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长篇综述:走进我军抗洪抢险部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Aug  4 13:09:00 2002) , 转信

  庄严的军徽下,水花托着门桥,船桨与钩镐交叉。这个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的红色
臂章,便是我军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的专用标志。凡佩戴这种标志的部队,被人们亲切
地誉为“红臂章”部队。

  截至今年5月,总参谋部已确定了19支这样的部队为全军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作为
我国抗洪抢险的重要突击力量,这些部队全部部署在我国易发洪灾的四大水系、九条江河
和两大湖泊地区。连日来,在陕西、湖南、福建、重庆等洪涝灾区,已有5支抗洪抢险专业
应急部队出色地完成了抗洪抢险任务。

  作为非战争行动,抗洪抢险如今已成为人民解放军和平时期的重要任务。

  走进驻守在长江岸边的某舟桥部队,记者看到,这支曾在’98抗洪中转战千里江堤,
抢救遇险群众6万多人,排除各类险情800多处,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模范旅”荣誉
称号的英雄部队,如今被列为全军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后,全面建设又上新台阶。

  在一个可以模拟各种险情的综合训练场上,记者看到身着迷彩服和桔红色救生背心的
官兵们,正在演练抗洪抢险中最常见的管涌、塌陷、滑坡、决口等险情的处置。该旅旅长
喻自泉告诉记者,在这里官兵们能够进行13种险情的处置训练。为满足抗洪抢险专业训练
的需要,这个旅还新建了抗洪抢险专业训练教室,充实了200余册专业训练教材,编写了巡
堤查险、抢筑子堤等教案,并制作了水上救护、封堵决口等训练挂图和钢木组合土石坝等
教学模型。与此同时,部队与有关专家还研制开发了军地抗洪抢险指挥信息系统、抗洪抢
险组织指挥训练系统、抗洪抢险专业训练辅助决策软件等先进的工具,先进的数字化装备
使该旅如今已实现了网上练兵、网上决策、网上指挥,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抗洪抢险能力


  根据抗洪抢险需要,总参有关部门为各部队按编制增加了工程机械、爆破器材和土木
工具等装备,配齐了冲锋舟、汽艇、橡皮舟等轻型渡河器材,一批先进的险情探测、堤坝
抢险、封堵决口、水上救护的新型抗洪抢险专用器材也相继配发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
通信部门为部队解决了部分通信指挥器材,改善了抗洪抢险通信指挥条件。全军各部队大
力加强抗洪抢险的专业训练,重点培养了一批抗洪抢险指挥骨干、专业技术骨干、水上动
力操作手和工程机械操作手。针对抢险救灾的艰苦性、技术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各部队突
出了体能强化训练、游泳训练、快速排险和快速打捞训练等。

  走进某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记者看到了集指挥、通信和巡视功能于一体,配备性
能先进的全球定位、指挥通信、警报搜寻系统的指挥艇;看到了能在水面、冰面、雪地、
湿地、沼泽等多种地形高速行驶的轻型气垫船;看到了加挂高性能操舟机、时速可达60公
里的冲锋舟;看到了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载重量达360吨、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和强大渡
送能力的特种舟桥;看到了可以在水中任意组合,具有大重量、大数量输送能力,能跨越
特大江河的门桥,以及有效通话距离可达80公里的新型对讲机。这些具有高科技含量、呈
梯次配备的水上救护器材,成为我军抗洪抢险部队的有力工具。

  据悉,通过两年多的建设,如今的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已初试锋芒,先后完成了10
多次重大抢险救灾任务。在遂行各种抗洪抢险任务中,部队摩托化机动时速昼间不低于35
公里,夜间不低于30公里,昼夜连续机动距离不少于400公里。与此同时,部队官兵不仅掌
握了人工探查等传统险情探测方法,还掌握了各种先进的险情探查手段,能够迅速运用钢
木土石组合坝技术、石笼技术和抛石截流等技术,完成100—150米决口封堵任务。部队90
%的士兵掌握了抗洪抢险科目中的2项以上技术,40%以上的士兵成为抗洪抢险专业技术骨干
。(新华社记者马晓春、新华社通讯员王鹏、本报记者苏银成)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1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