民众看到的只是动不动就挥舞大棒的恶棍
面孔,即使阿扁想落叶归根,在岛内政治上都会有越来越大的阻力。“同文同种”的老
调调,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连我躲在远方外国不读书不看报都听腻了,台湾民众即使有
点民族感情只怕也给吓没了。大陆政府必须认识到,“民族感情”的主题在台湾能唤起
真诚内心共鸣的人只是一个有限的圈子,而且这个圈子越来越小,单纯高压政策更是加
速了这个圈子的萎缩,壮大了敌人,打击了可以争取的中间群众。虽然这些话在自己听
来顺理成章越说越有理,但只管自己说的唾沫横飞而不管听众哈欠连天,这样的演说宣
传只可能有两个效果:一是把听众推远,二是给有关部门领导的工作汇报增加分量浪费
纸张木材。至于在人民日报上深揭狠批扁哥莲妹,更是出口转内销,纯粹是给大陆老百
姓看的。

反之,如果尽量减少台湾民众的隔阂感、厌恶感,辅以贸易投资工作的吸引力,再加上
民间、半官方甚至官方各方面的经常性交流联系,较低强度的外交、军事压力就能取得
好得多的效果。通过善意降低民意的离心力,通过威逼利诱及增加两岸民众的了解增加
民意的向心力,这样即使扁哥莲妹真是一心想搞台独都会很难。

具体一点说,
1。首先必须从误区入手,也就是把对台政策的重点从总统府、民进党转向民意,强调对
民意和媒体公关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光是对台政策,对美外交更应如此。
2。对民意的影响、媒体的公关,短期内不可能有显著效果,但这是长远治本之道,需要
在内部逐渐形成共识,在运作上制度化。而且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公关如何成功,
在目前的情况下台湾的民意对大陆不可能象大陆民意对台湾那样有“发自内心”的亲近
感、认同感、归属感,就象只要大陆政府还挂著五星红旗美国民意就不可能把中国当盟
友一样。公关的最高目标在于减弱隔阂与敌意,但这是其它各方面努力生效的大前提,
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杠杆的著力点。

3。减弱隔阂与敌意的首要条件就是尽快摈弃单纯军事外交高压政策,让台湾民众切实感
受到“同胞”的善意,有机会滋生“同文同种”的亲近感。须知如果没有这个最最基本
的基础的话,即使攻台顺利成功,也不过是背上了几十万暴民、怨民、难民的沉重包袱
,种下永远的民族仇视的历史祸根。

4。声明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显然是愚蠢的。但一天到晚把“不放弃武力”挂在嘴上则
更加愚蠢。外交措辞,最有用的话经常就是不说的话。你可以不放弃武力选项,同时也
可以不提它,埋头作必要的准备就是。扁哥可以“只作不说”搞台独,大陆也就“只作
不说”准备武力解决。党内军内有那么多台湾间谍,不愁阿扁不知道。大家心知肚明,
心照不宣。而现在这样,大陆一天到晚吓唬人,在国际社会上一副恶霸模样,失尽人心
。阿扁一天到晚扁著嘴作真诚状、委屈状、天真状,没理都成有理了。

5。外交上的高压围堵政策必须适当放松。现在大陆政治现状不可能同意让台湾入联合国
,但与政治关系不太大、和民众生活关系比较大的技术性、专业性国际组织(如国际卫
生组织、红十字会、体育组织等),则完全应该作和善慈祥状。中国文化之所以保守,
非常根本的原因之一便是疑神疑鬼神经质的“防微杜渐”。所有在中华文化里浸泡大的
人对如下的逻辑都很熟悉:这事儿其实该作,但如果作了的话后面跟著就会如何如何,
所以不能作。这是诡辩的逻辑,貌似深邃有理但站不住脚。我们既然是讨论这件事该不
该作,那就让我们讨论这件事。其后的蔓延扩大,是可能性,不是必然性。如果这件事
应该作,那我们就先作这件事,然后/同时设法防止其后蔓延扩大到不应该的结果出现。
举个简单的例子:新陈代谢是死亡的根本原因,一口一口饭吃下去,最后就老了、死了
。那是否应该从我作起从第一口饭作起马上绝食?过分的防微杜渐,其实是无能和孺怯
的托辞,甚或是别有用心的借口。

6。对民意最有效的影响方式和双赢途径,莫过于加强台海两岸各层次各方面的交流和联
系。不止于经济、文化和民间性的,半官方和官方的接触一样需要开通。不光需要与国
民党亲民党接触,也同样需要与民进党接触,直至/包括蔡英文、吕秀莲、陈水扁。只有
接触才可能减弱隔阂与敌意,只要接触就可以增加理解和互信。官方接触也许会给对方
带来一定的政治资本,但敌人拥护的我们不一定就必须反对--如果对我们也有好处的话
。官方正面接触对我们的好处就是向台湾民众、向世界表达我们的善意、诚意和尊重。
以前你尊重老蒋小蒋,台湾民众不一定领情,但现在无论如何是民选总统,尊重阿扁在
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台湾民众的尊重,尤其是对其体制的尊重。有了这份尊重,“一国两
制”就能显得比较可信了。没有这份基本的尊重,鬼才信你。

7。这二十年来大陆外交上经济杠杆用得很多,也经常有效。但有的地方也必须检讨改进
。比如对台胞的诸多优惠政策,不但对台胞来说不讨好,毫无必要,而且对内激起民愤
不平还减少财政税收,理论上讲不通,实践上有百害无一益,不智之至。大陆本身的廉
价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就是最好的吸引力,让他们进来就是最好的优惠。钱的动
力本身就够了。过犹不及,画蛇添足,反弄巧成拙。如果想加点压力,经济杠杆是最好
的工具--把对台独直接支持或过从甚密的老板拒之门外,切实支持统一的巧立名目给点
额外优惠。台湾名副其实的老板不过几万,国安部、台办那么多人,大不了临时抽调一
批“论坛灌水处”的人马,最多一年怎么也把名单搞定了。甚至都不用明说,大家都不
笨,点到为止,回去自己悟去,闷头睡一觉就明白了。资产阶级嘛,见钱眼开见利忘义
,我们也不用他忘义,只是给他弃暗投明提供点鼓励。

不敢檀越“江八点”,就算“化七点”,到此为止吧。

背后此地无银三百两地拿著经济军事两根大棒,脸上挂著亲切的微笑,嘴上说著温柔体
贴的话语,怎能叫人不动心?何必作凶恶状?样子是有点恶心,但政治就是这样玩的。
不是我的错。

http://www.zaobao.com.sg/special/china/taiwan/forum.html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parkle.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