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sxdm (猫王),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军机发展概况(2)(转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Nov 22 19:58:52 1997), 转信
发信人: andrew (追梦人),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军机发展概况(2)
发信站: 鼓浪听涛 (Sat Nov 22 12:17:38 1997)
(续一)
三.歼-12与(原)歼-11
1967年中东战争后,空军提出研制一种中低空灵活性佳,短距起降,维护简单的小型战
斗机作为歼-6的后继机.沈阳飞机制造厂和南昌飞机制造厂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方案:
(一)(原)歼-11:沈飞提出的装有一台英制斯贝512加力涡扇发动机的轻型战斗机,采用
常规布局,机头呈锥型,两侧进气,三维进气道,装645或204雷达,采用后掠式上单翼,机
翼上前缘缝翼合并襟翼,前缘有锯齿,机翼结构为双梁扭力盒式.飞机正常起飞重量8,7
00 公斤.在5,000米高度爬升率197米/秒,航程2,300公里,起飞滑跑距离小于500米,武
器为2门30mm机炮和2枚红外格斗导弹,或可挂载 2组火箭或炸弹, 座舱采用零-零弹射
坐椅.从设计指标看,歼-11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但因英制斯贝512发动机无法获得,
并被要求全力研制歼-8战机,沈飞放弃了仍停留在图纸上的歼-11计划.
(二)歼-12: 南飞根据空军的要求研制出一种4 吨级的超轻型战斗机.歼-12于1969年开
始方案设计, 仅用17个月就完成了详细设计,风洞试验,强度试验和系统模拟试验,并制
造了3 架原型机.经过三年的试飞,南飞对飞机作出近十项修改.经过改良后的歼-12 经
过135架次的试飞, 最大速度达到 1.386 马赫,超过歼-6,加速性能亦有明显提高,实用
升限达17,300米,也超过了歼-6.1978年,空军清理装备研制型号和调整装备体制,歼-12
因无法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决定全面中止研制.但从当时的客观条件来看,歼-12 本身
无疑是相当成功的,并以其灵活机动的特点,被誉为" 空中李向阳".
四." 改进一代"之一 ---歼-7M ,歼-7III和歼-8II
(一)歼-7M: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得以从西方或得一些技术--包括较先进的电子技术--
来改进原有的装备.为了满足出口的需要,成都飞机厂采用英国马可尼公司的火控系统
对歼-7II进行改进,改进后称歼-7M,加强了飞机的挂载能力,增加了携带武器的种类,
加装了先进的平视显示器,外观上将空速管移至机首左上部,为固定式,机体结构加强,
并采用了马丁-贝克公司的零-零弹射座椅.主要出口对象为巴基斯坦,巴西等第三世界
国家.该机于1984年试飞成功.
(二)歼-7III: 是歼-7系列的大改型,从新设计了机体,加大了机体油箱采用了全天候雷
达,装一台涡喷-13(WP-13)发动机,推力从涡喷-7B 的6,100公斤力增至6,600公斤力,最
大平飞速度,航程均有提高,飞机重量亦有增加.设计突出了全天候作战能力和中低空飞
行性能,并加强了对地攻击能力.该机型供中国空军使用.该机于1984年试飞成功并装备.
(三)歼-8II: 歼-8系列的重大改进型,主要是将原歼-8飞机的机头进气方式改为机身两
侧进气,为机头装备大型雷达天线提供了空间.发动机采用两台涡喷-13II型, 飞机采用
了国产的具有下视下射能力的全天候雷达并装备了半主动雷达制导的中程拦射空空导
弹,并加强了中低空飞行性能和对地攻击能力.歼-8II于1984年首飞成功,于1986年定型
并装备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使用. 歼-8II的研制成功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
程碑.
(未完待续)
摘自香港<<军事家>>
--
--
※ 来源:·武汉白云黄鹤站 s1000e.whnet.edu.cn·[FROM: 202.114.2.52]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bs@s1000e.whne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9.232毫秒